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职场生存智慧
8849500000002

第2章  搞好人际关系的职场口才

人际关系决定职业前途

职场是由人与人组成的特定的社会组织环境,生活在职场中就必须善于与他人交往。这种在人们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称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表现及其处理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影响较为直接的、作用较为强烈的,常常表现为工作中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等;经常起作用而看起来其影响又不是很明显的,则有个人欲求与组织意志之间的关系、个人私念与组织需求之间的关系、“小我”的利益与组织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等。更重要的是,人际关系对人的心理健康会产生极大的作用。俗话说,“地利不如人和”,其道理就在于此。

心理学家指出,人际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通常称之为事关人生成败的“心理氛围”。一个人如果在职场中善于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经常与别人进行情感交流,就会感到心情舒畅,感到“安全”。不仅如此,这种人的郁闷可以得到排遣,精神可以得到升华,这又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

一个人到了20几岁以后,尤其是参加工作后,社会的天地更为广阔,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亲友关系、邻居关系,以及恋爱对象的关系、结婚后的夫妻关系、生育后子女关系等均接踵而来。此时,人不仅需要靠和谐的长幼关系和融洽的朋友关系来维持自己的安全感与进取心,而且要把握好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在单位中找准自己真正的位置。

如果工作单位认为你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或者你与单位领导或同事间的关系较为紧张,你就会使自己处于一种莫名的不安状态中,感到无助或寡欢,并因此会引起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如抑郁、孤立、忧伤和愤怒等,甚至会对生活产生失望心理。这些不但对你的心理健康都是很不利的,而且能决定你的未来职业前途。职场人际关系要么成为你职业前途的润滑油,要么成为你职场前途的绊脚石。

幽默有力量

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中,幽默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幽默在谈话中之所以重要,不在于滑稽的表现,而是发挥人性的温暖,展露理性的笑容,使听者感到喜悦和轻松,进而让听你说话的人喜欢上你。而只要他们喜欢上了你,无论你说什么,他们都会乐意听下去。你给他人留下亲切可敬的印象,就能使你的观点为人家所认同。

在言谈中,一些难以直说的观点往往可以通过开自己玩笑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在谈到时间的重要性时,你可以说:“记得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前辈们告诉我专心工作可以让我忘却一切烦恼。但直到最近我才发现,这句话果然有效。”这种把幽默的玩笑口吻用到自己身上,借以表达你自己的观点时,就能和听者建立一种紧密的沟通关系。因为人的注意力是相对的、暂时的,在吸引对方注意力方面不能指望一劳永逸。一旦你说话变得平淡,听者就会感到乏味,注意力就难免要分散。因此,你在谈话中,要时时注意观察对方的反应。一旦意识到对方的注意力有所分散,就要努力把他拉回来。你可以改变一下话题,或者是换一种说话的方式,用一句俏皮话或一则笑话把对方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你的身上。

此外,幽默也是你自身修养的表现。只有真正有修养、乐观开朗的人,才会实现幽默的效果,而不是刻意地伪装或模仿。因此,要成为有幽默感、善于以趣谈理的人,关键是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己的机智敏锐,保持乐观的心情。

话说一半的作用

在职场中,如果领导和下属说话絮絮叨叨,什么都一定要讲清楚,下属对领导的决策一览无余,就容易滋生懒惰的心理,只做领导交代过的,不能主动工作和积极思考。所以,有的领导经常在安排工作的时候,说到一半不说了。下属们走出办公室的时候,往往会更加谨慎,能够想到领导没有想到的,做领导没有交代过的,生怕有所遗漏。甚至当下属干完工作向领导汇报的时候,也会小心翼翼,生怕领导批评自己没有准确领会领导意图。

孔峰是外贸公司的业务代表,在多年的业务交流中,他跟另一家公司的销售经理李力诚成为要好的朋友,两人在工作之外也经常一起吃饭。

后来,公司要谈一笔大业务。领导找到孔峰,就问他和李力诚的关系,孔峰没有去分析领导的“留白”。后来,孔峰的公司丢掉了一笔大订单,大客户改签李力诚所在的公司。公司里开始有了一些传言,说孔峰把公司的底价透露出去了。孔峰百口莫辩,才知道当初领导的深意。所以说,在和同事的交往中,留白更加重要。和同事沟通的时候,要留心对方没有说出来的话,有耐心把事情了解透彻再作决定。

