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收藏阳光
8797700000048

第48章 照镜子

自从有了镜子,尽管从铜镜到玻璃镜不断“进化”,照镜子的人也难于计数,尤其是女人。有的人一生在镜子面前沉醉不少美好时光,通过照镜子看清自己的姿容,给自己掂量一下美丽的斤两,要做到心静如水,波澜不惊恐怕少数,通常是杂味瓶里的味道居多,比如,欣喜、麻木、自信、沮丧、懊恼、尴尬……

生活中的事儿往往“逆流”而行。有位“资深美女”感慨道:总是错过,年轻时喜欢照镜子,却忙得像陀螺,没得闲。现在退休了,闲着,却连镜子也懒得照了。虽说镜子几乎成了每个人的影子,总是和日子紧紧相随,但是面对镜子的心境大不一样。女人正值妙龄大概比较喜欢照镜子,记得印度尼西亚有一首《照镜子》的民歌唱道:“妈妈她到林里去了,我在家里闷得发慌,墙上镜子请你下来,仔细照照我的模样,让我来吧我的房门轻轻关上。看我长得多么漂亮,那双眼睛又明又亮……”青春靓丽纯真的笑脸,在镜子面前端详一番,从全身照到脸部,从细微的脸部表情照到身姿,无不令心底开花,春风荡漾……然而,也有例外,我就是属于例外的一个。正值豆蔻年华时,我曾扎着两条长辫子,每天早晨要在镜子面前“奢侈”地花掉晨读的时间,结果,父亲要我剪成短发,要把时间用于刀刃上,早晨是诵读诗文的大好时光,理由千万条,没有一样令我认同。可是,慢慢地竟然在玉不硺不成器的“刀斧”之下成了习惯……现在,身边好多“铮亮”的东西皆可为镜子,偶尔在镜子前萌生一脸疑惑:素面朝天,不知节省下多少脂粉钱,还有宝贵的时间?眼前仿佛掠过一组按照年龄顺序摆放的黑白照片。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一份好心情在镜子面前品读自己其实也是一种快乐,虽有些孤芳自赏之嫌,却能够把真性情淋漓尽致的挥洒在镜子面前,好比自己给自己画像,甚至比照相更形象和直观,更富有灵性和可爱,因人在镜子面前是动态的,有些需要“微笑”服务的表情也是在镜子面前反复练就的。曾见陌生的旅行团友随身携带手镜子,每到停歇之处,忍不住在众人面前照镜子。她的脸上长着小酒窝,边照镜子边抿着嘴角,目光春波荡漾,发现脸上得补缺补漏,就背过人群,赶紧“补妆”,口红抹两下,粉饼扑一下,再仔细欣赏一番打满分才回归人群里。女为悦己者容,身边未见有什么欣赏者又何必如此?也许,她的心中想着远方正有一双炙热的眼神在凝视她吧。我本来不理解,后来一想,那些自以为容貌可人的女人有必要如此照镜子的,几乎习惯成自然。在电视里经常看到女明星,一进门就直奔“主题”——照镜子。发型、脸色、表情、眼神……统统在窥镜之列。那些生活在笼中的金丝雀也大概如此,连迎驾,还有“发嗲”的媚态都得在镜子前摆弄一番……

有悦己者,有众星捧月一般的际遇,还有年轻的,特殊职业的也一样喜欢照镜子,估计在这样靓丽的人生履历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色彩斑斓而富有诗意。

可是,还有相当的人,忙得连镜子也照不得。同样是女人,生活的差别如此之大,简直不可思议。乡下的女人,照镜子的心情就不一样,淳朴的心写满一张脸,大多在镜子面前瞥一眼了事。小时候读书途径一农妇家门口,每次见她蹲在“省草炉”前烧饭,经常弄得脸上有黑灰还不知道,估计没空照镜。活了大半辈子,辛勤劳作,对新事物的认识与周岁婴儿同列。

照镜如照心,照镜子常常被赋予一些违背本意初衷的笑话。胡屠户骂女婿范进一句很难听的话就是: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诸如此类损人的话,叫人“照镜子”其实不绝于耳的。有些男人在心底斥责人老珠黄的糟糠说:“你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模样。”的确,镜中的怨妇也凄凄惨惨戚戚,哀怨的眼神、愁眉紧锁,变形的脸苦难积淀其间,谁见了都觉得天要下雨了,眼睛也要挂上两行清泪。美女讥笑癞蛤蟆也常有“照镜子”之说。在电视上常有泼妇骂街,双手叉腰,“破口”大骂,怒目圆睁、甚至咬牙切齿的镜头,叫家人不堪忍受,那失态的样子,如果在镜子前表演一下,自我“欣赏”,可能会把恶心程度减半。

如果照镜子只当照到表面,未免太简单,岂不是可以模仿“画皮”的本领,把自己装扮得沉鱼落雁闭目羞花之貌?

殊不知,人的眼睛都是有穿透力的X光线,镜子里的那个“本人”其实是脱了窍的另一个自我。

相随心生,镜子善意提醒道。

照镜子,犹如太阳的光线折射出生活的焦点。

以快乐的心情在镜子面前久久端详,应该是幸福的。更重要的是,镜子照完之后心里欣欣然如喝了半杯红葡萄酒,便是好的。可是,一向春风得意,生活的狂风骤起,把一脸春色吹成纷纷落叶,把一池春水吹皱成河,也一样欣欣然就不容易了。有位原本幸福的女人,上帝不再宠她,化疗后头发脱落,每天在闺房中照镜子,顾影自怜,也不愿见外人,不久便郁郁而终。太诚实的镜子是生活在现实中的“魏征”,很能直谏,有时叫人难堪。

有一句很残酷的话是:“谁也拒绝不了衰老。”这于一向以外貌美为资本的人恐怕是不小的打击,足以把一向怒放的心花暴打得七零八落,不忍目睹。殊不知,一个人的外表本来就不是永恒的经典画作,不像微笑的蒙娜丽莎,也不是雕塑维纳斯,而是时刻受自然的风霜雨雪的侵袭,受生活的酸甜苦辣的浸泡,哪有不变之理?磐石做成的脸还会受风化呢。

照镜如问心,在镜子面前可否坦然面对,波澜不惊?像《千手观音》那个领舞邰丽华,始终眼睛略微朝下,就像观音的塑像一样,相随心生概莫如是吧!她说:“因为,我把音乐的节奏都融到我的血液里了,记在我的心里了。就是靠余光去看,而不是用眼睛盯着老师。”所以,她才能展现一个非常沉静非常恬美在世人面前。作为聋哑人,忧愁该有吧,可是磨炼出来的生存本领终于使她坦然面对生活的一切……连老师的眼睛也能靠眼睛的“余光”去面对就行。

我想,一个人用眼神的余光去对待镜子中的那个“我”就够了,坦然面对镜子,面对人生,要知道,一个人活在世上,需要许多镜子照不到的智慧……

2011年6月30日《闽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