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非凡领导艺术是如何炼成的
8841100000014

第14章 勇于探索奋力开拓——领导者领导工作创新的艺术

——领导者领导工作创新的艺术

社会在不断进步,领导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个缺乏创新的组织是没有生命力的,一个不善创新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获得成功。当代领导者要带领组织与团体实现目标,就必须具备勇于探索、奋力开拓、稳中求变的创新精神。所以,创新是领导者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法宝。

一、创新:领导工作的生命

如果说没有权力,领导者就无法工作,那么可以说,没有创新,领导者就无法前进。领导者只有在工作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才能使事业兴旺发达。创新是领导工作的生命。

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领导者,他们终年辛辛苦苦地工作,可是在年终总结经验的时候,他们却发现,自己所做的都是平平淡淡的工作,年年如此,没有新意,因而无经验可谈。还有这样的领导者,他们只热衷于学习别人的经验,而不相信自己也能创造;或者不分彼此、大大方方地把别人的新经验照搬过来,运用的结果却事与愿违,仔细一想反觉得别人的经验可疑,认为还是自己的老办法来得可靠,于是又走回老路。

这样的领导者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办事员”,却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因为,优秀的领导者必须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现代化事业,要求领导者具有强烈的创新愿望,他们的目标永远是“下一个”,绝不满足于现实而沾沾自喜;在别人心安理得的时候,他们却能自觉地用“危机感”来推动自己继续开拓;他们在行为上常常反习惯,兴趣广,显得精力充沛,思维节奏快,因而能取得出人意料的好成绩;他们有灵敏度很高的直觉和广阔的思维空间,从来不认为现实存在的就是天然合理的,因而他们的思想和观念往往是超前的。这些思想、观念也许不为当代人全部接受,甚至可能受到非难,但历史却会为他们建造丰碑。他们不仅是奋斗目标的优秀设计师,而且能创造出高效能的工作方法。

事业需要不断地发展,领导者需要不断地开拓。开拓的核心就是创新。

2.领导者需要具备的创新素质

创新者需要有创新素质,一个敢于创新的领导者,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素质:

(1)具有科学而合理的知识结构

这一知识结构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普通知识,包括社会经验和伦理知识等;另一方面是专业知识,要有一定的深度,应是业务上的内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要求领导者有不断更新知识的素养。一般地讲,现代领导者除了掌握普通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应掌握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政治学、哲学、行政学、管理学、运筹学、社会学、心理学、预测学等学科的知识。

(2)具有坚定的原则性和机动灵活性

领导者必须有坚定的立场,秉公护法。另外,在坚定的原则性基础上,还要能够随机应变、机动灵活。“曲中求直”,具有这种灵活性,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就会表观出很高的技巧,这种技巧是潜藏在领导者的组织才能、联络才能、社交才能和应变才能之中的。

(3)勇于决断,敢于负责

领导者创新修养中的一种可贵的气质,就是决断的魄力,就是要选准方向,不失时机,当机立断。如果没有决断的魄力,优柔寡断,那么就必然会贻误创新良机,这是创新工作之大忌。决断的魄力往往与敢于负责密不可分,创新者要有很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不怕冒风险,勇于承担责任。在这之中又可分为两种类型的领导者:一种是顽强型创新者,他们在创新过程中具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能保持其行动的坚定性,对其做出的决策的实施具有韧性;另一种是果断型创新者,他们在创新过程中能把处理的问题迅速而明确地表达出来。他们有魄力,敢“拍板”,能当机立断。

(4)具有独立见解,不落俗套

领导者在创新活动中总是处于主导地位,他要吸收智囊的谋略,但必须有见解、有主张,有独立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从众多的方案中选择或综合出切实可行的最佳行动方案。没有独立见解的领导者,就不可能有创新之举。

(5)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在创造性决策中,领导者的敏感性极为重要。思想迟钝,反应缓慢,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冷漠麻木,就不能及时把握事态的发展、变化,从而就不会有创新。高度的敏感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事态新特点的敏感,善于透过新现象抓住新特点,看到新矛盾;二是对事态新动向的敏感,能够通过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情况牢牢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

领导者创新,还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想象。就是借助于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合理的想象,做出决策计划,估计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后果,实现决策的目标。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如果领导者具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思维就会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创新的观点就会呼之欲出。

(6)具有超常规的思考能力

创新过程往往是由于一个人提出一个似乎不合逻辑的新主意而取得成功的,这样的新主意就是超常规思考的结果。这种思维方式常常脱离人们习惯的思维轨道,打破一般的逻辑程序,因而不同凡响,出奇制胜。