金伟和侯肖是竞争对手。其实,侯肖的态度一直非常平和。有时候,两个人为一个方案争辩的时候,侯肖的态度从不像金伟一样激进,反而更像商量事情。

但是,金伟并不理睬侯肖的态度,反而像吵架一样逼迫侯肖表明立场。有时候,侯肖的观点还没说完,就被金伟粗暴地打断。

金伟非常好奇,为什么公司里不少有胆、有识、有为的年轻人,都在跟侯肖的较量中纷纷落马,摔得鼻青脸肿夹着尾巴落荒而逃,而眼前的这个人,说话经常说一半、漏一半,毫无干练之处。

金伟有和侯肖一决胜负的勇气。他觉得,自己始终占据着各方面的优势,年轻、博学、新潮、反应灵敏,懂电脑、懂英文,这些都是侯肖根本无法具备的。侯肖唯一能炫耀的就是他的经历和经验,据说十几年前他是和公司一起创业的。但是,金伟对此同样不以为然,他认为这就是侯肖所有的筹码。

但是,金伟没有想一想,这个含蓄内敛的人必有过人之处。不然,为什么其他的老员工都纷纷离职,只有他稳坐钓鱼台。金伟的部门是公司策划部,每次开会的时候,金伟都大出风头。后来,甚至没有侯肖发言的机会。

由于金伟迅速而果断的办事能力,几乎所有的同事都发现侯肖的落伍。但是,就在金伟得意的时候,却被侯肖的“留白”大大地栽了一跟头。

那一天,侯肖领了一个人来找金伟安排工作,说这人是他的……未等肖说完,金伟便打断了。金伟连侯肖都不放在眼里,况且是侯肖的亲朋好友。于是,为了让侯肖尽失颜面,金伟故意把侯肖周围的人,查户口一样地盘问了一番,然后一纸调令让他去了一个无关紧要的部门。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董事长把金伟叫去,他才知道刁难的那个人是董事长恩师的外甥。从此,无论金伟多有能力,董事长都刻意地回避让他发言。公司所有的高层捕捉到这个信号后,对金伟都开始冷漠,就像金伟并不存在,至多是一个可多可少的物品。

当金伟怒气冲冲地找侯肖质问的时候,侯肖还是很平静地说,要想不办错事,就一定要先学会不打断别人说话,其他没什么可以传授的。后来,内忧外患、腹背受敌的金伟终于决心另外去寻一份工作了。

只有注意给别人留有转身的余地,自己才有大道可行。现在的人们考虑问题都喜欢相对思考,对于绝对的东西,在心理上常有一种排斥感。比如,在工作中,有一个人斩钉截铁地说:“事情必须这样做!”别人在心理上就会有另外的一种想法,那就是:“我难道必须执行你的想法吗?”

所以,不能说太绝对的话和一切容易伤害别人情感的话。更严格地说,在和别人接触的过程中,最好少使用一切确定的词句,如“一定”、“必须”怎样怎样等。谈个人的意见的时候,可以用“我想”等词语来代替。与他人相处的奥妙,是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所在。如果一个人总是出言不慎,处处跟别人争辩,那么,他将不可能获取别人的真诚与合作。

职场慎言,祸从口出

在办公室里,同事之间,每天见面的时间最长,谈话可能涉及工作以外的各种事情,“讲错话”常常会给你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同事谈话时如何拿捏分寸,就成了人际沟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首先,办公室不是互诉心事的最佳场所。

有许多爱说、性子直的人,喜欢向同事倾吐苦水。虽然这样的交谈富有人情味,能使你们之间的友情变得深厚,但研究调查指出,只有不到1%的人能够严守秘密。所以,当你的个人危机如失恋、婚外情等等发生时,你最好不要到处诉苦,不要把同事的“友善”和“友谊”混为一谈,以免成为办公室的注目焦点,也容易给老板造成问题员工的印象。

其次,办公室里最好不要辩论。

有些人在说话的态度上有“不自觉性”的坏习惯,比如喜欢争论,一定要胜过别人才肯罢休。假如你实在爱好并擅长辩论,那么建议你最好把此项才华留在办公室外去发挥。否则,即使你在口头上胜过对方,但其实是你损害了他的尊严。对方很可能从此记恨在心,说不定有一天他就会用某种方式还以颜色。

