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爱一个人,即在将对方视为无可替代的人的同时,拥有一颗爱惜对方的心、一颗想让对方的生命朝着其原本使命伸展的心。
——神谷美惠子
“人格”所对应的英语是“personality”。“personality”和意为“个人”的“person”是同一语源,我觉得可以将它理解为“人作为特有的人应有的状态”。
“性格”所对应的英语是“character”。其意为人自身的态度和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倾向。相比“性格”,“人格”更接近根源,它指的是个人所特有的人性的形成状态。人格的形成将持续一生。
我们在建造建筑物时,首先必须浇筑混凝土,即打地基。在此基础上,立柱子,铺地板,葺房顶,刷四周墙壁,铺地毯,最后搬入家具便大功告成了。无论哪种情况,最重要的都是地基。地板、墙壁等在地基之后施工的东西,不论多少都能返工,而且返工起来也很容易。而最后置入的家具如果想要替换的话则更为容易。
人格的塑造与建筑的建造是同一回事。
建筑上“容易返工的部分”,延伸到教育上,相当于我们的人格塑造的后半段——大学教育。所谓大学教育,即我们在教育生涯的后半部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越到后面,越容易修正返工。比如,有的人接连换了两三所大学才毕业,而有的人六七十岁还在大学校园学习。
但是,高中、初中、小学,越靠前则修正的难度就越大。虽说并非没有返工的可能,但你有看过长大后再回幼儿园重新接受教育的报道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更早前的婴幼儿时期则相当于建筑的地基部分。
建筑的好坏以及稳固与否由地基决定。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但建于公元607年的日本法隆寺五重塔挺立了1300多年依然稳稳地矗立在那里。这是因为当初建塔时建造师选择深挖地基,在挖到地表下1.5米后填上黏土,再用沙子夯实,不断重复这样的工序,直到地基高度超过地面约1.5米。地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人格亦是如此。是积极健康的人格还是不稳定的危险性人格,基本上和打造混凝土地基的时期有关系。虽说之后并非无法更正,但修理、修正偷工减料或失败的基础工程,和重修地基一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如果建筑倒塌了,我们甚至可以换一个地方重新建造。但人生哪里能推倒重来呢?
我经常听到一些从事青春期心理问题治疗或青春期精神医学研究的人在感慨,他们经常对自己在做的事情感到无力。他们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很多时候他们不管怎么努力,对青春期孩子的正向劝导都难有成效。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也说:“与其到了青春期这一步才开始头疼到底怎么跟孩子接触,不如好好把握住青春期之前跟孩子的关系。”
在青春期之前的婴幼儿时期如果没有为孩子的人格塑造打下坚实的地基,孩子成长后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大家能理解早期的育儿工作有多么重要了吧!
总之,如果想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做好早期的养育工作是关键。请家有儿女的大人们记住,你正在做的将决定一个人的人格基础。
也有爸爸妈妈们向我咨询,拥有健全人格的孩子,有哪些特征?这真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但综合大多数专家、教育家们的经验,列选了以下诸条供参考(同样也适用于成人):
1.活力。除了睡觉和生病时,则是全天候地活力四射。
2.专注。喜爱反复地集中于一本书或一个玩具,而且非常专注。
3.自主选择。相反,过分听话和乖,代表的是不自信和自我意志的薄弱。
所谓“自由”,即“由自己”。详细地说,便是“不依靠他人,自己决定、自己选择”。因此,“自由”含有“自己能控制、能停下”的意思,与“自由任性”“随心所欲”等词的意思正好相反。也就是说,“自由”也伴随着“不能归咎于谁”的责任。(渡边和子女士对自由、自主的阐释)
4.强烈的求知欲。孩子对自身和外部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什么都想去尝试、发现、体验。
5.情绪稳定。乐观而又谨慎,悲悯而不抱怨。
6.有逻辑、有条理。
7.务实、求真、向上、向善,有向美之心,有感恩之心。
8.自省能力强。能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9.自知。有决心改变自己或者接受并且体谅自己的不完美。
10.人际沟通能力强。懂得互助合作。
11.判断能力强。能运用理性和智慧,评估局面。会正确判断、正确选择并为此负责的人。
