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颈肩腰腿痛千家妙方
8837000000015

第15章 下肢病证(4)

菖蒲五皮汤:石菖蒲30克,海桐皮30克,合欢皮15~30克,五加皮15~30克,牡丹皮15~30克,香白芷15~30克,寻骨风15~30克,归尾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细辛10克。上药加水,至淹没药物2~3厘米为度。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煎15~20分钟,加入食醋20~30毫升,置于净盆内,盆上放1木架,患足踏其上,以药液蒸气蒸熏患膝;药液转温后,用其反复洗浴患膝15~30分钟。每日如法熏洗2~3次,每剂药物,夏季可连续用2日,春、秋和冬季可用3日。3剂为1个疗程。功效:舒筋活血,温化瘀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适用于膝部创伤性关节炎。(王雪苔.当代中药外治临床精要)

外敷法治膝关节疼痛

铁屑500克,陈醋60~70毫升。取温水适量与陈醋混合,水与醋之比为6:4,再与铁砂混合拌匀,装入口袋用棉布包裹好,隔毛巾热敷患处,每次1~2小时,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适用于风寒湿侵袭引起的膝关节疼痛。

葱醋热敷方:陈醋160克,葱白50克。发散,通窍,活血。先将醋煎至剩一半,加入切细的葱白,再煮2沸,过滤后,用布浸醋液并乘热裹于患处。每日2次。适用于风寒湿侵袭引起的膝关节疼痛。

赤末散:赤小豆10份,没药1份。先以紫草油涂搽患部,再取适量沸水将赤末散搅拌成糊状,摊匀在白皮纸上(白皮纸叠成2~3层均可。其面积应根据患处大小而定。亦可用皱纹纸或火纸)。速将摊好的药糊贴于患处以绷带固定之,每日换药1次。两药相伍,共奏利水除湿、消肿止痛之功。适用于慢性膝关节滑膜炎。[刘远禄.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89,5(5):37]

护膝治膝关节疼痛

草乌20克,防风20克,细辛20克,陈艾20克。以上前3味共研细末,再将陈艾捣成绒,和匀,做成护膝,用护膝日夜护住患者膝部,病愈为止。祛寒燥湿,通络止痛。适用于风寒性膝关节疼痛。

生草乌、生川乌、生黄芪、生杜仲、仙茅、金毛狗脊、锁阳、川芎、当归尾、香白芷、茅苍术、汉防己、川牛膝、大甘松、五加皮、广木香、辽细辛、松香、上肉桂各6克,艾叶60克。上述药物共研成细末。选择适宜的护膝,缝制成药物护膝,日夜使用。每剂药物可连续使用7日换敷1次。4~5次为1个疗程。

四神煎治鹤膝风疼痛

药用黄芪240克,石斛120克,牛膝90克,远志90克。关节红肿有热者外加金银花30克。用水10碗煎至2碗,入金银花再煎至1碗,顿服,每日1剂。治鹤膝风,膝关节肿大疼痛,步履维艰。(《验方新编》)

按:鹤膝风,中医指结核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肿大,像仙鹤的膝部。以膝关节肿大疼痛、股胫的肌肉消瘦为特征,形如鹤膝,故名鹤膝风。病由肾阴亏损,寒湿侵于下肢、流注关节所致。大多由“历节风”发展而成。

治鹤膝风初起外敷方

糯米粉、麦面粉各等份,大曲酒适量。先将糯米粉和麦面粉拌匀,再将大曲酒炖沸,冲调如厚糊状,涂于纱布上。待温热时敷于患处,外加绷带固定,冷则更换。适用于鹤膝风初起,膝关节红肿疼痛。(《中草药外治验方选》)

治鹤膝风肿痛久不愈方

取鲜蓖麻叶18片。将蓖麻叶剪去叶柄,3片相叠为1份,分3次(即每次6片)放入蒸笼内蒸软用(以叶软颜色尚浅绿为度,切勿蒸至熟透色变成灰黄)。用法:嘱患者仰卧床上,将蒸软3片一叠之蓖麻叶2份,趁热(勿过烫)分敷于患者两膝盖,外用新干毛巾2条分别包裹并加绷带绑扎,勿使脱落,覆被避风静卧,待药叶微温时,再蒸2份更换。待更换第3次时,宜更换新的干毛巾包裹,待翌晨起床时去掉。此法以在晚饭后2小时施治为宜。(《中草药外治验方选》)

温馨提示注意膝关节保暖,运动时防膝关节损伤。减轻体重,避免膝关节负重。注意饮食的调摄,多进滋补肝肾食品,如猪羊的肝肾、排骨汤等。症状缓解后,最好用“护膝”保护。

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踝扭伤)主要指踝关节部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包括踝腓侧和胫侧韧带损伤,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如走不平道路、上下楼梯、跑步、跳跃及骑车跌倒,使踝关节遭受过度内翻、外翻或扭转牵引外力引起踝部筋肉损伤的病证。临床以踝关节肿痛、皮下瘀血、走路跛行及功能活动障碍为特征。以青壮年男性多见,属中医的“足痛”“伤筋”范畴。病机是由于外伤引起局部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运行不畅所致。气伤痛,形伤肿,气血两伤故肿痛并见。

