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晋湘
提起武陵,中国人大概都会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因为那篇名文开首便说是武陵的一位渔人发现了桃花源这个世间美好的所在。在这里,谈论武陵渔人和桃花源不是为了寻找本区域的光荣史,而是桃花源与翻译这门学科密切相关。
桃花源里面的人“与外人间隔”,“不知有汉”。造成桃花源人与外界存在隔膜的原因,是桃花源人拒绝与外界沟通。他们告诉那位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而我们知道了桃花源的存在,要感激那位渔人,因为是他走出桃花源后,对外面的人“说如此”。我想,“说如此”就是沟通的开始,而沟通也就是翻译的最高追求。武陵渔人最终没有完成沟通,他带人去寻找桃花源时,“不复得路”。武陵渔人没有找到去桃花源的道路,而这也正是今天的我们应该继续的事业,以翻译沟通世界。没有沟通的世界,不会有人类的桃花源。
晚清的林纾先生翻译的《茶花女》,曾让当时国人震惊于“外国人也有用情如此之专者”,同样告诉我们沟通的必要与紧迫。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学者M.麦克卢汉创造了一个现在举世皆知的词——地球村,来说明科技对人类的影响。无论是从共时性,还是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科技进步确实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缩短绝对不能等同于消除。只要距离还存在,《圣经》里所讲的“天下人都讲一样的语言”就只能是一个想象中的桃花源。
面对距离,人类需要沟通。人类需要沟通,就需要翻译这门学科。从这个角度而言,翻译是一件人类永恒需要的事业;每一个从事翻译的人,都是通向人类能够顺畅沟通的美好世界的奠基人。
“异域文术新宗,自此始入华土”。1909年,鲁迅为他和周作人翻译的《域外小说集》写的序言中的这句话发人深省。鲁迅等近现代中国第一代翻译人用这种大气魄为中国翻译事业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翻译是一件需用大情怀从事的事业。
对于鲁迅这代翻译者来说,翻译事关民族的变革与发展,是一项让中国人了解世界,参与到整个世界“进化”道路上去的大事业。确实如此,翻译不仅是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不仅是教育的一个专业和学术的一个领域,还拥有着更远大的承担与追求。也因为有这更大的承担和追求,翻译才成为一项伟大的事业。包括鲁迅在内的近现代中国最早的翻译者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他们通过翻译将域外的火种带到中国,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凤凰涅槃,实现浴火重生。
如今的21世纪,中国的翻译学者接过先贤手里的火种,推进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他们一方面将国外文明引入中国,另一方面更是将中国文明推介出去。作为武陵山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吉首大学有责任有义务发展该区域的翻译事业,将沈从文等文学大师的作品译介到更多的民族和国家,同时也把武陵山区神奇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推向人类世界。
2017年11月21日
于吉首大学凤凰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