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美德故事丛书·职业道德故事
8858200000007

第7章 主考官的骨气

中国南宋时有个遗臭万年的卖国贼,他就是秦桧。自从他当上了宰相,便将军政大权紧紧抓在手中。他招降纳叛,在朝廷中组织了以他为首的卖国集团。为了达到跟金人议和的目的,他竟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屡败金人的岳飞杀害。朝廷中的一些正直官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他恨之入骨,但也敢怒而不敢言。

秦桧位极人臣,干尽了丧尽天良的坏事,可是他还想将卖国的家风一代一代传下去,便通过贿赂手段,让他的儿子秦熺丧“考”了个状元,如今孙子秦埙已经长大成人,秦桧又想故伎重演,想为孙子也弄个状元当当,再次光耀门楣。

这一次的主考官是陈之茂。他是个坚决反对妥协投降的大臣。秦桧得知皇上点的主考官是陈之茂,心里不舒服。他知道陈之茂的政见跟自己不合,又有股犟脾气,担心陈之茂不买他的账,使自己的美梦成空。转念一想,自己是当朝宰相,咳嗽一声满朝都震动,谅陈之茂也不敢拗了自己,难道他的颈项比岳飞还硬!

秦桧派人到陈之茂那里,请陈之茂到宰相府来一趟。陈之茂见了来人,心中一愣,随后心想:身正不怕影斜,怕他怎的!再说自己跟宰相到底还有个上下之分,不去于礼不合,去就去!陈之茂来到相府,秦桧先跟他寒暄一番,然后问起有关这次考试的事,随后单刀直入:“我的孙儿秦埙这次也参加考试。听他老师说,他的文章字字珠玑,陈大人阅卷时,务请注意他的卷子,若能入陈大人法眼,就选他当状元,不知陈大人意下如何?”

陈之茂听了秦桧的这番话,心里“咯噔”了一下。要是不答应,说不定秦桧会奏请皇上更换主考官,考场只怕要更加黑暗,真正有才能的学子更无出头之日。他略一沉思,随即回答道:“下官为国家选拔贤才,令孙有如此才学当然有机会,只要令孙文章写得好,下官一定遵命。”听了陈之茂的答话,秦桧心里暗暗得意:管他什么“硬骨头”,到了我这里骨头就得发酥。人们都说陈之茂有“骨气”,如今不也是俯首听命?秦桧哈哈一笑,命人送陈之茂回府。

考试结束,陈之茂认真阅起卷来。他发现山阴有位名叫陆游的考生,不仅文章写得好,字里行间更透出一股爱国热情,他将陆游与秦埙的试卷再三比较,为国选才的责任心促使他下决心录取陆游为状元。

发榜以后,秦桧气得暴跳如雷:这个陈之茂居然如此大胆,竟敢将什么陆游取为状元!他本想奏请皇上将陈之茂捉拿查办,但又怕引起满朝文武和天下学子的非议,思量再三,决定暂时将这口气咽下,反正明年还得由礼部复试,届时总有办法,等到孙儿做了状元以后,非将这个陈之茂杀了不可!

既然跟奸相秦桧较上了劲,陈之茂也不肯半途而废,他一方面写信给陆游,要他好好准备明年的复试,一方面明确通知礼部,主考官选定的状元是陆游。秦桧得知以后,更是火冒三丈:这个陈之茂,真的不要命啦!居然明文通知礼部,岂不是存心跟我秦桧作对!难道礼部的人真的会附会陈之茂?

礼部复试以后,判卷的官员都觉得陆游的文章,如行云流水,文中充满爱国热情,确实比秦埙华而不实的文章好得多。先前已由主考官陈之茂将陆游定为状元,自己又何必留给后世骂名?大家一致决定,将陆游排名第一。消息刚一传出,就把秦桧气得发昏,怎么礼部的人也中了邪,有意跟本相爷过不去?他贼眼转了几圈,立即有了主意:罗织罪名捉拿陆游,没了陆游料想礼部那些混蛋再也不能跟自己对着干了。陆游得到消息,只得悄悄逃离临安(今杭州)。这下秦桧总算抓到了理,既然陆游畏罪潜逃,就该由第二名秦埙递升为状元。

秦桧的指命下达礼部,立即引起轩然大波。京城的官员和考生们传得沸沸扬扬,当朝宰相竟然用如此手段要让自己的孙子当状元!事情已经到了这一地步,陈之茂当然不肯退缩,他大义凛然地说:一切由皇上定夺!

礼部考试以后,最后进行殿试。秦埙硬着头皮前往,沿途受到人们的指责和讽刺,就是脸皮再厚也不免羞愧慌张,殿试时写了些什么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为了考状元闹得满城风雨,宋高宗在殿试前也略有所闻,宋高宗对秦埙的考卷特别注意,仔细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这份卷子写得杂乱无章,宋高宗看了直摇头,将秦埙取为状元,岂不要被天下人骂为“昏君”!为了表明自己是“英主”,宋高宗将秦埙由第二名降为第三名。

殿试是科考最后一关,皇上的话一槌定音,公布的名次再也不能更改。秦桧又恼又恨,没料想自己败在小小的陈之茂手下,他急火攻心,结果生了一场大病。陈之茂虽然差一点儿为这事丢了性命,却博得了朝野的一片赞誉。他为国选才、不畏权势的高尚品德,一直被后世的考官们奉为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