以上六个方面是领导者创新所应具备的知识业务素质,如果从领导者政治素质的角度来讲,一个领导者能不能进行创新活动,则取决于他的思想水平,即是否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个领导者,只有当他具有一心为公、忧国忧民的政治品质时,才会敢于冒创新的风险;否则,只会是抱残守缺,墨守成规。

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艺术

创新来自于创造性的思维,领导者的创新艺术,首先表现为创造性思维的艺术。

创造性的思维是指思维的一种智力品质,是创造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活动,它通常同创造性活动联系在一起。创造性思维一方面有一般思维的共性;另一方面又有不同于一般思维的特点。它不能只依靠现成的表象或有关情况的描述,而是要在现成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并加以构思。

1.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四阶段”说

创造性思维分为四个阶段,这是美国心理学家G·华莱士研究了各种类型思想活跃的人的经验后提出来的。

第一阶段——准备期。掌握问题、搜集各种材料、动脑筋的过程,即自觉的努力时期。

第二阶段——酝酿期。虽然因开动脑筋也想不出好主意而感到苦闷,甚至想半途而废,然而,在此阶段中,潜意识在本人也不曾觉察的情况下进行着有力的活动。

第三阶段——启发期。解决问题的启示突然出现。这种“突然出现”是指人在不工作的情况下得到的答案,它大多出现于疲劳后的小憩,或者在为其他事物疲于奔命时。另外,“突然出现”的倾向是视觉形象多于语言形象。

第四阶段——验证期。推敲突然出现的启示,并且予以具体化过程。

思想与酿酒一样需要发酵期。经过第一阶段的有意识的努力后,获得的是稍高于一般常识但并不是成熟了的概念。经过下一阶段的酝酿期,才像酿得名酒一般使概念趋于成熟。然而,一般人闯不过酝酿期,也不相信酝酿期的存在,所以在第一阶段徘徊不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了解G。华莱士“四阶段论”的准备、酝酿、突然出现的机制,人们既能再加一把劲进入酝酿期,又能在自我训练方法上采用新手段。

2.领导者创造性思维的艺术

进行创造性思维,需要高超的技巧。创造性思维的技巧,即创造性思维的艺术。

(1)扩散思考,空想与联想

所谓扩散思考,就如同洒水器喷水一样,是对一个课题的多方面联想。在提出足够的办法之后,再加以集中考虑,或组合成许多主意,或加以筛选,然后找出在现有条件下的最佳方案。思想活跃的人,采取首先做扩散思考,然后再做集中思考,这样往往就能想出比他人更好、更可行的主意来。而一般人进行的则是短路思考,即把最先浮现的想法不加处理地付诸于实施,因而大多数流于无的放矢。与扩散思考相联系的是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是思想活跃者的财富、创新的源泉。在想象力中,最主要的又是空想与联想。

意大利的天才艺术家、科学家达·芬奇,曾遐想过人类也能像飞鸟一样翱翔在天空,这种遐想在当时被认为是空想,因为当时没有任何人认为这是可行的,也没有任何人作过这样的遐想。然而达·芬奇却就此事做了种种空想,并画了草图,其中之一成了现今的日本航空公司社标。未过多久,达·芬奇其他的一些空想图便具体化了,变为直升飞机、飞机,进而发展为喷气飞机、火箭。

有人认为,所谓天才就是那些空想力丰富的人,此话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论是天才还是普通人,他们同样都有着空想力和以现实的道理思考问题的能力。不过,普通人只能以现实的道理去思考问题,因而,他们的空想力便逐渐萎缩;而天才却乐于运用空想力,在他思考事物时,首先求之于空想。要想成为能够推出飞跃的创造性思维的思想活跃者,就必须学习这种运用空想的天才的思考法。

在想象力之中,为一般人所熟悉的是联想。所谓联想是指从某事想到另一事。两事之间并没有什么逻辑性可言,而是在脑子深处由某种渠道相连,提起那句话便想到那件事,这就是它们之间的关系。

联想当中有类似联想、关联联想、飞跃联想三种类型。不论属于何种类型,联想大多是在思考某事物时能燃起思想之光。

(2)抓住“一闪念”的灵感

单是热衷于逻辑性的思考,是推不出好主意的。创造性的思维往往需要非逻辑性的思考。其中,抓住“一闪念”间出现的灵感,这是一种重要的非逻辑性思考技巧。

皇帝命令阿基米德测定王冠的含金量。阿基米德想了许多,仍找不到好办法。一天,他在澡堂里突然发现了好办法,于是大喊着:“明白啦!明白啦!”便赤身裸体地飞奔到了大街上。

