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下一个淘宝卖家精英就是你
8781800000046

第46章 热情过度惹人疑

Mr .卖家精英

你可以对他好,但一定不要过分的好,那样对方很可能不懂得珍惜,甚至怀疑你另有所图。凡事都在一个“度”。

众所周知,热情是每位卖家或客服人员招揽顾客的必要态度和手段,但是,各位请注意,凡事都会过犹不及,热情也应该在一个尺度范围内。无论是售前的咨询沟通,还是售后的交流,都应该让买家觉得你的热情恰到好处,而不是来得快去得也快,这样你的生意才能细水长流。

“淘宝再现”

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自己的淘宝小店里和买家交流时,高子亮都是一个热心肠的卖家。只是他自己不太明白,这种热心肠在许多人眼里却是一种过度的热情,甚至有时会让人下不了台,想拒绝都难,可如果不拒绝又违背自己的心意,因此每次都搞到双方很尴尬。

有一次,有个买家只是问问高子亮一件衬衫有没有现货,还有没有其他颜色,结果高子亮以为是对方拿不定主意,不知道买什么颜色,就开始和对方大聊颜色与肤色匹配的话题。聊了半天,对方其实一句也没听进去,但又不能走,感到很是为难? ?

过犹不及,一件再美好的事情,被扣上“过度”二字后,也会变成一件坏事。特别是卖家,如果在不肯定对方到底要干什么的情况下,最好还是不要故作热心去帮忙,因为你很可能帮的是倒忙。

王茜华在对待买家的态度上,火候倒是把握得很好,但就是售前售后的反差太大了,以至于很多同行的人都说她只注重利益,简直太冷血。

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去王茜华家里拿一件新品的样本。刚到她家,她就让我赶紧过去帮忙:“小淘你来得正好,今天我们客服休息了,只有我一个人忙,快,有个买家正在问话,我先去下洗手间,帮我招呼一下,一定要热情点哦!”

结果我就按照王茜华的嘱咐,非常热情周到地招呼了那位买家,不敢有丝毫怠慢。等王茜华从洗手间出来时,刚好沟通完,交易也已经成功了。我见那位买家又发来了一个“握手”的表情和我寒暄,我刚要回复过去,就被王茜华制止了:“你歇着吧,甭管了,东西卖都卖出去了,爱说什么说什么呗!”听了这样的话,当时我就觉得很别扭,回家的路上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

如果只是因为在对方身上得到某种利益,而只在交易之前热情地招呼对方,交易成功后就置之不理,这样的行为与“骗子”又有什么差别呢?或许王茜华没有想过,如果对方下次再来买东西说她“假惺惺”时,她该作何解释。

“卖家黄金法则”

在上一节中我们说过,买家之所以会向你咨询很多问题,说明他们其实有购买的欲望。本节我要提醒大家,这时你只要老老实实回答完买家提出的问题就好了。

售前售后忌反差,热情不是一把火,燃烧殆尽就结束了。

一句如实的回答胜过无数句没用的推荐语,过度热情的举荐,只会令对方觉得你其实是想让他买东西才如此热情的。而在售后服务中,你一旦忽略了对方,或者对买家的退换货等要求处理得太迟,这种态度上的反差就会在其心理造成一种落差,让人不舒服,似乎对你来说,热情就像一把火,燃烧殆尽也就熄灭了。所以,售前售后的这种热情反差是所有卖家都应该注意和改进的。

了解你的店铺,熟悉其中的宝贝,不要做只懂热情的假面杀手。

与其把心思全部花在如何展示你的热情上,不如腾出一部分时间来熟悉店铺中的宝贝。例如,每件商品的具体位置,大概的功能和尺寸,这样当买家向你咨询的时候你就可以第一时间告诉他们。比起过度地奉献自己的热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反而更能让买家觉得你是一位称职的店家。而且有理有据的推荐往往比热情的推荐更有说服力。相反,如果你只是徒有一腔热血,但对方在问你一个问题时,你却回答不上来,对方难免就会想“还卖东西呢,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因此认为你不够专业,纵使你有再大的热情也挽回不了买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