虽然我们不能说“在什么时期之前很重要,之后就不重要了”,但一般认为,婴幼儿的早期,即0—3岁是非常重要的时期。“三岁看大”这句古人流传下来的谚语,其实含有很深的意味。
根据科学研究来看,3岁以前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孩子3岁时脑部发育基本固定,已接近于成年的脑重量。0—3岁,孩子从仰式、抬头、爬行,到站立、走路,从牙牙学语到逐步探索外部的世界,生理基础逐步趋近成熟的同时,心理建设也在悄声形成。这个阶段是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形成期,也是自我意识萌芽期。孩子开始对自我形成认知,逐步了解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以及慢慢探索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在一张白纸的阶段,此时接受什么样的涂画,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人格画像。
以极具划时代意义的形式分类、整理孩子的发育期和发育顺序的是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译注:美国精神病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的生命周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婴儿期(0—18个月)、幼儿期(18个月—3岁)、学龄前期(3—5岁)、学龄期(6—12岁)、青春期(12—18岁)、成年早期(18—25岁)、成年期(25—65岁)、成熟期(65岁以上)。他通过生命周期理论向我们展示了作为社会性存在的人其人格健全及人格不健全的状态。每个发展阶段都会出现一个主要冲突或危机,如果没有解决当下时期所对应的问题,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些危机。也只有将每个阶段的核心发展任务完成后,人才能以健康的状态朝着成熟的路线前进。
埃里克森将婴儿出生后12—18个月的这段时期称为“绝对依赖期”。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人在第一个发展阶段需要解决“信任对不信任”这个危机,并且他认为该时期为婴儿获得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这种重要的感觉奠定基础。
一样米养百种人。现实生活中,既存在对他人有很强信任感的人,也有对他人信任感很弱的人。如何培养孩子建立起“基本信任”的能力呢?埃里克森表示,从婴儿的立场出发,就是自己的需求能被父母看见并得到充分的满足。
几十年前,在欧洲的学者、研究者以及临床医生间,对是否应该无条件满足婴儿的需求,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于是研究者们进行了一项深夜哺乳实验。
将婴儿分为两组,第一组婴儿在白天只按规定时间哺乳,而夜里不管怎么哭泣,都不给喂奶;第二组婴儿则是无论何时只要想吃,就会哺乳,而且只要是孩子期待的,比如玩耍、抱抱等,就尽可能满足。
第一组婴儿开始连续三天都会哭泣,但如果坚决不安抚、不喂奶,大多数婴儿在一周之后就不会哭到天亮,而是学会了等待大人来喂奶。有研究者称:“那些仅过了三天便不再哭泣到天明的孩子有了大人期待的忍耐力,认识到了现实,这不是聪明的孩子吗?”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研究者们对这些婴儿进行了持续的追踪观察。
结果证明,那些等待到天明的孩子不仅没有长成具有较强忍耐力的人,反而成了在困难面前容易退缩,很快放弃的人。而按照每个小孩的个性和要求来养育的第二组婴儿则成长为不断努力精进的人。
在第一组婴儿哭泣得不到回应的煎熬中,他们终于知道不会有人给自己回馈,而不得不停止哭泣,而这在婴儿幼小的心灵中会形成一种对周围人和世界的恐惧和愤怒以及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还有对自己的无力感。
信任是婴儿对父母的强烈依恋关系的自然伴随物,因为父母为孩子提供了食物、温暖以及由身体接触带来的安慰。无论是婴儿的挥手、微笑,还是吵闹、哭泣等,如果父母能及时地看见并回馈,给予孩子温暖的满足,孩子就会对周围的人和环境充满基本的信任,从而对自己也产生自信。而如果孩子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缺乏身体的接触和温暖的情感或是照料者经常不在身边,孩子就可能发展出一种强烈的不信任感、不安全感和焦虑感。在绝对依赖期需要培养的这种信任感与孩子将来的自信、自律意识息息相关,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
而在这一时期孩子还小,所以他的需求也比较简单,饿了希望能吃到奶,尿了希望能换到干净舒服的尿布。比起孩子长大后父母再去费心费力影响改变孩子,这个时候孩子的需求不知道多简单!
