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请李老太太坐下,老太太就讲起二十年前的往事。
原来,先帝真宗皇帝宫中有刘、李两位娘娘,她们同时怀孕了。恰好中秋佳节,真宗带两位娘娘去御花园赏月。喝了一会儿酒,真宗非常高兴,就说:“两位爱妃都有了身孕,朕内心喜悦。偏偏昨日司天监汇报,说有天狗星冲撞御座,对储君不利。朕就赐给你们两人每人一块玉玺和一枚金丸,里面藏有一颗九曲明珠,用来镇压天狗星。”说完就把金丸交给太监陈林,让他拿到尚宝监镌刻刘、李两妃的宫名。不一会儿,陈林就回来复命。
真宗一看,那两枚金丸分别刻了“玉宸宫李妃”和“金华宫刘妃”的字样,非常精巧,就立刻赏赐给两人。两妃谢恩后,真宗又笑着说,“两位爱妃谁生了太子,朕就立她为皇后。”
这不过是天子一句酒后戏言,刘妃听了,起了坏心眼。回到宫中,刘妃和总管郭槐商议,想要谋害李妃。金华宫里有一名叫寇珠的宫女,一向正直忠义,她听了刘妃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四处留心,看他们想做什么。
一天,真宗正在玉宸宫和李妃闲聊,忽然想起第二天是南清宫八千岁的生日,就吩咐陈林去御园准备果品,好给八王爷祝寿。陈林走后,李妃突然觉得肚痛难忍,原来是要分娩了。真宗立刻召刘妃前来照料,自己起驾回宫。
刘妃来了,吩咐郭槐和守喜婆尤氏依照之前商定的计策行事。这两人捧着一个大盒子来到玉宸宫,别人还以为里面是吃的东西,谁料是一只剥了皮的死狸猫。等到李妃生下了太子,刘妃、郭槐、尤氏趁乱用狸猫换了太子,又把太子装进篮子里,叫寇珠扔到水里去。
寇珠到了水边,非常不忍心,但又无法违抗命令,就打算跟太子一起死在水里。恰好陈林办好了果品,捧着盒子路过。寇珠见了大喜,知道太子有救了,就拦住陈林,把事情全告诉他。两人商量好了,仍把太子装在陈林的盒子里,让他带去八王爷的府上。陈林见了八王爷和狄娘娘,哭着说了狸猫换太子的事情。王爷和娘娘大惊失色,只好暂时把太子留在南清宫抚养,以后再想办法。
刘妃把李妃生了个妖孽的事情禀告上去,真宗把李妃打入了冷宫。幸好冷宫的总管秦凤人很好,又有忠勇的小太监余忠帮助,李妃的日子才没那么艰难。
后来,刘妃怀胎十月,生下太子,马上被立为皇后。谁知,太子长到六岁的时候病死了。真宗皇帝闷闷不乐,八王爷就进宫去安慰他。
真宗问八王爷有几个儿子,王爷一一奏对,并且说他第三个儿子今年正好六岁,和太子同年,真宗立刻召见了那孩子。这个孩子就是李妃生的儿子,毕竟是父子天性,见面后两人难分难舍,真宗就把孩子留在宫里。后来,真宗驾崩了,这人登基继位,就是后来的仁宗皇帝。
起初,刘后看到这个孩子还没在意,后来越想越怀疑,就招来寇珠拷问。寇珠哪肯招出实情,忍耐不住拷打,自己撞柱子死了。刘妃又觉得李妃留在冷宫也是个祸害,就诬赖她在冷宫中诅咒陛下,要奉旨赐死她。
秦凤得到消息,连忙告诉李妃。余忠听了感慨地说:“就让奴婢替娘娘死吧。”不等李妃做主,两人就把她藏到下房里。余忠换了李妃的衣服,他本来长得跟李妃有七八分像,打扮一下就骗过来监察的人了。余忠替死之后,秦凤将李妃假扮成余忠,报了重病,偷偷把她送到自己在陈州的家里。后来,秦凤得罪了郭槐,也被害死了。
后面的事情,包拯也就明白了,他既吃惊,又有些怀疑,就站起来问:“虽然是这么说,不知道您有什么证据?”李娘娘从衣服里掏出一个黑乎乎的小包,包兴见了,忙接过来呈给包拯。
这小包裹了好几层。最后一层剥开,露出一层黄色的缎子,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枚金丸,上面刻了“玉宸宫”和娘娘的名号。包拯看了,连忙包好还回去,又请李娘娘上座,跪下行了大礼。
李娘娘说:“卿家平身,哀家的冤情,全指望你了。”
包拯回禀说:“娘娘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还娘娘清白。只不过现在耳目众多,臣担心事情泄漏了又有新变故,请娘娘宽恕臣的不敬之罪,暂且和臣认作母子。不知娘娘怎么看?”
