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地心游记
88596500000009

第9章 我和叔叔的辩论

听到叔叔的话,我的身体不禁猛地打了个寒颤。但我很快让自己镇定下来,还装出无所谓的样子来。我知道,只有靠科学辩论才可能影响黎登布洛克教授。对了,我可以举出很多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这样的旅行是多么的不可取。到地心去——这是多么疯狂的想法啊!可是我需要先去吃饭,吃饱了再找机会跟他辩论。

我不想再次复述叔叔由于没有看到任何现成的食物,而不断发出的诅咒的声音。但是接着事情很快就获得了解决——玛尔塔得到了自由,飞快地跑向市场。她做得很好,动作麻利地在1小时以后将我们的肚子填饱了。

吃饭的时候,叔叔心情看起来很愉快,他甚至还开了一些无伤大雅但又不失学者身份的玩笑。在用完饭后甜点之后,他做了一个手势叫我跟他到工作室去。我乖乖地跟着他进了书房,他坐在写字桌的一头,我坐在另一头。

“阿克塞尔,”他温和地对我说,“我相信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正当我绞尽脑汁,觉得没有希望而想放弃这件事的时候,是你帮了我一个大忙。要不然,真不知道我会枉费多少心机!我永远不会忘记,孩子,我希望你能和我一同分享我们就要得到的光荣。”

“好!”我想,“他现在显得和蔼可亲多了,这正是和他讨论他所谓的光荣的最好时候。”

“最关键的,”叔叔继续说道,“我要提醒你一句,这件事必须严格保密,绝对不能让其他人知道,懂吗?学术界有太多嫉妒我的人,他们中肯定也会有想要做地心探险的人,但我们必须走在他们的前面,让他们只能步我们的后尘。”

“难道你真的认为会有那么多人想要去冒这个险吗?”我问道。

“肯定的!这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啊,谁能不趋之若鹜呢?如果这封密码信被公开的话,相信我,绝对会有数不胜数的人去追随阿尔纳·萨克努塞姆的足迹!”

“叔叔,对于这点我无法赞同,谁知道这封信是真是假呢?”

“什么?要知道我们可是在那本书里发现它的。难道你觉得那本书不可信吗?”

“我相信那封信是萨克努塞姆写的,但这也不能真的说明他曾经经历过这样的旅行。这张羊皮纸会不会是故弄玄虚啊?”

当我说完才意识到自己最后一句话有些冒失,话音刚落我就后悔了。果然,叔叔一听便紧紧蹙起了眉头,我不禁担心这次谈话会不欢而散。幸好,结果没有那么严重。严厉的教授嘴角浮起一丝意义不明的笑容,回答道:“关于这一点,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好了!”

“啊!”我有些沉不住气了,“请您允许我将自己对这封信的不同意见说出来吧!”

“好的,你说吧,孩子!你完全有发表个人意见的自由。从今往后,我不再将你看作是我的侄子,而将会把你看作是我的同事,你就放心大胆地说吧!”

“那好。首先,我想知道斯卡尔塔利斯、约库尔和斯奈菲尔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这些词我简直是闻所未闻。”

“好,是这样的。最近呢,我的一位莱比锡的朋友奥古斯特·彼得曼送给了我一本地图,这本地图实在是太有用了。你去将书橱里第二栏第四格Z字头的第三本地图,给我拿过来。”

我站了起来,按照叔叔的指示,准确地拿到了那本地图。他将地图打开之后说:

“这是安德森手绘的,简直可以称作是冰岛最好的地图,我想你的疑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解答。”

我俯下身子,低头仔细观察这张地图。

“你看,这是一座由火山构成的岛屿。”叔叔解释道,“要注意了,这些火山都被称呼为约库尔。在冰岛语中,约库尔的意思就是‘冰川’,因为冰岛地处高纬度,在那儿火山爆发时都必须穿过厚厚的冰层,所以岛上的火山全都被称为‘约库尔’。”

“那斯奈菲尔指的是什么呢?”我继续问道。

我以为这个问题会难倒叔叔,结果让我大失所望,他胸有成竹地继续解释道:

“你看冰岛西海岸这一带。找到冰岛的首都——雷克雅未克了吗?找到了?非常好!在受到海水侵蚀的海岸线上,存在着无数的峡湾,你顺着它们往上看去,注意北纬65度下面一点点的地方。你发现了什么?”

