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阿达拉·勒内
88604900000001

第1章 译序

法国小说家夏多布里昂(Fran?ois-René de Chateaubriant,1768—1848)生于法国北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从小生活在荒野的环境中,养成了孤独的性格,只有姐姐同他性情接近,成为他唯一的知心朋友。童年的生活在他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对他的创作生涯产生着重要影响,小说《勒内》就是他本人经历的真实写照。

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的浪漫主义言情小说在法国非常流行,像英国作家戈德温的小说《加来勃·维廉斯》在法国一度拥有许多读者。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对法国也有较大影响,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译成法语后发行量极大。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经过大革命以后的法国人追求浪漫、陶醉于非现实的言情故事的普遍心理。夏多布里昂的《阿达拉》和《勒内》正与广大读者的精神需求相吻合,因而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许多评论家认为,夏多布里昂开创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夏多布里昂的小说特点是,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了解当时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他在《阿达拉》中描绘了美洲原野的大自然风光和主人公阿达拉的爱情悲剧,故事的发展与风土人情的画卷同时在读者面前展开。《阿达拉》曾有过一个副标题:“荒原中的两个野蛮人之恋”。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而且富有诗意的小说,其中一半为自然风光的描写,另一半是故事的叙述,爱情的烦恼和原野的美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创作手法新颖,获得了评论家们的高度评价。

《阿达拉》的主人公之一老酋长沙克达斯在月光下和流亡于路易斯安那的法国青年勒内同乘一条独木舟,在密西西比河上顺流而下,老人对勒内叙述了他坎坷的经历。沙克达斯年轻时随父与敌对的印第安部族作战,结果父亲不幸阵亡,他成了西班牙人洛佩兹的义子,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可他渴望自由,最终还是离开了他的保护人,回到了原野里,不料却成了敌对部族的俘虏,并被告知他将被活活烧死。敌方首领的女儿阿达拉趁着黑夜把他救了出来,然后和他一起逃进森林。阿达拉心里爱着沙克达斯,却一直拒绝他的爱。一场暴风雨之后,传教士奥布里神甫收留了他们。阿达拉却因绝望而服毒自杀,临死前她终于把埋在心底的秘密告诉了沙克达斯和神甫。原来母亲在弥留之际让阿达拉发誓此生决不嫁人,把她的贞操清白交给上帝。沙克达斯和奥布里神甫安葬了阿达拉后便分手了。几年以后,沙克达斯的后人在尼亚加拉瀑布边向一个欧洲旅行家叙述了沙克达斯与奥布里神甫殉难的经过。

夏多布里昂在这部小说的楔子中,首先用大量的笔墨向读者描绘了壮观的密西西比河和两岸艳丽多彩的美洲原野风光。在画一般的自然景色中,第一个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因双目失明而无法领略山河美景的老酋长沙克达斯,这种安排一下子就形成了小说的悲剧气氛。在沙克达斯的叙述中,读者始终可以看到原野美妙的景色和爱情的苦恼之间的对照。夏多布里昂的这种描写手法与以往的爱情小说截然不同,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阿达拉》描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就其故事本身而言,情节并非起伏跌宕、扣人心弦,但是,作者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让美丽的大自然作为爱情悲剧的陪衬,从而成功地渲染了悲剧气氛,使读者流下了同情之泪。小说发表后便轰动一时,深受读者喜爱,第一年就发行了五版,第二年被译成七国文字。许多画家、雕刻家和作曲家都曾以这部小说为题材进行创作,甚至有一些理发师、钟表制造商和瓷器制造商也受到启发,以故事中的人物为模特。《阿达拉》成了一部极受欢迎的畅销小说,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围。

《勒内》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通过主人公勒内之口向读者描绘了法国大革命后处于忧郁绝望中的没落贵族的心理状态。《勒内》的故事围绕着生活在印第安人中间的法国青年勒内展开,他的经历就是小说的主体,故事的发展也是由主人公的叙述表达出来的,这与《阿达拉》有着相同之处。而且,小说中的人物基本上同《阿达拉》一致,因此,它成了《阿达拉》的一部续集。