活血消肿止痛治踝扭伤

熟地黄15克,川芎8克,白芍10克,当归12克,桃仁6克,红花4克,口服,每日1剂,分2次服。养血、活血、逐瘀。

赤芍20克,当归尾15克,乌药、川芎、乳香、没药、青皮、陈皮、橘核、荔枝核、小茴香、土鳖虫各10克,水煎服。

醋延胡索、广木香、郁金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15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方观述验方)。

泽兰12克,苏木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2克,当归12克,红花15克,防己1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本方适用于踝关节扭挫伤初期。局部青紫肿痛。踝关节扭伤初期局部不可热敷或立即按摩,应立即做冷敷,可减轻出血、肿胀。内服本方同时还可配合局部外敷成药七厘散。(侯振民.古今特效单验方)

巧用食物外敷治踝扭伤

大葱泥:大葱连根、叶200克。将葱捣烂,炒热,趁热敷于患处。冷了再更换,每次20~40分钟,每日1~2次,3~5次为1个疗程。数次可止痛。功效:行瘀,消肿,止痛。

鲜韭菜60克,红花末10克。将上药捣成糊状,敷于患处。功效:活血通络。(内蒙古民间验方)

鲜韭菜250克,食盐末3克,酒30克。将新鲜韭菜切碎,放盐末拌匀,用小木锤将韭菜捣成菜泥,外敷于软组织损伤表面,以清洁纱布包住并固定,再将酒30克分次倒于纱布上,保持纱布湿润为度。敷3~4小时后去掉韭菜泥和纱布,第2日再敷1次。

葱椒泥:鲜葱白60克,花椒12克,冰片少许。葱白洗净,捣成泥状。花椒、冰片共研细面,与葱白泥调匀。敷患处,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功效:活血,消肿、止痛。(《中药贴敷疗法》)

螃蟹皂角膏:螃蟹1~3个,肉皂角2枚。共捣烂加面粉适量拌成糊状(若系干品则先研粉末),用黄酒、蛋清调成药糊。使用时先将白酒涂擦患处,使其发热,再外敷上药糊,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经用药~5次,均收良效。本方具有活血祛瘀,消炎止痛,祛风解毒之功,适用于跌打损伤、闪挫、扭伤、骨折等病。[万元兰,等.踝关节扭伤验方介绍.湖北中医杂志,1989,5:32]

中药外敷治踝扭伤

鲜土牛膝适量捣烂,加少许食盐和匀,敷于患处,外用纱布绷带固定。每日1次,用于急性损伤初期,消肿止痛作用显著。(《中医诊治100病》)

大黄50克,木瓜、蒲黄各20克,乳香、没药、栀子、黄柏、土鳖虫各10克,共研细末,凡士林调外敷。

生栀仁90克,白芷30克,生草乌、生川乌、生天南星、生半夏、当归尾、制没药、土鳖虫、红花各9克,共研细末,用饴糖和开水(或醋或酒)各半调外敷。

马钱子、胆南星、土鳖虫、当归尾、川芎、红花、乳香、没药、血竭、羌活、龙骨、白芷各9克,螃蟹壳、石菖蒲、升麻各6克,共研细末,用糖稀或75%乙醇调匀外敷。

生大黄10克,丹参、红花各6克,延胡索4克,冰片1克,用蜂蜜与75%乙醇各半调敷。

生栀子20克,乳香15克,桃仁、大黄各6克,共研细末,急性期用鸡蛋清调敷;伤后超过1个月用陈醋调敷,均每日更换1次。

生川乌、生草乌、生天南星、生半夏、土鳖虫、红花各9克,三棱、莪术、白芷、乳香各12克,姜黄、大黄、栀子各15克,共研细末,加白酒少许共炒热,用布包裹,趁热敷患处。

红花30克,苏木20克,当归15克,水煎取出药渣,用布包裹,趁热敷患处,再用热药液淋在药渣上,每次10~20分钟,每日1~2次,3~5日为1个疗程。

木瓜60克,栀子30克,大黄150克,蒲公英60克,土鳖虫、黄柏、没药、乳香各30克。共研细末、凡士林调敷患处,每日1次,3~5次为1个疗程。功效:活血利湿止痛。(《颈肩腰腿痛独特秘方绝招》)

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白芷各15克,大黄50克,血竭10克。共研细末,香油调敷患处,纱布包扎固定,每日1次。功效:活血止痛。(《实用民间土单验秘方1000首》)

