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管理信息系统原理
8863000000056

第56章 系统分析(1)

12.1系统分析概述

12.1.1系统分析的目标和主要活动

1.系统分析的目标

“分析”通常是指对现有系统的内、外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解、剖析,明确问题或机会所在,认识解决这些问题或把握这些机会的必要性,为确定有关活动的目标和可能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本章所讨论的系统分析(SystemsAnalysis)是指在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中系统分析阶段的各项活动和方法。

,。

据系统规划所确定的系统总体结构方案和项目开发计划,按拟定的项目开发出可以运行的实际系统。这是系统建设工作中任务最繁重、耗费资源最多的一大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划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它们构成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3个主要阶段。按照结构化方法严格划分工作阶段,按照“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系统分析阶段的目标,就是按系统规划所定的某个开发项目范围,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系统的逻辑方案。系统分析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把要解决哪些问题、满足用户哪些具体的信息需求,调查、分析清楚。从逻辑上或者说从信息处理的功能需求上,提出系统的方案,即逻辑模型,以此作为下一阶段进行物理方案(即计算机和通信系统方案)设计、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提供依据。

早期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的项目的开发,由于项目内容比较简单,系统开发工作主要由计算机技术人员承担,因为使这些技术人员了解某些内容简单的管理事务远比训练管理人员熟悉计算机技术要容易得多,因而没有专门安排系统分析工作。随着应用项目规模的扩大和系统建设的内、外环境日趋复杂,对管理信息处理的系统性、综合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系统分析成为信息系统开发中最繁重的任务之一。系统规模越大,系统分析工作就越复杂。

由于此项工作既涉及复杂的技术背景,又涉及复杂的组织管理背景,计算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的直接交流因专业背景不同而发生困难,这两类人员均难以承担系统分析工作,因而产生了一项新的职业———系统分析员。系统分析员是系统分析工作的主持者和主要承担者,在整个系统开发工作中是管理人员(用户)和计算机技术人员的桥梁。

2.系统分析的主要活动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有:系统初步调查、可行性研究、系统详细调查、用户需求分析和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每项活动的目标、关键问题及主要成果如表121所示。表中各项活动的主要成果是系统建设的重要文件,特别是可行性报告和系统说明书更为重要。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系统开发任务是否下达的决策依据。系统说明书是整个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总结,是系统分析人员和用户交流的主要手段,是系统建设阶段的重要依据。

表121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

活动名称目标关键问题主要成果

初步调查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规模

是否开发新系统?若开发,提

出新系统的目标、规模、主要功

能的初步设想,粗估系统开发所

需资源

系统开发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进一步明确系统的目标、规模

与功能,提出系统开发的初步方

案与计划

系统开发的技术可行性、经济

可行性及运营可行性研究,制定

系统开发初步方案与开发计划

可行性研究报告

系统设计任务书

现行系统详

细调查

详细调查现行系统的工作过程,

建立现行系统的逻辑模型,发现

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

现行系统的结构、业务流程和

数据的详细分析,具体问题的

认定现行系统的调查报告

用户需求分

弄清用户对新系统的功能、业务

处理流程和数据处理流程的要求现有系统的功能、业务流程和数据处理流程要做哪些改变用户需求分析报告

新系统逻辑

模型的建立

把反映用户需求的新系统应具

备的功能全面、系统、准确、详

细地描述出来

采用数据流程图、数据词典表

达系统的逻辑模型(建模)系统说明书

注意,上述各项活动完成之后都有相应的决策活动,具体如下。

①初步调查完成之后要对系统开发建议书进行审定,如果同意,则安排可行性研究。

②可行性研究完成后要对可行性报告进行审定,若同意,下达系统设计任务书(或签协议,订合同)。

③现行系统详细调查完成之后要审查现行系统的调查报告,若满意,则进行用户需求分析。

④用户需求分析完成之后要审查用户需求分析报告,若满意,则进行新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

⑤新系统逻辑模型建立之后审查系统说明书,若同意,则批准进入系统设计阶段。

12.1.2系统初步调查

1.系统初步调查的目标

系统的初步调查是系统分析阶段的第一项活动,也是整个系统开发的第一项活动。系统开发工作一般是根据系统规划确定的拟建系统总体方案进行的。在系统规划阶段已经根据当时所做的战略计划、组织信息需求分析和资源及应用环境的约束,将整个信息系统的建设分成若干项目,分期、分批进行开发。一方面,系统规划阶段的工作是面向整个组织,着重于系统的总体目标、总体功能和发展方向,对每个开发项目的目标、规模和内容并未做详细的分析。另一方面,由于环境可能发生变化,系统规划阶段确定的开发项目的基本要求,到系统开发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定,也可能出现在系统规划阶段未曾考虑的项目到开发阶段时用户又提出开发要求。因此,初步调查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明确系统开发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目标,论证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系统分析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角度看新系统开发有无必要和可能)。

2.系统初步调查的内容

初步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合理确定系统的目标。为了这些要求与目的,在初步调查中可以收集并整理与整个系统有关的资料、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初步调查就是要了解一个企业的概貌及其对信息的总需求。

初步调查的内容包括:

①整个组织的概况,包括规模、组织目标、组织结构、产供销概貌,人员、设备与资金的现状及目前的管理水平,特别是管理的基础工作水平;②本组织领导者、管理部门对新、老系统的看法,以及对新系统的需求;③开发系统的人力、资金及开发周期等资源情况;④现行系统的工作情况,包括功能、人员、技术水平及管理体制,主要的输入输出及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主要涉及管理信息系统在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人员的组成及分工、分析决策水平、业务部门对新系统的认识和设想、能为新系统提供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方面。