勒内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不幸的童年使他从小养成了孤独忧郁的性格和沉湎于幻想的习惯。平凡的生活和旅行都不能充实他的思想,他只有和姐姐阿梅利在一起时才感到愉快和温暖。阿梅利突然疏远了他,这使他在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他深感世态炎凉,人间再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于是,厌世情绪开始左右着他的行动,有时他甚至想自行了结生命,以求永远摆脱尘世的烦恼。当他了解了真相后,终于一头扎进了新世界的荒原里,开始了流亡生活。一封欧洲来信给他带来了姐姐阿梅利去世的噩耗,勒内从此更深地陷入了无限的惆怅和痛苦之中。在义父沙克达斯和传教士苏埃尔神甫的劝说下,他终于向他们敞开了心扉。勒内得到了沙克达斯的同情,然而,苏埃尔神甫却严厉地教训了他,他要勒内放弃无谓的幻想和痛苦,像普通人一样去做一些有益的事。

《勒内》叙述的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姐弟俩从友情发展到“罪恶的感情”,乱伦的情感把两人都抛进了痛苦的深渊。这类故事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司空见惯,然而,夏多布里昂的描写方法与众不同。他对姐弟之间的感情并不做过多渲染,阿梅利对弟弟的思恋只在她的独白中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却在阿梅利埋在心中的秘密给勒内造成的痛苦上大作文章。作者把主人公之间的痛苦感情描写成一种“模糊的思慕之苦”和莫名的忧郁。小说虽然篇幅不长,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初在法国普遍存在的“世纪病”,非常成功地在读者中引起共鸣。作品于1802年首次发表在《基督教真谛》一书中,作为“论情感的模糊”一章的例证。发表后的三年中,作者修改了五次。1805年起和《阿达拉》合在一起出版,一直是读者喜爱的小说。

夏多布里昂的这两篇小说都与宗教有关,他竭力宣传和捍卫基督教的权威。读者不难发现,在他的作品中,基督教始终和文学同在:他通过描绘美洲原野上的落日和宁静的夜景表现上帝的无所不在,用哥特式的教堂、修道院以及传教士文学性很强的说教来表达基督教的诗意,让传教士的“美德”感化堕入情网的青年人的心灵,从而试图唤起人们对基督教的崇敬。他在《阿达拉》中成功地刻画了奥布里神甫的形象。奥布里神甫虽然只出现于小说的后小半部分,但他的一举一动无不体现了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的所谓美德,作者用神甫之口颂扬了基督教的功绩,使《阿达拉》成了基督教的一部史诗。可见,基督教的“真谛”完美地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

夏多布里昂对人物的描写入木三分,小说主人公的悲苦情绪让读者感同身受。这些人物大多处于悲观绝望境地,其感情得不到宣泄,因而整天唉声叹气,心情忧郁。阿达拉因母亲和一个神甫对宗教的狂热和无知,始终处于道德与感情的矛盾冲突中无力自拔,最后不得不走上绝路,成了这种矛盾的牺牲品。勒内因从小缺乏家庭温暖和对姐姐的不理解而痛苦不堪,终日耽于幻想,却无法摆脱孤独和忧郁,最终导致渴望天国,以期彻底脱离尘世的烦恼。阿梅利的悲剧更令人伤感,她好不容易在修道院里得到了心灵上的安宁,却让传染病夺去了生命。这两篇小说中只有沙克达斯的性格或许是个例外,他开朗直爽,敢说敢爱,对生命、对未来都充满信心。他渴望爱情,希望得到天使般的阿达拉的爱。他对宗教一无所知,甚至敢于亵渎上帝,怒斥神甫。但是,他最终还是无法得到爱情,只能眼看着心上人被毒药夺去生命。沙克达斯的性格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到头来也只有孤独和忧郁伴随着他。

夏多布里昂的这两篇小说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把它们译成中文无疑有助于中国读者更好地熟悉作者的创作手法,更全面地了解法国文学。更何况这两篇小说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曹德明

1995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