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逆向管理
8863600000038

第38章 竞争中的“以小胜大”艺术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以小搏大是一种超凡的管理能力和经营技巧。纵观商战风云,强胜弱,大吃小,比比皆是。然而,优胜劣汰,并不等于大胜小汰、强旺弱谢。再观商战风云,小吃大,弱胜强者,也举不胜举。“以小搏大,借力打力”是企业逆向管理的又一大方式。按常规,企业只有上一定的规模,才自认为具有竞争力。这种观点正是平常的思维所产生的。它的基点是“稳步经营”为第一。但就从市场趋势和变化而言,“稳步经营”往往成为极易丧失时机的惰性思维,同样,它也会给企业的经营造成被动。因此,一个企业不要因“小”而放弃竞争和取利的机会。

按规律办事虽是管理的首要法则,但现代管理之道常从逆向出发思考问题,在打破常规中寻找胜机。以小胜大是一种高超的逆向管理艺术,也是商场竞争中屡见不鲜的经营范例。

1.以小胜大艺术的特点

(1)弹变性

弹变性是以小胜大艺术的基本特点。因为要以小胜大,就必须发挥其小的优势,使其成为弹变态。这种弹变态,就是中小企业船小调头快,转产包袱轻,活动余地大。它投资少,规模小,设备较为简单。所以,可以随时把握市场行情,改变产品的方向,以小胜大正好体现了这种“小”的优势。

(2)适应性

不同的“小”,对竞争态势的适应也不相同。中小企业或商贸经营者分散在城市、工厂周围和商贸公司周围,捕捉信息及时,反馈迅速,很容易适应市场变化。“以小胜大”艺术从“小”的这种实际出发,及时把捕捉的信息转化为生产力。比其大要快速得多,适应性更强。

(3)简便性

中小企业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摊子小,运转简便。而以小胜大艺术正是利用这种“小”来做“胜大”的大文章。比如便于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而且也便于建立严格的各种责任制。当今,要在瞬息万变的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不少公司都从体制上采取对策,不是扩大规模搞大而全,而是“消肥减瘦”搞“小而专”。只有轻装,才能灵活多变。以小胜大艺术,从中小企业这一实际出发,既可在市场“夹缝”中求生,又可“以热趋势”,还可追踪热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展“短平快”产品。

(4)灵活性

以小胜大艺术就是表现为一种攻守灵活,机动性大的变换手法,用特殊的产品和特殊服务的“游击战”方式迂回应付,积小胜为大胜。

2.以小胜大艺术的原则

(1)瞄准原则

运用以小胜大艺术,就要坚持瞄准原则。所谓瞄准原则,就是以小胜大的方案必须瞄准决策目标,针对决策目标所规定的明确要求,瞄不准目标的方案是没有用处的。

(2)力及原则

力及原则就是指在以小胜大艺术的运作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胜大的主客观条件,即是要力所能及。以小胜大,并非指一切“小”者都可以胜“大”。所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或像吹“糖人”似的“心想事成”都是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的,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反映。以小胜大艺术,是对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否定,它是建筑在一定的主客观基础之上,进而以小胜大、以弱制强的艺术,而并非随心所欲,不顾主客观情况的“魔术”。

(3)积优原则

积优原则是“以小胜大”艺术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是说,以小胜大必须经历一次由量变到质变、由小胜到大胜的积优过程,在这个积优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出竞争者的“以小胜大”艺术的功底程度。没有这样一个过程,以小胜大也是不可思议的。更何况,市场竞争各方都处于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之中。小有小的“招数”,大有大的“板眼”,大者决不会瞪眼让“小”去吃掉,除非大者属于昏庸无能之辈。因此,作为小者应坚持由小胜积大胜的积优原则,不断“招兵买马”,扩充实力,积聚胜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打一枪胜一枪,胜一枪,总结一枪;总结一枪,积优一枪。这样聚沙成塔,积腋成裘,积以时日,“老鼠”就可以打败“大象”。

(4)时机原则

时机原则是指以小胜大艺术在时机条件上的把握。以小胜大艺术有较强的选择性,不能脱离开时空环境去胜其大。恰恰相反,以小胜大艺术只有善于钻各种时机的空子或者说善于钻大者的时机上的“空档”,乘其不备,才能制而胜之。这种时机,既包括“大者”尚未引起关注的时机,又包括已知“大者”不以为然的时机。竞争者在适用以小胜大艺术时,只要坚持这种时机原则,一般而言,就可以实现自己所要达到的胜大目标,从“虎口”里夺食。

3.以小胜大艺术的运作

(1)鸟式法

鸟式法即是把自然界鸟的特性,引伸到以小胜大的艺术中来。根据鸟的特性,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同“大者”竞争,并获取胜利。

[1]闻风而动——中小企业或经商者应像鸟类那样,善于闻风而动,争取主动,最忌讳坐以待毙,或“守株待兔”。

[2]善寻新居——可以仿照鸟类迁徙的性能,把自己的产品迁往竞争不那么激烈的区域。这就叫“宁在小国为君,不在大国为臣”,或“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3]巧钻老林——中小企业可以像灵巧的雀鸟一样,以自己“人员少,负担轻,设备通用化程度高,易于转产”的优势,在竞争的老林中活动,“以老养新”,以新制胜。