第三,不要成为“耳语”的散播者。

耳语,就是在别人背后说的话,是沟通不良的后果。只要是人多的地方,就会有闲言碎语。有时,你可能一不小心就成为“放话”的人;有时,你也可能是别人“攻击”的对象。这些耳语,比如领导喜欢谁、谁最吃得开、谁又有绯闻等等,就像噪声一样,影响别人的工作情绪。聪明的你要懂得,该说的就勇敢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要乱说。

最后,当众炫耀只会招来妒恨。

有些人喜欢与人共享快乐,但涉及你工作上的讯息,譬如,即将争取到一位重要的客户,老板暗地里给你发了奖金等,最好不要拿出来炫耀。只怕你在得意忘形中,忘了某些人的眼睛早已发红。

《菜根谭》说:“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怒尤并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管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勿躁,宁拙勿巧。”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谨言慎行。即使十句话你能说对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你。但是,假如你说错了一句话,就会立刻遭人指责。即使十次计谋你有九次成功,也未必得到奖赏。可是,其中只要有一次失败,埋怨和责难之声就会纷纷到来。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为人宁肯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不骄不躁,宁可显得笨拙一些,也绝对不自作聪明,喜形于色,溢于言表。

俗语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言辞上,也应如是。刚涉足职场的年轻人说话一定要谨慎。话一旦没有说对,就会使人际关系陷入僵局。有时,你以好心规劝别人,却不料惹恼别人,轻则伤和气,重则引火烧身。一个人有缺点、有错误,你不妨指出来,让他改正,但前提是你必须认定他能接受你的批评。不然,你说也是白说,还会结下仇怨。如果你还多言,可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了。“誉我则喜,毁我则怒”,本是人之常情。聪明的人知道,别人可以毁誉加于我,但我不可以毁誉加于人。

在职场上,为人过于忠厚,不存戒心,把心里的话都掏出来,逢人便是知己,终会被小人利用。

有些话不可说

在职场上,并不是所有的话都可以说。如果你不小心说了,那你的形象就可能会大受影响。即使你以前有多么努力,说话技巧多么高超,也会因为这一句错误的话语而后悔不已。因此,在职场中与人打交道,一定要注意各种说话的禁忌。

第一,不可说他人之短。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他的短处。因此,在职场上与人说话时,要尽量避免谈论别人的短处。否则,你的形象和人际关系都会大打折扣。

你要明白,如果你贸然地将你所听到的别人的短处宣扬出去,不亚于颠倒是非。说出去的话,犹如泼出去的水,你是收不回来的。当你了解了事实的真相之后,你还能收得回来吗?

要是别人向你诉说某人的短处,你唯一的办法就是听了就算。就像别人告诉你的秘密一样,你要三缄其口,不可做传声筒,更不要将这种话记在心上。

不可以根据片面的观察就在背后批评别人,除非是善意的批评。说一个坏人的好处,别人听了最多认为你是无知;把一个好人说坏了,人们就会认为你居心不良。

在职场的谈话中,有百分之八十都是闲聊。这时,无论你聊什么话题都好,就是不要议论和诽谤别人。因为用别人不知道的秘密来抬高自己的身价,是令人最不能容忍的事。

第二,不可随便插嘴。

插嘴插舌是让人很讨厌的一种说话习惯。千万不要自作聪明,把其他人谈得正火热的话题打转了方向。不要成为一个没有学识而又装腔作势的人,并且,即使你对这个话题十分了解,也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

要记住,打断别人说话是一种最没有礼貌的行为。假如你的同事或上司正在津津有味地谈论一件事,而其他人也听得兴高采烈,你就不要插入一句:“啊,我知道这件事,它是……”被你打断话的人,肯定不会对你有好感,并且其他的听众大概也不会对你有好感。

第三,说话不要绝对。

凡是你说的话,就是天经地义,一点儿也不能更改,一点儿考虑的余地也没有。如果你有这种习惯,还是趁早改掉的好。否则,在职场上会处处碰壁。

为了让别人有考虑的余地,你要尽可能地改变你的判断。你要把自己的判断限制一下,并说明这只是你个人的看法,或者只是你亲自感到或亲眼看到的事实,也许别人会有与你不尽相同的经验。

除了极少数的例子外,你最好避免用类似这样的语句来说明你的看法:“绝对是这样的!”“全部都是这样的!”“总是这样的!”