虽然人格的塑造与形成将持续一生,但其地基部分的建设工作基本在3岁前便能完成。0—3岁是比幼儿园时期更早的阶段,孩子还身处家庭的羽翼之下。换言之,在打地基时,家庭的和谐及父母爱的关注是奠定孩子温暖人格的重要因素。每个孩子人格的地基建设也应该在家庭环境中完成。因为家庭才具有独一性。
保育园、幼儿园以及小学所教的东西以及赋予孩子的特性并不具有这种“独一性”。虽然每个学校都有“校风”“校训”等体现学校特点的东西,但给予孩子人格上的独特性并不强。在最重要的独特性、带个人色彩的部分上,家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请这么想:保育园和幼儿园相当于在家庭建好的地基上慢慢支起柱子、铺地板的地方。
而小学、中学、高中则分别是为孩子们建造墙壁、葺房顶、装修室内的地方。
大学、研究生院对于人格的形成而言,或许就相当于家具的搬入、外部的装潢加工。外表虽然看起来很华美,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能返工。
早期育儿的基本原则就是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先有情感上的依恋与满足,而后才有人格上的自信与独立。对孩子的人格关照,越早越好。婴幼儿期做得好了,孩子到学龄期、青春期,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成长障碍。
在绝对依赖期之后,便是2—3岁的幼儿期——我觉得也可以将该时期扩大至1—3岁(译注: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人在第二个发展阶段需要解决“自主对自我怀疑”这个危机。埃里克森认为,在第二个阶段中过分地约束和批评孩子可能导致他们出现自我怀疑)。在该阶段,孩子的身体肌肉等都变发达了,吃饭、穿衣、排泄等日常生活习惯也已养成。因此,这是孩子学习制约自己的冲动和其他情感,培养自律意识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如果孩子拥有过多自己的行为被批评、被否定之类的“负面体验”,孩子便会产生以自我存在为耻的感觉,并开始怀疑自己的存在是否有价值。当孩子失败的时候,“父母露出很讨厌的表情”“被严厉批评,说这是坏行为”“因没有做到父母期待的样子而被反复提醒‘这样不好’”等,都会产生负面效果。
以如厕训练来说。一般两岁左右就应该对孩子进行大小便训练了。这个时候,大人们会把孩子的裤子脱下来,让他在儿童便桶上尿尿或拉臭臭。但事实情况是,大人刚让孩子坐下,他们又摇摇晃晃走开,尿在地板上或拉在裤子里。如果这个时候大人对孩子进行训斥,告诫孩子下次一定要尿在尿桶里,不然就要打屁屁等行为,就会让孩子感到痛苦,并产生一种无力感。这种强制管教从本质上是他律性,而不是自律性。因为他们自己无法顺从自己的本性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只是在父母的管教下才形成的习惯。
有些孩子因父母极其严格的管教而掌握技能,但父母应该看见并了解,这是虚有其表的“假前进”。原本排泄是一件心情愉悦的事,可在知道这一点前,孩子会因为渴望得到父母的表扬而学会如厕。知道这种“假前进”的孩子,之后偶尔会出现舔手指等行为,将含有敌意、攻击性的情感转向内部。
一般认为,在问题表露出来之前,孩子大多是非常温顺的,但到了某个阶段,问题可能就会以拒绝上学、拒食等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我曾经接触过一名成绩优秀、运动能力也很出色的少年,幼儿时期父母反应很听话,温顺,但到了青春期后就开始拒绝上学,并显示出激烈的家庭暴力倾向。经过沟通才了解,这名少年小时候是看着大人的脸色长大的,小时候受到父母的过度控制,到了青春期出现了爆发式的反抗。我接触过很多从小在父母打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我很为他们心痛。挫折教育,已经让孩子们丧失了快乐的能力。因此,在孩童时期即使是很小的事情,如孩子弄脏了尿布、贴身衣服,也请大人不要皱着眉头训斥孩子,说“真讨厌”“这样不对啊”“太脏了”等之类的话。
为了让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和选择决定行为,我们应巧妙地给孩子提供援助。而在高明的援助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或自身往往持有好感和积极的态度——用通俗的话说,即他们能为今后持有自律、自立的态度或健全的自尊心等积极的东西打下基础。
必须注意的是,在孩子表现好时过度表扬孩子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表现好时的“过度表扬”其实是在告诉孩子当他们失败时,父母到底有多么失望。就如厕训练来说,因为孩子早一点或晚一点学会上厕所,都很正常,所以因孩子一次便能学会而过度表扬,反而不太好。也没必要佯装不知,请用非常平常的语气表扬孩子吧!
