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悟人生-用禅释译生活中的放下
8838200000050

第50章 生命的底线

佛光禅师为了推动佛教的发展,开创了许多佛教的事业,他的弟子们为了达成禅师的理想,纷纷努力地向信徒劝募,鼓励信徒布施做功德。

有一次,佛光禅师出外弘法回来,弟子们竞相来向禅师报告个人劝募功德的成绩,弟子普道很得意地说:“师父!今天有一位大施主,布施了一百两银子,他说,作为我们兴建大雄宝殿的基金。”

弟子普德听了,也报告说道:“师父!城内的陈居士来拜望您,我带他巡礼各处的殿堂,他要奉献给我们全年的道粮!”

寺中的香灯师、知客师等也都向佛光禅师说明信徒的喜舍之心,不料佛光禅师却皱起眉头,制止大家发言,并开示弟子们说道:“你们大家都辛苦了,可惜化缘太多,没有功德!”

大家不解,问道:“为什么化缘多反而不好呢?”

佛光禅师道:“把钱财储存于信徒,让信徒富有起来,佛教才能富有!不可经常要信徒捐献这个功德,赞助那项佛事,杀鸡取卵,何其愚痴!等到有一天,信徒们不胜负担,佛教还有什么护法长城呢?”

佛光禅师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言语,实在值得大家玩味与深思!

佛教所云的布施,要在“不自苦,不自恼”的原则下进行,而且布施者应该细水长流,不可硬性募化。学佛之人,如果有禅,不但为自己想,更为别人想,哪里能说禅者只重悟道,不重慈悲呢?每个人都有一个承受的底线,一旦你的要求超出了别人的承受能力,到时候真遇到什么难题了,想再索取却也不能了。

秀秀考上大学后,因家庭贫困准备辍学去找工作,是一对老年夫妇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一直供她到大学毕业。秀秀发誓今后做牛做马也要报答二老的恩情。毕业后,秀秀像孝顺的女儿一样,不断给二老汇钱,还经常打电话问候。

这一年,老头得了尿毒症,秀秀倾其所有汇去了5万元(这已是她当年上大学费用的两倍)。然而昂贵的医药费使两位老人很快变得赤贫,秀秀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后来,不堪重负的秀秀终于在将借来的3万元钱汇出后,便从此消失了。两位老人再也找不到她的踪迹。

其实,不仅善良的心有底线,仇恨的心也有其生命的底线。

唐家和李家本是邻居,因为一块宅基地而发生纠纷。争斗中,唐家男人被李家打伤了一条腿,从此两家成为世仇。因为李家势大,唐家屡屡吃亏,唐家女人因此虔诚信佛,日日在佛前祈祷,希望李家天降灾祸,家破人亡。

不可思议的事竟真的发生了。先是李家男人得绝症而亡,接着,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又将李家烧了个精光,最后李家女人也疯了,只留下一个13岁的男孩和一个10岁的女孩艰难度日。

开始,唐家人幸灾乐祸,觉得真是老天有眼,渐渐地唐家人内心越来越不安,每当看见两个孩子拖着瘦小的身躯在田里艰难劳作时,唐家女人就会偷偷掉泪。后来,唐家男人经常趁着月夜帮李家孩子犁田,唐家女人也会在夜里悄悄地为李家割稻。

禅悟:很多时候,我们总认为自己心里有爱便能涌泉相报,鞠躬尽瘁;心里有恨便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其实,爱和恨都有一个底线,一切恩怨都在底线内演绎。一旦有谁突破了底线,他不是大善,便成大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