你可以说“有些是这样的”、“有的时候是这样的”,甚至你可以说“多数人都是这样的”,这远比说“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要好得多。

要尽量避免用一种教训的语气来讲话,也不要用一种非常肯定的语调来讲话。

第四,敏感话题碰不得。

聊天时,应该注意避开那些不合适的、不受欢迎的话题。不受欢迎、应该回避的代表性话题包括私人隐私、意识形态、身体缺陷等。

此外,我们都知道,人们对价值观的判断往往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有些曾经被视为“敏感话题”的话题现在看来已稀松平常,而有些原本无所谓的话题却成了“烫手的山芋”,无人敢碰。

在对待敏感话题方面,反应一定要快。有人会想,以前谈及这一类话题都没问题,现在必定也一样。这种轻视态度非常要不得。在这方面,最典型的要求“什么时候结婚”、“家人还好吗”、“孩子怎么样”等家庭方面的话题。这种话题经常被人们提及。但是,当今社会的家庭状况已呈现多元化倾向,很多人过着单身贵族生活,不打算结婚。有些夫妇则因双方都是上班族,由于经济等各方面条件而暂时不想要孩子。更何况目前离婚人数剧增,而再婚人数也呈现上升的趋势。

当前,人们对于隐私权也越来越重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如果询问对方有关生活部分的隐私,便很可能让对方陷入尴尬境地,谈也不是,不谈也不是。因此,在不甚了解对方家庭状况的情况下,不宜贸然提及。另外,也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以前这样问都没问题。现在必定也没问题,要知道,现实生活的节奏及变化实在太快了。

第五,与人说话不可心不在焉。

与人说话千万别心不在焉。他告诉你一个他觉得很有趣的故事,你却把注意力分散到别的地方,像灵魂早已不知飞到哪里去了似的。这时,他一定觉得你没有礼貌而感到扫兴。

所以,你对别人的谈话要随时加以反应,有时点头,有时微笑,有时摇头。有时你可以说:“是的,我是这样觉得的。”有时说:“这一点我不大同意。”有时说:“据我所知,这件事是这样的。”有时说“你说的这个问题,对我很有用处。”

即使你不想说话,也要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予以响应,哪怕是点点头,微微一笑,也不要心不在焉而让人误会你根本不尊重对方。

以上说的各种禁忌,都是在谈话中被人所讨厌的。只要你不轻易涉足其间,你就会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人。

当然,我们都不可能在一夕之间就成为职场谈话的高手,要随着不同场合、对象和时机的变化而变化。在职场之中,你必须面对各种说话情境而不断学习,从中积累经验,以培养高超的说话艺术。

会说更要会听

在职场中,要想八面玲珑,不但要会说,还要会听。会说可能每个人都知道一点点,但对会听可能就不是那么了解。会听的人在认真倾听别的人谈话时,会经常用这样一些话来附和:“噢,是那样啊……那可是个有趣的话题。”同时,适时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和这种人交谈会使人热情高涨,交谈结束之后会有一种愉快的心情,因为他能认真地听你说你想要说的话题。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会听呢?其实不难,只要你做到以下几点就行:

第一点:话要听完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无论你和同事谈的是日常工作内容或是委托你做事,谈话的主题都会在句末进行肯定或否定。因此,不把话听到最后,就不能知道对方的真正意思。

说话的方式因人而异,也许有的同事习惯说话先说结论,之后再叙述出这个结论的理由。就算是如此,你也不能听到结论就打断对方的话说:“我知道了,那么……”因为即使对方的结论和自己的判断相同,事情的经过也可能不同。如果过程不同,一旦其他条件发生改变,你们的结论也会随之各异。

