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桂林人
88597500000020

第20章 一种死于诗歌的寄生虫

提到七叶一枝花时,我说到过一本《赤脚医生手册》。那本手册里画了许多花朵,也画了许多细菌和寄生虫,像什么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等,形状怪异可怕。那时倒不怎么介绍引发性病的什么螺旋体、双球菌,因为据说性病已经绝灭。

比细菌更可怕的,是那些寄生虫,说是只要进入人体内,就会在里面长期生存,加上也见过蛔虫、猪囊虫,联想起来不免吓人。那段时间恰好毛泽东写了一首《送瘟神》的诗,赞扬江西余江消灭了血吸虫,于是奉“送瘟神”的最高指示,全国人民都要行动起来全力消灭血吸虫。这种本来距离我们很遥远的寄生虫,一下子变得家喻户晓了。

如今我们都知道,血吸虫属于蠕虫类,钻进人的身体内,人就会浮肿,肚子大起来,像孕妇一样。这种寄生虫在我的老家江南一带,是很多的,那里是水乡,适合血吸虫生长,“送瘟神”里的“瘟神”,指的就是血吸虫。据说血吸虫躲藏在一种尖尾的螺蛳里,那种螺蛳外壳呈圆锥形,像螺丝钉,因此得名叫钉螺,感染了血吸虫毛蚴的钉螺,叫感染螺。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这种寄生虫就是引起血吸虫病的病原。

但那时候没有多少血吸虫的知识,对所有的螺蛳都很害怕。漓江虽然没发现过血吸虫,但谁敢保证这种“瘟神”就不会窜到清澈的河水里呢?于是消灭血吸虫的活动,照样必须在漓江里展开。当时动员全市医务人员下江找钉螺,我小小年纪也跟着母亲去了。漓江水真叫清呀,一边在浅水里走,一边就能看见水底的各色卵石,各种花纹的小鱼儿。鹅卵石密密麻麻铺在河底,一点淤泥也没有,有时还会长出一朵朵灯笼状的水草,在水里荡漾,那些小鱼就在水草间穿梭。

但我们可不管这些,用铁锹、铁铲对付它们,就为了找到那该死的钉螺。因为不太容易区分钉螺和别的螺蛳,许许多多的螺蛳跟鹅卵石一道,被铲上来扔在阳光下,与水草一起晒干晒死。

几天过去后,任务胜利完全——钉螺找没找到,谁也不知道,反正任务完成了。至于河床被破坏成什么样,死掉了多少水草,掘出了多少沙坑,谁都不关心,就跟拔草砍树一样正常。此后因为建筑需要,漓江上出现大量挖沙船,将河底刨出一个个深坑,夏日淹死许多外地来的游泳者,则是后话了。顺便补充一句,据最新的调查材料显示,像性病一样,血吸虫也没有在中国绝灭,它只是在诗歌里绝灭了,从来也没有在大地上绝灭,非但没有绝灭,近些年又开始肆虐,祸害长江流域湖泊沼泽边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