“一座半岛,就好像一根没有肉的骨头,它的顶端仿佛是一块巨大的膝盖骨。”

“你的比喻非常贴切,孩子。那你在这块巨大的膝盖骨上又发现了什么?”

“我看到了一座好像要伸入海洋的大山。”

“对了,那就是斯奈菲尔。”

“斯奈菲尔?”

“是的,就是它。这座山大约高5000英尺,是冰岛最著名的山峰之一。如果通过它的火山口可以进入地心的话,那它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山峰了。”

“这根本不可能!”我耸耸肩膀,大声反驳道。

“不可能?”黎登布洛克教授厉声问道,“为什么不可能?”

“因为火山口肯定遍布着熔岩,所以啊……”

“可是如果它是一座死火山呢?”

“死火山?”

“是的。目前地球表面处于活跃期的火山总共只有三百来座,其余的都是死火山。斯奈菲尔就是一座死火山。从有历史记载以来,它统共只喷发过一次,那是在1219年,从那以后,它就进入了深沉的睡眠状态。”

叔叔证据确凿的结论,让我无话可说。所以,我不得不转换话题,提出密码信的其他疑点。

“那斯卡尔塔利斯又是什么意思呢?”我再次问道,“它跟7月又有什么关系呢?”

教授沉思了片刻。我刚觉得有点希望,可他的声音却再一次地响起,解答着我的疑惑。

“你所提到的疑点,对我来说实在是一种启发,这说明萨克努塞姆希望以一种极巧妙的方式将他的发现告诉我们。斯奈菲尔是由好几个火山口组成的,所以他就必须巧妙地暗示到底是其中的哪一座可以通往地心。那位聪明的冰岛人,经过仔细的观察发现:在6月底快到7月的时候,这座山其中的一座山峰斯卡尔塔利斯的阴影就会落在那个火山口上,于是他便把这一点写到了密码信里。他的这一提示难道不是最巧妙又最精准无误的吗?如此一来,当我们抵达斯奈菲尔山顶的时候,就不需要为选择走哪一条路而大费周章了。”

总而言之,我的所有疑问都被叔叔一一解答清楚了。我知道,再没有可能以这张古旧的羊皮纸上的内容去为难他了。因此,我决定不再从这个方面去说服他,而是从学术上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见解。我觉得这些见解还是挺有说服力的。

“嗯,我不得不承认您说得很有道理,”我说道,“萨克努塞姆准确无误地将消息传递给了我们。同时,我也承认密码信是真实可靠的。这位学者确实到达过斯奈菲尔火山的底部;他也的确看见了斯卡尔塔利斯的阴影,在快到7月的时候落在了火山口的边缘;他在当时也确实从该火山口通往了传说中的地心。但是,他自己是否真的到达了地心呢?抵达了地心之后,他是否真的能够活着上来呢?关于这点,我就觉得不大可能了,而且是绝对不可能的!”

“为什么绝对不可能呢?”叔叔语气中带着讽刺地反问道。

“因为按照我们所有的科学理论,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是吗?所有的科学理论难道都没有证明这一点吗?啊,可恶的科学理论!真是该死!”

我知道他是在揶揄我,但是我仍然继续往下说:

“是的,众所周知,从地球表面往下,每往下70英尺,温度就会上升1摄氏度。如果温度和深度的这种正比例关系固定不变的话,那么地球半径是3750英里,据此计算,地心的温度将高达20多万度。所以,地球内部的一切物质都是以炽热的气体形态存在着,即使是黄金、白银,各种金属以及各种坚硬的岩石,都无法抗拒这么高的温度。因此,我想问一问,人跑到这种地方,可能吗?”

“你是不是害怕自己会被烧化掉?”

“您自己回答吧!”我没好气地顶撞了叔叔一句。

“好,那我就来回答你好了。”黎登布洛克教授神情傲慢地回答道,“你跟所有的人一样,都不清楚地球内部的情况,因为我们只不过了解了地球半径千分之二十的情况,至于更深的地方,我们一无所知。可是,我们都知道,科学理论是在不断地被完善,同时又是在不断地被打破的。在傅立叶[22]之前,人们不是一直对星际空间的温度是在不断递减的这个真理深信不疑吗?可我们今天却知道,宇宙间最低的温度不会低于零下40到50度。难道地球内部的温度就不会如此吗?到达一定的深度之后,温度也是会有一个极限值的,不会再继续上升,而导致所有的金属都会被融化成为气体。”

叔叔已经将问题引入了假设的领域了,那我还能怎么说呢?