更多的人都会按照先说理由,再说结论的说话方式进行。如果你一心想快点儿听到结论而无心听理由,你会得罪很多人的。

因此,不管你的同事是先给结论后讲理由,还是先讲理由后给结论,你都要把话听到最后。而且不管是活的开头、中间还是结尾,你全都要认认真真地听。

第二点:不可随意推测

在与同事说话时,不要只听到一半就装出自己已经明白了的样子。另外,在不能真正明白对方想说什么的时候,不能不耐烦地打断对方说:“你是不是想说这个……”

你一定也有过说话时不能把心里想的话很好地说出来的时候吧?所以,不要让你的同事也遭遇这种尴尬的情景。

就算有时候对方说话比较抽象,让你不知道他到底想要说些什么,你也不要随便推断、打断对方。耐心地听对方把话说完,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点:听的态度要认真

在与同事说话时,要一边听一边点头或随声附和几句。要让对方看到你在认真地听他说话,这是“会听”的一个秘诀。

每个说话的人都是一边看着听者的表情,一边适时地改变话题或提高声音,想让听者理解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因此,如果表现出认真听的态度和言行,说话的人就会有一种安心的感觉。

此外,在听同事说话时,要尽量使自己眼睛的视线与对方的眼睛保持协调。若同事抬起头来看你,你也要抬起头看他。若他站起来走动说话,你的眼睛也要跟着他。

第四点:适当做好记录

当同事与你谈论工作上的事情时,尤其是你的前辈在向你交代工作时,你必须事先在桌子上或随身带个笔记本备用。因为当工作内容特别长或情况比较复杂时,如果只是听,你绝对不会详细地全部记住。尤其是在谈话内容中出现数字时,你更要及时记录下来。

把事情记录下来会使你避免重复发问,也为你自己的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同时,也会给别人简洁、干练的办事印象。

做记录时,你应在“简明”、“迅速”上下工夫。因为是给你自己看的,所以没有必要工工整整、一字不差地记录。总之,只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适当地做好记录就行。

第五点:听完批评再反驳

作为新人,很容易受到前辈或其他同事的批评。即使自己有错,我们在听到批评时也会不高兴,更何况有时自己也会无缘无故地受到其他人的批评。

然而,如果在接受批评时,马上反驳说“这又不是我的错”或“我知道错了,你说够了吧”,你们相互之间就很可能产生隔阂。特别是在前辈情绪比较激动时,自己绝不能也感情冲动。

首先,你要耐心地听完前辈对你的批评或牢骚。不管你到底有没有做错,听完之后你再把自己应该说的话说出来。

如果你不等前辈把话说完就马上反驳,他很可能会越发变本加厉地批评你。耐心地听完批评,结果就会好一些。

其次,反驳的时候如果能把自己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情况说出来,前辈或同事就会对这些情况做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从而冷静地与你交谈。

第六点:不参与抱怨

几乎百分之百的上班族都会或多或少地抱怨公司的一些情况。而这些抱怨者多是抱怨自己的构想不被公司所采纳,但这种想法多是夸大了自己的能力和分量。真正有本事的人,是不会在背后抱怨的。

有时,你可能不得不听对方的抱怨。但你需要注意的是,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参与抱怨,只要回答“嗯”或“喔,是吗”,就可以了。

如果你实在是无法忍受同事的抱怨,可以用一些小动作,而非语言,来停止对方令人厌恶的抱怨。

认真倾听别人的倾诉虽是细枝末节,但却体现了你谦逊的教养,能充分展现你的素质。任意打断别人的谈吐,既表现出你对别人不尊重,也暴露出你的素养不够高。因此,不论在职场,还是日常生活中,学会倾听是你人生的必修课。只有学会倾听,你才能去伪存真;只有学会倾听,你才能给人留下虚怀若谷的印象。

相互尊重的批评更有效

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互不伤害,这样做既能维持工作环境的稳定,也能提高工作效率。职场之中,有职位、资历、年龄的差异。但在与别人相处时,更应该学会尊重别人,尽量减少对别人的伤害。尊重别人最忌讳对人冷嘲热讽,落井下石、幸灾乐祸不仅不能证明自己的聪明,反而暴露了自己是一个气度狭窄、自大又无能的人。贬低别人并不等于抬高自己,真正受人尊敬的人,懂得认识每一个人的价值,不会毁坏他人的名誉,而这种自重重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有信心的表现。

