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品读家风
88598200000006

第6章 汗水咸,汗水甜

吴义和

为为那天回来时,我正在小菜园侍弄果蔬,他人未进园声先至:“爷爷,你又在忙啦,这么热的天,要流多少汗呀,快歇歇!”

我心甜蜜,应声“好”,顺手摘了几条黄瓜,撸了几只青椒,笑意盎然地走到为为面前,摸摸他的头。“你忘了爷爷跟你说过的,汗水香吗?”

“没有。”为为近乎撒娇地争辩。

于是,我心怡然。

母亲是我最早的老师,她虽然没有教育我“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却教会我许许多多如何做人的道理,诸如学业勤为径、待人礼为上、百善孝为先、吃苦不为苦等等,春雨润物般娓娓道来,浇灌了我的心田。但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母亲严厉教育我的一件“小事”。

1961年初秋的一天傍晚,我们五六个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饥饿,步履蹒跚。经过生产队山芋田时,不知是谁发现已长出小山芋,扒出来在裤边擦了擦就送进口中。“咔嗞咔嗞”嚼声魔倒所有人。不用教,我也找有凸缝的垅子扒了起来。晚上,当我兴冲冲地将小山芋捧给母亲时,想不到母亲沉下脸,拿起小扫帚就打我的屁股。“谁让你偷山芋的?啊?……”我吓坏了,一边哭诉,一边细说详情,委屈地说:“我饿死了舍不得吃,带回家想让全家人都吃上一点,你还打我,要是像他们一样都吃进肚子,你不知道,看你还说不说……”母亲一把抱住我。我感觉到母亲流泪了,滴到我的头发上。过了一会,母亲帮我擦干了泪水,正视着我说:“妈难为你了,可你听着,任何时候,发面的馒头能吃,犯法的事绝不能做,不该拿的决不能拿。根根汗毛孔淌汗挣来的钱才用的安逸,淌汗水种的粮蔬吃的才香。”

母亲这席话,伴随了我的童年、我的少年直至我成年,成为一生的座右铭。每次,扶犁赶耙,荷担扬场之后,看秋麦金黄;每次,握枪司仪,登山涉水之后,逞英姿飒爽;每次,寒暑熬夜,激扬文字之后,阅刊发文章,都能感受到流汗后的舒畅与愉悦,那种种激动,那种种甜蜜,那种种享受,简直难以形容。遵循母亲的教诲,我在人生的各个节点上把握了自己,宁愿被个别“大人物”嘲讽为“精神是否有问题”,依然我行我素,决不合污所谓的潜规则。

纷繁的世界,我的内心宁静,甚至有一种禅的境界。

自然而然,我也用“汗毛孔出汗”理论教育我的儿子,要他们好好学习、好好工作。记得小儿子曾天真地问我:“爸爸、爸爸,你退休时我可以顶你的职吗?”我告诉他,即使仍有这个政策,也不会让你顶职,你只有靠自己努力。大儿子上高中时成绩平平,自己着急,我鼓励他只要不怕吃苦流汗,自然会有收获。一时期每天夜晚,我在西边房间爬格子,他俩在东边房间下苦功,终于先后进了名牌大学,所幸他俩不敢忘记“淌汗”家教,双双事业小成。

为为早机灵地抽走一根黄瓜,只听他欢叫:“果然好吃,比菜场买的甜,没有怪味。”然后用手指摸着我后背上的汗渍。“爷爷,我知道,你这样子不单是让我吃点蔬菜,是给我做样子。”

我俯下身子,望着他:“你真这样认为?”

“嗯,爸爸跟我说过,我也知道。”

我豁然神清气爽,有想喝点小酒的冲动。为为10岁了,多多少少能理解其中的真味。但愿他永远记住此情此景,记住根根汗毛孔出汗换来的果实吃的香甜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