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信息反馈功能决定了它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综合反映的“晴雨表”,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尽管股市有阴有晴、有涨有跌,但在一个较长时间里,股市反映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的真实走势这一点是公认的,人们很难想像在一个正常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中,股市会与经济发展方向长期背道而驰。经常有人说:“沪深股市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职业机构认为,说这个话的人思想是有问题的,要么他不懂中国经济,要么是不懂中国股市,要么是两者都不懂,也可能是他懂,为了达到某种不道德的目的,装作不懂。中国资本市场能否持续稳定发展是中国经济能否成为国际经济亮点的标志,也是我国宏观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抓住未来机遇的根本表现。不可否认,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中还存在一些严重问题:①伪装上市、利润造假、关联交易、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上市公司人为制造地雷和陷阱,令人触目惊心;②机构和庄家操纵股价,黑幕重重;③一些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与上市公司串通一气,协助作假等。因此,正确看待和发展这个市场,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能深化,投资者才能正确地指导自己的操作。
我们有必要对我国资本市场存在问题的原因认真分析。
首先,我国资本市场是一个从审批经济和集权体制脱胎出来的新兴市场,不可避免地带有旧体制痕迹,如果说有失误,那就是在执行行政审批制的同时,过于向“一股独大”的国有企业倾斜,中央采用计划额度审批制,造成上市公司资源稀缺和紧俏,投资人没有选择,上市成为国有企业的特权,加上资本市场为国有企业脱困、捆绑上市的定位,更助长绩差企业的包装上市。其次,产权改革不配套,导致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不合理,市场极不规范,截至2001年10月底,1128家上市公司总计5050亿总股本中,不能流动的国家股、法人股3261亿,占65%,流通股r765亿股,只占总股本的35%。这种股本结构的不合理,一方面决定了股价易于被操纵和市场的投机性波动,另一方面“一股独大”的股本结构又导致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第三,我国证券业与其他行业相比,还是一个高度垄断的行业,由于缺乏竞争,使肩负机构投资人使命的证券公司和基金出现道德问题和低效。第四,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既要考虑现实国情,又要兼顾国际规范,这一时期的会计、法律政策均在调整时期,政策尺度不易把握。综上所述,如果说上述问题的确存在,那么实事求是地讲,来自体制、政策和政府的原因远远大于来自市场和投资人的原因,这是行政审批制的必然结果。
就资本市场发展速度而言,世界主要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达到1000家所用时间,伦敦交易所用了190年,纽约交易所用了165年,东京交易所用了98年,而我国的深沪交易所在10年的时间里超过了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百年的历程,堪称资本市场的奇迹。但是这种奇迹是投资者用超过1万亿,已经输完一遍的惨痛经历换来的。投资者不但要充分认识沪深股市中孕育的机会,更要清醒其残酷的本质。因此在投资的过程一定要注意沪深股市的发展过程,以及这个过程带来的机会和风险。
1.要始终把资金投向最新股票
沪深股市由于指数设计问题和投资者投资知识的逐渐充实,沪深股市存在着这样一个趋势。平均股价越来越低,指数发展越来越高。平均股价越来越低是由于老股票失去包装动力和价值国际接轨趋势造成的,指数发展越来越高是由于市场不断地扩容造成的。未来的中国股市很可能会涨回到2000点,甚至创新高到3000点、5000点,但不是由目前的这些股票上涨造成的,而是以后的超级大盘股上市造成的,这其中不但有指数设计的功能,也有政策倾斜的帮助。我们研究行情波动史,发现每轮行情中上涨最大的股票都是当时最新上市的新融资的大盘股,比如说2004年初期行情的长江电力,2003年初期的中信证券、中国联通、招商银行,2002年6.24行情中的中海发展。在这些行情中新增发过的股票通宝能源等也有良好的表现。而前几年最好的龙头股陆家嘴和深发展,其在1300点的股价尚不及1994年的500多点,普通股票的价格则很多连300点时的都不及,如图36所示是1995年前后最好的股票陆家嘴近几年的走势图。
了解了上述情况,可以制定一个原则,除了需要执行标准投资原理,在正常情况下要把资金尽量投入那些刚刚融完资的新主力喜好的股票。这里要注意,在大盘跌势的时候,为了新股发行的顺利,可能会降低发行价格,使得前期上市的新股有加速下跌的可能。
2.要始终把资金投向最新品种
沪深股市的交易品种非常单一,在今后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设计新品种,对于这些新品种要注意其中的套利机会,特别是市场不注意或者社会知识面有障碍的品种。
3.要始终使资金跟随最新主力
要时刻注意新主力资金的动向,在一个缺乏庄家对敲操纵的市场,主力建仓和利好共振成为股价上涨的最大动力。
四、逆反逻辑
