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收藏阳光
8797700000022

第22章 荷之絮语

夏日来临,真想在荷塘小径上徜徉,闻一闻出水荷花那种清雅脱俗的芬芳,呼吸一下郊外的清新空气,让清风吹落一身世俗的尘埃,在荷塘的清韵中唤起宠辱皆忘的圣洁情怀,让清风朗月似的思绪在心湖里荡漾。

身居喧嚣闹市,这般简单的心愿显然是一种奢侈与浪漫。

只得让思念充满丝般圣洁的光泽,在心的荷塘里茁壮长成一抹绿意。是一丝羞涩的翠色,是青绿色的田田荷钱,是一种新鲜的娇媚,是一种迎风的无畏,带着对世界的一点惊讶、一点好奇、一点纯净的向往,走向心灵的远方。

在乡下,荷塘随处可见,饱览荷花秀色的感觉在心中好像水过无痕。

多少年来,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朦胧美,让我心中的荷花散发格外馨香。

前些日子到北京,也到清华园,终于见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其实,清华园的荷塘比较小,不像乡下的荷塘那样宽阔,与绵延的远山、碧绿的田野、秀美的村庄、蓝天白云共建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卷,给人一种旷野的美。清华园的荷塘边上有郁郁葱葱的柳树,多了些清幽,多了些历史的记忆,诗情画意盎然其间。可惜我是白天到那里的,清华大学现在向游客开放,显得有些喧嚣,荷塘上翠绿的荷叶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更没有弥漫在荷塘上面的薄雾轻纱般的淡淡忧伤,一切显得亮丽。我踱着脚步,在荷塘边沿着那个大文豪的足迹,跟着《荷塘月色》所描绘的景致走着,“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下的那种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和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的感受如历史的烟尘在阳光下变得明朗,多年来的那分朦胧的诗情画意在亲临其境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印象中的荷花,是在明媚的阳光下有好友结伴而行所见。那些不喜群聚,超然、圣洁的荷花,总令我在乍见之余怦然心动。只见盛开的荷花明艳而不俗,瑰丽而趣雅。在阳光照耀之下,在多彩的云层和绿色的裙叶相衬之间,粉红色的含苞的蕾,绽开的花,犹如云中仙子下凡水之中。看那鱼戏莲叶间,小荷尖角微露,碧波微澜,碧绿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绿色吮吸着水、沐浴着光、汲取着自然的风雨,尽显绿色生命的本色。果真是生命吗?生自淤泥,却又远离尘染,于纷争中不斗,处喧嚣下不争。宠辱不惊,毁誉不躁,独留清气于天地间。此时的我,心甘情愿成了一片绿色的荷叶,摇曳着我的绿衣,挥动着裙摆在舞蹈;捧着心语的笑靥,带着《诗经》亘古不变的灵魂之美,蜿蜒没有悲凉岁月的书香气,让翠色哗啦啦作响。

记得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这样赞誉莲——“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对荷花的溢美之词,让我想起一些品行似莲的人。待字闺中、春情荡漾的豆蔻少女,正是含苞欲放的荷花,不媚不妖,粉颊含羞,恰似娥仙翩翩来,靓颜更胜含苞莲,她有着荷花一样的容颜,荷花一样的芳香,荷花一样的忧愁,其娇羞之态就是一朵带露的莲花。在浮躁的都市里,在滚滚的人流中,见了清水芙蓉似的女孩,是一道难得的亮丽风景线。于是,在心中难免由衷地发出一串感叹号,觉得是在吟诵一首意境优美的诗,欣赏一幅超凡脱俗的水墨画,闻到阵阵荷花的清香。至于迎风而开、在阳光下尽情绽放的荷花,好像是望穿秋水、若有所思的绝妙佳人,风姿绰约,人见人爱,然而她有莲之清高,莲之玉洁,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君子,叫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又怎能令人释怀呢!含苞的荷、盛开的莲,就是生命的春天与夏季,诱人的风姿醉人心怀。

人们所见的是“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这,又是莲花步入生命的秋冬时节,从人们的视野中悄然消逝,只有“留得残荷听雨声”尚有点儿诗情在其间。更多的精力孕育深埋在淤泥中的藕,真正走向成熟与收获。

莲之生命,可贵就在“花开是诗,花落是实”!春夏的荷花是美的使者,美的灵魂,是愉悦心灵的雅乐,秋冬的莲是一支滋养生命的歌,到底有哪一种花能与之相媲美呢?

2009年10月26日《闽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