李娘娘说:“既然这样,就听我儿的安排吧。”
包拯又磕了几个头,站起来又吩咐了包兴几句话。
包兴领命出庙,正好看见县官在那里呵骂范宗华。包兴见范宗华被县令骂得实在可怜,就上前劝解了一番,又叫县令赶紧准备好一顶新轿子、两个伶俐的丫鬟,还有一些上好的衣服首饰,并且说:“一切花费请县老爷暂时垫着,我们老爷回京了再奉还。”县令哪里敢多说话,忙不迭地准备去了。包兴又对范宗华说:“方才你带来的老婆婆,已经和大人母子相认了。大人听说你一向照应老太太,还要把你带到京城去呢!以后你就伺候老太太吧。”范宗华听了喜不自禁,连忙叩谢老太太。
不多时,县令将东西都送来了。包拯命人为李娘娘梳妆。第二天,包拯又伺候李娘娘上了轿子,一行人在县令等人的护送下上路了。包拯又叫包兴快马加鞭,先回去报信。别人还好,唯独公孙先生看出点眉目,知道这老夫人来历肯定不简单,却也没说破,只是一路留心观察。
包兴连夜回了开封府,将密信交给了包夫人李氏。李氏看过信件,连忙叫人将佛堂东间打扫干净,预备给娘娘居住。包兴问候了主母,又和相熟的伙计们吃了饭,就赶着回去接包拯。
李夫人依照包拯信里的指示准备好东西,每天都盼着大人带着娘娘回来。一天,两个衙役前来报信,说:“大人和太夫人已经进城了,马上就回府。”李夫人连忙换了吉服,带着丫鬟仆妇到门口恭候。不一会儿,李娘娘的轿子就抬进来了,李夫人扶着娘娘到佛堂净室休息,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谈到往事,李娘娘又哭了起来。
李夫人感叹娘娘命运多舛,又双目失明,陪着她哭了一会儿,猛然想起自己的陪嫁古今盆来。她回禀过李娘娘后,捧着古今盆来到院中,焚香祷告天地,祈求天露为娘娘治眼睛。
她内心诚挚,真的感动了上天,古今盆里果然出现了天露。李夫人满心欢喜,赶紧回到净室,用天露给娘娘洗眼睛。第二天,娘娘的眼睛居然复明了!李娘娘从此便把李夫人当女儿一样看待。李夫人也每天陪娘娘散心,把她照顾得妥妥当当。
这天,包拯收到南清宫的帖子,说是狄王妃做寿,请他去参加宴会。包拯想,八王爷是个贤王,这是一个替李娘娘申冤的好机会,就向王府总管提议,想带自己母亲一起去。总管答应了。包拯又请示了李娘娘,准备好礼物,带娘娘去了南清宫。
到了南清宫,王府总管领着李娘娘去见狄王妃。狄王妃远远看见娘娘就觉得面熟,好像是当年的李妃;可是李妃已经赐死了,狄王妃心里有些不安。两位娘娘坐下来聊天,越聊越投机,狄王妃越看越像李妃,就出言试探。
李娘娘忍不住,反问她说:“皇姐,你难道认不出哀家了吗?”
狄王妃大惊失色,说:“难道夫人是李后娘娘吗?”