阿基米德突然浮现的主意,就可认为是灵感所起的作用。

灵感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大体上分为如下六种:

①预感——感到要发生什么事情;

②主观猜测——在赌博、考试中起作用;

③第六感官——侦探的灵感,

④敏感——气氛紧张;

⑤一闪念——阿基米德的“明白啦”;

⑥高度熟练——闭眼也能命中。

其中与创新有关的灵感是3~5种情况。

(3)迂回性思考

某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狗和鸡置于一道铁丝网前,在铁丝网后放有食饵,观察狗和鸡怎样去猎取食饵。实验开始后出现了有趣的场面:鸡径直向食饵方向冲去,结果自然被铁丝网挡住而走不到放食饵处,于是它在铁丝网前瞎转悠起来;狗的情况则不同,它一动不动地环视了一会儿食饵、铁丝网以及附近的墙壁,然后仓促地往回走,绕过右边的墙,走到铁丝网的另一侧把食饵吃掉了。

这个动物实验可以给我们某种启发,如果我们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为了解决某一难题,人们会做出同鸡或狗寻获食饵极其相似的行动。有一种人总是顽固地坚持采用正面攻击法或常识性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结果总是碰壁;另一种人能够采取迂回的方法,巧妙地穿过困境,从意料不到的地方入手,从而能够逐步地解决问题。

人生固然需要沿着一条路勇往直前,但是,在思维世界则需要更连续不断地纵情思考迂回之路,切忌使自己钻入牛角尖、死胡同。

(4)类比思考法

从构造相似的或形象相似的东西中求得思想上的启示,我们称这种做法为类比思考。人类从远古起就有意无意地用这种方法完成了许多发明。从自然界的动植物到童话、漫画乃至空想世界的广泛范围,无不给人以启示。

三、领导者工作创新的艺术

创新是领导工作的生命,是决定领导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而要做到工作创新,领导者就必须讲究创新的艺术。

1.领导者工作创新过程的三个阶段

完整的创新过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发现问题,确立创新目标

领导者的创新工作首先需要发现问题,即对现状或传统做法产生不满意感。也可以这样说,这里所说的问题是指实际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与期望状态相比,实际状态表现为落后、保守或差劣,因而,导致人们的不满足感。领导者要能够创新,首先就要求有发现问题的意识,这种意识是领导工作创新的力量源泉。如果领导者有强烈的改变现状的愿望,有强烈的发现问题的意识,那么,他的头脑也就运转得快而有力,就会推出他自身也意料不到的好主意。

领导工作的创新要求领导者必须及时地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初步地分析问题,从而确定切实可行的创新目标。这是整个创新过程的基础。因此,我们把发现问题、确立目标称为领导工作创新过程的第一个阶段。

(2)选择“创新的”突破口,进行创新规划

在发现问题、确立创新目标的基础上,就需要选择创新的突破口。根据我国领导工作的实际情况,领导工作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从解决群众议论最多、关心最甚、影响最大的问题入手。

任何一件事情的变化和发展都会受到群众的极大关注,尤其是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事情更是如此。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善于综观全局,把握形势,既要关心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又要密切联系群众,切实为群众办实事。一般而言,群众议论最多、关心最甚的问题也是影响最大的问题,而且事关全局。因此,一方面要把问题的性质和目前的困难向群众讲清楚,求得群众的理解和配合;另一方面则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②从清除工作中的主要“拦路虎”入手。

所谓“拦路虎”,即主要矛盾,或者说工作中的重心问题。因为在众多工作中必定有一个对全局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工作,它的进展直接控制着全局的势态,决定着其他相关问题的解决。领导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够准确地断定每一时期的中心工作和中心问题,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拦路虎”上;并且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使工作朝着既定目标——期望状态前进。

③从关键的环节和部分入手。

有时,工作上出现的问题显得纷繁而乱如麻,似乎令人一筹莫展。富有创造性的领导者应敢于正视这一切,要冷静地进行分析,找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一项工作的进展中,要区分主要环节和一般环节。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些都是说要抓住决定性部位和要害环节。虽然有些事看起来并不一定是大事,但却可能是实现整个目标过程的关键环节,必须着力抓好。从反面看,就是要善于排除工作中的主要障碍。主要障碍如同瓶颈堵塞一样,必须打通,否则就会“卡壳”。

④从问题最多的单位入手。

客观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由于各单位客观条件的差异而导致其发展不平衡,出现的问题有多有少,性质也不一样。领导者不可能同时对各单位的各种问题进行详尽的指导,而只能讲求效率地抓典型。从问题最多的单位入手,实际上就是抓后进典型。为了推动后进典型向前发展,领导者要善于总结先进单位的经验和寻找后进单位存在问题的症结,进行比较分析,循序渐进,引入竞争机制,刺激后进单位提高效率。当然,工作的重点在于解决后进单位的问题,如果是外部环境存在问题,则应帮助其改善外部条件;如果是来自内部,则要具体分析,对症下药,使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

