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8842200000002

第2章 河南人的现状

曾几何时,中原不再是群雄逐鹿的地方;曾几何时,中原人成了人人喊打,个个臭骂的“过街老鼠”。当很多人都以攻击河南人为乐,把取笑河南人当作一种“时尚”的时候,我们想问问:河南人到底招谁了?

河南人的形象从最初的流民,到党的好干部,再是农民,继而是民工,再后来就是在新经济背景下显得傻里傻气的商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河南人成了“丑陋的一群人”,他们遭遇了最不公平的待遇,河南人所面临的尴尬,前所未有。

1.河南人的素描

历史就像一台摄录机,记录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的各种影像。如果倒带重放一次,河南人的形象可能是最丰富的:民国时期可能是饱受战乱、水旱的“流民”;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也许是捧着麦穗的公社社员、修建红旗渠的劳模、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还有《朝阳沟》里的栓保和银环。但到了今天,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历史这台摄录机随着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的“异化”,反映的不再是真实的情况。河南人在被拍摄的过程中,首先是农民,继而是民工,再后来就是在新经济背景下显得“傻里傻气”的商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丑化歧视河南人成了很多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各种中伤、嘲弄、挖苦、诋毁河南人的段子满天飞,在深圳,甚至堂而皇之地打出了“防火、防盗、防河南人”、“打击河南籍盗窃团伙”的标语,说者无心,看者有意,这些标语深深伤害了很多河南人。河南人怎么了?河南人到底招谁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河南吧。

河南是人口大省,其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其他地方移民的后代。因为所谓的土著居民相对太少了,所以在河南,没有过多的风俗去继承,大家所希望的都是在这站好脚跟,谋求更大的发展。无论你是个来自外地的私营主,还是一个外来的出租车司机,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财富,实现自我的价值是大多数人的目标。

河南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致,虽然五岳之中的嵩山名声在外,但实际上它也只拥有一个古迹名分,和其他风光迥异的四岳相比就显得很不起眼。

人有时候的确像他所处地域的山水。河南人大都十分朴实,就像平原上那些看上去普普通通的花草树木,远的称不上是什么风景,近的也不会引来你太多的目光。他们不爱表现自己,那种在公众场合刻意“招风惹刹出风头”的事大都和他们无关。

作家马说曾针对地域文化做过一个绝妙的比喻,假使全国各省区都派出一个代表集合在一起演一出三国戏,那大概北京人会去演刘备,上海人会去演周瑜,山东人可以饰关羽、张飞,东北人可以扮马超、魏延,湖北人、四川人可以来演诸葛亮,江浙人可以演黄忠或姜维——河南人比较难办,如果有人非要把鲁肃的角色抢了去,那他们适合扮演的就只能是满台奔走却没有一句台词的士兵了。因为无论外表举止还是内在秉性,他们都是人堆里最不引人注意的。

河南人为人平和,他们一般都知道“口不臧否”的古训,自省的时候多,对别人的评价少。因为任何时候他们都不想为自己树立太多的敌人。但是,不评价别人的人不一定不被别人来评价。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河南人的口碑并不好,特别是《河南人惹谁了》这本书出来以后,更是在国人中引起很多的争议。但争议归争议,我们谁也不能否认河南人也是中国人的一分子。那浸入骨髓的老祖宗的因子,是流言和蜚语抹不去的深层记忆。

这里我们姑且放弃河南人的种种不是,来说说这个最正统的中国人群体。河南人,古称“中国人”,实实在在是最古老的中国人。当初,人文始祖、三皇五帝起源于河南这块大地上;西汉初期,刘邦定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东汉曾给河南人带来了帝王的繁荣景象。河南也是我们民族英雄岳飞、杨靖宇的故乡。其民族性格,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典型部分。河南人的民族性格,实乃中国整个文明的缩影。

河南人属于正统的炎黄子孙,身上传承着华夏族的特有气质,勤劳、朴实。然而又因为其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受周围人种影响较大,如南方人的小气、北方人的旷达、东方人的精明、西方人的凶悍,河南人都兼而有之。但是,影响人的性格、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应当是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人们所处的周围环境。

河南人比较讲究孝道,如果你喜欢上了一个河南男孩或者河南女孩,只要你对他或她的父母足够好、足够尊敬,你就会得到他或她最终的青睐。“爱国首先要爱家乡,爱家乡首先要孝顺父母”,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谈什么爱国就是瞎扯了。所以在河南,一个不孝顺父母的孩子会是被别人看不起的,他也很难交到朋友。

要想与河南男人相处,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你对他推心置腹,都会以诚相待,所谓的滑头小人并不多。河南女人在全国各地女孩中应该属于比较平常的那种,之于上海女人的摩登、北京女人的大气、东北女人的高挑、四川美女的火辣、江浙女人的柔气,可以说河南女人是鲜有特色的。

通常的河南女人大多数介于160~165公分之间。丰满多于苗条,不化妆或者淡妆,打扮得比较朴素。对于爱情观她们大多数都很单一,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

在这里,既没有大女人也没有小女人。

在这里,女人少了几分灵气和秀气,更多的是朴实。

清晨,穿行于河南的大街小巷总会看到这样的女人,头发还没有梳,满脸的睡意,穿着拖鞋,懒洋洋地走过马路买油条或者豆腐脑。这部分女人大多是家庭主妇,按理说每天应该很忙碌,可河南的生活节奏给了她们充分的懒散时间。所以说河南的女人又是懒散的,也许懒是女人的天性吧。

河南不是一个商业气氛浓郁的省份,但省会郑州却是个商业化城市,前几年市政府就提出要把郑州建设成为商贸城的计划,郑州的亚细亚商场就是那几年建立起来的,当时可是红遍全国的。郑州的女人和其他地方的女人一样爱买漂亮的衣服,爱逛商场。郑州的商场遍地都是,光二七广场就有八九家之多,郑州女人虽说是占了天时地利,可那些商场的效益并不好,这和郑州的经济有关,每个月也就是那么点可怜巴巴的工资,还要养家糊口呢!她们更多的是在商场逛,要是真买衣服的话,那就去火车站的批发市场好了,便宜而又实惠。所以,郑州的女人是很经济的。

河南作家张宇出了本书叫《软弱》,书中描述了一个警察和小偷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郑州。现实中的河南人是软弱的,张宇把河南人刻画得入木三分。形象得很呢!河南人是软弱的,那河南女人当然也跑不出这个圈子,尽管河南女人生气的时候也会大叫大骂,甚至耍泼,但性格里的那分软弱是一脉相承的。