两人终于相认了,狄王妃急着问当年是怎么回事。李娘娘又说了一遍自己的遭遇,还把金丸拿出来给她看。狄王妃终于确认了李娘娘的身份,又和八王爷商议,如何请皇上来和李娘娘母子相认。
皇上虽然已经登基了,但仍然和南清宫关系很好。狄王妃决定装病,到时候皇上亲自来探望,就能说出实情了。
谁知这天晚上,皇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彩色凤凰,浑身狼狈不堪,对着他哀声叫唤。他从梦中惊醒,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等到五更之后,他正要上朝,就听到仁寿宫总管来报,说刘后夜间生病了,一晚上没睡。皇上以为这应了梦兆,连忙前去请安,又担心太后病中不耐烦,安慰了几句就离开了。
他才出仁寿宫,南清宫的总管又来回报,狄王妃晚上得病,病得很严重。皇上一惊,立刻吩咐摆驾南清宫。
南清宫外,皇上见了来迎接的八王爷,问起狄王妃的病情,稍觉心安。他带着陈林进去请安,却见屋子里没有一个丫鬟,里面的帐子也挂得严严实实。
皇上坐到床榻旁边,和狄王妃说了一会儿话,见她总是唉声叹气,就问她有什么事情。狄王妃说:“我有一句话想问陛下,天底下至重至大的是什么?”皇上说:“没有比孝更重要的了。”王妃叹了一口气,说:“既然孝是最重要的,那么身为人子,不知道亲生母亲算不算不孝?身为人子,又是君主,却不知道他母亲四处漂泊算不算不孝?”
皇上被这两句话打懵了,不禁大惊失色,问道:“皇娘为什么这么说?请明明白白地告诉我。”狄王妃又说:“这件事,臣妃尽知底蕴,就怕陛下不相信。”说完就从帐子里拿出一个黄匣子来。
皇上听到狄王妃自称“臣妃”,就觉得事情不对,接过黄匣子打开一看,里面放的正是当年真宗赐给李妃的玉玺和诏书,还有一块龙纹襁褓。看到这些东西,皇上不明白,陈林却忍不住哭了起来。
皇上连忙追问这些东西的来由,狄王妃这才把郭槐与刘妃图谋皇后宝座,设计陷害李后的事情说了出来。“其中还多亏了两个忠义之人,一个是金华宫承御寇珠,另一个是陈林。寇珠奉刘后之命把太子抱出宫来,又托付给陈林,用的就是这块襁褓。”皇上瞅了陈林一眼,他已经哭得跟个泪人似的。
狄王妃接着说:“多亏陈林冒着危险,将太子送入南清宫,在这里抚育了六年。陛下七岁入宫成了太子。千不该,万不该见了冷宫母后落泪,这才引起刘后的猜忌,活生生弄死了寇珠,又要赐死母后。后来又多亏两个忠臣,一个小太监余忠替母后殉难,秦凤才能将母后送出,送往陈州。后来秦凤死了,家中无主,母后不能留存,只能流落到破窑。幸好包卿去陈州放粮,认出了母后,装作母子掩人耳目。昨天给臣妃做寿,臣妃这才和国母相认啊。”
皇帝听了,泪流满面,说:“母后竟然这么苦命,那她现在人在哪里呢?”话音刚落,屏风后面走出一位身穿一品服色的夫人,她双目通红,哽咽难言。
皇上见了一怔,李后担心他生疑,就取出金丸递给他。皇上一看就发现这丸和刘后的金丸一模一样,只是上面刻了“玉宸宫”和李娘娘名字的字样。他强行几步,双膝跪下,哭着说:“孩儿不孝,让皇娘受苦了!”母子俩抱头痛哭。
狄王妃和陈林边哭边劝。皇帝又叩谢了狄王妃,站起来拉着陈林的手说:“如果不是你忠心为国,哪里有朕的存在呢?”