这是一个为孩子将来站在必须二选一的人生十字路口时持有自我决断力打下基础的时期。让孩子通过如厕训练知道去厕所排出在这之前从未觉得脏的排泄物是件“很舒服的事情”,也是为他们将来持有决断力做准备。有时候,如果在开展如厕训练时强迫孩子做什么或用极端的赞词引导孩子,会妨碍孩子形成健全的自律意识和自立意识。
从如厕训练差不多大告成功的时候(即将告别3岁的时候)开始,孩子们已经能非常自如地活动。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们经常以充满好奇心的姿态开展各种探索活动。可以说这是一个父母一方面非常担心他们是否会受伤或迷路,而另一方面又觉得他们越来越厉害的时期。经过婴儿阶段的“绝对依赖期”以及“自律意识萌芽期”,孩子们才能迎来这个活跃期。差不多这个时期便是决定孩子“是成为主动性强、拥有丰富的感受力的孩子,还是成为让人总觉着怀有罪恶感的孩子”的一个分水岭。在拥有充足的依赖体验后培养起自律意识的孩子,会从即将告别3岁的时候开始向能尽情发挥“主动性”的阶段迈步。
孩子通常从出生到18个月的这段时间建立起对周围人的基本信赖感,紧接着在3岁多之前培养起自律意识,但有时在应培养起自律意识的时期,孩子对自身的“羞耻感”或“疑惑感”会在他们心中扎下根来。觉得自己的行为可耻或怀疑自己是否有价值,肯定与大人的行为有关系。比如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早日培养起“自律意识”“主体性”,在应培养自律意识的时期来临之前便开始严格管教孩子。当孩子以渴求的目光希望得到大人的帮助时,他们总是熟视无睹,或故意袖手让孩子自己解决;当孩子哭了也不去抱孩子、安慰孩子。请大家记住,这么做不仅不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反而会适得其反。在孩子还对父母有情感依赖时,他们渴望自己被时时刻刻地接纳、爱护。这种接纳和爱护才会让孩子产生积极向上的生命力,萌发出生命成长阶段所需的自律性。因此,在孩子成长发育这件事上,没有级可以跳。心理发展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也说:“人的心理发展存在一定的基准,他没有跳级可言。即使表面上呈现出某些进步,那也是徒有其表,必将倒退回来。”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假前进”。因此无论是什么样的孩子,只要曾跳过必要的发育步骤,大多无法成长为健康、健全的孩子。
通过对孩子的需求有求必应,即尽可能多地重复“孩子一投来渴盼的目光就去询问孩子的需求”“孩子一哭便飞奔过去抱起孩子”“孩子一挥手、一微笑便及时回应”这些行为,孩子便能建立起对自己和他人的“绝对信赖感”。如果父母不能看见孩子内心的需求并及时回应、满足,“自律意识”就培养不起来。而孩子如果缺乏“自律意识”,那么下一阶段的主动性、主体性便无法产生。
进入幼儿期,孩子会跑会跳后,他们身上好像有了用不完的精力,只要没有在睡觉,就一定是在跑上跑下,不知疲倦地探索着。通常这个时候,孩子的行动范围会从自己家、朋友家不断扩大至公园甚至离家稍稍有些远的邻镇。这很正常,如果不这样,反而有些奇怪。有句歌词叫“像不知疲倦的孩子一样”,它说的正是这个时期的孩子。只要没有危险,家长们就允许孩子来扩大他们的活动范围吧!
