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是夏日必备之物,灯笼带给人喜庆之感,我们接着来欣赏灯笼。灯笼和我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庙宇中、客厅里,元宵节、庆祝日,处处都可看到灯笼。各种各样的灯笼既可照明,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我国的灯笼又有“灯彩”之称,它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会挂起象征团圆的红灯笼来营造喜庆的气氛。自此以后,灯笼便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出现了丰富多彩的灯笼,制作灯笼的技术也得到了提高。灯笼有很多类型,从种类上可将其分为宫灯、纱灯、吊灯等,从造型上可将其分为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灯笼
我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剪纸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在我国古代的灯笼中,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我国的灯笼不仅用于照明,也是特定场合的象征。新娘灯用于喜庆场合,竹篾灯用于丧葬场合。字姓灯有人丁兴旺之意,所以过去每家都将其悬挂在屋檐下。
若说灯笼中的极品,恐怕得算元宵节的花灯。汉朝初年,我国出现了元宵观灯的习俗。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全国扎起了数量众多的花灯,借着其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国富民强,花灯风气由此广为流行。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时,在秦淮河上燃放万支花灯。民国之后,花灯逐渐被人们忽略。现在由于世界的关注,灯笼逐渐在居家装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现在灯笼的材料与以前有所不同,而且灯笼的形状和颜色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泉州式灯笼是怎样制作的?
泉州式灯笼质地坚韧,它分9个步骤制作完成。第一,将竹子放在蒸气室内加热半小时,然后将其取出,置于阴凉处晾干。第二,用竹刨刨去竹子表面粗糙的表皮。第三,裁取竹条所需的长度。第四,以交叉方式编织灯架。第五,扎数圈竹圈于灯架中间的灯壁上。第六,将棉纱布裱糊在灯架上,再粘贴两层做灯笼用的单光纸。第七,将灯笼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第八,以个人所需图案进行彩绘。第九,依情况来决定是否书写文字,等文字和图案完全晾干后,再在其表面涂上桐油,然后等桐油阴干,灯笼就这样制作完成了。
灯笼通常具有哪些含义?
灯笼是我国的民间艺术,它的内涵极其丰富。每年正月私塾开学的时候,家长们都会为自己的子女准备灯笼。这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充满光明,这种习俗被人们称为“开灯”,后来“开灯”渐渐演变成元宵节提灯笼。由于“灯”和“丁”的字音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有人丁兴旺之意。在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学习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正因为如此,灯笼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
大开眼界
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在节日这天有观灯的习俗。在我国唐代,每当到了元宵节这天,皇宫里和街道上便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和灯楼,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有感于元宵节的盛况,写下了著名的《十五夜观灯》,诗中写道:“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宋代对元宵节更加重视,赏灯活动更加热闹,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我国历代最长的灯节。清代赏灯的时间缩短为3天,但是赏灯活动的规模很大,而且还有很多助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