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收藏阳光
8797700000030

第30章 油菜花开满地金

乾隆皇帝在《菜花》诗中写道:

黄萼裳裳绿叶稠,

千村欣卜榨新油。

爱他生计资民用,

不是闲花野草流。

既可观赏,又有民用价值的油菜花是花中宝。可是,以为是大地之子的我们,想闻一闻泥土的芳香,见一见油菜花汇成的金色海洋,也得四处打探,四下寻觅。

在寻常的日子里,从乡间菜园小径走过,瞥见整畦金色的油菜花随风摇曳,仿佛看到金子在那儿闪光。在前往沈从文的故乡——凤凰小镇途中,终于看到豪放的一片花海,这里的山山水水都被覆盖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田野抹上了一片翠绿,其间点点滴滴地透出了一丝丝的淡黄——那是一种精力旺盛、生机勃勃的浪漫宣言。

远山、苗寨、雾纱在金色的海洋中沉浮。

天,下着迷蒙小雨,前往苗寨的小路满是泥泞,一行人行走其间,打着花花绿绿的伞,远远望去就像模特在金黄的地毯上走台步,身子微微摇晃,手中的“道具”很惹眼。我终于看到大地怀抱里长出了难得一见的画面。一垄垄、一畦畦,沟壑分明,平整有序,无杂草蜗居,整个小山丘梯田似的开遍,由山脚、山腰漫到山顶。到底是油菜花的山,还是油菜花的海?反正金黄的波浪一阵又一阵滚滚而来随风而往。那些次第开放的油菜花,就像大山孕育出的一茬又一茬儿女,像是躲避炽热目光的追赶,满山坡调皮地奔跑。种子散落在山沟沟,一朵两朵就在路边的山沟沟旁开着,只要有土壤的地方它们就无忧无虑地开花结子,我甚至看到峭壁的半山腰也有金灿灿的寥寥无几的油菜花在那里笑着,为黑黝的峭壁悬崖凝固一束金色阳光。

常言道:常在花间走,能活九十九。金灿灿的油菜花在迷蒙雾气中莹润多姿,我恨不得在油菜花丛中多停留一会儿,无奈紧跟队伍走马观花。只能凭借照相机的快门不停地合影,纯粹金黄的色彩做背景,人就像在金色大舞台中,无论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与艳丽的油菜花搭配,再加上细雨初停时,油菜花上挂着水珠,色彩最为鲜艳明润。拍下花海中的人,拍下花海中的渺渺轻雾,摄下远山环绕的金色海峡,留下绿水山川的灵气,将图画定格在油菜花的脸庞。让一缕缕浪漫飘过花丛,在山坡上漫开。就像有情人手挽手在花间奔跑一样,留下思念,留下一颗滚烫的心,留下一地温情。

我蹲下身,捏着像发酵好的面一样柔软温润的泥土,有些肥沃有些黑。一位苗族老农从小径走来,见我捏着一把泥土,朝我善意地笑笑,随后一脸愕然。也许他见惯了亲手耕耘的这片土地的色彩,他还能从中看到好似一颗颗金子组成的花朵,为大地造就了一个金色的春天,处处飘香处处令人醉,更看重油菜花的花瓣落尽之后,便长出尖细圆滑、结实饱满的角,尖角里结满了菜子。菜子儿可榨成油,油饼还是很好的饲料,油菜杆儿还可当材烧,燃烧后的灰烬还可作上等的肥料。我想,他们看到这一片金色花之海的时候,心中升腾起来的希望也一样带着金黄的色彩吧!

我微笑着凝视他一会儿,点头表示赞许,却瞥见他握着锄头的粗糙大手青筋凸现,眼里流泻着纯朴的光。我与油菜花挥手作别,怀里揣着油菜花的香,参观了把山川装点得金灿灿的“花匠”(苗民)的生活空间。乱石垒砌的简陋房屋前堆砌的整叠的木材,墙壁上裸露着块块石头的脸庞。他们烧的是冒烟的柴草,用的是简易的锅碗瓢盆,灶台呢,无非是在屋子中央挖一个坑,就像野炊临时搭的灶台,在屋里烧菜做饭,把屋子熏得发黑发亮。这样的生活何其简单!简单的饮食、简单的愿望、简单的见识、简单的经历,用心耕耘那一片沃土,对土地的热爱视同子嗣一样呵护,让泥土散发一缕缕芳香。他们双手经营的土地就像画师的宣纸,山川湖泽就是他们绘画的文房四宝,日月星辰就是他们艺术构思源泉,村边的土地正是他们的希望。

我不禁想起那些苗民在阳光下轻拂着这些油菜角,摸着艰辛的知足的样子。菜角里圆滚的籽粒,是他们忐忑又滚烫的心。这些生活在原生态的僻远山区的“艺术家”们,创造了人间最辉煌的色彩——金色图案,令旅行家们叹为观止,为画家们提供最原始的素材,为诗人酝酿最浪漫的诗情,他们双手描绘的金色春天,生活的世界却被远远地摔在春天的背后,生活的寒流一直萦绕在他们的空间,他们那双有力的大手把成片的油菜花伺候得金灿灿,然而,多大的土地才能栽种出与一克的黄金等价?

多情应笑我,苍茫大地何其大,千里迢迢不辞远行才在比较封闭的山区看到油菜花之海洋,甚至把看油菜花当旅游的缘由,心里实在忧喜参半。

获中国散文学会举办的2010年全国散文论坛一等奖 入编《当代散文家大辞典》的配套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