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8826700000013

第13章 终生难忘的“俄语奶奶”(1)

“我老伴在哪呢?”

“俄语奶奶”是我在老年医院认识的第一个奶奶……

我第一次去老年医院,时间是下午一点半,老人们都在午睡,我在走廊里“无奈”地走来走去。当我上了二楼时,看到一个病房的门开着。我向里面探了一下头,一眼看见一个奶奶穿戴整齐地坐在沙发上,正盯着门口看。我看了她一眼,本能地笑了笑,她没反应,我就从她的门口走过去了。但不知为什么我又退了回来,发现她还在向门口看,我又对她笑了一下。这次,她冲我摆了摆手。

我走了进去。

我蹲在她的面前,和她搭着话,也就是为什么不睡觉、以及她姓什么、多大年龄等等,她说她九十多岁了,是老师,是教俄语的,和她交谈看不出她有任何问题,仿佛一般的敬老院的老人。

第一次交谈持续了二十多分钟,我能感觉到这个老人有种很……“高”的感觉,有种威严。我的意思是说,她始终在等你发问。在你问她时,她又以一种老师般,确切说教导主任般的样子来回答。答完之后又是一脸严肃表情,等待你的下一次发问。

走的时候,我对她说会常来看她,她很高兴,就这样我们告别了。

这一次交谈让我很兴奋,毕竟我对高危老人的世界并不了解,而现在,一个老人居然与我谈了二十分钟。这就意味着我也与其他老人也能如此攀谈。这就像找到了一个陌生的古老的村落,进入其中有点手足无措,这时有一个慈祥又不失威严的村民,他牵着我的手进了他的家,和我谈了一会儿话,于是,以后再想起这个村子就一点也不恐惧,可以随时进入了。

我实在有点盲目自信了,后来发生的事情让我更加手足无措。

一周后的一个下午,我再去这个医院,再去看“俄语奶奶”。她午睡后刚刚起床,躺在床上,头发凌乱,我坐在旁边沙发上和她聊天。这时我问得多了一些,而她的回答明显要慢一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些,但还是能说清楚。后来,我问了一个问题:“奶奶,您老伴在哪呢?”

这时我看见她在认真地想,眉毛也皱起来了,脸上的表情从思考到困惑,最后几乎是痛苦了,然后她说:“我老伴,他死了吧?还活着呢吗?不知道……不想了。”

她的表现让我很惊讶,我走到床头看她的病历小卡片,上面写着:“90岁,脑萎缩。”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该问什么,我一下觉得离她很远,无法接近她,或者说我们之间隔了一些东西……

离开她的时候,想起下次再来,内心突然有了一种复杂的情绪,有对她的同情,以及这份同情所产生的责任,甚至还有隐隐的激动。我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仿佛献爱心已经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也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是需要足够的智慧,没有智慧,这份爱心就献不出去。

这种感觉,很奇怪,也很奇妙。

(提醒:把与高龄脑萎缩老人的交谈当作是挑战智慧的行为,内心中与之交谈的冲动就会大一些,来的愿望也会增加。)

重要一刻

在我看了这个奶奶四次后,发生了一件让我非常惊讶的事情。

那天,去看“俄语奶奶”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一进病房我就笑了,奶奶居然还在睡觉。我站在她旁边,看她会不会醒,而我刚站在那,她就睁开了眼睛。看见我时,她明显一愣,随即认出了我,这时她做出一个让我意外的举动——她突然伸出手,用力打我的脸,就像打“耳光”一样,嘴里说着:“你、你怎么才来啊!”

说着说着,她竟然哭了!

天哪,她哭了!

她哭着说:“我想你了,你怎么才来呀!”随即,她从床上坐了起来,然后转身指着窗外能看见的过街天桥:“我就瞅那里,天下雨了你不会来,天不下雨你就来,一不下雨我就瞅那,但没有你。”

说着话时,这位九十岁的奶奶开始擦拭脸上的泪水,而我的眼泪也流出来了……

这一时刻对我以后的临终关怀非常重要,我第一次知道,一个连自己年龄都不知道的老人会有这么强烈的情感表达;第一次知道,她会这样想着一个常来看她的人;第一次知道,她如此需要我们来看她;第一次知道,被这样的老人惦念是一种什么滋味……

从那天起,我对自己说,我会一直关怀这个老人,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你为什么给她下跪?”

