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定义是对系统长期目标的一个描述。一般地,总体结构所采取的形式是一群互相关联的功能模块组成的子系统和要被管理的有关主题数据。由业务流程和主题数据的关系,可以识别每一功能模块及相关的子系统。
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可以利用一组U/C矩阵来定义,步骤如下。
(1)建立流程与主题数据的关系矩阵
在对企业流程和主题数据了解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此,采用U/C矩阵将主题数据对照企业流程安排在一个矩阵中,用字母“C”(Create)表示哪个流程产生该数据和用字母“U”(Use)表示哪个流程使用该数据。
在矩阵中,先按照计划流程、度量或控制流程、直接涉及产品的流程、管理支持性资源流程顺序放置流程,然后按照流程产生数据的顺序将主题数据排在另一轴上,在适当行列交叉处填上“C”和“U”,并恰当调整主题数据的排列,使矩阵中的字母尽可能集中分布在对角线上及其附近,如表115所示。
表115流程与主题数据的U/C矩阵
主题数据
流程
计
划
财
务
产
品
部
件
目
录
材
料
清
单
供
应
商
原
料
库
存
成
品
库
存
设
备
工
作
指
令
机
器
负
荷
待
购
材
料
工
序
顾
客
销
售
地
区
订
货
单
价
格
职
工
经营计划CUUUUUU
审查及控制UU
财务计划CUUU
资本获取C
产品研究UU
产品预测UUUU
产品设计开发CCUU
产品规格及维护UCCUU
采购UUC
库存控制UUCCU
工序设计UUUCU
调度UUUUUCU
生产能力计划UUUCUU
材料需求UUUCU
生产作业UUUC
销售地区管理UCU
销售UUCU
订货服务UUC
运输UUU
普通会计UUUUU
价格计划UUC
人事计划UC
U(2)确定基本功能模块(子系统)
将数据流程和主题数据依据其管理的资源划分成若干组,并取个名字,然后将产生的主题数据用方框框起来,如表116所示。这些方框确定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即子系统。
表116流程与主题数据的组合
主题数据
流程
计
划
财
务
产
品
部
件
目
录
材
料
清
单
供
应
商
原
料
库
存
成
品
库
存
设
备
工
作
指
令
机
器
负
荷
待
购
材
料
工
序
顾
客
销
售
地
区
订
货
单
价
格
职
工
计划与控制
经营计划CUUUUUU
审查及控制UU
财务计划CUUU
资本获取C
研究与开发
产品研究UU
产品预测UUUU
产品设计开发CCUU
产品规格及维护UCCUU
生
产
制
造
采购UUC
库存控制UUCCU
工序设计UUUCU
调度UUUUUCU
生产能力计划UUUCUU
材料需求UUUCU
生产作业UUUC
销
售
销售地区管理UCU
销售UUCU
订货服务UUC
运输UUU
财
务
普通会计UUUUU
价格计划UUC
人
事
人事计划UC
人员考核U
(3)确定数据流向与基本功能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落在系统以外的那些“U”表示对数据流的应用,用箭头表示数据从一个系统流向另一个系统,如表117所示。
(4)基本功能子系统结构方案的形成
用方框和箭头表示数据的产生和使用后,可以去掉“C”和“U”,在方框内写上子系统的名字,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子系统的结构。使用双箭头,就可得到简化,118。
表117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流向
11.4.4信息资源配置规划
数据规划、功能规划与子系统的划分是信息系统总规划的主要内容,其工作结果形成了信息系统的总体逻辑(功能)方案(包括主题数据类和子系统的划分)。信息系统资源配置规划就是要进一步从总体上对信息系统的物理方案进行初步设想,为系统的项目实施规划与资源分配规划提供依据。
信息资源配置规划包括以下内容。
①计算机软、硬件配置方案的规划。根据功能和使用要求及技术发展趋势,规划计算机硬件的数量与性能基本要求,系统与应用软件规模的初步设计和自行开发与采购的初步选择。
②网络系统方案的规划。根据组织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规划网络系统方案,对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计算模式(B/S或C/S)和网络安全方案的应用进行评估和选择。
③数据存储总体方案规划。在数据规划的基础上规划企业数据库的规模和内容,以及数据资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配置方案。
④对系统的信息管理与人员总体方案进行规划。
11.5项目实施与资源分配规划
用于信息系统开发的各类资源总是有限的,这些有限资源无法同时满足全部应用项目的实施。同时,一个组织内部各部分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与具备的条件是不平衡的,应针对这些应用项目的优先顺序给予合理分配,这就是信息系统规划4个阶段模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项目计划与资源分配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制定项目实施与资源分配计划。