职场中的批评也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一个人必须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其他人的尊重。你尊重对方,对方才会尊重你。不少初入职场的人常自以为有见解,自以为有口才,逮到机会就大发宏论,把别人批评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他自己则大呼痛快。其实,这种举动正是在为自己的祸端铺路,总有一天会吃到苦头。职场是社会的缩影,由于利益冲突,显得更为复杂,竞争更为激烈。但是,无论怎样竞争,都不应当失去对人起码的尊重。在发表批评意见时,贬低别人的自尊与人格是缺乏涵养的表现,也是以自我中心的表现,更是对他人不尊重、不理解的表现。这样做,只会使得对方因维护自己的面子和尊严而拒绝你的批评意见。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自尊是个人自我认定的核心。不认清这一点,就不能发表积极的批评意见,也不能与当事人建立有效的情投意合的关系。事实上,人只有先尊重别人,才能使得别人尊重自己的批评意见。切忌对人进行人身攻击,它只会使对方的注意力转移到其自尊的维护上,更谈不上接受你的批评了。

一个聪明的职业人,应当在维护他人的面子和尊严的前提下,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让他人明白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一个聪明的职业人能够原谅别人的过失。他们会坚持说别人的本意是好的或者只是一时不小心才犯下错误,而且还要尽量寻找自身的原因。这样做,不但会避免不必要的争执,不会惹上麻烦,而且可以使对方感染于你的宽宏大度,承认他的错误并立即改正。

要记得,他人如果知道错误了,我们不能在伤口上撒盐。给他留下自尊,他就铭记于心,并有可能在将来某个时刻助你一臂之力。

说善意的假话有“分寸”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保证自己说出来的都是真话。有时候,人会说一些善意的假话。但是,说善意的假话也要有分寸。常见的善意的假话有以下几种类型:

1.讨好型的假话

此款式最为常见,也极其流行。例如,“今天你穿得真有个性”,“好久不见,你看上去还是那么年轻”,“我总想着过来拜访你,可就是抽不出时间”。用虚假的溢美之词去称赞人,“你愈来愈年轻”,“你苗条了很多”等等。虽然心里面不是这样想,但为了讨好,一有机会就不失时机地讲些口不对心的话。这些“讨好型”的白色谎言飘荡在职场的每一个角落,挥之不去,已经与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每个撒谎者都试图以此取悦别人,从而换取别人的好感和回报。这年头,15至50岁的体健貌端女性都可称之为“美女”,廉价的赞美越来越没人当真。但是,大家还是心照不宣地赞美着。

2.自保型的假话

譬如爽约,明明因贪玩而忘记时间,偏要说是路上堵车。撒谎者一是为了逃避责任,二是为了避免激怒受害者,三是顺嘴撒谎成习惯了,想改都改不了。遇到紧急情况,明哲保身为上。这类白色谎言,虽然让说者和听者都避免了尴尬局面,却很可能伤害到无辜的第三方。职场上自保型的白色谎言最容易伤及无辜。比如,某项工作出了纰漏,为了自保,总说谁没有交代清楚,谁又没有按照说的办等。

3.同情型的假话

关键语句为“其实你很棒”、“我们都看得见你的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其实你一直为单位着想”,通常用于安慰情绪不佳或表现糟糕的同事和朋友。这款不限量,随便使用。有的同事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得不到重用,管他是不是真心英雄,说些善意谎言宽宽心,未尝不可。比如一个人评职称落榜,周围很多同事会说:你条件早就合格了,有一个指标就应该是你的。这些谎言非常须耳,照单全收了,心情也会好一些。

4.包庇型的假话

在一个单位,谁都有亲近者,谁都有趣味相投者,部门内都有关系较好的同事。单位领导查岗,部门的头目一般都会为不在岗的部下找到合适的理由,开脱罪责。比如,说某某请假了,某某的同学有急事,一会儿就回来,某某给孩子开家长会了,某某感冒去医院拿药了等等,冠冕堂皇。

5.炫耀型的假话

此类型的说话目的在于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透漏自己的生活水平和个人修养等。职场要应酬,本来没有怎么喝酒,他会说几天连续喝酒,昨天又喝高了的话,让人体味他的重要和好人缘;他的不起眼的小学同学,他能说成同桌,且手握重权,什么什么工程他能争取等,拉大旗作虎皮。此类谎言俗称吹牛,目的就是为了牢固树立自己的地位,靠炫耀拉人气和增升关注度。

