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悟人生-用禅释译生活中的放下
8838200000047

第47章 聚沙成塔,水滴石穿

从前,有个叫铁眼的年轻和尚,发誓要用募捐来的钱修建一个佛的金身。这件事虽然功德无量,但是困难太大了!然而,铁眼和尚一旦立下了宏愿,就决不退缩。

募款的第一天,他早早就来到了最繁华的地方,向过路人乞讨施舍。不一会儿,过来一个武士,铁眼和尚施礼道:“贫僧誓愿塑佛金身,请施主捐一点儿吧!”

武士都没正眼看他,像是没听见的样子,迈着大步走了。铁眼和尚急忙就追上去,低声乞求道:“给多少都行!”

武士厌烦地挥手,十分干脆地拒绝道:“不!”

武士在前面走,铁眼在后面跟着,一直走了十多里路!那个武士无可奈何地随手扔下一文钱。铁眼从地上捡起那文钱,朝武士行礼致谢。

武士觉得奇怪,问道:“一文钱也值得你这样高兴?”

铁眼和尚回答道:“这是贫僧靠行乞修建佛身的第一天,如果不能化到这一文钱,或许贫僧的心志就会产生动摇。如今承蒙您慷慨施舍,贫僧对于成就大愿已经确信无疑,所以感到无限欣喜。”

说完,便引身告退,按照原路回去继续化缘。暑去冬来,经过无数个风雨霜雪的日子,铁眼和尚终于筹足了资金,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一文钱看似渺小,实际上已经是成功的开始,铁眼和尚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信心十足,日积月累,塑成了佛金身。这种“积小流以成江河”地品质,不仅中国人身上有,外国的成功者也是这样一步步积累起来的。

史蒂芬·史匹柏在36岁时就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制片人,电影史上十大卖座的影片中,他个人囊括四部。他是怎么能在这样年轻的年纪里,就有此等成就的呢?他的故事实在耐人寻味。

史匹柏在十二三岁时就知道,有一天他要成为电影导演。在他17岁那年的某天下午,当他参观环球制片厂后,他的一生改变了。那可不是一次不了了之的参观活动,在他得窥全貌之后,当场他就决定要怎么做。他先偷偷摸摸地观看了一场实际电影的拍摄,再与剪辑部的经理长谈了一个小时,然后结束了参观。

对许多人而言,故事就到此为止,但史匹柏可不一样,他有个性,他知道他要什么。从那次参观中,他知道得改变做法。

于是第二天,他穿了套西装,提起他老爸的公文包,里头塞了一块三明治,再次来到摄影现场,装出他是那里的工作人员。当天他故意地避开了大门守卫,找到一辆废弃的手拖车,用一块塑胶字母,在车门上拼成“史蒂芬·史匹柏”、“导演”等字。然后他利用整个夏天去认识各位导演、编剧、剪辑,终日流连于他梦寐以求的世界里。从与别人的交谈中学习、观察,并发展出越来越多关于电影制作的敏感来。

终于在20岁那年,史匹柏成为正式的电影工作者。他在环球制片厂放映了一部他拍的不错的片子,因而签订了一纸7年的合同,导演了一部电视连续剧。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禅悟:聚沙成塔,水滴石穿。成功者唯一的途径就是坚持,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先不要去顾及收获,当终于有一天你回头看时,你会惊奇地发现:噢,原来自己有这么大的能耐,已经爬了这么高!铁眼和尚和史蒂芬·史匹柏就是积少成多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