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
8835100000063

第63章 坚持自己,拒绝盲从

巴菲特曾经说过:“倘若所有投资者都能够将目光锁定在少数几家优秀企业的股票上,而不是跟在所有投资者的身后,一会儿向南,一会儿向北,那么你一定可以在众多投资者中胜出。”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的巴菲特做了一件令大多数人都无法想象的事情。由于受到当时普遍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华盛顿邮报》所处的境地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它就像是一个身染重病的老人,身体每况愈下,疾病掩盖了他那曾经的辉煌,同时也掩盖了众多投资者的眼睛。他们都以为此时的《华盛顿邮报》已经病入膏肓,生命垂危了。于是他们便成群结队的疯狂抛售股票,就当他们都在庆幸自己可以侥幸逃过一劫时,巴菲特竟然买下了《华盛顿邮报》大量的股份。如此愚蠢的行为让他们感到荒谬至极。而此时时间成了巴菲特最好的朋友,随着经济的普遍恢复,那个曾经被众多投资者都视为垃圾的《华盛顿邮报》终于在沉默了几年之后焕发了生机,重整旗鼓的它在美国传媒业界的地位无人能够撼动,它终究没有辜负巴菲特对它的厚望,它以将近50亿美元的股价总额回报了当初曾对它施以援手的巴菲特。这似乎更加令那些曾经满脸鄙夷的投资者们无法想象。对此巴菲特曾解释说:“当你对自己的决定成竹在胸时,即使100个人当中有99个人会怀疑你的决定,当然这100个人当中包括你自己,你也要勇往直前,在这个过程中,你无需为此做出任何解释。”

但是大多数投资者似乎都无法做到。因为从众是每一个社会人都普遍存在的心理,他们由于缺乏安全感便总是试图去寻找某种模式或是榜样之类的东西,尤其是在自己处于危险境地时,更加视这个榜样为救命稻草,紧握不放。这当然在股票市场也能成立,恐惧会使人失去理性,而变得盲目顺从,这在股票市场里已经不足为奇了。在巴菲特看来,当他们被众多的证券分析师、技术分析师、基金经理人、财务顾问团团围住时,他们将会变得更加无所适从,毫无主见,当大多数投资者都加入到追逐潮流的队伍当中时,他们也就同时为自己的投资宣判了死刑。巴菲特说:“你如果将眼睛总是放在那些大多数投资者都趋之若鹜的股票上时,绝好的投资机会将会从你的眼前悄悄溜走。”

所以巴菲特认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坚持自己的选择。而对于那些专家的预测,投资者要做到只能听,但不能完全信以为真。巴菲特在股票市场上的特立独行是众所周知的。也许是多年投资股票的经验使他明白,股票市场是一个到处都充斥着嘈杂的噪音的地方,刺耳的噪音总是会让投资者变得盲目和不知所措。所以作为一个投资者,要想投资成功,就必须排除一切干扰,使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忌使自己变得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就拿当年巴菲特力排众议坚持买进政府雇员公司来说吧,巴菲特那独行侠的气质被彰显的淋漓尽致。该公司是美国第七大汽车保险公司,创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其主要业务就是为收入稳定的人提供汽车、住房和财产等方面的保险。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公司在消费者的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同时由于该公司所采用的是直接销售的方式,从而大大降低了它的管理成本,增强它的市场竞争力,使它最终成为了美国最具有竞争实力的保险公司之一。然而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该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严重亏损,随着亏损额的直线攀升,该公司已经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就当大多数股东都纷纷撤销投资者之际,巴菲特并没有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他始终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即便是在公司股东大会上遭到普遍质疑时,他仍然坚守自己的选择,于是在1976年他开始买进该公司的股票。他的固执和强硬曾经一度让他的股东倍感失望,甚至走到了分道扬镳的边缘。他对他的股东解释说:“政府雇员公司虽然目前看起来困难重重,但如果对它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一下仔细地分析,我们就会不难看出,该公司的情况并不大多数投资者所认为的那样糟糕,如果耐心等待,我们可以看到政府雇员公司走出困境的那天,现在看来似乎对我们有些不利,但我坚信我们一定可以在将来的某一天得到我们应有的回报。”唇枪舌剑之后,巴菲特终于以他那略显固执的坚持赢得了胜利。

“股神”巴菲特就是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他没有被那些抛售股票的人拉拢,也没有被那些反对的声音淹没,他始终在为自己的选择高声呐喊,拒绝盲从的他终于笑到了最后。

所以巴菲特告诫所有投资者:“不要盲从于别人,坚持自己的判断,你会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