前几年,河南的治安不大好,但这几年,河南的社会治安情况让老百姓感觉到了更多的安全。午夜河南的街头,能看到还有女孩在街上行走。

到了河南,才明白像“愚公移山”这样的寓言为什么会发生在这里。原来层层黄河泥土沉淀了河南人的品格:宁愿干死,不愿饿死,自力更生,求生图存的勤劳精神和顽强意志。如今的河南人身上还保留着吃苦耐劳的美德,像愚公那样的人今天还有。与敌斗,河南人“舍生取义”;与天斗,河南人永不言败。

2.中原大地的秋天

嵩山苍苍,白露为霜。群雁南翔,风萧雨凉。

当我们把景物和生命视为一体时,秋天就从中原大地的内部突显出来,成为能够抚摸灵魂的一大堆色彩斑驳的物象。它就像河南人的性格深不可测,就像一个缀着金边和冷气的幽远世界,既明朗空旷,又沉郁凄淡。

从灿烂之极归于萧条。中原大地的秋天,来得特别清、特别静、特别悲凉。

古代的唢呐是一种适合于在中原大地的深秋吹奏的乐器。站在旷野之上,听着寂寥的唢呐声,不禁令人涕零双堕。

中原大地的秋天,高山巍峨,流水泱泱。

中原大地的秋天,明月照高楼,候鸟巢南枝。

中原大地的秋光使人醉,秋色使人旷,秋气使人空,秋雨使人愁,秋水使人静,秋山使人远,秋花使人淡,秋风使人沉。在这里,你可以寻觅初民的梦境;你可以追蹑黄河的踪迹;你可以思索人生的底蕴,还可以倾听先哲的忧思。

秋色弥漫,雄沉辽阔,漫步在中原大地犹如一个清醒的梦幻者步入博大的深境。掬中原大地篱菊之清花,赏中原大地秋月之高华。林语堂说:“我爱好春,但是春太柔嫩,我爱好夏,但夏太荣夸。因此我爱好秋,因为他的叶子带一些黄色,调子格外柔和,色彩格外浓郁,它又染上一些忧郁的神采和死的预示,它的金黄的浓郁,不是表现春的烂漫,不是表现夏的盛力,而是表现逼近老迈的圆熟与慈和的智慧。它知道人生的有限故知足而乐天。明月辉耀于它的上面,它的颜色好像为了悲愁的回忆而苍白了,但是当与落日余晖接触的时候,它仍能欣然而笑。”

这中原大地的秋天,比起南国之秋来,更接近平静、澄明、圆融、智慧的心灵,更具有伟大广泛的激情。郁达夫说:“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比如二十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四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天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哦,这中原大地的秋天,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3.河南现状的历史渊源

中国古代史是从西向东展开的,黄土高原开始了中华文明的第一轮晨光,河南孕育着中华文明,并看着它慢慢长大。河南历史上本是文化与经济的中心地带。大运河和黄河贯穿于其境内,水运的发达激活了贸易。不过,河南的中心地位,并非靠其农业技术的先进,而是靠其地处黄河、运河之交。美国的中国史学界新星彭慕兰称之为“黄运地区”。由于宋代以后,定都于北京的历代王朝要依赖大运河把江南的物资北运,“黄运地区”就成了帝国生存的血脉,是贸易的汇集地。这一地区因此繁盛,人口一直居高不下。历朝历代的王侯将士在这片土地征战厮杀,城垣断壁不断地被推倒,又不断地被修建,然而我们对北宋伟大的都城东京(开封)仍记忆犹新。

这座庞大的城市,人口最多时达到了140万到170万;这里经商气氛浓郁,1/10左右的人都是经营工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其中,仅官营手工业的各种工匠就多达8万人以上(规模最大的官营军器制造就拥有军匠3700人)。手工业发达而完善,门类有军器、纺织、陶瓷、制茶、酿酒、雕板印刷等160多种。城市布局合理,以大相国寺为中心地带,繁华的高铺林立,其发达程度远远超过了在此之前的任何一个时期,商业之风鼎盛,除了白天熙熙攘攘的交易活动之外,甚至到了拂晓时分还有叫“鬼市子”的商贸场所。

而同一时期遥远的欧洲,其最大城市,诸如威尼斯、米兰、伦敦、巴黎的人口不过几万人而已。当金发碧眼的“长毛子”骑着高头大马长途跋涉漫游到达大马士革时,马上被地平线上繁花簇锦的城市景观惊呆了,他们纷纷在著作里留下了对这座拥有50万人口的天地之城的惊奇和赞叹之词。然而,这些欧洲佬怎么也不会想到,与另一个庞然大物东京比起来,区区大马士革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清明上河图》对当时的东京窥之一二。这幅长达5.25米的杰出民俗绢画仅反映了汴河两岸的片断性景象,就足以让后人回味无穷,画中呈现出稠密的歌楼酒市、店铺馆阁、繁忙的船只、漂亮古雅的拱桥、依依的杨柳以及成千上万情态各异的城市居民。农耕文明所能演绎出的理想模式在这幅画中都一一得到了体现。

然而,历史在公元1127年划了一道美丽的弧线之后,就将河南抛向了历史的巨大厄运之中。北方游牧民族不再安守于一方,而大举向南进犯,“金碧辉映,云霞失容,富丽甲冠天下”的北宋都城在维持了一百来年的鼎盛时期后便迅速地陨落了,随之而来的便是整个中原地区的全面衰退。

著名历史学家亨廷顿指出:历史是在文明的冲突与对垒中前行的。考察中国近500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南北冲突史,这种冲突造成的严重后果最深刻地影响了文明内部的运行。强悍的游牧民族每次入主中原,对这里的农耕文化都是一次难以想象的浩劫,精于耕织、头脑发达的中原人斗不过洪水猛兽般的游牧人,他们惟一的出路就是逃往南方。

在夏商到秦汉的漫长时期里,无疑是中原大地最好的一段时期,黄河流域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是河南物阜民丰的基本保证。那时候黄河温驯如可爱的羔羊,出邙山以后,直奔东北方向流去,经由浚县、汲县、濮阳、大名等地,尽管它的河道经常发生变迁,泛滥成灾,但对大多数河南地区影响都不大。

