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收藏阳光
8797700000035

第35章 烟雨龙舟竞渡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年年听到龙舟赛,却一次次错过……

端午节那天,下着迷蒙小雨,我们还是毫不犹豫地来到云霄将军山脚下的一个小村看龙舟赛。当车子绕过将军山公园径自开到和平农场,沿路山川凝碧,树叶挂珠,晶莹碧透,犹如善良的心湖一样清澈。村口的一条溪流边上已经挤满了人,一阵又一阵的“哼唷、哼唷”声从水面上飘过来,一下子把人的心情带到岸边,仿佛自己是其中的一员了。

两只龙舟各就各位,鞭炮声在山谷回荡,锣鼓声齐鸣,顿时人声鼎沸,山谷回音。这是一条蓄满水的溪涧,有些狭长,也仅能两只小木船在那里转悠,两端各插着一面红色的旗帜,溪涧的两面是山,山上翠竹茂密,滴翠凝碧,简直是一面戏台背景,葱茏的树、乌蒙的天、缥缈的小雨全让巨大的欢乐声冲洗得明朗。这是我见过的最小的河流蓄满生活热力的情景,简陋的小船仅有十六位赛手,不像有些地方的龙舟气派豪华,船头、船尾用樟木,一般有头旗、尾旗、大单旗、长幡(即,俗称的百足旗)、罗伞、罗架、木制神龛等装饰物。即使在古代,有的龙舟也很华丽,如画龙舟竞渡,硕大有神,雕镂精美,龙尾高卷,龙身还有数层重檐楼阁。这里的龙舟虽然仅仅是一只毫无装饰的小木船,可是创造的快乐也不少。人们按照鼓点出桨划水,“当、当、当”的铜锣声就是指挥和命令……划桨的队员一起喊“嗨”,桨划得深,船速就快一点。适当的时候岸边高地的土地庙里鼓乐齐鸣助威助兴,简单的条件却创造出不平凡的欢乐。

我脱下鞋袜,捋起裤脚,踩着脚下的泥泞,温润湿滑,惬意而舒心。拨开密集的人群,往水岸边站,过往的赛船就在眼皮底下一溜烟划过,还有个别淘气的小孩也在赛船上,拿着水勺从船上往外泼水,见到岸边的观众,故意把水往他们身上泼过去,惹得一阵哄笑,一位小阿妹穿着露背的连衣裙,差点儿跌倒在水里,幸亏旁边一位热心的小伙子护住她……两艘龙舟就这样,在锣鼓喧天,吆喝声阵阵的气氛中势均力敌,一圈,两圈、三圈……你追我赶。大概追赶了二三十圈,其中一队渐渐支撑不住,两艘龙舟都在同一边了,站在我旁边一位当地老农说,船在同一边,不下三五圈准能追上。

我说,这样赛龙舟的输赢有奖赏吗?他坦然一笑说,在我们这里,赛龙舟仅仅是民间的一项活动。在端午节前后,划龙舟大概有两个月,从四月份就到外边租船,两只小木船用不了多少钱,搁在这条溪上,谁想划船都可以下去。村里的老老少少大都习水性,比较年轻一点的女人也不甘示弱,自发组成赛龙舟队,随时下水比赛。还有女的划龙舟?我一听,心里漾起好奇的浪花,替那些勇敢的女同胞们高兴。一阵震天响的锣鼓声从岸边一座土地庙里传出来,声浪像冲击波震荡着山谷,似乎把树上的凝珠抖落,人们一下子哗啦啦往前挪身子,我周围有些挤,两只龙舟几乎要首尾相接,相差不到两米的距离。偏偏在这时候,眼看就要输的那只船上舀水的小孩,在船上大声喊加油,往赛手的后背泼冷水,好一股不甘示弱的小大人劲儿,观众也呐喊助威起来,即将被追上的那只船儿,来个峰回路转,重又飞驰起来……这样又转了两圈,在大家的欢呼声中握手。

下一轮比赛又要开始了。我在其中看他们招兵买马,领头的只不过是热心人而已,这个村庄的一切活动全是村民自发的,有钱的多出一些钱,矿泉水、点心都是热心人提供。有力的就出力,无论男女老少,能上场的喜欢就上绝不推诿。比赛就要开始,其中一条船还差两人,站在岸边一位十七八岁的小后生刚刚从上一轮比赛下来,又轻捷地跳到船上补了缺,当天他就参加了四轮龙舟赛,可是,一点也看不出疲惫的神情,我看到这些乡间的小伙子那股热辣辣的劲头不知不觉深受感动。想起那些戴着高度近视镜,被书本压弯了腰的“人才”,从他们身上根本看不到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的样子,不禁有些遗憾。在这自然山川和人气一样孕育着生机与活力的情形,萎靡与颓废、懊丧与懦弱一扫而光,心底阳光灿烂。

另一只船是女队员的,她们嘻嘻哈哈地从岸边轻轻一跃就上了船,然后划起桨,船桨在她们手中玩转自如,像夏天摇蒲扇一样轻松。我站在岸边感受她们身上散发的热情与豪爽,不时地为她们击掌叫好。虽然天空下着小雨,微风吹来的凉意此刻倒成了夏日的凉风。平常一直窝在城里,现在一下子在自然山川和淳朴民风中感受火热的生活气息,心生羡慕甚至跃跃欲试。

云霄朋友对我说:“你也可以下去比赛、划船。”“我也可以参赛?”她说:“你别看我们这小地方,其他村庄的人愿意就可以来比一场。连县城的干部,村里在外地工作的人,还有大学生,端午节回家也可以置身其中。端午节过后,也照样划龙舟。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民间民俗活动呢!正如有些国家不在乎世界冠军却在乎全民健身一样。

小时候在家乡也曾见过龙舟赛,当时赛龙舟是因为池塘“不干净”,有小孩溺水身亡而举行龙舟赛,据说划过龙舟的池塘就安全了,因此,那时龙舟赛带有迷信色彩,叫人心里蒙着淡淡的忧虑,有些不敢近前。在福州西湖看到一场精彩又繁华的龙舟赛,福州龙舟长18米,选手32人。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金黄色的豪华龙舟,像蛟龙出水,一出场像离弦之箭“呼”的一声一下子冲出老远,西湖两岸张灯结彩,场面壮观,有警察护卫观众安全,但是龙舟在眼前一晃而过,湖面比较宽阔,看不清赛船队员的表情,清一色的服装、整齐划一的拼搏,望着赛船,看花了眼。我边看边浮现起家乡赛龙舟的情形,不禁感到有些距离,人在他乡,每逢佳节倍思亲,眼前的欢乐是他们的,我有点怅惘。而这里的小船经过观众跟前的时候,个别队员就分心了,要么朝岸边挤眉弄眼,要么故意大声吆喝,叫观众情不自禁。

雨,暂停了,队员纷纷爬上岸,一切显得相对安静,就像一首歌的间奏乐曲,像有一场大赛开赛之前的休整。

我为之紧张兴奋的心弦也稍稍松弛,走到一处比较干燥的高地,几个当地的小商贩正在叫卖粽子、玉米穗、桃子、冰棍……还有一些我小时候曾经喜欢的老玩意儿。

置身在这久违的乡间节庆中,生活的热力在心灵传递,心像鼓槌敲击。我凝望四周,不远处逶迤的乌山云雾缭绕,恰似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乡民们生活的气息如此淳朴而浓厚,像刚刚打开瓶子封口的老白酒,一阵又一阵的醇香直往心门窜,这无需奢侈厚重的民俗活动,像滔滔的江水永不停歇地流淌……

《闽南风》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