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悟人生-用禅释译生活中的放下
8838200000121

第121章 身外之物

过去,有位忠厚老实的农夫,家徒四壁,仅靠一把锄头赖以维生,他对这把锄头,总是心存感激,也十分爱惜它。

有一天,这农夫忽然领悟到,自己生命在一天天地老化,锄头也会随着时日消逝而逐渐磨损,所以自己应看开一切,赶紧修行。于是把锄头收藏好,剃度出家,并发愿:“此生此世如果烦恼不断,决不罢休。”

说也奇怪,当他听经闻法,心定下来的时候,忽然想起那和他相依为命的锄头,便不顾一切还俗。回到家中,拿起锄头左瞧右看,爱不释手,一段时日后,又回到师父面前虔求忏悔,然后再出家。又经一段时日,又再还俗,如此来来复复已经六次了。

最后一次他抱定决心,拿起锄头跑到恒河边对锄头说:“我这一生,生命是你养活我,慧命却断在你手中。今天我要丢弃你,永远不要和你见面。”闭上眼睛,毅然将锄头抛进河内。

当锄头脱离手中的时候,修行者忽然感到无比轻松和满足。

修行就要心无杂念,不被外物所扰,你越是喜欢一件东西,它便起阻碍你,成了你的心魔。其实,这种体悟不仅出家人有,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其例。

老街上有一铁匠铺,铺里住着一位老铁匠。由于没人再需要他打制的铁器,现在他以出卖拴小狗的链子为生。

他的经营方式非常古老和传统。人坐在门内,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你无论什么时候从这儿经过,都会看到他在竹椅上躺着,微闭着眼,手里是一只半导体,旁边有一把紫砂壶。

他的生意也没有好坏之说。每天的收入正够他喝茶和吃饭。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余的东西,因此他非常满足。

一天,一个文物商人从老街上经过,偶然看到老铁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壶,因为那把壶占用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他走过去,顺手端起那把壶。

壶嘴内有一记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惊喜不已,因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据说他的作品现在仅存三件:一件在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一件在台湾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件在泰国某位华侨手里,是他1993年在伦敦拍卖市场上,以56万美元的高价买下的。

商人端着那把壶,想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它,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铁匠先是一惊,然后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的,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

虽没卖壶,但商人走后,老铁匠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近60年,并且一直以为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10万元的价钱买下它,他转不过神来。

过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上,现在他总要坐起来再看一眼,这让他非常不舒服。特别让他不能容忍的是,当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连城的茶壶后,开始拥破门,有的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有的甚至开始向他借钱,更有甚者,晚上也有人推他的门。

他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不知该怎样处置这把壶。当那位商人带着20万现金,第二次登门的时候,老铁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来左右邻居,拿起一把斧头,当众把那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

现在,老铁匠还在卖拴小狗的链子,据说今年他已经102岁了。

禅悟:对于有些人来说,心灵的宁静是主要的,身外之物即使再珍贵,一旦影响到自己内心的安宁,便会百害而无一利了,必须要舍弃它。对农夫来说,锄头是他修行的障碍,被丢进河里;在老铁匠眼里,紫砂壶成了他的累赘,被打碎了。那么你呢?什么才是你的心魔?你有舍弃的勇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