进入金元以后,黄河的流向不断南移,上游严重的水土流失,加重了中原地区的水患,从此黄河就像一把隐伏着深重灾难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直插河南的腹地。河南不再是一顶戴在中国人头上的王冠,不再是令人向往不已的丰饶富庶之地。它成了一个阴沉而充满危险的地区,小水灾几乎年年有,大水灾要不了几年就会爆发一次,河南人战战兢兢、苦不堪言。

黄河的灾难还不仅仅如此,其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河南富饶的田地大面积地沙化或盐碱化,土地日益贫瘠,蔽日的黄沙淤没了河湖森林,进而使得气候及生态恶性循环。历史上黄河决口侵入开封城一共6次,另有40多次泛滥于周围一带,致使原有的汴河、蔡河、五文河、金水河、蓬池湖、沙海湖全部消失,黄河长年的冲刷,荡涤的不是尘埃,反而带来了难以清理的泥沙,这些泥沙使开封成为一个人为制造的盆地。14世纪后,开封已经是一座不通航的城市,它完全丧失了当年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的地理优势。

20世纪初,面如菜色的河南兰考饥民在焦裕禄带领下热火朝天地在盐碱地里劳作的情景,至今使人记忆犹新。作为黄河危害最深重的地盘,在今天,那儿仍然是河南最为贫困的地区。

黄河哺育了河南人民,但黄河对河南的危害是述说不尽的,然而,令我们惊奇的是这样一块土地竟然养活了一亿多的人口,他们并未在艰苦卓绝的生活和自然灾害面前屈服,而是以罕见的忍耐力与博大的情怀傲然屹立。河南人的厚重坚韧在中国可算首屈一指。

但是,人们并不因此而更加怜悯这块土地,其频繁的人为因素造成的灾难使我们不得不低下头颅深深地反思:

明朝崇祯十五年,李自成起义军第三次大规模围攻开封,垂死挣扎的明朝官军为了打击起义军,竟丧心病狂地挖开朱家寨、马家口两处黄河大堤,企图用黄河水淹没起义军,正是阴雨绵绵的秋天,波涛滚滚的黄河洪水铺天盖地地向开封扑来,使得开封城原有的37万人几乎死伤殆尽,最后仅剩下3万余人。整个河南东部遭受了一次空前的毁灭性灾难。

1938年6月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开封后进逼华北平原,为了阻止日军前进的步伐,国民党政府竟下令将花园口的黄河大堤扒开。泛滥的洪水如脱缰的野马肆意纵横,吞没了豫东、皖北、苏北三省上千里土地,使这里变成了荒无人烟的黄泛区。

马克思在论及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时说:“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必然要解体一样。”事实正是如此,当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把中国古老的国门打开一个缺口后,中国的传统体制受到了致命的一击,在残喘的气息中,等待着解体的到来。传统的农耕与游牧之间的南北冲突不再成其为历史的主题曲,代之而起的是撞击力度更加激烈的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东西对垒,在这场血肉模糊、鱼死网破的文化大冲突中,沿海地区显然是首当其冲的前沿阵地。

日薄西山的河南显然吊不起列强贪婪的胃口,所以除了对一些古玩瑰宝进行散兵游勇式的掠夺之外,他们并没有张开血盆大口大动干戈,所以,直到晚清以后河南才受到国外势力更大规模的经济侵略。

贫困而封闭的河南再也经受不住这沉重的一击,干瘪的躯壳满目疮痍,当散发着浓厚血腥味的海风吹来时,更显出古老黄河的无边苍凉。穿着黑色棉袄的饥民只好背井离乡沿街乞讨,沉默的河南人在漫长的黑暗中苦苦挣扎,大地上哀鸿遍野。

到解放前夕,河南已沦落为一个破烂不堪的烂摊子,与其说这是经济萧条的地区,倒不如说是一处难民的收容所。其他的边缘地区,虽然穷困,但毕竟人口不多,祸患不大,不至于引起全国的注意。河南则不同。从中心地带一夜之间变成边缘地带后,这么多的人口,无法靠本地资源支持,丧失了生计。而黄河的失修,又使这个地区成为黄泛区,更是雪上加霜。因此,河南难民不仅数量大,而且就近涌入一些繁荣的地区,给发达地区的人们带来了河南人又穷又土的印象。

河南的兴衰,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当我们带着沉重的心情窥视历史的真实时,差点儿使我们失去了对于历史发展轨迹所持有的方向感。

4.郑州——落寞的中原霸主

郑州,中原第一大城。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解读郑州。首先说郑州的铁路。

京广线:南北纵贯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六个大城市。

陇海——兰新线:东西横穿连云港、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大城市,直达西欧一路都是历史。一路都是古迹。

如此重量级的两条铁路干线,在整个世界铁路建设史上也实属罕见,而其交汇点的郑州,则毫无疑问成了中国整盘铁路系统的心脏,郑州瘫痪,整个中国都要瘫痪。在郑州,道路四通八达,你可以到达你想去的任何一个有铁路的省份,任何一个通火车的城市。如此地位,小国能找到几个?正因为郑州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1957年,河南省不得不忍痛割爱抛弃了七朝古都——开封(河南省传统省会),把省会迁到郑州现址。

“迁都”后的郑州如虎添翼,在短短的40多年时间里由一个只有三四条街道的“小小县城”变成如今拥有200多万人口的中国特大城市,其间还包括十年动乱时的停滞和倒退,如果再剔除这十年时间,郑州亦可谓中国城市建设史的一大奇迹。

要知道它是在没有国家政策倾斜条件下,同其他同等城市一样自力更生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因此,不能简单地把郑州等同于深圳,深圳是国家政策养起来的,是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旗帜是不能倒的,而郑州则是勤劳朴实的中原人民用自己的汗水和双手在黄土地上一块砖一块砖堆起来的。

再说郑州的商业。

郑州惟一占据优势的就是铁路,惟一幸运的就是坐上了火车这列“快班车”。十字路口,什么都有。八方货物,咸聚于此。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郑州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商业为依托,这是郑州刚起步时的战略构思,把郑州建设成为全国的物流中心。郑州的口号就是“商贸城”,又称商城。

似乎早在3600多年前,先人就给我们指明了郑州的发展方向。春秋战国时代,郑州故地的郑国就是一个商业相当繁荣的国家,郑国重视商业,出过不少成功的商人,比如凭借机智和勇敢帮助国家摆脱战争危险的弦高。弦高路遇来者不善的秦兵,假托郑国国君之命犒劳秦兵。秦兵以为郑国早有防范,便不敢袭郑。