11.5.1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由于资源的限制,系统的开发总有先后次序,而不能全部进行。通常把规划的整个信息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应用项目,分期、分批实施,即根据发展战略和系统总体结构,确定系统和应用项目的开发次序和时间安排。在确定一个应用项目的优先顺序时应依据以下5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该项目的实施对组织改革与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这点考虑的是项目的迫切性。
②该项目的实施预计明显节省费用或增加利润,这是一种定量因素的分析。这一点考虑的是项目的贡献。
③无法定量分析其实施效果的项目,但有潜在的效益。例如,提高职工工资,往往可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但这种积极性究竟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是无法定量估计的。这点也是考虑项目的贡献。
④制度上的因素,即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开发研制工作能有条理地进行,有些原先并。。
⑤系统管理方面的需要。例如,有些项目往往是其他一些项目的前提,或有较多的子系统共享数据,那么对于这样的项目就应该优先实施。这点考虑的是项目的技术约束。
对系统需要程度与潜在的效益评估可以这样进行:通过对管理人员、决策者的调查,进行定性评估;根据评估准则(如潜在效益、对企业的影响、迫切性等),对每个子系统在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中用评分的方法进行评估,以每个子系统的得分作为考核优先顺序的参考。
11.5.2制定资源分配方案
为规划项目的实施而需要的硬、软件资源,数据通信设备、人员,技术、服务、资金等进行估计,提出整个系统建设的概算。
这一阶段内容完成之后,应给出系统规划的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价值链2.关键成功要素3.BSP4.BPI5.CSF6.SST7.主题数据二、简答题
1.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有什么意义?它的目标、任务和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诺兰模型?它有什么意义?
3.BSP方法包含哪些主要步骤?
4.业务流程的改革按推行的深度和广度大体可分为有哪些类型?它们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和风险有什么不同?
5.业务流程的信息需求主要从哪几方面来考虑?举例说明。
6.根据企业资源生命周期的4个阶段,主题数据的类型一般划分为哪4种?
7.确定应用项目优先顺序的主要依据什么?
三、单选题
1.主体数据的识别包括实体法和()。
A.数据库法B.功能法C.技术法D.分析法
2.MIS规划的核心是()。
A.战略规划B.业务流程规划C.总体规划D.项目实施3.下面哪种不属于产品或服务流程()。
A.定价B.预算C.采购D.销售
4.业务流程的改革类型包括局部的、全局的和()的流程改革。
A.集中性B.分散性C.扩散性D.并行性
5.主题数据的识别可以结合两种方法即是实体法和()来确定。
A.功能法B.图形法C.表格法D.流程法
系统分析,又称逻辑设计,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环节,是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困难的阶段。系统分析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建设的成败。
系统分析是指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把复杂的对象分解成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基本属性和彼此间的关系。该阶段是由分析人员和用户一起按照系统的观点,在对现有系统进行深入调查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描述及研究现行系统的活动和各项工作及用户的各种需求,并使用一系列分析工具与技术绘制一组描述系统总体逻辑方案的图表;经与用户反复讨论、分析、修改、完善和优化,构思和设计出用户比较满意的新系统逻辑模型的过程。系统分析的核心任务是建立目标系统逻辑模型。这个模型的基本架构是以数据流图为核心,包括数据字典、数据存储和处理逻辑表达工具的一系列图表。系统分析也是发现、识别和定义需求的过程,其主体和核心是需求分析,但不等于需求分析。系统分析需从现系统入手,通过调查、分析获得现系统的物理模型,然后对此物理模型进行抽象,得到现系统逻辑模型,再从现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逻辑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