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
8790300000027

第27章 陈绍鹏 牛文文(1)

联想布局农业内幕

“绍鹏,有个机会你想试试吗?就是我们联想的农业板块。”电话那端,传来联想掌门柳传志的声音,陈绍鹏几乎不假思索就答应了。

如同1993年想干一番大事业而放弃机关的工作,加入联想集团一样。这一次,陈绍鹏离开了自己血拼多年的联想集团,在联想控股的平台上开创另一番天地。

这个机会,是陈绍鹏一直期盼的。

1969年8月出生的陈绍鹏是家里第六个男孩,他的父母都是甘肃当地的普通农民,在他出生前,父母都期盼将要降生的孩子会是一个女孩。

1988年,本想报考国防科技大学的陈绍鹏,在哥哥的建议下选择了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专业。

1992年毕业后,陈绍鹏以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了留京资格,被分配到当时的轻工业部下属的某单位计算机中心工作。不过,不甘寂寞的他第二年就通过报纸上的广告应聘进了联想集团。

从一名普通的销售员做起,陈绍鹏以令人惊讶的业绩迅速成长。13年后,他晋升为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两年后,陈绍鹏又被任命为联想集团亚太和俄罗斯地区总裁,肩负联想集团开拓新兴市场的使命。

2008年,陈绍鹏飞往美国,参加了在哈佛大学一个为期三个月的高级管理培训班。这个“换脑子”的学习课程,让陈绍鹏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另一种冲动:他想从将才上升到帅才。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他给自己的答案是:创业。他现实地考量了自己创业的两种路径:离开联想,做一家全新的企业,或者在联想控股下领导新的事业。

偶尔,在与柳传志、杨元庆吃饭的席间,陈绍鹏也婉转地吐露过自己的这个想法。“联想控股要多元化大发展,这样的机会有的是。”柳传志曾这样回答他。

机会说来就来,只是让陈绍鹏稍有意外的是,老柳会问他对农业感不感兴趣。兴奋之后仔细一琢磨,陈绍鹏明白了。

经过多年的发展,联想早已从原来以PC业务为主的公司转变成了一家集IT、房地产、投资、消费与现代服务、化工新材料、现代农业等于一体的控股平台。

在柳传志的规划之中,联想控股将于2014—2016年整体上市。而农业将会成为确保公司在上市之后利润增长的“二级火箭”。足见,农业板块对于整个联想控股的未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屡见不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像联想这样的大企业参与这个行业。”见面详谈,柳传志巧妙地用了这么一个极具使命感的开场白,让陈绍鹏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不过,从市场化程度很高的IT领域一猛子扎进水深火热的大农业,从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到从头做起的创业者,柳传志为何笃定陈绍鹏能够完成转变?

“事为先,人为重”,这是柳传志的管理风格。对于投资大农业,老柳需要寻找一位既深谙联想文化、现代企业运营,又能踏实苦干的帅才。显然,陈绍鹏早已在老柳的布局当中。

但从高档写字楼的空调房到大太阳暴晒的田间地头,比陈绍鹏预料的还要艰难。

“我答应柳总的那一刻,就开始做心态的准备和调整。”陈绍鹏明白,自己面对的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在过渡期,陈绍鹏白天高强度地打联想集团新兴市场攻坚战,深夜恶补农业领域的知识。

在完成了联想集团内部的工作交接后,2011年10月陈绍鹏对外正式接管联想控股农业板块——佳沃集团。

农业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应该从哪个角度切入广阔的农业领域?要把佳沃打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上任伊始,问题便接踵而来。

PC与农业不但在产品上截然不同,更重要的是两者生产要素也大相径庭。PC是一个偏重于人类智慧的产业,不受自然周期影响。而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不但需要智慧的投入,还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另外,作为快消行业的PC,技术进步与升级可谓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而农业是一个长周期行业,一般都是十几年,甚至四五十年,才能够积淀出来一个突破性的创造。

在联想集团,陈绍鹏是那种“能把冰激凌卖给北极熊的人”。但过去在PC上的经验根本无法直接嫁接在田间的果木上。

农业的产业链长,分育种、栽培、收割、包装、运输和销售等若干环节,每一个环节的管理都非常分散。

实际上,联想进入农业,其最大的资本是在于现代企业管理和运营的系统经验。如果不能把联想多年来积累的这些经验植入到农业上,那么做现代农业就会是一纸空谈。

“我喜欢琢磨产业管理等一些东西,许多产业端对端的框架都能清晰浮现在我脑海之中。”陈绍鹏清楚地知道,佳沃要做全产业链的战略,就是嫁接了过去的经验。他考虑问题,也开始用创业者的心态。

选择蓝莓和猕猴桃这两种水果,从高端果业切入农业,并在一起步就踏着国际化步点。陈绍鹏的战略逻辑同样是来自联想集团的经历,“基于联想曾经成功并购了IBM的PC部,我们一开始就认识到现代果业是一个全球化运营的行业”。

过去,陈绍鹏有三个助理,一个帮助他管理业务落实,一个安排他的日程,还有一个则负责陈绍鹏的差旅等事宜。而来了佳沃以后,陈绍鹏只带了一个兼职的秘书,更多时候,他必须自己去写PPT、安排日程,做很多琐碎的事情。

“在联想集团的时候,钱只是个数字,需要调用的时候肯定是有的。现在,我们买个办公家具,我都得亲自过问一下,算一算账。”陈绍鹏坦言虽然对创业早有心理准备,但当真正面对现实问题的时候,很小的问题都像是在翻越一座大山。