(3)创新实践

创新实践是指在完成创新目标、创新规划后的具体的实施活动,是创新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创新目标和创新规划还只是纸上蓝图,实现这个蓝图还需要创新实践。这个阶段,不仅仅是领导者个人的活动,而且是领导者组织群众、带领群众去进行创新的群体活动。

在创新实践活动中,需要提倡相互帮助、相互协作。“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项创新工作,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的合作。同时在创新实践中,还需要对原有的蓝图进行不断的完善、修正。因此,各种建设性的批评、建议,都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养料。有各种特长的人员开展协作,不仅能弥补个人的不足,还能相互启发,激发新思想的产生。

以上所说明的创新过程的三个阶段只是一个大致的分析。实际中的创新工作本身也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它往往是打破常规的。

2.领导者工作的“创新十法”

总结人类创新实践,可以提出以下十种领导者工作创新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概括地称为“创新十法”。

①求异法。对一个问题要求产生多种方案,以求共同的答案。

②发现法。在普通的事物中经过思考去发现问题。

③尝试法。让下属开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尝试各种方案,通过评论择其佳者。

④实际法。直接动手,通过操作加以理解,使知识获得延伸,转化为能力。

⑤求证法。从以往的成败业绩中找出根据。

⑥设计法。针对业务开展的要求,大胆设想,提出一种或几种新的设计方案。

⑦幻想法。对要开展的工作进行大胆想象,作各种有依据的推测。

⑧反思法。对于过去的工作,事后冷静地、全面地进行回忆,在回忆中可以围绕着目标设计出新的方案。

⑨导思法。又叫多向法。在一定的前提下,进行定向思维,可以顺序思维,也可以逆向思维,还可以从一点出发,左右或前后进行背后思维。

⑩观察法。通过仔细观察,解剖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十种方法可以单独用,也可以结合运用。

3.向群众学习创新的智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都是由他们所创造的。人民群众的头脑中蕴藏着无穷的创新智慧。领导者的创新,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表明,单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极其有限的,有时还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而,领导者在创新工作中必须从群众中吸取创新的营养,走群众路线。具体地说,可分为三个层次:

(1)开神仙会,集思广益

领导者为保证所确立的创新目标的正确性、科学性,就要发扬民主,广泛而深入地搜集群众的意见,提倡“百家争鸣”,集思广益。比如,开“诸葛亮会”就是一种好形式,它能够使与会者对所讨论的问题充分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使“三个臭皮匠”起到“一个诸葛亮”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听取各种人的意见,不只是领导成员和群众的意见,还应包括各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意见。无论多么有才干的领导者,也不可能事事内行,样样精通。因此,必须向内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学习,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

(2)把群众的建议加以综合、分析、提炼和提高

领导者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是保证创新目标具有科学性的重要条件,但领导者不是单纯为了听取意见而到群众中去。由于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有所不同,他们只能从各个侧面揭示问题的存在。领导者要善于博采众长,从群众所提出的众多方案中受到启示,进行综合分析,把这些感性的意见进行提炼,升华为理性的、指导性的东西,尽量使决策趋于完善。这种做法还可以起到为决策统一认识的作用。它既可以使群众感受到主人公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其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决策的执行。

(3)依靠群众来实施领导者的创新计划和实现创新目标

领导者只是创新的决策者、组织者,而创新目标的实现、创新计划的实施都需要群众的力量,只有依靠群众,才能真正实现创新蓝图。同时,在实施创新计划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新问题和新困难,解决这些新问题和克服这些新困难,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新。而这些创新都必须依靠群众的智慧。领导者不可能事必亲躬,时时在现场,离开了群众的创新智慧,领导者的创新只能是纸上谈兵。

4.向科学技术索取创新的法宝

恩格斯曾经说过,科学是一种革命的力量。的确,对于领导工作创新来说,科学技术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每一个领导者都必须懂得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来进行创新。新的科学技术能够提供给创新以新的手段和方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领导者的创新工作就可以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就会如虎添翼,产生无穷的力量。例如,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工作自动化;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开发很多新兴产品;利用现代原子能技术,可以创造出新型的能源,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科学技术是领导工作创新的法宝。每个领导者都切忌故步自封,自我满足,要不断进取,不断接受新事物。一方面,领导者要通过科学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领导者要借助于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亦即创新工具进行创新。这实际上是将创新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