“让我告诉你,有一些大名鼎鼎的学者,包括布瓦松[23],他们都已经证实,如果地球内部真的存在20万摄氏度的高温的话,被融化的物质所产生的炽热气体就会拥有一股地壳无法抵御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地壳必然会像锅炉的外壳那样,因为蒸汽的作用而爆裂开来。”

“这只不过是布瓦松的个人看法而已,叔叔。”

“是的,但是其他地质学家也持有与他相同的观点。他们都认为地球内部并不是由气体或水组成的,更不是我们日常所以为的由沉重的大石块构成的;否则的话,地球的重量就只有现在重量的二分之一了。”

“哼,数据是可以让人随心所欲地想要证实什么就可以证实什么的吗?”

“这难道不是事实吗,阿克塞尔?从地球诞生那一天起,地球上的火山数量不是一直在减少吗?由此,难道不正好可以证明:如果地球内部真的存在热源的话,那它是在逐渐减弱的吗?”

“如果您总是要这么假设来假设去的话,那我就没有办法跟您继续讨论下去了,叔叔。”

“可是我必须要告诉你,孩子。很多博学的学者的看法与我是一致的。你还记得1825年著名的英国化学家亨夫里·戴维对我的拜访吗?”

“那个我当然不记得了,我是在他拜访您19年后才出生的。”

“亨夫里·戴维是路过汉堡时前来拜访我的。我们两个交谈了好长时间,也曾谈到地球内部是否由液体组成的问题,可是我们两个人都认为这种假设是无法成立的。我们所依据的理论是非常有力的,即使到今天,也没有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可以驳倒它。”

“什么理论?”我很是惊讶地问道。

“假设地球内部是液体的话,那么这种液体就会像海洋一样受到月球引力的影响。如果是这样的话,地球内部每天都得经历两次潮汐。而地球内部在潮汐的影响下,就会引发周期性的地震。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可是地球表面的情景,明显地证明它曾经燃烧过,所以可以假设地球的外壳最先得到冷却,而内部则蕴藏着巨大的热量。”

“这么说是不对的,”叔叔答道,“地球之所以会变热是因为表面的燃烧,而不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地球的表层地壳是由大量的金属物质所组成的,像钾和钠,而它们只要一遇到空气和水,就会燃烧起来。而雨水在逐渐渗入地壳缝隙时,又会引起新的燃烧,造成了火山爆发和爆炸。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地球形成初期会有如此多的火山。”

“真是聪明的假设!”我情不自禁地喊道。

“这是亨夫里·戴维所提出的假设,而且他还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验证了它。他用钾和钠制作了一个圆球,用来代表地球。当他把一滴水滴在球体表面时,圆球马上开始膨胀、氧化,继而形成了一个小山包。山包顶端裂出一个口,火山爆发随之发生,在这个过程中,整个球体变得滚烫,手都不敢触摸。”

说实在的,我已经开始被叔叔的论据打动了,而且他通过自己澎湃的激情和活力使得他的论据分外生动感人。

“你看,阿克塞尔,”叔叔接下来说道,“地质学家们对地心状态的假设众说纷纭,关于地心存在热量的假设也没有任何证据来证明它。依我看,地心并不存在这种所谓的热量,根本没有如此极端的高温。我相信我们以后会知道的,我们要像阿尔纳·萨克努塞姆那样去搞清楚这个问题。”

“是的,我们会搞清楚的!我们会亲眼所见的,如果到了那个地方,我们的眼睛还能看得见的话。”我在不知不觉中被叔叔的热情所感染,兴奋地回答道。

“怎么会看不见东西呢?我们可以借助手电筒来照明,在接近地心的时候,我们甚至还可以借助大气压力所产生的光亮。”

“是的,没错!”我说道,“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当然有可能。”叔叔胸有成竹地说道,“不过,这件事还是不要声张得好,我们必须守口如瓶,以免被别的人捷足先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