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美德故事丛书·职业道德故事
8858200000033

第33章 医生的职责

这是20多年前的事了。当时的沈玉英大夫30岁刚出头,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中医外科医生。这一天,她正坐堂门诊,进来一位年轻的司机。他撩开衣服,一副令人不忍目睹的景况立刻出现在她眼前。

年轻人浑身的皮肤均被厚厚的血紫色、黑色皮屑覆盖着。显然,难以忍受的奇痒迫使他拼命地搔,搔破了皮肤,搔出了血,才结出这样的血痂。银屑病——沈大夫迅速下了诊断,病人年纪轻,脾气爆,才会导致这种结果。她劝说了那年轻人几句:不能搔,越搔越痒,越搔面积越大;并按常规给他开方抓了药。

谁知十多天之后,沈玉英的诊室里又闯进了那位司机。这一次,他“呼”的一声拉崩了几粒纽扣,把整个胸膛袒露出来,大声责备起来:“瞧!这是你治的病!你算是什么医生?把病快治到我脖子上来了!”

真是惨不忍睹呀!小伙子病情更重了,银屑变厚,重重叠叠,变成大面积的溃烂,而且还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听到的责备和看到的病情,让这位自尊心极强的女大夫怔住了,她的心在痛苦中颤抖。

沈玉英感到冤屈,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极顽固的皮肤病,还没有治愈的病例。病人自己不小心,拼命抓,引起溃疡,难道要怪医生?

但是,她更多的是感到了责任,作为中医外科大夫,她更理解病人的心情,患了这种病,肉体的折磨且不提,就是精神的折磨,也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小伙子恐怕还没结婚,眼看皮肤一寸寸变厚变粗,还在向无法掩饰的脖子上蔓延,那种痛苦,该是多么巨大呀!沈玉英如同身受,她狠下了决心,发誓要征服“牛皮癣”这种顽症。

研究刚刚开始,有人就劝她:“内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癣。古今中外那么多出名的大夫都治不好,你又何必徒劳无功,浪费自己的心血?”沈玉英却一条道走到黑,决不肯回头。她大量阅读中医典籍《本草纲目》、《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她四处搜寻民间验方,去粗取精,寻找银屑病发病原因,寻找合适的中药配方。

20多年来,她从没有在12点之前上床睡觉。她得了胃病,在自己治疗的过程中终于悟得了一条道理:银屑病跟其他毛病一样,没有包治的一贴良药,根据不同病区,不同病理,不同病期,要用不同的药。

风邪外侵跟风寒外袭不一样,情伤脾胃跟内分泌失调的又相差极大,必须辩证施治,扶本治标同时进行,外敷内服双管齐下。她终于筛选出最佳的中药,制订出不同的治疗计划。20多年的心血终于开花结果,她在治疗银屑病的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现在,沈大夫已经年过五十,她的病人越来越多。这一天,她刚在门诊室坐走,门外闯进一位身高马大的中年汉子,操一口山东方言,哇哇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

“要不是沈大夫,俺可惨啦!全庄子的人都把俺当作怪物,还说俺患的是什么麻风病。县里的医生给俺平了反,可没法治好这病,让俺来找沈大夫。这不,”他越说越激动,猛一下扯开衣襟,两粒纽扣骨碌碌滚到桌子底下,“俺这病可真的治好啦!”说着说着,这位三十几的年轻汉子竟呜呜地哭出了声。

这一天,沈大夫还接待了一位无病的来访者,她认得,这人有位亲戚在加拿大,为了治银屑病,两次飞洋过海来到祖国,沈大夫替那老华侨治好了病。这次,他要亲戚来找沈大夫,再给加拿大的患者寄药去。沈大夫给了他一些抑制病情发展的药,劝患者当面诊治,不然很难收到疗效。

每天坐堂,沈大夫总是这么忙,可她忙得愉快,因为她尽到了医生的职责,也向世人证明了,中华医药在世界医疗事业中,有自己独特的地位。银屑病,这一顽症终于在东方医药面前遇到了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