提及商城,人们不禁马上就又想起上世纪90年代初二七商圈的那场恶战,如今,虽然硝烟已散,但人仍心有余悸。事过境迁,当年的龙头老大亚细亚商城早已灰飞烟灭。郑州土生土长的、郑州人曾引以为永不落的太阳就这样气势汹汹而来,又急匆匆地落到了山的那一边,这是郑州人的噩梦。其故地当年何其风光,谁料想,竟被曾经败在他手下的北京华联一脚踩下,历史重复性地进行着报复,一切都发生在一夜之间。如今在二七塔的西侧,只留下一座毫不起眼的亚细亚酒楼在向来来往往的行人讲述着当年这里曾发生过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毕竟,亚细亚的兴起与没落也仅仅代表了郑州商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此后兴起的金博大城开始独领风骚,金博大的三个城座也一度成为郑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还有其脚下——占据原亚细亚旧址的北京华联,还有相距不足3公里的台商投资的丹尼斯城,另外还有世纪联华、银基商贸、紫荆山百货大楼等等,群雄并争、逐鹿中州的格局又已形成,这是二七商战的延续。

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从没有停止过,而且永远也不可能停止,只不过是战斗的激烈程度所反映出来的表象不同而已。只记住一句话:有商业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存亡。

最后再说郑州的文化。

河南,又谓中州,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河南有着雄厚的历史资源与文化底蕴。古代黄帝族在这里打败南方蛮族首领蚩尤和东方夷族首领炎帝,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夏族祖先。而后大禹联合四方部落在这里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夏商的早期奴隶制文明,其国家都城基本上都没出河南省境内。全国七大古都仅河南省就占了二个。历史名人更如浩瀚夜空的明星,数也数不尽。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大省,其经济、文化中心——郑州市毫无疑问成了河南文化的先锋和代表。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河南省博物院更是熠熠生辉。她记载了50万年前的南召猿人化石、裴里岗文化、仰韶文化、高度的夏商奴隶文化、春秋战国文化、汉文化、大唐文化、大宋文化等华夏文明发展的全过程。到郑州必到河南省博物院,她是中原文化乃至整个华夏文化的浓缩与精华。

郑州本身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商灭夏桀后即定都于亳,就是今天的郑州,当时郑州又称隞都,八方诸侯来此朝贡。今天古城遗址依然保存完好,土夯痕迹仍清晰可见,据地面现存城墙可知,商城分为外城和内城,内城是商王和宫妃们居住的场所。郑州古城墙的这种建筑模式成为以后历代帝王建城的典范,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总之,郑州依托河南深厚的文化资源,使历史与现代相结合,使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正全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文化城市、旅游城市、现代化大都市,并把河南文化发扬光大。

5.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地域歧视缘于何时已无从可考,但它在每一个时期,每一个地域都不曾间断过。比如当年上海人歧视苏北人,闹得苏北人登记户口时填写籍贯也不情愿。其实,地域歧视在别的国家也是如此。比如美国独立战争时,衣衫褴褛、土里土气的殖民地民兵,被称为“山姆大叔”。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名字最终成了美国人的雅号。

如今,“河南人”似乎也成了一个歧视的语言。这些歧视,一般是来自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本来不足为奇。但是,如今地域经济整合,全球化进程加速。在这样的环境中,歧视河南人的问题被提出,促使我们反省在这个兼容并包的中华大地上究竟意味着什么。

东京汴梁不仅是当时世界最大、最繁荣的大都市,而且从服装、餐饮,一直到出版、艺术,都领导着宋王朝和周边地区的时尚。

历史的辉煌并不足以成为河南人疗伤的“金创药”。反而多灾多难的环境成了河南为人诟病的口实。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地域的不同,会造成人的性格、生活方式有很大差异,交朋友和处理人际关系有一些不同式。可是人性的本质、道德的好坏,应该是一个民族的特性,而非一个群体的特点。说河南人土气,不讲信用,坑蒙拐骗、小偷小摸、假冒伪劣、钩心斗角。但放眼其他地区,这些事在什么地方、什么阶层的人身上又不或多或少地存在?可把所有的这些毛病和陋行都移植到河南人身上,对河南人来讲无疑是不公平的。尤其是这种片面的观点,染上地域色彩以后,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压倒性地在其他省份蔓延开来。河南人的受歧视,仿佛马太效应、“多米诺”骨牌般,在这些年愈演愈烈,可能除了中原本土,其他各地的“打杀讨伐”之声不绝如缕,此起彼伏,河南人有时简直成了同胞们的出气筒,替罪羊,一损皆损,大有造成“河南境内无好人”之势。

地域歧视与民族歧视一样,其原因是复杂的,很难一言蔽之。如非得探个究竟,大概跟河南地区的贫困是脱不了干系的。因为穷,所以说话缺底气;因为穷,所以鲜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人总是欺软怕硬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沉默,一而再,再而三地以讹传讹,河南人被人所诟病也就不足为奇了。

人们总是喜欢片面地要求别人,不懂得自省也是常常犯得毛病,而这种毛病一旦泛滥开来,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不可讳言,某些河南人身上的确有一些令人讨厌的毛病和“劣根性”。事实上,大多数正直、善良的河南人对此也是深恶痛绝的,和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对河南人中极少数的“败类”及其丑恶行为,同样嗤之以鼻。这极少数“败类”因为在河南没有市场,难以立足,所以只好像“过街老鼠”一样到处流窜。有可能跑到外地去“作恶”,反而成了河南和河南人形象的“破坏者”。还有一些外出打工的人,因为生活贫穷,本身素质又不高,再加上懒惰和投机心理,就很容易走上靠歪门邪道发财致富的“捷径”和“歧途”,但这毕竟只是少数人,所有这些不走正道的人,全部加起来也不一定占到全部河南人的2%。

河南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人口达1亿左右,哪怕只有1%的人品行不良,就可能有100万“破坏形象者”。但是,即使如此,这1%的人也显然不能代表河南人整体的形象和素质,不能以偏概全。

实事求是地、公正地来看,绝大多数河南人都是忠厚善良、正直正派、热情好客、勤奋聪明的人们,和其他地方的中国人差别并不大。河南人并不是天性就坏,就懒,就无赖。其实他们也善良、也勤劳。他们走到今天这一地步也无奈、他们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

下面先看一组数据:2001年,河南全省人口达到9256万,1999年,河南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占24.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8个百分点,是十分典型的农业大省;县级区划数排第四,共有112个;河南GDP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中排名第五,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4.9%,列全国第18位;人口达到全国总人口的7.14%,面积只占到1.7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54.3人,每平方公里比全国多出419人。

