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
8790300000028

第28章 陈绍鹏 牛文文(2)

我爸爸妈妈也说:“你要不好好读书,这就是将来的宿命。”我想,自己再也不会做农民,一定要好好学习,找一个好的工作,离开农村,最后愿望实现了。但是干了19年的IT之后,现在我又回归到农业了。

牛文文:我小时候在陕北农村,陕北最大的问题是缺水,我们在山上住,孩子放学要把家里的水缸弄满。我跟妹妹弟弟,要走五里山路去有水的地方排队打水。打了水再抬回家,要把一缸水弄满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但最苦的不是抬水,最苦的活儿是锄地。在山上我们种糜子、谷子,一大早就跟着父母出去锄地。锄地还是技术活,不能光机械性地干,得边干边认真看,不能把草和苗一起锄了。像机器人一样一天干十几个小时的重复性工作。

中国农民受的这些苦和罪,让农村孩子都以跳脱农门为奋斗目标,而人才的流失也成为农业长期以来进步缓慢的重要原因。

我也算是逃离农口了,我是1984到1988年读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我们系40个同学……

陈绍鹏:有多少现在还真正从事农业?

牛文文:一个也没有了。刚毕业的时候,有十几个人去了农业银行,这还算是跟农业沾点边儿,但现在农业银行也是一个标准的商业化银行。反正我已经逃了。

13亿人要以这点土地养活,本来就很难。但是我们这几十年来,还要吃得好。中国人本不喝牛奶,现在要人人喝牛奶。本来我们不喝葡萄酒,现在也喝上了。一代人把几千年的生活饮食习惯改变并且提升了,我们要吃得饱、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

这就导致这片土地生产的东西,需要一些加速器,但加速器让早年的功臣变成了罪人。我记得有一篇文章说,三聚氰氨曾经是科技发明科技进步二等奖,这说明当年肯定是认为有用的。在没有饲料工业之前,我们怎么想象养猪业,想象养鸡产业?如果没有庞大的饲料产业,我们的动物产品是难以形成的,可是要让整个饲料工业发展起来,其中必然会有一些新研发的东西。突然在哪一天,因为时间的累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曾经的研发功臣就变成罪人了。

陈绍鹏:你说的是很深层次的问题,但我自己觉得中国的农业还是有希望的,因为现在国家还是创造了一个比较良性的环境,比如连续的十几个一号文件。老百姓和政府都意识到要改变。

农业缺人才,但国人的欲望却空前地膨胀。在解决了温饱之后,我们开始纵容自己的味蕾,还要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谩骂农业。其实,也许那个谩骂的人就曾经是农业的逃兵。对于农业,对于食品安全,我们很多人都难逃罪责。每个人都在指责,却无人愿意投身其中。所以现在做农业,我觉得时机很对。

分享个故事,因为我一路在联想集团发展还是不错的,我爸爸妈妈挺以我为骄傲的。到佳沃之前我没跟他们讲过,公开宣布之后,他们通过网络看到了。在上任之前,我想着即将投入战斗了,先回去看看爸妈。本来我是意气风发,带着很多对未来的憧憬兴冲冲回去的,但一进家门,就发现我爸非常不高兴的样子,抽着烟,不说话。我妈拉着我的手说:“儿子,你怎么了?你为什么又回来搞农业了呀?你们老板是不是不满意你,给你降职了?把你从一个好部门给你降到一个差部门去了?”我说:“没有啊,农业挺好的呀。”她说:“好什么呀!我和你爸辛苦一辈子,就是想你们弟兄离开农村,离开农业,你怎么又回来了?你不要瞒我们,是不是你们老板不准备要你了?对你业绩不满意?或者出了什么事情?”我妈说得特别动情,甚至眼泪都在眼圈转,她觉得我没说真话。当时我也有点傻,不知道怎么解释。我突然想到,这就是农业的现实,在中国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一点骄傲和自豪感都没有,所有的人都想逃离,想到这儿我立刻就冷静了很多,但心情也沉重了一些。

最后,我还是劝了劝爸妈,但我又不能说些大道理,讲些农业永远是朝阳行业之类的空话。我只好跟他们说:“爸妈,你们放心,农业会越来越好的,我会越来越好的。”

联想农业的新玩法

背负着社会的期望、联想的嘱托和父母的焦虑,陈绍鹏艰难地上路了。想改变中国食品安全的乱象,或许最好的方式就是踏踏实实做好农业企业,在这方面,联想永远是行动派。2013年5月9日,联想控股集团宣布成立自主品牌——佳沃。为了这个品牌的筹备,在过去一年里,陈绍鹏,这个农民的儿子在更广阔的农田中找寻到了似曾相识的幸福时光。

陈绍鹏:你知道羊驼吗?

牛文文:没见过。

陈绍鹏:羊驼是一种神话中的神兽。有一次我们去智利的农场考察,在路上突然看见羊驼,我们就觉得太神奇了!拿出手机使劲拍照,结果又走了一段路,发现又有一大群羊驼,原来是我们种植公司的农场主,养了很多的羊驼。

他们那边的农场一般都会散养一些动物,因为他们觉得,散养一些动物,对生态平衡有好处,不会有更多的病虫害。

还有我们去澳洲的种植基地,我一个刚刚投身农业的同事突然看见一只袋鼠,特别兴奋,使劲追着照相。结果再走一会儿,发现树林子里有很多袋鼠在那儿蹦蹦跳跳。能经常在这样的田园风光里享受与动物相伴的乐趣,我们工作起来也觉得挺有意思的。