某贸易公司的员工经常接到客户的催货电话,最常用的应对方法是:“货已经在路上了!”如果客户不信,要求查看发货清单,他们就会说:“会计回家生孩子去了。”有一次,客户气急败坏地说:“前几个月你们就跟我说会计回家生孩子去了!请问她到底是难产还是怎么着?”该员工情急之中说:“呃,呃,那个,会计她已经生完了,在家坐月子呢……”

这样的谎言,显然不止出于上面五个目的了,更有恶意隐瞒的嫌疑。商场胜情场,谁会全心全意相信对方呢?一时保全并不等于长治久安。如果你想在职场上稳扎稳打,塑造个人品牌,那最好别滥用白色谎言。

与其违心讨好别人,不如费心装点自己。对于“白色谎言”,区别对待之。倘若情势所迫必须自保,可在不伤害第三方的前提下为之。倘若撒谎或不撒谎都不会改变结果,那宁可不撒谎,还能落个诚恳老实坦白从宽的好名声。

我们在用这些谎言拒绝朋友时,一定要记住,这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不是长久的办法。谎话说多了,朋友迟早会察觉得出来,对于朋友还是实话实说的好。

选择合适的时机提意见

广告公司职员张燕的领导叫周涛,周涛没有学过广告专业。很多时候,对于张燕的创意,周涛都持保留态度,既不反对,也不支持。一个创意在不知不觉中拖了一个月,张燕也得不到明确的答复。

这让张燕非常头疼,她总是揣着自己的创意实现不了,但还要处理周涛分配下来的琐碎工作,这让张燕开始了抱怨。在跟同事聊天中,不知怎的就聊起了工作,张燕不由感慨地说:“工作的感觉糟糕极了,领导在这个领域里并不专业。所以,很多方案都被拖着得不到实施。”

张燕没有想到,这句话终于被周涛知道了,她非常郁闷。一方面,她不想失去这份工作,因为自己没有实现价值,再跳槽也没有底气;另一方面,她早听说周涛不是一个大度的人,她一定会“报复”自己。

张燕矛盾而且无助,每天如坐针毡。她找到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朋友聊天,这位朋友给了她一个绝妙的主意,让她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发生了变化。

朋友给她的建议是,虽然有了抱怨就要发泄出来,不能硬撑着,但切不可再和同事讨论。不如把自己在工作中产生的所有问题和抱怨都像日记一样记录下来,这样一来,有了书面的整理,自己的思维方式就会变得非常清晰,工作也就不再麻木了。而且,这样的疏导,也不会让委屈和抱怨积压在心里,演变为心理问题。

更绝的是,这个日记本就是牵制周涛的法宝。当然,周涛未必知道张燕把一切都记录在案。但在张燕的心里,这些记录形成了良好的心理保障。如果有一天,周涛突然“报复”自己,说张燕说的一切都是子虚乌有,那么所有的工作记录就可以证实自己的清白。

终于有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一切都如意料中的那样发生了。当辞退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张燕没有愤怒,她只是拿着自己的工作记录,平静地敲开了老板办公室的门。形势在一瞬间发生了逆转,张燕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对工作中存在不满很正常,如果你是一位老板,对抱怨的员工,你该懂得理解与包容。听一听底层员工的抱怨,这最能暴露出管理中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员工,那么你不正当的抱怨方式可能让你被炒鱿鱼。正确的做法是,迎合领导的心理。要知道,没有一个领导不喜欢有实际绩效的人。你可以先克制自己,在工作中先干出成绩来,再选择合适的时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样一来,你的抱怨也会帮助你成为功臣。

和上级沟通要注意表达的方式

在公司一定要特别注意的是和领导之间的对话。和领导说话,一定要非常谨慎,无论本意是好是坏,因为领导不会去分析你的本意,他们会从你的语言中捕捉你的内心。

宋连瑞在进入企业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为主力干将,他在公司的发展前景是部门里最大的。公司里的周总也非常看重他。

有一天,周总把宋连瑞叫了过去:“连瑞,你来公司也快两年了。这两年里,我也带你做了不少的项目推广。现在,公司开展一个新项目,就在河北。我没有时间安排了,就全权交给你负责吧!”