数据是最真实的,数据也是最残酷。通过这组数据,你可以看出在河南,绝大多数人赖以生存的土地是多么的宝贵,人们的生存面临的压力是多么的大。在河南,穷苦的人们要想改变命运唯一的途径就是考大学。而在河南,高等院校就20余所,真正又稍微上点档次的也就不到6所。所以分数是压在他们头上一座沉重的大山,年轻的河南人从初中就开始承受地域、环境带来的压力。他们拼命地学习、他们的录取分数线比外省平均要高30到40分。就连这样也得看运气,运气不好的话连个二类学校都上不了!生存的艰辛压得许多河南人抬不起头。

事实上,河南人在中国人中是最不排外、最宽容的,从古到今,中原大门广开,逐鹿中原的各地各界“精英”们络绎不绝,河南人都宽容相待、以礼相待。热情好客的纯朴的河南人,今天仍然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善待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更渴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渴望与自己的同胞“友好相处,共求发展”。

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中国人的素质、底蕴、修养都摆在这里,没有谁比谁高贵、没有谁比谁无私、高尚。河南人自身的病河南人的确要自省、要医治、要自我剖析。但是也希望对河南人更宽容一些,他们不是妖魔,他们只是一群被环境、生活压迫着无奈、艰辛地生活着的人!

6.听,母亲河在哭泣

曾几何时,奔腾雄壮的母亲河迈进中原大地,叹了一声气,就没水了。

沿着那宽阔、延绵数千里的大河故道徐徐前行,你就会发现,在她的臂弯里酣卧着一个接一个的城市和村落。鳞次栉比的高楼彰显着这也是一个工业化的城市,但一望无垠的黄土地,还有那被黄河水冲刷成长的拱着脊背的人们,却预示着这背后的辛酸。不过你千万别小看这些个城市和村落,她们坐落于中州大地,往往有着上千道甚至几万道的年轮。

她是黄河岸边的一棵大树,饱经风霜,悠长的根系一直连着远古洪荒的年代;她是东方古国的一座丰碑,斑斑驳驳,每行每字都是中华民族光荣与梦想的记载。在这里,有两万五千年前的原始人洞穴,有中华民族祖先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之丘,有三千三百年前的殷都等古迹。两千年前,她是中国九州之中心,谓之“中原”,先人由此繁衍生息流向四面八方,国域由此扩大延展而成960万平方公里疆土。

两河流域,从来都是人类文明的策源地,也是传统农耕的第一模本。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成了一个辽阔坦荡、土壤肥沃,可耕田近七千公顷的黄淮海平原,丰富的水资源犹如母亲的乳汁,哺育着生生息息扎根在此的人们。喝着混合着泥沙的黄河水,父辈踩着祖辈脚印,子辈踩着父辈脚印,祖祖辈辈把这里耕耘成了产粮大省,耕耘成了农业机械大省,耕耘成了农业文明的典范。

然而,当历史的车轮进入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大河和大河的儿女们却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困境与迷惑之中。

河南人突然被妖魔化了起来,无论是口头传播,还是报刊杂志,乃至影视文学作品,他们被渲染成了“狡黠的农民”,成了“泼皮的土匪”,成了“毒辣的奸商”,成了“无所不为的流氓无产者”,成了中国人劣根性的标签。谈到河南人,人们议论的是造假、行骗和偷窃。谈到河南人,人们说“防火防盗防河南人”,甚至有人说火车在途经河南时也会发出“骗你骗你”的车轮声。

以上种种用词之刻薄、态度之武断、偏见之深远,读之使人惊诧。

九曲十八弯的古黄河,在弯进中原大地时却成了“浊流”,那是母亲河蘸满血汗的泪水,母亲河的哭声震动了中华大地。

对于一个地区,一种文化,有非议是必然的。但当这种非议成为歧视的时候,就成为了一种无聊。尤其是把这样一块祖先的诞生地,传统文化的策源中心和几千年农业文明的代表地域拿来开涮,就更是一种无知。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中国缩影的河南所呈现的现象,有的确让国人痛心疾首,但静思下来,这又何尝不是中国社会问题状况的一个注脚?作为传统中国的典型,在她曾经辉煌的土地上却抹上了蒙昧混乱的阴影,令她的子孙们尤其悲哀,甚至在世界人面前尴尬。因传统而保守,因保守而落后。当中国正在经历一系列的社会转型的时候,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层出不穷,他们经受了所有的阵痛和撕扯……

河南的产品质量低劣,河南的企业倾销,河南人不诚信、无规则,河南人素质低,河南贫穷、封闭、落后……同胞们以别样的目光看着河南,让文明古国的子民们对自豪传诵的悠久文明产生了迷惘。是不是因为河南最典型,所以她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河南”?黄色的线性的母亲河面对着蓝色的海洋,一下子成了断流微澜,她落泪了……

而今,当你踏上中原的土地,嗅着黄土地的气息,望着黄河、黄皮肤,踩着脚下的秦砖汉瓦,你能真切地听见母亲河的唤:“前进呀,我的子孙们,扯断你历史的脐带,放飞炎黄部落新时代的理想和激情吧”。是啊,同为母亲河的儿女,我们不去挖掘我们母亲河历史的根,我们不去梳理我们大河母亲成长的脉,却活在孤独的歧视中,这让我们的母亲河怎么不哭泣呢?

7.河南民工——地域式的歧视

河南民工,准确地说,是一群带着浓厚河南农民习性而到城里讨生活的口音独特、衣衫肮脏、蓬头垢面的建筑工人、收废品的、卖蔬菜水果的人,因而他们是历史上第一批大规模登上全国性舞台接受全社会审视与评判的河南人。

几年前的早春,某国有建筑企业的三位青年工人,在南方一座城市的一个工地旁边,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了一名投河的异乡少女。这一座城市的晚报将它刊登在《七彩民工》栏目上,三青年,被编辑改为“三民工”。当有人向该报社纠正说:“这是一个国有建筑企业,那三位青年不是民工。”却被告知:无所谓国有还是民营企业,到我们这一座城市搞建筑的,我们都视其为民工。同时还补充了一句:民工是个中性词啊,它是没有褒贬之意的。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涌动着的民工潮自然伴生了诸多社会问题,比如交通、市容、治安、管理等问题。少数河南民工在外出后表现出的低下的素质也使河南在形象问题上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成为今天许多人丑化河南人的口实。