随着我和“俄语奶奶”的关系越来越好,一个让我头疼的事情出现了:只要我与其他老人聊天,“俄语奶奶”就不高兴。

那天,我去医院,在大厅里看到了“天一凉腿就爱抽筋”的“怕冷奶奶”。“怕冷奶奶”非常热情地和我打招呼,伸出带着棉手套的手,高高举起,和我在“空中”紧紧相握,然后我们就热情地交谈起来……

正聊着,“俄语奶奶”推着轮椅来到我的后面,接下来,她就始终阴着脸看着我们……

其实,这还算好的,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我和一个奶奶聊天超过三次,在其后的某一天,“俄语奶奶”总会告诉我那个奶奶的一些缺点,有些缺点几乎是“罪恶”。还包括她曾对哪个奶奶如何好,后来那个奶奶恩将仇报等等,这让我真是哭笑不得。一次,我正和一个奶奶聊天,“俄语奶奶”甚至在众人面前大喊着:“别理她,别理她,她有传染病!”

多亏了那个奶奶耳朵不好,仍和我笑呵呵地聊着……

有一次,我还是和这个耳背的奶奶聊天,由于在院子里没有座位,我就蹲在她的轮椅前面。这时,我看见“俄语奶奶”在不远处面容严肃地看着我们,过了一会儿,“俄语奶奶”大声喊我,我只好过去,她劈头就是一句:“你为什么要给她下跪?”

“下跪?没有啊!”

“没有?我都看见了,你不正跪着呢吗?”

我心里这个笑,这时候我又听见她的忠告:“她有病,有传染病,你理她干吗?”

有一段时间,我以为这是没法改变的事,因为她几乎对我熟悉的老人都没有好脸色,有时甚至去和人家喊。我觉得应该和她谈谈,但这和一个清醒的老人都不太好解释,更别提这样的老人了,最后我只能顺其自然了……而有趣的是,后来我熟悉的老人越来越多,“俄语奶奶”好像明白什么了,一来她不能和所有人都生气,另外她以前认为我来这个医院就是看她的,其他人就是抢了她的朋友,现在她明白:我是来看许多人的,那些老人并不是在抢她的朋友,而是她的朋友(我)在主动找那些人,而她对我是不生气的,于是,她就一点点接受了……

当然,接受这一点也有个过程。

那天,我问她:“奶奶,最近有高兴的事吗?”

“没有,最近全是不高兴的事。”

“是吗,都是什么事,来,和我说说。”

“说不出来,都在心里。”

“还是和我说说吧。”

“就是有年轻人来这里看我,却不和我说话,不高兴。”说完这话她一脸寂寞,沉默了。

我心里一惊,她说的是我呀,在之前三四天内我一进门就能看见她,但她正和大家玩传球的游戏,而她又坐在圈里面,我就没进去,因此有三四天“看见却没有说话”。

哎,我的傻奶奶呀……我临时决定,把和她说话的二十分钟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延长到四十分钟……

后来,我也开始注意这一点,比如,在结束和她的谈话时我会说:“奶奶,我上楼一趟。”她就有点急:“上去干吗?干吗?”后来她会说:“什么时候下来?”再到后来,她会稳稳地点一下头,表情平静,再到后来我拍拍她的头,说一句“我先上去”,就可以了。

另外,我要经常表现出和她关系的特殊性,比如她在大厅里传球,她坐在一个离我很远的地方,我无法和她握手,我就打招呼,同时故作神秘地用手一指里面,表情也是有点“秘密”,让她觉得我和她在用“只有我俩才能明白”的暗语交流,这时候,她会很满足地点一下头,用手也指一指我指的方向,让我进去……

我无从想象在这一段时间里奶奶想到了什么,从一开始的孩子般的极度“自我”到现在有了“集体意识”,这真是一种有趣的变化。也许,她消除了最初怕失去我这个朋友的恐惧,内心就宽和多了吧。

(提醒:面对高危老人对你的“独享”意识,用一些方法消除他对失去你的恐惧,让他觉得你还是对他最“特殊”,他就会接纳你对其他人的好。)

“你别装听不见!”