“当你了解一件一件具体的事情的时候,每一次都会给你撞击式的观念转变。”陈绍鹏说自己现在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因为要快速吸收这个行业的专业知识,要与农业专家交流,了解农产品种植知识,为公司的产业布局、战略制定做准备,晚上还要对所见所闻进行消化,翻阅大量的资料,弥补理论上的不足。

另外,还要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比如农业种植可能面临的自然风险。然而,对于当初的选择,陈绍鹏却没有一丝后悔,反而“很兴奋”。

做IT时,陈绍鹏是空中飞人,打着“飞的”到处跑。但做农民,得接地气。

有一次,陈绍鹏带着自己的团队去陕西做猕猴桃试验,开始的时候他还带着过去做IT的那种感觉,西装笔挺,打着领带,皮鞋锃亮。但是到了果园,他一脚就陷进了泥土中,皮鞋上沾满了泥。索性,陈绍鹏卷起西裤裤管,蹲在泥地里,细心听专家讲解猕猴桃,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最后衣服和鞋已经完全没了样子。

陈绍鹏还经常得拉着团队去考察,有几回到不通车的地方,他还得亲自拦下老乡的拖拉机,载着团队去现场。然后,个个灰头土脸地坐在高高低低的小板凳上开露天会议,被一旁的鸡鸭围观。

“我们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状态。”聊起这些,陈绍鹏一脸随遇而安的憨笑,“我本性就喜欢山水田园,做农业正好满足了我的这些本性。”

2013年8月9日,联想控股宣布旗下专事经营管理酒业品牌的丰联集团总裁路通离任,佳沃集团总裁陈绍鹏兼任丰联集团董事长、CEO。两年时间里,陈绍鹏这个联想新农民渐入佳境。他的转型成功,源于自己的努力,也因为有柳传志这个伯乐。

而《创业家》杂志的总编辑兼社长牛文文,也曾在柳传志的鼓励下坚定自己的信念。

1966年出生于陕西神木的牛文文同样是农家子弟。不过,曾就读于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的他,早早逃离了农业,一毕业就开始从事媒体工作,至今没有离开。

《中国企业家》总编辑的身份曾是牛文文身上耀眼的光环。42岁那年,他选择了放弃这个标签,凭一腔热血创办了《创业家》杂志。创业之初,也是他最艰难的时候,他找到了柳传志。柳传志当时给他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创业家的前面永远是千难万险,他们要做的事情永远是披荆斩棘,所以创业家永远会得到社会尊重。”这句话让牛文文获益匪浅,也确信自己做的事,是大事,是在推动中国商业的发展。

五年后的今天,《创业家》在渐渐没落的纸媒中成为一道风景,特别是牛文文发起的“黑马训练营”,帮助许多创业者寻找到了合适的方向与平台。牛文文也成为年轻创业者眼中的筑梦师。

与陈绍鹏一样,对联想,对柳传志,牛文文一直心存尊重,当有着同样情愫的两位老友在《老友记》相遇,联想的新想法——如何玩转大农业,成为两个人聊天绕不开的话题。

舌尖上的安全

当食品安全问题肆虐来袭,当人们的消费欲望不断膨胀,当代农业何以自持?联想农业掌门人陈绍鹏对话农业出身的资深媒体人牛文文,解析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以农业的视角分析解决之道。

陈绍鹏:我和太太经常睡觉前看电视,有一天半夜12点多了,电视里演如何识别真紫米的节目。因为家里天天吃紫米,所以我俩就全神贯注看专家验证怎么识别假的染色紫米。看完之后,我们就到厨房把紫米取出来用专家教的方法试,结果十粒米只有三粒是真紫米,剩下七粒都是染色的。

那天晚上直到凌晨两点多,我俩还坐在餐桌前商量:怎么办呢?这些米肯定是不能吃了,但是要去哪儿买真的紫米呢?两个人面面相觑,却想不出办法。

牛文文:以前有篇文章讲,几千年来中国人种米、种面,从来没有过毒大米,也从来没有地沟油。但到了咱们这个时代,这些就都有了。最基本的,水有问题、面有问题、油有问题,还有假羊肉、毒大米、毒胶囊、毒奶粉,一次又一次让我们陷入“假”和“毒”的恐慌之中。食品、药品的安全,成为大家内心无法消弭的隐疾,也成为我们这个传统农业大国无法言表的伤痛。我是农民的孩子,也是农村出来的,我不知道我们的农业究竟怎么了?

陈绍鹏:我也是农民的孩子。我们都感同身受。现在联想做农业,也是因为我们自己和亲戚朋友们吃东西总不放心,想吃得更安全,所以觉得进军农业是一个机会,也能做一件既利己、利民,也利国的事。

牛文文:中国的农业现在成这个样子,我觉得挺悲哀的。现在中国的食品工业,实际上被化学工业污染了。三聚氰氨从哪儿来的?激素从哪儿来的?都是化学工业来的。化学工业进入到食品工业,原来的科技创新,最终却成了食品安全的罪魁祸首。

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农民可能没想那么多,一批IT界的高管却纷纷表示支持农业并亲自试水。网易的丁磊开始在浙江养猪,京东刘强东宣布回家种水稻。不过,我想他们可能是在玩票。但联想控股成立了独立的企业,应该是真正要进行农业产业运作。你虽然是从农村出来的,但工作之后是纯粹IT背景,你怎么想到要回归农业呢?

陈绍鹏:其实我开始也没想到。我从小就跟父母一起干农活。初中的时候,一到农忙就得回去帮忙。那时,我最怕的是割麦子,因为都是手工拿镰刀割,大家站成一排,拿着镰刀就往前割。家人都割得很快,我就拼命往前赶,有时候不小心镰刀尖会把脚趾划破。那时候就觉得一定不能在农村待着。赶快离开农村,也是我好好读书的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