改革开放颠覆了河南人的传统,民工潮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突出现象,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千百万各地的农民脱离了土地的束缚南下北上,东迁西移,带着各种各样的梦想到城市寻找新的生路。

对于素有头脑灵活,善抓机遇和有着经商传统的沿海一带的农民来说,外出打工、经商也许不是太难的事情,尤其是广东、福建和江浙一带的人数百年前就有不少已开始漂洋过海。

但就千百年来受传统重农轻商思想影响的河南农民来说,确是经历了一番心灵与现实的搏斗。

记得有位史学家说过,古老的中国犹如一个重负而破旧的大车,要使他车轮转动起来很难,但一旦开始前行,巨大的惯性将使其滚滚前驶,很难有力量使他停滞下来。对于河南的民工潮来说也是同样的规律,一波又一波的河南农民走向了东西南北,见到了全新的东西,学习到了新的观念和技术,也为家乡寄回了一张张靠劳动挣得的汇款单。据媒体报道,2000年,河南全省对外输出劳务680万人,创汇达279亿多元,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然而,固守了一辈子黄土地的河南农民终于舍弃了那几分薄田出去闯世界了,面对着外边精彩的世界,他们心中应该说都有着憧憬和希望。多数的河南农民在城市里靠自己的力气吃饭,并攒下了余钱,希求以此来改变家里贫困的状况。但由于文化水平有限,河南民工在外打工主要从事建筑、修理、保安、卖菜和收废品等行业。河南民工在许多城市几乎包揽了大中城市市民的吃喝拉撒,同时大多数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良好的成绩,许多人成为所在城市的荣誉市民。

尽管大家都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但不可否认的是,以世俗的眼光来看,河南民工所从事的本身就是一个个先天性遭人歧视的行业,是都市里的另类和边缘人。由于职业的偏差和本身经济能力的局限,他们中的许多人穿着不干不净的服装,陌生而胆怯地行走在像麦田一样宽阔的马路上,走在像繁星一样灿烂的霓虹灯下,无论是服饰和神态都与外在环境显得是那么的不协调。无论是在拥挤的地铁,还是公共汽车上,常能听到当地人那清高的声音:都是这些民工把交通搞得这样乱。在光辉繁华的大街上,也时常有穿着时髦的女士掩着鼻子冲着过往的民工说:这里简直让乡下人搞得臭气熏天。

河南民工被歧视,已经渗透到了城市的角角落落,包括对他们不屑一顾的眼神。小区发生了盗窃罪案,首先排查的对象是附近工地上的民工。穿戴有模有样的一些城里人乘公交车,总是斜着眼看同在一个车上的民工。一边看,一边还会不断地抚摸自己放钱包的口袋。在这一些人眼里,似乎河南民工都是些手脚不干净、俗称“三只手”的小偷。

河南民工身份在都市里的尴尬地位加上少数河南民工表现出的种种不良甚至不法行为终于使整个河南民工和河南人蒙羞。这些民工中,造假行骗的有之,偷盗欺诈的有之,杀人越货的有之。尽管他们是河南民工中的极少数,但影响是极其恶劣的,加上各大城市公布的外来人口犯罪情况与各种河南民工违法犯罪的突出报道与渲染,以及包括段子在内的口舌文学的兴起,就使河南民工的整体形象被扭曲了。“河南民工”也成了一个带有歧视意味的词语。

8.一“书”击起千层浪

随着地域文化的热炒,《河南人惹谁了》、《河南人谁也没惹》、《解读中原》等一系列议论河南人的书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人们的心中炸开了锅,河南人再次成为世人关注和议论的焦点。

《河南人惹谁了》一书最先问世,影响也最大,它第一次以一个河南人的视角,把河南人遭受的白眼和歧视,以及满腹的辛酸,摆到了世人的面前,由此引发了一场波及全国的有关河南人的大讨论,这场讨论社会反响强烈,参与讨论者众多,观点也形形色色,有人附和,有人批驳,有人愤怒,有人反思,有人惊讶,有人困惑……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河南人现象”。

这种针对河南人的地域歧视愈演愈烈,不少人以编造和传播歧视河南人的“段子”为乐趣,好像河南人个个都是洪水猛兽,是与其他地方人不一样的“另类的中国人”。

这种“妖魔化河南人”的舆论,在国内流传甚广,而且影响极为之大,有些外省举办的人才招聘会和贸易洽谈会,甚至公开打出“河南人谢绝人内”、“河南人免谈”之类的招牌,拒绝与河南人打交道。

针对“妖魔化河南人”的现象,河南籍作家周大新愤怒了。他像当年的鲁迅先生一样,拿起了手中的笔杆子,把愤怒付诸于笔端。在这种情况下,他的长篇小说《2l大厦》诞生了,小说里的字字句句,都流露着一种愤懑,这是河南人的愤怒,对全国所有不尊重河南人的人的愤怒!读者和评论家似乎都没有注意到作者的真正意旨,仅仅认为这是一部同情下层劳动者、反映他们对京城生活的向往以及农家子弟到大城市后复杂心绪的书。而周大新亲口对记者说,主角实际就是河南人。有什么能比一个河南农村人与北京的白领世界对比更强烈?更富有戏剧性?

在小说中,作者把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放在了一幢虚构的21世纪大厦里,充满了象征和寓意。

这些21世纪大厦的房客们,有贪官、奸商、变态者、卖身女、怨妇……周大新下意识中把他们都看成与一个朴实又年轻的河南籍保安作对的人。河南保安喜欢上了2l世纪大厦里一个久经情场的北京姑娘,但这个姑娘却是别有用心,先是逼迫他成为她的贴身保镖,然后把他勾到床上……当他慢慢觉得生活有了亮色,他以为有了肉体关系就要结婚,这是他河南农村的观念,但一切却不是那么回事。最后这个河南保安在见识了各色人等后,面对着情感的被骗,对人生的绝望,毅然地从大厦43层跳了下去。一个微不足道的河南农家小伙的生命结束了。

其实,这个河南保安又何尝不是整个河南人的缩影,小伙子成了受屈辱的河南人的象征,也是几千年来中原人民朴实重情的象征。周大新说他在写这一段时他哭了。

周大新说:“中原很穷,很落后,河南人已经受了那么多苦了,什么样的灾难在别的地方都是小问题,在河南却是大灾祸,三年困难时期,河南人死得最多。大家不要笑话他们了!河南是最中国的,河南人身上的毛病中国人都有,他们不过是更集中更典型罢了,你们笑他们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

周大新说他的这种愤怒已经积存多年。过去之所以没写,是因为他还不了解大城市人的内心、北京人的内心。对于国人对河南人的无情嘲讽与歧视,他的愤怒一经点拨便喷薄而出。因为他记得作家张宇说过的话:“河南人是中国人的娘。”

有一位记者也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发出了“河南人到底招谁惹谁了”的疑问,他从三门峡进入河南,经渑池、洛阳、郑州、开封、商丘,他眼中的河南从里到外、从社会生活到言谈举止,相差的不过是方言及汽车车牌上打头的第一个汉字而已。

他连连质问:“朔州假酒夺去多少人的性命,但你听过有人拿山西人说事儿吗?”

