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都不可能长久不变,成功后停滞就意味着倒退。在变化的市场中摸底早变,人变我变,及早自变,是不断地发展自己,持久地保持优势的科学管理的规律。在市场竞争中,不能恋旧,市场变化了,企业的产品一定要顺势应变,有时要敢于自我否定,忍痛割爱,因为市场是不可能独家垄断的,今天是市场的宠儿,明天就可能成为市场的弃儿,所以对自己的产品要不断地揭短扬长、摸底早变,及早自变,不断地完善自己,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优势,这样就能在市场竞争中战胜他人。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企业经销某种热销货,生意做到八成,就自动割爱,另辟蹊径;一些企业开发某种新品,刚刚获得社会公认,就自行否定——研制、规划该产品的第二代、第三代;等等。这乍看起来似乎不可思议、细想起来又感到妙不可言。
热门货的生意做到八成之时,已是对手竞相而起、市场临近饱和之刻,若再做下去,后果不言而喻。新产品获得公认之时,正是同行眼红手痒、争着借“梯”登高之刻,若再自以为是,势必后来居上。这些变化,也可统称为“敌变”、都是由“我变”引发的,而“自动割受”、“自行否定”等“我变”则由“敌变”促成。这些从“我变”推知“敌变”后的“我变”,看似“割爱”、实为自爱——摆脱行将陷入的被动局面;看似“否定”、实为肯定——由自己来发展、完善。
这要倒过来说:“自动割爱”、“自行否定”式的“我变”,由推知的“敌变”促成;“敌变”又由自己觉察到的“我变”——“八成生意”、“获得公认”的“我变”中推知“敌变”,进而形成“自动割爱”、“自行否定”的对策,以新的“我变”制约虽属推知,却是必然的“敌变”。
自变术是一种为求从市场变化的内在规律中去寻求制胜之策的思路。综观商战,凡自变有术的企业家,都能运筹于帷幄之中,雄踞于市场之上。然而要在群雄并起、变化莫测的市场变动中,应变如流,自变超群,终非易事,尚须悉心探求、把握要领。
(1)评估“我变”
任何一个企业的产品变动,都是市场变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成为同行眼里的“敌变”。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欧洲设6个分厂,年销售汽车占欧洲市场的11.9%。该公司产品稍有变动,就为诸汽车厂商所瞩目,并构成欧洲汽车市场的变动。由此可见,以“我变”为出发点,并非主观臆想,有其相当的客观性。但“我变”毕竟从“我”出发,涂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尚须把主观意识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为此,要把“我变”置于国际市场化之中,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估;此变在本行业的发展中起多大推动作用;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多大的份额;给诸多对手以多大刺激;等等。客观评估“我变”,是把握自变的基础。
(2)判断“敌变”
俗话说:“当局者迷。”在市场竞争中,站在旁观、甚至敌对的立场上,易于看清变者之短,相机制变。欲站在敌对的立场上,挑剔“我变”,形成假想的“敌变”,必须使自己成为“假想敌”。应当看到: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敌手,为数众多,且来自各方。但也可以加以归纳,分类应对。若以自己所具有竞争实力为准,按“强于自己”、“与己相当”、“弱于自己”的界限分类,大体可分为强敌、匹敌、弱敌及难以预料的潜敌。从诸敌的实力出发,结合其所处的市场条件,不难判断其应变之策。以台湾冰淇淋业1996年的争斗为例,由于统淇公司以新秀的姿态崛起,诸同业各取对策:实力较强的福乐康公司,出奇制胜,大力促销;实力较差的小美公司,走低价位,固守据点;实力相当的味金公司,引进设备,以待来年。判断“敌变”,是自变术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
(3)以变制变
一个企业的竞争实力有限,如何对付众多对手?其实,所列诸敌,限于各自的发展战略及所处的条件,未必都把竞争的矛头指向“我变”,且诸敌之间互相争斗,还抵消了部分竞争力。所以,在分类判断“敌变”的基础上,要进行比较研究,分主次,区别对待。除此之外,还要顾及潜在之敌,他们由于种种原因,暂时不动声色,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搞突然袭击。有鉴于此,拟订制敌对策,既要有当前的,又要有长远的,还要留有余地,供应急之用。不论何种对策,都从企业的竞争实力及所处的市场条件出发,当争则争,当忍则忍,力求使自己处于最佳的竞争状态中克敌制胜。法国汽车厂商趁日元升值之机,掠占日本汽车在科特迪市场上的份额,使自己的份额由27%上升到51%,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4)循环而变
把评估“我变”、判断“敌变”、以变制变连接起来,就形成了自变的一个循环。其中的以变制变,既是该循环的终点,又是上个循环的起点。这意味着在以变制变中,不仅要针对“我变”引发的“敌变”,还要考虑到制变后的“敌变”,并尽可能把相应的对策渗透其间。这样,上下两个循环紧密地衔接起来,始终绕着“我”这个中心旋转,构成良性循环。
自变术要领,可概括为8个字:化“我”为“敌”、化“敌”为“我”。即:把“我变”溶化于“敌变”之中,并成为“敌变”的有机组成部分,则可见“我变”之微而知“敌变”之著,集“敌变”于“我变”之中。“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从这两句唐诗中,可更深刻地领略自变术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