⑤组织对外部的关系,包括物资、资金和信息的往来。

⑥约束条件。主要涉及人员、设备、处理功能、性能要求等方面的限制条件。

●现有什么;

●需要什么;

●在现有资源下能提供什么;

●此项目有无必要和可能做进一步的调查与开发。

3.调查结论及工作成果

系统分析员在初步调查阶段可能得出以下结论之一:

①拟开发项目有必要也有可能进行;

②不必进行项目开发,只需对原有系统进行适当调整修改;③原系统未充分发挥作用,只需发挥原系统的作用;④目前没必要开发此项目;

⑤目前不具备开发此项目的条件。

如果结论是第一条,系统分析师要向拟定系统的单位主管提出“系统开发建议书”,系统开发建议书包含以下内容:

●项目名称;

●项目目标;

●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项目内容;

●项目开发的初步方案,包括对项目规模、目标和投资的粗略估计、人员配备情况、进度计划等。

4.可行性研究安排

如果系统开发建议书审议通过,则要安排下一阶段的工作,即进行可行性研究。

12.1.3系统可行性研究

1.目标与工作内容

可行性研究是系统分析阶段的第二项活动,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明确系统的目标、规模与功能,对系统的开发背景、必要性和意义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拟开发系统的初步方案与计划。可行性研究是对系统进行全面、概要的分析。此项活动开始时,要对初步调查的结果进行复审。要重新明确问题,对所提系统大致规模和目标及有关约束条件进行论证,并且提出系统的逻辑模型和各种可能的方案,并对这些方案从以下3个方面认真地进行确定,为系统开发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技术可行性

包括对现有技术进行评价,分析系统是否可以用现有技术来实施及技术发展对系统建设有什么影响,并对关键技术人员的数量和水平进行评价。现有技术的评价包括对国内外有关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国家有关政策进行评价。

(2)经济可行性

对组织的经济状况和投资能力进行分析,对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费用进行估算,对系统建成后可能取得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估计。

,、、、

析。运行费用分析包括对人员工资、水电等公共设施使用费、软硬件租赁和维护费,数据收集和录入、通信、消耗材料及其他费用的分析。

系统效益的估计即系统可能产生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如信息服务、减少成本、提高生产率、缩短周期、改善决策等;社会效益估计,即系统对社会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效益估计。

(3)营运可行性

指系统对组织机构的影响,现有人员和机构、设施、环境等对系统的适应性和进行人员培训、补充计划的可行性。

可行性研究的时间取决于系统的规模。一般从几周到几个月时间。经费为整个项目的5%~10%,大型项目可能要开发原型。

2.步骤

可行性研究的步骤如下。

①确定系统的规模与目标。实际上是复审上一阶段活动的内容,分析系统的出发点是否正确,目标是否正确。

②明确用户主要信息需求。明确现行系统是否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如果不能,问题在什么地方,可以通过对现行系统进行针对性地调查来解决。这一活动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现行系统调查上费事太多,系统分析员要注意这一活动不是要详细描述系统做什么,而是要理解系统在组织中的作用,用户通常只谈论症状,系统分析员要明确问题所在。

③提出拟建系统的初步方案。在调查的基础上要画出顶层数据流图(DFD)和相应数据字典(DD),不要进行详细分解(除非在哪一方面发现有问题必要时)。要弄清楚此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接口,这在设计新系统时是很重要的约束条件。

④审查新系统。与用户交换意见,对要解决问题的规模、目标与关键人物进行审查,以DFD与DD为基础,对建议的系统进行评价。如果发现问题和不一致之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新审定。反复几次,使系统逻辑模型满足用户需求。

⑤提出并评价可能的替代方案,并进行技术可行性、营运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分析。

这里可行性分析要涉及物理方案,即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如软、硬件的配置。

⑥给出该项目做还是不做的选择,同时确定方案。

⑦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包括人、财、物的安排。

⑧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⑨向用户审查小组与指导委员会提交结果。

3.工作结果

工作结果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系统设计任务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现行系统概况。包括组织结构、主要工作任务和业务流程、人员、设备、费用状况。

②主要问题和主要信息需求。

③拟建新系统的方案。包括主要目标、规模、初步结构、实施计划与投资方案、人员补充方案等。

④经济可行性分析。包括建设费用、运行费用、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⑤。、、

技术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⑥营运可行性分析。系统与组织目标、运行机制的匹配关系,各部门工作与系统运行的适应性、人员的适应性。人员计划的可行性、环境条件的可行性。

⑦结论。对可行性研究结果的简要总结。

系统设计任务书是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做出并经审定后,正式进行后续阶段系统建设的决策性文件,是根据可行性研究确定的系统方案对系统开发者下达的任务书,主要包括系统目标与任务、系统的规模、结构、建设初步计划、投资安排、人员安排等。

12.1.4系统详细调查

1.详细调查的目的

详细调查是用户需求分析的必要前提,其目的是:为了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现行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弄清楚现行系统的运行状况,包括基本功能、处理流程、操作手段和数据结构,发现其薄弱环节并找出要解决的问题,确保新系统比原系统更有效。

详细调查不同于初步调查,前期的初步调查是为了进行可行性论证而对现行系统的工作环境、系统外部联系进行概要了解,而详细调查是要弄清现行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信息流程,为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提供基础。详细调查要比初步调查更细致、深入,工作量也大得多,因此在详细调查阶段多投入一些人员是很有必要的。

详细调查得到的数据常常要加以分析,有时分析的结果又要补充一些新的数据,因此调查工作经常是反复进行的。

2.调查内容

详细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现行系统的目标、主要功能、组织结构、业务流程,数据流程的调查和分析。信息系统所处理的信息是渗透于整个组织之中的,系统分析员必须从具体组织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抽象,才能得到组织中信息活动的全貌。

(1)组织机构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