老人,老小孩,两者的共性在哪里?

有一点很明显,你对她好,她就特别喜欢你,并且认为你是大好人。她如果不喜欢你,不论是什么原因,会长时间地不喜欢你,讲道理也没有用。

不过,有时上来一股倔劲也让人头疼。比如一个老人对另一个老人的成见;比如“俄语奶奶”对她同屋一个奶奶的态度。

不知为什么,“俄语奶奶”对同屋一个奶奶一直不喜欢,但那个奶奶耳朵背,她听不见“俄语奶奶”喊什么,于是我经常看到这样一个情景:一开门,在病房里面住的“俄语奶奶”对着那个奶奶大喊着,而同屋奶奶背对着她,仍然美滋滋、乐呵呵地看着电视……

看着这一幕,好多次我都笑出来了。后来,好像“俄语奶奶”也看出什么,她的大喊里就多出这样一句话:“你能听见吗?你是装听不见!你听得见!”

我这个笑啊,那个同屋奶奶确实听不见啊!“俄语奶奶”确实在白喊啊!

终于,在多次狂喊无效后,“俄语奶奶”改用了新的战术:

扔馒头!即在早上吃饭时特意留下半个馒头,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掰下一小块向美滋滋看电视的同屋奶奶扔去。当然,这一举动很快就被护工制止了,但同屋奶奶已经知道“俄语奶奶”不喜欢她了。

相比较而言,同屋奶奶很平和,并没有激烈的反应,她甚至还对“俄语奶奶”表达了同情,她对我说:“那个老婆子看我孩子多,就嫉妒我,就嫉妒我。”有了这种“同情弱者”的心态,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同屋奶奶基本采取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也不犯人”的政策。渐渐地,“俄语奶奶”就没脾气了,她对同屋奶奶似乎失去了兴趣,不再总对她大喊大叫了。

当然,这其中,我可能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每次见到“俄语奶奶”,我都说这样的话:“你同屋的那个奶奶其实挺好的(她听着直撇嘴),你知道吗?她好多次和我说想和你学外语,她特别佩服你,佩服你会外语,有学问,能和外国人对话……她说想和你做好朋友,都说了好几次呢!”

其实奶奶对与她成为好朋友没什么兴趣,但对方那么佩服她,让她心里很舒服,在这种舒服之下,她的心情就好受多了……

一个是“同情弱者”,一个是“享受尊敬”,两个奶奶渐渐相安无事了。

(提醒:让老人感受自己强于他人的地方,并且充分利用这点做些什么,会有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

“斗心眼”

和许多奶奶相比,“俄语奶奶”虽然记忆力也不好,但她的精神头却很好,我把原因归结为她一直在与外界“斗心眼”。也就是说,她一直以审视的目光来看周围的人,对她来说,每天出门来,到了其他老人中间,有点像检查工作的意思,这让她的每一天都有一种难得的活力。

她的心思转得非常快,这一点与她的记忆力成反比。有时她想一件事情,想着想着就想不起来了,于是就摇摇头说“我不想了,想也没用”,但一旦要“对付”谁,她就像一个老道的猎手。

有一次,我们在院子里聊天,我的位置是这样的:我正对着坐在轮椅上的她,背对着身后病房的玻璃窗。我们正聊得高兴,两人都哈哈大笑,突然间,她用手一指我,瞬间变脸,简直恶目相加,都快气疯的样子,大喊着:“就是你,就是你!”

她的声音非常尖,在外人看来她就是疯了。我惊呆了,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时我听见身后有人在关窗户,然后,我看见奶奶的表情忽然松弛下来,又喜笑颜开的,并低下头悄声对我说:

“刚才有人在窗户那边偷听我们说话,让我骂跑了。”

还有一次,她看见一个病人家属走过来,她就和对方打招呼,两人还热情地交谈了几句,她一个劲地劝对方到自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