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
8835100000054

第54章 安全边际来自于低价买进

股票安全边际额=股票预期价格或现时价格-买时平均成本价格,比如你买个股票的平均持股成本为40元,现价为50元,那你的股票安全边际为10元,也就是说在跌10元以内都是安全的,跌10元以上就亏本了。举一个例子,一只股票的现价是18元,你期望的购买价为15元,买入10000股,期望能涨到20元卖出。那么当他从18元跌到16元感觉要掉头向上,要不要买呢?答案是肯定,相比你的期望安全边际是4元,相对其他18元买入的不幸者,你的安全边际是2元。巴菲特说:“以一个适当的价格买入一家你期望的公司,是你能够投资获利的关键。”

但是事实上那些整日不知疲惫地奔走于股票市场的投资者都在烦着一个愚蠢的错误。这个错误就是他们总是以高出平均水平的价格买入某家企业的股票。这令巴菲特失望至极。在巴菲特看来,出现这样的错误责任并不是单方面的。这一方面要归咎于投资者的盲目购买,另一方面华尔街的那些投资银行家和股票经纪人们也要为此承担责任。

很多投资者认为,只要选择了那些业务清晰易懂并且具有持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就能确保自己最终获得的胜利。有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也许是他们深受巴菲特投资理念的影响,而单纯地相信优秀企业是投资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事实上他们忽略了巴菲特始终强调的要以合理的价格买入才能确保最终获得相对较高的投资回报率。

所以他们常常烦下高价买进的错误。

而那些股票经纪人更是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巧舌如簧的嘴巴、口若悬河的兜售,一阵滔滔不绝之后,投资者就像是吃了迷魂药,找不到东西南北。入赘九霄云雾的他们此时已经搞不清安全边际在哪里了。他们唯一关心的就是买什么样的股票的问题。在他们眼里似乎好股票就是一切。而高昂的价格在他们眼里是理所当然的。殊不知那些证券经纪人其实只是一个个披着羊皮的狼。冠冕堂皇的说辞掩盖的是他们利用投资者赚钱的真正目的。作为一个称职的推销员他们的工作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出去。他们希望所有的投资者都永远的蒙在鼓里,而听从他们招摇撞骗。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那些不怎么专业的投资者来说,就不知不觉的成了他们赚钱的工具;而对于那些相对专业的投资者来说,要想找到价格低廉的股票也是相当的困难。所以他们便迫不得已地成了那些证券经纪人的猎物。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相当危险的,因为高昂的价格已经意味着此时的投资者已经离安全边际越来越远了。一旦有意外发生,这些投资者就会成为第一个受害的人。

巴菲特曾经说过:“不要奢望那些股票经纪人某天会跟你说某个股票的价格有点高,因为没有一个经纪人会愚蠢到把眼看要到手的钱扔掉。”所以投资者必须清楚地知道,股票经纪人向你兜售的股票永远都会被他们渲染的光彩夺目,极具魅力,从而麻痹你的神经,使得你会高价购买。他们永远不会告诉投资者安全边际的重要性,更不会告诉投资者安全边际其实是来自于低价买进。

然而与大多数投资者不同的是,巴菲特总是对那些股票经纪人视而不见,对他们的言论充耳不闻。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安全边际对于投资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可以说安全边际为巴菲特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巴菲特在一步步铸就他的财富王国时,安全边际就像是一个贴身卫士随时在为他保驾护航。在巴菲特看来,如果他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了错误的估算,那么该企业的实质价值就会随之下降,而最终会使得其股票价格跟着下降。这样一来风险就会骤然增加。而使自己的购买价格与公司的实质价值之间保持一个足够的距离,那么当公司的实质价值出现下跌时,投资者仍然会处于足够安全的状态。所以当巴菲特认为他所要投资的企业的实质价值高于它的每股价格时,他就会毅然放弃购买。原因在于他不想去承担价格上的风险。

巴菲特曾经说过:“在面对风险随处可见的股票市场时,如果投资者不能够准确的计算出自己的安全边际,那么他将会受到市场严厉的惩罚。”可口可乐公司在巴菲特眼里是一个拥有高经济回报率的公司,这就意味着,该公司的股价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持续增长,从而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如果该公司的股东权益回报率能够维持在15%左右,那么它的股价上涨程度必然会超过那些股东权益回报率相对较低的公司。而此时考虑到安全边际,如果能以远低于其实质价值的价格将公司收入囊中,那么投资者就可以获得超过预期的回报。

所以当大多数人质疑巴菲特以超乎寻常的“高价”买入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时。巴菲特却认为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他早已对可口可乐公司各方面的情况做出了精确的估算。在巴菲特看来,可口可乐公司的价值主要由公司生存期间现金流量的估值来决定,如果用合理的贴现率来对其进行折现,就可以计算出该公司的现值。也许单纯地从公司的现值当中似乎并不能看出,该公司有何不同之处。但是如果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进行对比,就可以使公司所有的巨大的优势清晰可见。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可口可乐公司的净现金流量在9亿美元左右,如果以9%的贴现率进行折现,可口可乐公司的实质价值为93亿美元。所以当巴菲特以近150亿美元的价格买进该公司的股票时,在大多数看来他是在拿钱开玩笑。因为意味着巴菲特最终只能获得7%的净利润,而这7%的净利润却是用高出该股票实质价值的很多倍的价格换取的。但是巴菲特却认为可口可乐公司所有具有的极高的经济商誉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创造出更高的净利润,从使其价值不断增加,最终为巴菲特带来高出于当初买下它时所付出的价格几十倍的回报。巴菲特曾说过:“最值得投资的公司是那种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能以很高的回报率利用大笔不断增值的资产。”从1981年到1988年的七年时间里,可口可乐公司的股东盈余率的增长速度为18%左右。远远高出同期的政府公债的报酬率。巴菲特对此进行了精细地计算。为了使计算能够尽可能的准确,他选取了一个低于公司在过去7年所创造的股东盈余的数值15%,这个数值是相当具有说服力的。他假设如果公司的股东盈余能够始终保持在15%左右,那么十年以后股东盈余就会达到近35亿美元。如果假设股东盈余增长率缩减到每年的5%,仍然使用9%的贴现率进行折现,投资者会发现事实上可口可乐公司早在1988年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近490亿美元。所以巴菲特的选择是正确的。而即使是这个成长率在每年都会发生变化,也不会使公司的现值出现很大波动。

所以当巴菲特在1988和1989年买进可口可乐期间;该公司的实际价值和它的市场价格是严重不符的。通过计算巴菲特知道,如果以股东盈余以5%的比例成长,那么可口可乐公司的实质价值大约是从207亿美元、如果股东盈余以10%的比例成长其实质价值就会增加到324亿美元、而股东盈余以12%的比例成长,则公司的实质价值就会增长到381亿美元到483亿美元之间。这一切都说明了巴菲特那看似大胆的举动背后,其实是以巨大的安全边际作为支撑的。

所以在巴菲特看来安全边际来自于低价买进。必须指出的是这个低价是相对于实质价值来说的。他建议所有投资者,当发现企业的股票价格远远低于其实质价值时,就果断买进,这样就会使自己获取一个可靠的安全边际,在确保本金安全的同时,可以大赚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