在市场存在自身上涨动能的情况下,沪深股市的股价变化最大特点之一,就是不同性质的投资资金博弈决定股价上涨的潜力。这种博弈结果的判断方法主要是采用博弈逻辑推理,最主要的内容是:该涨不涨,理应看跌;该跌不跌,理应看涨;该涨就涨,继续看涨;该跌就跌,继续看跌。逆反逻辑的盲点套利也是沪深股市中最常见的盲点套利技术。
(一)增发新股后的逆反逻辑套利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的新股增发扩大了流通股本,并且增发价格往往是市场价格的85%左右,这样能够使得机构投资者有机会出比二级市场价格低许多的价格买到同样的股票。站在二级市场的角度,新股增发多数情况下是对原来二级市场持股者的一种侵害,加之这种看法形成共识,凡有增发消息的股票会引来巨大的抛盘导致股价暴跌。新股增发已经是绩优股最大的不可预测的利空,投资者对这种利空既恐惧又无奈,坏上市公司怕退市,好上市公司怕增发,这使得投资者的价值判断陷入迷茫的状态,无怪乎聪明的投资者都改为崇尚短线题材投机的思维。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增发也为另外群体提供了机会,第一个群体是非流通股股东,他们可以通过增发高速的提高每股净资产值,获得所有经济领域无法获得的合法掠夺性高收益。而非流通股东又通常占据大股东的位置,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制度的支持下,当仁不让的推动增发,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即将增发的非流通股是一种经典的盲点套利。另外一个获利群体是,有时候上市公司为了顺利的完成二级市场通常反对的新股增发,在新股增发的时候会有一些题材性的让利。比如说高比例送股、次期报表业绩大涨等等,这势必会吸引一些新的以证券投资基金为骨干的机构投资者参与,能够使得增发新股完成后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出现强势,特别是在市场低位和进入强势之后。职业机构判断这些公司的标准通常以增发新股上市当天的表现为标准,如果那天表现较弱,甚至在当天或者随后的几天顺利跌破发行价,则该股潜力一般,可当一般的股票看待。如果增发新股上市的当天走势强劲,顽强的守住增发价,甚至价涨量增,随后能够维护这些成果,说明这只股票有大主力主持,后期也可能有题材配合,该股票是明显的重要潜力股。我们来看看具体的例子。
多数该类股票当天的经典走势是放量下跌,跌幅常常位列前列,甚至跌幅巨大,即使在增发价格附近遇到抵抗,这种抵抗也是象征性的和不能抵挡大盘下跌的冲击。如图37所示是波导股份的增发新股上市的当天走势,波导股份的走势正如这些描述一样,走势弱势化明显,其后走势更弱,很快的连续下跌,甚至把动作慢的增发新股认购投资者套牢30%,比同期大盘指数跌势还急。在其后的大盘反弹中,波导股份的反弹力度也比较有限,这是大多数增发股的市场表现。
而有部分股票则在增发新股上市的第一天表现强劲,这种表现有时会在这天前就有所显露,这类股票就是我们所说的盲点套利目标。如图38所示是中集集团(000039)的增发新股上市前后的市场表现,增发新股上市的当天,中集集团表现另类,价涨量增,大手成交不断,成为了深市涨幅第一名,随后遇到大盘连续暴跌500余点,该股抗跌性非常的好,甚至在大盘跌到最低点的时候,完成了股价翻倍的奇迹。中集集团这类个股还存在中途的机会,如图39所示是小商品城(000024)的增发新股上市前后的市场表现,上市当天价涨量增,由于大盘背景尚可,股价竟然连续大幅上涨,涨得让人口水直流。
(二)战略投资股的逆反逻辑套利
一般情况下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成本价是新股发行价格,这个价格多数情况下会比现时二级市场价格低,这样容易引来抛压,导致战略投资者持股上市当天或者前后几天股票下跌,如果这类股票上市当天或者之前表现强势,则存在盲点套利机会。
战略投资者持股上市当天和前后几天的具体走势,大家看到机会没有。另外请参看有战略投资者持股的代表首创股份关键时间走势,如图41所示。
(三)内部职工股的逆反逻辑套利
一般情况下内部职工股的持股成本价是原始股价格或者更低,这个价格多数情况下会比二级市场价格低,上市则容易引来抛压,导致内部职工股上市当天或者前后几天股价下跌,如果这类股票上市当天或者之前表现强势,则可能是这些内部职工股持有在极少数机构手中,存在盲点套利机会。凌钢股份内部职工股上市当天和前后几天的具体走势,凌钢股份成为了这阶段引人瞩目的黑马,并领涨钢铁板块。
五、大宗交易
大宗交易:指单笔交易规模远大于市场平均单笔交易规模的交易现象。交易方式:深交所在交易日14:55前输入交易系统,经确认后成交。
A股、基金每笔大宗交易申报数量不得低于50万股/份,债券每笔申报数量不得低于5000手。上交所在交易目的15:00。15:30进行,A股、B股交易数量在50万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额在300万元(含)人民币、30万美元(含)以上。基金交易数量在300万份(含)以上,或交易金额在300万元(含)人民币以上。债券交易数量在2万手(含)以上,或交易金额在2000万元(含)人民币以上。回购交易数量在5万手(含)以上,或交易金额在5000万元(含)人民币以上。根据市场情况,上交所可以调整大宗交易的品种和最低限额。
2002年3月19日首笔大宗交易在深交所登场,上交所后来也推出了大宗交易业务。至此,沪深两个交易市场均实现了大宗交易。大宗交易旨在减少市场波动风险的基础上提高市场流动性。沪深两市在弱市时期的日均成交金额都较低,这种成交状况不利于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正常操作。如果机构投资者进行大规模操作,就会增加市场的波动风险,并使交易成本提高。推出大宗交易,机构投资者的这种状况有望改善,但是,由于涉及新机构的选择、转让双方利益及股价的定价问题,大宗交易的频率不会很高。
深交所推出大宗交易业务后,首笔大宗交易产生于银河证券包销的罗牛山股份,这意味着券商包销板块将会成为大宗交易的首选品种,其后的多次案例也印证了这点。相对于券商包销板块,一些业内人士更看好大盘蓝筹股的大宗交易,但是目前这种案例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