而且随着考察的深入,我们不仅对舒适的自然气候和可爱的野生动物有感慨,也开始惊叹和折服于当地农民丰富的水果种植经验和现代化的农业技术。

农业是一个比较脆弱的行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有些因素是不可抗的,但是当地的农民很有办法。

举个例子说,我们在智利买了五家种植公司,种车厘子、蓝莓、猕猴桃……都是为了冬季给国内供应新鲜水果。今年车厘子就遇到了问题。要采摘的时候连续几天下大雨,后来雨虽然停了,但果子全是湿的。车厘子如果采摘的时候有水,品质会受影响,特别容易烂,货架期就会变得特别短。如果在国内可能会想一些徒劳无功的土办法。但那个种植公司的总经理是一个特别有创造力的人,他雇了直升机,测试到一个最佳的高度,在几百亩的果园上面来回飞,利用直升机螺旋桨的风力,把车厘子上面的水吹干。这招特别有效,果子基本没受什么影响。

还有一次,我去一个农场,看到施肥的拖拉机上面有一个像电脑一样的装置,我问是干什么的。农场主告诉我,是GPS管理系统,为精准定位。后来施完肥,他们用GPS打了一张表给我看,我发现,每行树走了几遍,哪儿走得密哪儿走得疏,都一目了然。农业虽然脆弱,但人的智慧也是有创造力的,能去解决问题。我们去国外并购就能借鉴国外这些先进科技,这对我国的农业来说,特别有价值。

牛文文: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的一个老师出过国,他说,国外当农民要考证的,在一些农业发达的国家,即使你家里有土地,还是要考试才能从事农业。他感慨这在中国什么时候能实现呢?现在看,从农事业不但是一个工业,而且是信息化的大数据产业。

我们黑马营里有几个学员,也是从事高科技农业的。他们的技术也非常先进,比如茶叶,每一包茶要有二维码,能够跟踪到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产的等一系列数据。

陈绍鹏:我们现在上市产品就是这样,用手机一扫包装盒上的二维码,马上就能知道产自哪个基地、哪个加工厂、哪条生产线。

一个果子的整个种植生产周期我们统计了一下,是150个标准操作环节、300人次,整个的数据信息量要有3000多个字段才能够管理和记录起来。而且我们在每一个种植片区都有气象仪,温度、湿度、光照、水分、含氧量……全部实施监测记录在电脑里面。这样积累好多年之后,会是一个大数据,对生产基地研究得比较透彻,也有了适合那个基地做种植管理的一整套经验积累。

牛文文:其实你是从IT出发,到了农业,又回到大数据的IT。但前提是得有那么大一个基础让你去做这些事,如果都是分散的小农业,就搞不起来。

陈绍鹏:所以国家倡导家庭农场和大户,正因如此,我们的模式就应运而生。

牛文文:面对如今已经陷入重病的食品工业,需要的不是再多添一张谩骂的嘴,需要的是踏踏实实做好农业的科技人才和负责任的企业,我觉得你们追求的不是高科技企业的玩票,也不是互联网大佬的田园回归,你们是想以自己的努力,重振中国农业事业。等待你们的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份努力和坚持,都值得我们尊重。

编导手记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才上高三,晚自习前和小伙伴们坐在教室里边吃饭边看比赛。除了清楚地记得当时内心澎湃着的自豪感,我还记住了一个品牌——联想。那时还和小伙伴们打趣说:“联想这广告费肯定老贵了!”

5年之后,我见到了主导奥运合作工作的联想“少帅”陈绍鹏。不过这时的他,已经成为联想农业的掌门人。

近20年的时间里,陈绍鹏在联想集团从普通销售员一步步走到高级副总裁。事业顺风顺水时,他却跑去搞农业,这样的决定令很多人大吃一惊,就连其父母都无法理解,以为他犯了错误,不受领导的喜爱了。

而相似的经历,也曾出现在牛文文的身上。2008年,时任《中国企业家》杂志总编辑的牛文文选择辞职并创办杂志《创业家》。他说要将《创业家》办成“中国的《福布斯》”。然而,人到中年,放弃所有的成就重新起跑,又谈何容易。

牛文文在现场给我们分享了当时的故事:“我们在2008年3月团队就差不多齐了,就等一个刊号出版杂志。没想到5月地震了,汶川大地震,8月就奥运会了,就生生从3月到8月,5个月时间里边没事干,没事干当初筹备的启动资金就花得差不多了。一人就发3000块钱生活费,这个时候有的兄弟扛不住了,冲进我的办公室说:‘老牛你真实地告诉我你到底有没有刊号?你是不是骗我们的?你到底有没有钱?’我知道没有,但我只能说:‘有!你相信就有,你不相信就没有。’这个过程已经把人磨的呀,大家准备好要起航了,你以前的地方都欢送你了,大家都觉得你不是走了嘛,咋你这个产品老不出来呀?”

我佩服成功者,更佩服放弃成功重新开始的人。人到中年,或许很难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然而牛文文认为,现在的创业者都更认现实,梦想没有那么大。他不想这样。记得在节目开始之前,我问他,为什么会选择出来自己做,他这样回答我:“美国的竞争力在于普通美国人,可以把一个想法,把一种生活方式变成一个商业模式,变成一个商业帝国。如果中国也有这样的机会,那么我生逢其时,我就愿意做这件事。所以我有这种使命感,觉得自己做这件事最合适,因为我知道过去这几代企业家的事业是怎么从小到大的,我也有这些人的这种积累。我愿意引导新一代来寻找发现,并帮助孵化做这件事,所以实际上这些事,对我来讲就是个事业。”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优酷“11度青春”系列微电影里面的《老男孩》,记不记得那首歌:“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

他们在行动,而你在做什么?

(优酷《老友记》导演:卢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