“克拉玛依大火中遇难人数多过洛阳,你挖苦别人时又会提新疆人吗?”

当然,这不是简单比多少的数学题。

河南籍著名作家刘震云也站出来,表示自己愿意“做河南人的形象大使”。他在一次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把一个民族的缺点漫画成一个人和一个地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戏剧化表现,这样说起来方便和有快感。如果河南人能成为大家对生活发泄的一个渠道和形象,对于社会稳定也是有帮助的,也算是河南人对生活的一种贡献,但问题是,大家现在谈论和嘲讽的已经是饭桌上进行了许多艺术创造的‘河南人’,而不是生活中的河南人了。”

“河南人长得不凶恶,中等个儿,黑皮肤,一说话声音很大,人多的时候爱憨厚地笑,一个人的时候神情有些忧伤。由于皱纹里的尘土还没来得及洗干净,生活起来容易粗枝大叶,什么东西都爱一锅烩,烩菜、烩饼、羊肉烩面,这容易让人钻空子。”

“河南人有缺陷,但大家把这种缺点归结到道德品质上就使事情简单化了,从人性的角度,我承认河南人可能比别的地方的人对世界更敏感和更担心罢了。敏感担心也不是一天了,而是敏感和担心了几千年。从历史到现在,那里战争频仍,灾难不断,祖祖辈辈多少次是在生命线的边缘挣扎,我们吃饱饭还没几天呢。人从生存的夹缝里走出来,就像刚从阴暗的隧道里走出来,一身的毛病可不就暴露了吗?”

“被人非议和歧视,怕也不是空穴来风,作为河南人要自省。治好头上的秃疮再上街,对人对己都有好处、在生活中,话语是没有力量的,我对河南人的奉劝是,不要再急着把孩子送到城里捡破烂和卖菜了,赶紧把他们送到北大和清华吧!”

“河南人口基数大,一个多亿,不在‘免谈’中沉默,就在‘免谈’中爆发。也许二十年后,河南成了经济和文化强省,全国人民又赶着说河南话了。那就是一幅清明上河图。”

河南籍著名作家李佩甫也曾无不感慨地说:“贫贱才是万恶之源。我们若不能为子孙们抹去贫穷,从自己身上根本改变生活状态,恐怕被人歧视将一直延续下去。试想,有一天人们一看,坐在那儿最有智慧的、最有才华的、最有钱的、最漂亮的就是河南的孩子的话,谁还敢歧视我们河南人?”

然而,不管是骂河南人也好,嘲讽河南人也好,不见得河南人就坏,恰恰暴露了骂人者褊狭刻薄、幸灾乐祸、自傲自大、画地为牢的“灰暗心理”,还折射出目前国人普遍的不宽容、不自省、喜欢内讧内斗、盲目从众、极端情绪化、玩世不恭等“劣根性”,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柏杨先生所写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对中国人的阴暗面的提示。相比之下,河南人面对恣意漫骂、群起围攻的宽容心态和发奋自强的做法,反倒更令人敬佩一些。

在《妖魔化河南人应该缓行》这篇网络文学里,作者这样说:在北京这样的地方,谁去了也揽不着什么好听的。

他的北京同事毫不客气地对他指出,北京之乱,就是你们外地人弄的,你们外地人为什么不好好在自己的地盘上呆着啊?作者顿时哑然了,原来在北京人眼里,外省人就是捣乱鬼。并且这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对他讲的话,竟然有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

作者还提到有一位北京青年女性在北京电视台做谈话节目时当场喊出“我坚决不嫁给外地人!”作者在内心深深被刺疼的同时这样问道: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你在妖魔化别人的时候,你的灵魂是坦然和宁静的吗?和“妖魔化河南人”的声音相比,这些微弱的呼喊还没有使我们完全清醒。我们中的很多人也许还没有明白“妖魔化”背后隐藏的到底是什么样的阴影。

事实上,世界范围内的许多事例都已经证明——地域文化歧视正是种族歧视的前兆。而种族歧视即有可能使一个统一的强大种群面临被分割的危险,这些都是以讽刺、漫骂为乐的人所深思的。

9.社会对河南人的声援

为什么中国人数最多的一群人,并一度是“中国人”代名词的河南人,会因为贫穷而沦为今日国人嘲讽和调侃的对象,会成为“骗子”和“邪恶”的代名词?这是河南人的悲哀,还是中国人的悲哀?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是河南人本身出问题了,还是人们的眼光和心态有问题了?

一些著名人士和主要媒体对这一现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金庸先生语:“我也是河南人!”

2001年5月18日,金庸先生回到河南“寻根”。他在为一个读者签名时,在《天龙八部》的扉页上写下了“金庸原名查良镛,河南汝南郡”几个字。他解释说,他祖籍河南汝南郡,是后来迁徙到浙江海宁的。他说:“我也是河南人。”

金庸在少林寺致辞时讲到,河南是一片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河南人的正义和正气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这个场景让人看到了正义和正气的传续。他如数家珍地罗列了河南历史上的文化大家谈到在和西方文化界人士的一次辩论时说,我们一个河南省的文化名人就比你们国家的多。

围绕如何看待河南人和歧视河南人现象,中央电视台的几位著名主持人也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敬一丹说:“我对河南人印象很好!”