听到领导的安排,宋连瑞欢欣鼓舞。公司的位置在北京,他决定好好组织一次,带大家一起去河北做项目推广。经过周密的考虑,宋连瑞意识到一行好几个人,坐公交车不方便,人也受累,会影响同事们的精神状态;打车一辆坐不下,两辆费用又太高;还是包一辆车好,经济又实惠。

宋连瑞却没有直接去办理。职场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让他懂得,遇事向上级汇报是绝对必要的。于是,宋连瑞来到经理办公室,向周总汇报自己的安排。他说:“周总,您看,我们今天要出去,这是我做的工作计划。”宋连瑞把几种方案的利弊分析了一番,周总频频点头,表示同意。接着,宋连瑞说:“我决定包一辆车去!”

说完,宋连瑞发现,周总的表情在瞬间发生了变化。他突然开始很严肃地说:“包车的费用还是比较高的,我看你们还是买票坐长途车去吧!”宋连瑞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一个如此合情合理的建议竟然被周总拒绝了。

宋连瑞大惑不解,因为周总从来没有在这样的小事上和员工计较过。况且对于推广这样重大的事情来说,区区包车费更是九牛一毛。思前想后,宋连瑞终于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就在那一句“我决定包一辆车”这句自作主张的话上。

在领导面前,说“我决定”是最令领导反感的。领导才是最高决策者,无论事情的大小都有必要听取他的建议,即使有的事情只是一些零星的小事。通过这件事,宋连瑞又成长了一步。

后来在工作中,宋连瑞请示周总的时候,更加谦虚谨慎。当周总问他意见时,他也会很谦虚地说:“这个问题,我有个不完善的意见,是……您看可以吗?”

两个月后,周总很放心地交给宋连瑞一个部门,因为他相信这个年轻人谨慎细心,可以独当一面了!

人在职场中,不可能不说话,一个冷漠的、沉默寡言的人同样让人感觉枯燥无趣。但更重要的是,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别人的心理,讲究技巧,应视场合、对象,注意表达方式。

读懂上司的肢体语言

下属通常会留意上司的小动作,并企图从小动作中得到某些启示。回想一下,下面所说到的上司身体语势你都看到过吗?他究竟在传达一种什么内容呢?

1.上司说话时不抬头,不看人。这是一种不良的征兆,轻视下属,认为此人无能。

2.上司从上往下看人。这是一种优越感的表现,好支配人、高傲自负。

3.上司久久地盯住下属看,说明他在等待更多的信息,他对下级的印象尚不完整。

4.上司友好而坦率地看着下属,或有时对下属眨眨眼,说明下属很有能力、讨他喜欢,甚至出现错误也可以得到他的原谅。

5.上司的目光锐利,表情不变,似利剑要把下属戳穿。这是一种权力、冷漠无情和优越感的显示,同时也在向下属示意:你别想欺骗我,我能看透你的心思。

6.上司偶尔往上扫一眼,与下属的目光相遇后又向下看。如果多次这样做,可以肯定上司对这位下属还吃不准。

7.上司向室内凝视着,不时微微点头。这是非常糟糕的信号,它表示上司要下属完全服从他,不管下属们说什么、想什么,他一概不予理会。

8.双手合掌,从上往下压,身体起平衡作用,表示和缓、平静。

9.双手叉腰,肘弯向外撑,这是好发命令者的一种传统人体语言,往往是在碰到具体的权力问题时所做的姿势。

10.上司坐在椅子上,将身体往后靠,双手放到脑后,双肘向外撑开。这固然说明他此时很轻松,但很可能也是自负的意思。

11.食指伸出指向对方,这是一种明显的优越感和好斗心。

12.双手放在身后互握,也是一种优越感的表现。

13.上司拍拍下属的肩膀是对下属的承认和赏识,但只有从侧面拍才表示真正承认和赏识。如果从正面或上面拍,则表示小看下属或显示权力。

14.手指并拢,双手构成金字塔形状,指尖对着前方,表示一定要驳回对方的示意。

15.把手捏成拳头,意味着不仅要吓唬别人,也表示要维护自己的观点。倘用拳头敲桌子,那干脆就是不让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