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长效管理
8863100000051

第51章 中国国际化企业的发展

潮流不可逆,顺者昌、逆者亡。顺应世界潮流,跟上时代步代,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是一种必然趋势、向跨国公司发展是中国大企业的方向。

1.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之一,就是中国已发展了一批面向国际市场进行国际化经营的企业,特别发展了一批跨国经营企业,即国际化企业。

但是,中国的跨国公司为数极少,绝大多数跨国企业都还处于初级和中级的不同程度的外向型阶段。它们正在由单一的对外贸易向国际企业集团转变;以商品进出口业务为依归的经营观念向多元化、国际化转变;由内向型企业集团向外向型企业集团,进而向跨国公司转化。

与发达工业国相比,中国跨国企业在国际上处于竞争劣势,其进一步的发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首先,中国的许多技术、工艺,在国际上有特殊的吸引力,其二,在高科技领域,比较发达国家也具一定的实力,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其三,中国已有企业集团2000多家,其中大型企业集团100多家。这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实力基础;其四,中国目前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和企业集团约2000多家,具有大批拳头产品和批量生产能力,其外贸经营渠道、设施、人才和经验都具参与跨国经营的条件;其五,2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的许多三资企业都在很大程度上积累了创办跨国公司的经验。

中国跨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是一种必然趋势。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必然提出的要求。跨国经营之路是中国企业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及外向型经济走向成熟的标志。

德国著名研究咨询机构——罗兰·贝格公司将家电企业划分为全球型、区域型、全国型和专业型四类,该公司认为称得上全球型公司的家电企业只有伊莱克斯和惠而浦、GE、西门子四家,连松下、日立、LG、三洋这样的家电巨人也只能称为区域型公司。这家公司预言,10年后只有一二类公司能够生存。按这样分类方法进行分类,我国家电巨头长虹、春兰、海尔、格力等全部属于三、四类,一旦关税壁垒打破,温室里的花朵遭到暴风雨袭击,绵羊与狼共舞的危机局面就会到来,我们的民族工业将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要把市场份额搞大,仅靠国内市场是不行的,必须放眼世界市场。中国国内市场在全球市场里毕竟还只是一小块。占领世界市场,仅靠对外贸易也是不行的,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仅为2%左右,实在太小,外贸发展又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进口与出口之间就有互相制约的一面。近20年来,世界级的大企业集团纷纷扯起风帆,向海外扩张,搞跨国经营,这对抢占市场份额自然有利。但是,搞跨国经营必然地要受到所在国和地区的不同程度的抵制,具有很大的经营风险。这就需要企业有能打出去并能站稳脚跟,抵御风险的实力。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一般不低于20%)和具有跨国经营的实力是“企业航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通过国际间的强强联合,营造混合型“企业航母”而获得成功,无论是外国还是中国都不乏先例。外国把强强联合触角伸向别国的案例很多。中国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兼并国外企业,扩张实力的案例虽然不多,但成功者还是有的。TCL兼并香港陆氏彩电项目就是相当漂亮的一例。

众所周知,在中国正处于成长期的彩电市场上,外国资本风涌而入,世界排名前列的著名企业索尼、松下、三星、菲利浦等以几种方式兼并控股我国已举步维艰的彩电生产企业。彩电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价格大战”愈演愈烈,正是在这样一种“敌强我弱”,我被“分割包围”的严峻形势面前,为加强竞争实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开拓海外业务,搞跨国经营,TCL一举兼并了陆氏彩电项目。TCL这一壮举首开民族资本兼并外资,保护国企品牌不衰的先河。

陆氏集团是国外企业中的强者,它们涉足彩电市场早,生产经验丰富,尤其是海外开拓能力较强。1990年,陆氏公司率先在英国设立生产基地。尔后,又在东欧设立彩电生产厂。1991年投资越南与当地厂家联营,成立电子厂。其在我国大陆蛇口的生产基地拥有完整的科技开发能力。TCL兼并蛇口陆氏,既在短时间扩大生产规模,又拥有了一个完整的与国际接轨的科研、开发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了TCL王牌彩电的技术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并通过兼并海外企业的方式,控制了他们的海外机构,为自己的品牌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方便。

把资产运营触角伸向国外所组建的混合型“企业航母”,实际上就是中国式的跨国公司。中国企业要在世界市场的“公海”里有所作为,必须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跨国经营,营造跨国公司。

由上对比可知,中国式的“跨国公司”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被联合国有关组织认定的跨国公司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要想达到营造跨国公司的目的,用伸手国外,搞中外强强联合营造混合型“企业航母”,然后再去发展壮大的手段是最为现实,最为直接有效的。

2.营造跨世纪的企业

中国所坚持的改革开放政策必将使中国经济融入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中去,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是一种必然的大趋势,中国经济纳入国际经济体系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过程,所以,向跨国公司发展是中国大企业的方向。

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将更多更深地嵌入世界经济,这对于改善中国的对外经贸环境,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争取更好的条件进入国际市场获取先进技术,以及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无疑是大有好处的。然而这也意味着中国企业将在更大范围内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面临的市场变大了,风险增大了,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必须做战略上的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必须按照国际企业的管理规范、国际标准体系、市场需求和经销惯例来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经济,全面系统地按国际规律办事。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属于一种制度性的全方位的改革,即必须在资源配置上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调节,在生产组织上要按社会化大生产的原理进行优化组合,在内部治理结构上要依公司化原则改组,在整个企业经营方向上必须向国际化靠拢。

中国企业搞国际化经营必须要解决好企业优势和企业规模两个问题,即企业实业化和集团化。目前,中国许多工业企业由于缺乏国际商务经验,尚处在跨国经营的初级阶段。外贸企业国际化经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实业化程度不高,生产能力差,自我开拓的“拳头”产品不多,市场开拓的后劲不足。外贸企业要向实业化发展,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生产型企业要与外贸企业相结合,发挥其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为此,应迅速改变目前相当一部分海外企业各自为政,孤军作战的局面。消除一切不必要的内部竞争,打破企业之间的界限,促进工业型、贸易型和金融型企业集团的有机结合,发挥整体优势。充分利用工业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科研开发实力,外贸企业的市场信息和销售网络的优势,金融机构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能力,筹建综合性、多功能、国际化经营的跨国企业集团,形成综合群体优势和规模效益。

目前中国跨国经营的先行行业有希望脱颖而出,在21世纪初能跻身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之列。但目前这些企业在经营哲学和行为模式上离真正的跨国公司尚有一段距离,为此,从现在起就有必要进行组织创新、管理创新,重塑和再造具有全球经营观念和战略的新型组织形态,尤其要着重对母公司的经营机制和决策方式加以规范化。母公司要提高远距离管理和控制的技能,学会在空间上对整个公司超越国界的价值增值活动实行一体化管理。

中国企业要以跨国公司行为模式为借鉴做好跨国经营决策工作。在投资区域选择上,坚持瞄准重点区域与市场多元化相结合的原则,尤其要优先考虑打入区域集团内部;行业选择上,以企业竞争优势为基础,突出出口导向型和资源导向型海外企业的发展;投资形式上,强调灵活的原则,但在独资与合资、新建与购并之间似应都以后者为主,在合作伙伴选择上,要有与知名大跨国企业结盟的战略意识和气魄,以便降低风险、分享跨国公司资源;在海外企业管理上,要顺应潮流,推行当地化管理,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树立起中国企业的开放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