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时代缩影的观察
88601800000002

第2章 中国“红”

第一辑

中国人大都简单地生活,简单地思想。

简单的中国人,面对的竟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

中国人的文字简化了,然而由文字组成的文章却无比的复杂。

中国人的语音简单了,然而由语音组成的话语却无比的复杂。

中国人对复杂枯燥的哲学毫无兴趣,却精于自己的处世哲学。

中国的人很简单,身份却很复杂。

复杂的社会,因为简单人的简单思维,变得更加复杂。

无际的天空,无垠的大地,无穷无尽,无边无际。

壮阔而漫长的地平线,横着切开了天空与大地,却又让天空与大地交汇融合在一起,那种壮丽,那种神奇,是任何力量都无法达到的。

在黑暗将要逝去的一瞬间,地平线开始发亮,那微弱的一丝亮光顶起了茫茫的星空。终于,万丈霞光,太阳升起了,灿烂的一天开始了。

大自然色彩缤纷,生机盎然。金色的太阳,蔚蓝的天空,黑黝黝的土地,绿郁郁的丛林,赤橙黄绿青蓝紫,每一种颜色都是美丽的,每一种颜色都显示出活力,有着自己丰富的内涵。

感恩太阳,撒给人间光明与美丽。

人世间,万事万物皆有来源,又皆有去处,一如万流之水,各有源头,却都奔向滔滔大海。

红色是人类的生存之色。据说,几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需要在树叶和丛林中寻找食物,成熟果实的红颜色,让我们的祖先欣喜万状。识别红色,意味着生存,一代又一代,人类进化出了发现红颜色的能力,成就了识别颜色的基因,也就是成就了人类识别美好事物的能力。颜色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竟是如此的奇妙,如此的不可思议。

人类对颜色都有特殊的爱好,这种爱好又使得各种文化丰富多彩。

中国人历来爱好红色,乃至信仰红色。这种对红色特有的感情,不因时代变迁而变化,也不因文明演进而转移。如今,红色已然成为民族之色,国家之色。

中国文化,无处不透出对红色的企盼与追求。

人类对生命的敬畏与崇拜,自是一种天性,每一个民族都会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敬畏与崇拜。而中国人都愿意把生命与红色连在一起,或者说,给生命绘上红色,坚信只有红色,才能让人吉祥平安。

生命呱呱落地,在农耕社会是添丁之喜,续了祖宗的血脉,迎候小生命的是红绸巾、红脚盆。满月之后,必得家家户户喜送红鸡蛋,盼望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孩子长大,学业有成,中了科举,那叫上了红榜。若是成了举人、进士,即是红运高照,更是风光,穿上红袍,鸣锣开道,光宗耀祖。

婚嫁喜事,叫作红事。新娘从头到脚一身红,红绣鞋、红褂裙、红盖头;洞房里里外外也是红,大红的喜字、大红的窗花、大红的被子、大红的枕头,红得让人喜气洋洋。

过新年,更是处处见红。大红灯笼挂起来、大红蜡烛点起来、大红春联贴起来,让人抬头见红,叩头求红,开门迎红。这还不够,压岁钱要用红纸包起来,叫作红包,见到人要说吉祥的话,叫作讨个红运。

在工商社会,同样信奉红色、崇拜红色。一家企业开业或新年做成第一笔生意,叫作开门红。每月都赢利,叫作月月红。赢了利润,叫作红利。股东分利,叫作分红。证券公司股票上涨,叫作一路飘红……

红,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延伸:繁华的城市,称为红尘;美丽的女子,称作红颜;叫座的演员是红角,事业顺利是走红……

红,也进入了重要的政治、宗教场所,宫殿、寺院都以红色显示威严和神圣,甚至在宫廷、寺院外就筑起红墙,让你远远地表示谦恭。

红遍中国,红透中国,则是近代、当代的事了。红,已然从家庭领域、私人领域进入政治领域、思想领域。红色,贯通了中国的方方面面。

近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红色经典,把中国共产党称作红色组织,在革命时期“红旗指处乌云散”,红色狂飙席卷中国,红色的天安门是国家的象征。从此,红色的国旗、红色的党旗、红色的军旗、红色的团旗、红色的队旗,中国人以红色指引人生之路。人们从小挂上红领巾,接受红色教育,但凡红的,必是进步的、革命的,《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红岩》《红旗谱》等作品激励了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人们希望一直红下去,乃至昔日的红色根据地,成为今日的红色旅游地。

红色,是中国人的情感之色、信念之色、信仰之色。中华民族持之以恒的奋斗之心,与对红色的追求、红色的激励密不可分。倘若中国人的眼神中见不到红色,那将使眼神暗淡无光;倘若中国人的情感中失去了红色,那将使中国人的情感彻底失去热情与激情。红色是中国人的生命之色。

然而,当红色失去理智的时候,却会酿成狂热。“文革”时期,又是另一番的红,红得让人胆战心惊。书店里,只陈列红宝书;影院里,只放映红色样板戏;电台里,只播放红色歌曲。街道里弄,举目皆红:红色的店面,红色的大院,为的是营造一个向阳红的氛围;红色的横幅,红色的标语,都是表达一个共同的红色意志。至于红旗,更是插遍城乡。中国,已然是一个红色的海洋,被外国人称为红色中国。这还远远不够,挂着红袖章的红卫兵,举起革命造反的红色大旗,刮起无产阶级专政的红色风暴。在这种政治力的作用下,亿万人红了眼,就如被红布煽动的斗牛,狂热暴躁,全无理性。此时的红色,其实是血红,就如被无端撕裂的伤口,喷涌的热血,尽是白流;又如燃烧的火焰,看似火红,却是让疯狂与良知、愚昧与文明同归于尽。

看来,世间之事,皆需尊重人的自由权利,即使颜色,也应是人或人群的自由爱好和选择。这样的自由选择,是人的自由权利。离开了人的自由选择,采取强制的外力,甚至把颜色作为政治标签,如此愚蠢,只能自食愚蠢的恶果。此时的红色,其实早已变了色,善良的人们谈“红”色变,这是外力所意想不到的事。

红,总归是中国人的喜爱之色,这种人之所爱,也是外力夺不走的。当改革开放释放了人之为人的能量以后,红色回归了她的自然之美、纯情之美、本质之美,中国人更加喜欢红色、呵护红色,红,又成为中国永不褪色的颜色。在市场经济、网络社会的今天,红色,既是很多节日的主题色,也是家庭生活的吉祥色,人们钟情于红、信仰于红,自然地鄙视红色的反面——黑色,黑帮、黑手、黑幕、黑社会,把恶劣的事物,冠上一个“黑”字,表达人们的憎恶。

红色乃国色,红色属于人民。中国人以红色为尊严,以红色为骄傲,还将一直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