“我记得莫言先生曾经写过一篇《不能把河南人妖魔化》的文章。我当时是认真地看了。”

“我觉得把河南人当做某类人、某种行为的代言人本身是很不公正的,当然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可能也是半开玩笑性质的,但是这个不能成为理由。”

“事实上,对河南人歧视的恶性影响已经凸现,像某些单位公开声称不招聘河南人。这些行为是很过分的,其实谁都明白,哪里的人都有好多种,哪里的人都有好有坏。当然,河南这些年也有一些恶性的事件,像假药,像火灾,在其他地方也不是没有。实际上,这些都是中国人身上的劣根性的体现可能,某个地方在某个时间这种劣根性的体现是比较明显的。”

“我个人对河南人印象很好。我最好的朋友,我读研究生的师兄、师弟也都是河南人,他们都是些很朴实的人,也都是我最好的朋友。”

“在他们身上,我没有发现所谓的河南人身上的通病。”

白岩松说:“我们跟河南人是一脉相承!”

“河南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因此难免会出现一些害群之马。曾经有人说过:每十多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河南人,他们在人群中的基数就很大,而中原地区,四方的交通汇集,人口流动非常大,河南人的缺点就容易被暴露和传播出来。因此,社会对河南人的歧视是有客观原因的。此外,河南地区还是存在一些贫困落后的现象,他们经济发展没有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人的教育程度和素质就很难跟上。仓廪实而知礼节,河南还是需要发展来解决问题。”

“而关于社会上的歧视,完全是一种偏见。在人群中我们都是兄弟,不能靠地域或者别的客观原因就可以看不起别人。河南的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独到的杰出贡献。那些看不起河南人的人,可以到河南的文化博物馆里参观一下,就明白我们其实跟河南人是一脉相承,水乳交融。传统的历史文化已经把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

崔永元说:“中国人都应正视自己的毛病!”

“河南人里,我很熟悉刘震云,他曾经给我的书写过序,我个人认为河南人并不坏。可能因为我做媒介的原因吧,河南发生的事情,别的地方也有。只是因为某些原因,他们没有被更多的人知道,你就想想,北京人怎么样?上海人怎么样?天津人怎么样?”

“哪里都有好人,哪里都有坏人。我倒是认为,因为河南人本性宽容,心态比较开放,所以他们可以任人评论。”

“我的一些河南朋友也讲一些关于河南的笑话,这个是带有戏谑成分的,但是也反映了他们心态的平和。这个可能与中原文化有关中原地带,南来北往,所以可以兼收并蓄,四通八达,形成了一种典型的移民文化。对于这个文化,我个人想法是很多的。”

“目前来看,歧视河南人的风气还在上演,这不能反映什么。要说反映,也反映的是中国人的文明程度,整体的文明程度还很低下,要想改变这种歧视,我个人认为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歧视自己,只有正视自己的毛病,民族才有可能有希望。”

《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被放大的歧视》的评论文章指出:

中国由传统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犹如渡过一条湍急的河流,一些先行到达彼岸的人,忘记了自己当初是怎么“游”过来的,却站在岸上取笑那些还在水中挣扎着向前游的人,笑他们游泳的姿势不美观,笑他们游得不够快,还呛水……这种取笑,是一种不利于社会协调发展大局的消极现象,必须坚决消除。想借强势经济地位把持社会话语权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

社会本来多元,不能以自己的行事方式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地区、以自己的好恶来判断他人的行为,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如果没有求同存异的宽容心态,这个社会就不可能那么丰富多彩。

《城市早报》发表的评论文章《我看地域歧视》中写道:

鲁迅先生也说过这样的话:不要碰到一个坏人,就将所有的人都当做坏人看。我们当然不能说某位河南民工做了点好事,就说明所有的河南民工所有的河南人都是见义勇为的人,都是好心人。但反过来说,我们也不能在碰到一个或是几个不好的河南人,就认定一切河南人都不是好东西,就对一切河南人说三道四,就将一切“屎盆子”都往河南人头上扣!

《南方周末》发表的一篇评论写道:

自古以来,一个地方的人受到歧视,基本上都是发生在这一地区由盛转衰、由富变贫、由中心而边缘之后。

当河南处于“天下之中”,农业发达,商贾云集,洛阳、开封拥有首都或陪都地位之时,其他地方人既不会也不敢歧视河南人,还以能成为河南人为荣。今天全国不少家族都自称祖先是河南人,就显示了河南曾经具有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其实,其中不少人根本不是河南人,或者是从外地迁入河南,从此再也不提真正的祖籍。但近代以来,河南经常与“水旱蝗汤”连在一起,河南人的优点往往被遮蔽了。

《北京日报》发表题为《偏见还是事实?》的评论文章,写道:

从丑化、歧视河南人现象以及《河南人惹谁了》的书的热销可以看到,还有两个问题需要得到人们足够的关注:一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外地人对河南人普遍的“不信任”,问题不仅仅出在少数坑蒙拐骗的河南人身上,而恰恰反映了我们全体中国人中间的信任的普遍缺乏,赖以维系我们人际交往的起码原则(即“诚”与“信”)已经荡然无存。二是人对人起码的“宽容”与“尊重”。从对河南人的大规模“围剿”暴露出来我们许多人的冷漠、阴暗和同情心的普遍匮乏,这也说明了我们的民族肌体与社会良心(如“仁”与“爱”)出现了严重疾病。所以,《河南人惹谁了》不只是一本为河南人辩护的书,而是一篇警世良言,是一部能让我们绝大多数人反省并且应当脸红的优秀作品。

《吴江日报》文章说:

歧视,无疑是人类文明中的一朵“恶之花”,暴露的是人群中潜在的非理性的心理基础。而以地域划分人群,更是一种“爱差异”、“喜矮化”的陈腐与做派。农业群体和农耕文化使地域观念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封建社会画地为牢、以邻为壑的制度性篱笆墙,使“南蛮北侉”成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年代里人们区别外来人的一个符号。

中国有句古语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有句名言叫“人生而平等”,所以,我想请深圳北京等地的中国人作为“被歧视者”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被歧视的滋味好受吗?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地域性歧视公平吗?

这样说,并不是一味地为每一个河南人辩护。必须承认,河南近年确实有坑蒙拐骗现象,但毕竟是很少很少一部分,根本代表不了“河南人”,就像他们也代表不了“中国人”一样、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河南拥有近亿的人,俗话说“人过一百,样样不缺”。不能因为:少数人有不良行为而对“河南人”进行整体性否定,总之,以地域来评价人群,是一种简单化、非理性的评价方式。

不管怎么说,通过对河南人七嘴八舌的品评和争论,好的,坏的,褒的,贬的,各种观点都登场亮相,使人们能更趋客观公正地、全面地看待河南人。在讨论中,还是有不少知名人士和普通人对河南人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评价,令人信服。对河南人也有好处,可以使他们更清醒地认识自己,克服缺点,扬长避短,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