[4]捷足换枝——中小企业投其所好,适其所求,随机应变,换枝适变。

[5]精育奇雏——中小企业既要眼观现实,又要摸索潜在市场,开发新产品,改造老产品,从“杂牌”中冲出来,使产品升级创优,实行有自己特色的名牌战略。

[6]仓下充饥——中小企业面对巍巍的企业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协作关系,要力所能及地靠近企业,跟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借以谋得自己的生存。

[7]食少多咽——要像雀鸟们不怕耗费自己的力气,四处走动,力求多往肚里吞进一些食物,积小成多,累积成优。

[8]施展特技——中小企业应具备非常规思维品质,超常脱俗,打破常规常法,以“新特”取胜。

[9]多路进退——中小企业可以仿照鸟巢的构筑技术,把自己的产品结构搞得复杂一些,坚持群胆群威,多角制胜。这要求竞争要有多维思维,不断增加对事物的认识途径,不断增加认识的角度和信息的交流,以此开拓思维空间。

[10]乐于合群——中小企业应重视团结互助的作用,大搞专业化协作,变局部优势为总体优势,增强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避风躲雨——中小企业的生存策略的重点不应放在“竞争”上,而应致力于发掘顾客真正的需求上,或者说是替客户创造产品的价值,避免竞争是最聪明的竞争。“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秋获冬藏——中小企业在看准市场前景和慧眼识奇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合法垄断”或“囤积居奇”的做法,利用时空差或价格差,以获其利,但必须合理合法。

(2)借力法

借力法是在千变万化的激烈竞争中,任何企业或竞争者都难以拥有应变制胜的所有利器,高明的竞争者则设法巧妙地运用“借术”,即借大制大。

(3)智胜法

智胜法是指用智慧谋略胜“大”。智胜之法包括妙法、诀窍、奇招、怪门等。由于其内容涉及面广,包罗万象,比如奇正、借力、获知、用人、适变、任势、刚柔、积优、反求等等。这里不再详论。

(4)诀道法

诀道法是经营的秘诀、诀窍、要诀,它是经营实践中经验和艺术的概括总结,是企业家或竞争者的体会和心得。这也是以小胜大艺术中的重要内容。小企业应安于“小”,乐于小,在小字上做文章,在胜大上下硬功。小——以小求活,以小引大,积少成多,以小胜大

补——补缺门、补冷门、补短成,以补胜大

多——多品种、多渠道、多系列,以多胜大

测——预测市场,以测定需,以销定产,测中胜大

变——企业变型,产品变向,以变求生,变中胜大

学——学政策、学经验,赶先进,求进步,闯新路,学中胜大

新——不断更新品种、新样式、新项目,以新胜大快——快进货、快生产、快销售,以快胜大

优——生产优质产品,开展优质服务,以优胜大

廉——物美价廉,经济实惠,以廉胜大

诚——讲究信誉,货真价实,以诚胜大

周——为客户服务,热情周到,以“周”胜大

专——多中有专,专而出奇,以专胜大

——摘自美国《财富》杂志

4.以小胜大艺术的禁忌

(1)忌“怯大”

怯大是指竞争者在运用以小胜大艺术过程中,缺乏胜大的勇气和毅力。有些竞争者“望大生畏”,不敢同大者试比高低。以小胜大艺术,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斗胆斗识斗勇。如果无胆无勇就失去小胜大的基本条件。只有在有胆有勇的基础上,才能勇中生智,改变小的劣势地位,进而巧妙地抓住“大者”的失误,乘虚击之。当然,不怯,并非要“鸡蛋碰石头”,去和“大”当面碰硬,而是要以智慧和才能,避其硬,躲其坚,采取不同的手段攻其虚击其弱,用胜大的方法和艺术去“巧胜”。

(2)二忌只安于小

安于小是指竞争者以小自居,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这有悖于以小胜大艺术的要求。以小胜大艺术是一种不甘落后,改变弱小,积极进取,奋发腾飞的一种制胜之术。对中小企业敢于同大企业抗争打进国际大市场,具有启迪功能和导向作用。安于小,不等于囿于小,守其小。同时,小,也有小强小弱之分;大,也有大强大弱之分。如果说,我们安于的是小而弱,而安于的不是小而强,那更是禁中之禁,忌中之忌。无数事实证明,小而强可以斗败大而弱;“小虎”可以斗败“猛虎”。所以,对安于小要作具体分析。安于小,就要强小;强小就要以运用以小胜大的艺术,抓住大而弱者的缝隙,一举胜之。

(3)三忌胜大“超高”

所谓“超高”,是指运用以小胜大艺术要有适度。超高,就是说不顾“小”者之情“势”,仅凭主观臆想,去硬与“大”进行抗争。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咎由自取。以小胜大艺术之所以不可胜大,都是在特定情况和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制胜之术,并不是在任何时空条件下的制“胜”之法。所以,要以小胜大,就必须造成小胜大的态势,从各方面提供胜大的时机条件,并使“小”铸成一把锋利的匕首,猝不及防地乘“大”之隙,以击败对手。所以,以小胜大艺术的运用,起点要建立在“小”情的基础上,权衡其胜大的各种要素协调程度,尔后确定胜大的目标和对策,那种起点不顾“小”情的“超高”,异想天开地去搞以小胜大,是注定要败在大者之手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