这个时期的孩子调皮捣蛋,用通俗的话来说,到了“人嫌狗不待见”的年纪。他们看起来像是在胡乱使用身上的过多能量,实际上也是如此。突然开始没有意义的奔跑;只要看到高一点的地方,就一定要上去;一看见台阶就没有目的地胡乱跑上跑下;把流浪猫捡回家;按响素不相识的人家的门铃后逃跑……渐渐地,大人会越来越难以控制孩子的行为,常为他们的淘气不听话而感到头疼。但我想告诉家长们,这没有什么,而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必经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什么都想尝试一下,意味着他在探索、在思考。这个时候大人需要做的,就是以温柔的目光回馈孩子。无论孩子说什么,都及时回应;孩子不确定该怎么做时,要予以适当的指导。
幼儿期的孩子通过活动身体、亲自尝试来进行思考。他们不活动身体便无法增长智慧——因为孩子在6岁之前不接受抽象的知识,知识和技能对6岁前的孩子来说就像照片上的食物一样,是一种间接性的东西。通常,他们通过从高处跳下学习高低的概念,通过扔东西或举起东西理解轻重和软硬,通过摔倒或碰撞体会痛的感觉,通过在小事情上反复失败学会避开“无法补救损失的失败”。
皮亚杰(Jean Piaget)是瑞士著名的幼儿教育心理学家。他也曾说,儿童通过不断活动构建自己,比如拿杯子,孩子在不断拿起、放下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经验,而孩子的智力、智慧就是在这种经验中产生的。这个经验告诉孩子下次怎么做会更好。而大人告诉孩子“这个杯子,这么放不会摔”,不会起作用,孩子下次照样摔。
也有很多父母认为,等孩子上学之后,自然就会明白该怎样做,所以不需要让孩子一一体验。但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孩子智力的发展源于体验而非教导。亲身体验的感观力永远大于父母的教导力。孩子在不断重复的体验过程中学会积极地思考、行动和判断的能力,通过好奇心来探索世间万物,以此来丰富自己的人生感受,而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
我们应该看到,孩子的淘气自有其意义。这关系着孩子创造力和主动性的培养。如果经常被批评、被父母限制活动范围,并常常接到强硬的指示或命令,孩子便无法忘记父母的批评和失败经历。渐渐地,他们在行动时便会缩手缩脚,并进而变成没有积极性和自信的孩子。
孩子并不是一教就会。我们必须将目光放在孩子的应有状态上。
进入幼儿期的孩子还有一大特点:他们拥有“无论是被批评了,还是失败了,都能马上忘记”这个“优点”。这是一个很棒的优点。大人没必要哀叹“无论批评多少次,还是做同一件事”“被训斥完的第二天便若无其事地做这做那”。正因为他们持有忘记失败和批评的“遗忘力”,所以他们会在小事情上反复失败。而这正是孩子在无比健康地成长的证据。
如果你说过的事、批评过的话,孩子绝不会忘了,并一直按照你说的做,这是一种差不多可以判断孩子患有心理疾病的不合情理的状态。
因为孩子是一个会迅速将大人所说的话抛诸脑后,并在这之后反复失败,从失败中学习东西的特殊群体。他们就像只有七秒记忆的鱼一样,虽然被告知应该如何如何,但总是转头就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