皇上气刘后如此歹毒,就想立刻接李后回宫。狄王妃劝他说:“皇上您先回去下旨,叫郭槐和陈林一起去开封府宣读,包学士自然有办法。”皇上觉得有理,就照办了。李后仍然暂时住在南清宫。
那郭槐拿到圣旨,还以为要加封包拯,欣然和陈林一同前往,打开圣旨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原来,皇上把害国母、杀寇珠的案子交给包拯审理了。
包拯立刻将郭槐拿下,又在旁边设座,让陈林坐了,升堂审问郭槐。谁知道郭槐是个嘴硬的主儿,又指望着刘后来救他,所以无论包拯怎么严刑拷问,他就是不承认。包拯见问不出什么来,只能暂时收监,明天再问。
包拯退堂后,来到书房,命包兴请来公孙先生,请他想个办法。公孙策已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全弄清楚了,就给包拯出了个注意。
第二天,包拯依旧给郭槐上刑。没过多久,郭槐就晕过去了,衙役就把他关入狱神庙。郭槐等了刘后好久,都不见她来救命,又回想到这段日子宫里闹鬼的事情,就有些心神恍惚。
他正晕得迷迷糊糊,就觉得身边刮起一阵阴风,又听见一阵沙沙的响声,铁链相碰,叮叮当当,凄凄惨惨的光景让他很害怕。他猛地一睁眼,眼前好像有个人形,忽近忽远,又嘤嘤唔唔的,他越发害怕起来。
那人影忽然飘到他面前,披头散发,满脸是血,好不吓人。那怨恨的眼神,细细的嗓音,不是寇珠又是谁?!只听女鬼幽幽地说道:“郭公公……当日我含冤而死,连阎罗殿都进不去,只能在外面做孤魂野鬼。之前我和太后去阎王那里对质,太后说我的死是你一手策划的,她已经放回去了,我特来与你对质。你和太后都有一纪的寿命。阎王说你给我做个证明,我就可以投胎转世了……郭公公,你就当做好事,让我早点投胎转世吧。”
郭槐吓得牙齿直打架,连忙说:“寇珠,真是委屈你了。原本是我和尤婆定的计划,陷害李后。你并不知情,竟然含冤而死。如今我既然有一纪的寿命,出去后一定找高僧做法超度你。”
那女鬼哭着说:“郭公公,你有这样的好心,我感激不尽。到了阎罗殿,你只要说出当初的实情,我自然可以超生,不必高僧超度;如果你不讲实话,反而会增添罪孽。”
话音刚落,忽然出来两个小鬼,拿着阎王的令牌,说阎王召见郭槐的生魂,拖了他就走。郭槐迷迷糊糊地跟着他们来到一座大殿上。只看见四周黑漆漆、阴森森的,殿上果然坐了一位阎王。
四周小鬼喝令:“跪下!”郭槐连忙跪倒,阎王问他说:“郭槐,你和刘后干的事,地府已经记录在案。原本应该堕入轮回,无奈你阳寿未尽,还是要回阳间去。只有寇珠这个女鬼,既不能留在阳间,也不能留在地府。你必须将当初的事情说个明白,她才能投胎转世。事情已经这样了,你不可隐瞒。”
郭槐听了,连忙磕头,把当初刘妃图谋皇后宝座的事情说了一遍。他刚说完,殿内灯光大亮,包拯坐在台上,两边的衙役就是刚才的小鬼。
包拯看了郭槐的供词,叫人拿下去给他画押。郭槐知道已经落入圈套,只好画押。再看那女鬼寇珠,分明是个女子假扮的。包拯赏了她五十两银子,打发她回去了。
第二天,包拯上朝,把供词呈给皇上,皇上带着它去了仁寿宫。这时刘后病得昏昏沉沉的,抬眼看见皇帝在一旁,还想替郭槐求情。皇上听了也不答话,只拿出郭槐的供词丢在她面前。
刘后拿起来一看,登时吓得胆裂魂飞、气堵咽喉。她本来就是重病之人,哪里经得住?一下子就呜呼哀哉了。皇上吩咐将刘后抬到偏殿,按照太妃的礼仪草草安葬了,然后又吩咐赶紧打扫宫殿,准备迎接李后入宫。
第二天上朝,皇上把刘后的罪状跟大臣们说了一遍,所有人都惊呆了。皇帝又传令包拯,让他拟定诏书昭告天下,让百姓知道国母姓李,不姓刘。
皇上又选了良辰吉日,斋戒沐浴,祭奠先祖,带着文武百官前往南清宫,恭迎李太后回宫。
最后,皇上处死了郭槐,又给寇珠、秦凤和余忠建了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