消肿止痛散:土鳖虫12克,胆南星15克,血竭15克,没药24克,马钱子9个(微炒),龙骨15克,红花15克,羌活15克,川芎12克,螃蟹15克,白芷15克,升麻15克,石菖蒲15克。将上药混合研末备用。根据扭伤部位面积大小,取适量蛋清倒入碗内加适量的药末拌匀。①对轻度损伤的急性期可冷敷。降低血肿程度,然后再用消肿止痛散外敷。②对韧带损伤较重者敷药用绷带固定包扎。③对韧带撕裂伤或半脱位必须先用手复位后敷药加小夹板固定。若怀疑有骨折者先行X线摄片检查排除骨折。对轻度骨折和能手法复位者均可敷消肿止痛膏。48小时换药1次,10日为1各疗程。功效: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当代中药外治临床精要》)

五倍子50克,栀子、生草乌、大黄、生天南星各30克,土鳖虫、乳香、没药各20克,细辛10克。操作:上药研细末,取适量醋调外敷患处,每日1~2次,10次为1个疗程。功效:清热消肿,活血散瘀,行气止痛。适用于踝关节扭伤之肿痛剧烈者。[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6):371]

栀子2份,乌药、桃树枝、樟树枝各1份,50%乙醇适量。将上药研末,以水和50%乙醇各半调成糊状,再加适量面粉混合搅匀,摊在塑料布上,厚约0.3厘米,敷于患处,绷带包扎固定,以防药液外渗,冬季2~3日换药1次,夏季1~2日换药1次,以保持湿润为度。

生山栀、大黄各等份。将上2味药共研细粉消毒后备用。将扭伤部位洗净后取药粉适量,24小时以内就诊者醋调外敷,24小时后就诊者以乙醇调敷。敷药范围以直径大于肿区2厘米为度,约厚0.5厘米,用塑料及绷带包扎固定,一般2小时换药1次。

[注意]若药物干燥,可用乙醇直接外滴,保持湿潮,亦可原药重新调敷。[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8):498]

附子、细辛各200克,红花、没药、川芎各250克,黄柏、白芍、甘草各200克,樟脑100克,以70%的乙醇5000毫升浸泡1周,过滤取药液1000毫升备用。施治时取药液适量湿敷患处,采用红外线理疗仪照射,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适用于本病各证。

红花30克,当归15克,苏木20克,水煎熬至稍稠,用纱布数层包裹药渣敷贴患处,将药液淋其上,若凉即换,每次10~20分钟,每日2次。适用于本病各证。

木瓜60克,栀子30克,大黄150克,蒲公英60克,土鳖虫30克,黄柏30克,没药30克,乳香30克。将上述药物共研为细末,凡士林调敷患处。每日1次,3~5次为1个疗程。注意:此法一般1个疗程即可显效,2~3个疗程即可肿消痛止。

栀子、没药、乳香、木瓜、羌活、黄柏、土鳖虫各30克。将上述药物培于并粉碎,研成细末,以适量沸水加蜂蜜调成糊状软膏,贴敷于患处。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一般应抬高患肢,局部用纱布绷带缠绕固定,并作踝关节旋转等功能活动。

糯稻杆灰乙醇膏:糯稻秆灰、乙醇(75%)各适量。将全株干糯稻秆烧灰,用75%的乙醇调成膏药状。敷于患处,数日即愈。功效:活血,化瘀,止痛。

复方五倍子膏:五倍子、生大黄、生栀子按5∶1∶1的比例烘干研细末备用。同时视损伤范围取药末适量以陈醋调和成软膏状敷于患处,厚1~2毫米,外用塑料薄膜覆盖,绷带固定,2~3日换药1次。

黄柏40克,土鳖虫30克,栀子、紫草、乳香、没药各25克,血竭、莪术各20克,木香、红花各15克,共捣碎浸泡于50%白酒或乙醇1000毫升与蒸馏水2000毫升的混合液中15~20日,以纱布浸透药液湿敷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药酒涂擦治踝扭伤

土鳖虫、红花、川芎各18克,当归30克。与75%乙醇500毫升共同浸泡3日,蘸药液涂擦患处,至皮肤发红为度,每日4~6次。活血通络。5~7日痊愈。(《实用民间土单验秘方1000首》)

小茴香、樟脑各15克,丁香、红花各9克,置白酒300毫升中浸泡,取药液用棉花蘸药酒适量涂擦患处后,轻轻按摩至发热,每次5~10分钟,每日3~4次。

当归30克,川芎、红花、土鳖虫各20克,共置75%乙醇500毫升中浸泡,取药液涂擦患处后,轻轻按摩至发热,每日3~4次。

红花、樟脑各9克,川乌、苏木、乳香、血竭、花椒、地龙、连翘各3克,共置75%乙醇500毫升中浸泡,取药液涂擦患处后,轻轻按摩至发热,每日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