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像销售大师一样掌控客户
8780900000038

第38章 问出客户与自己的共同点

布莱恩·崔西语录:要想找到客户与自己的共同点,你就得动嘴多问,没有哪位客户的共同点会主动跑到你的话题中来的。

杰弗里·吉特默曾说:“如果你找到了与潜在客户的共同点,他们就会喜欢你、信任你,并且购买你的产品。”事实证明,人们更愿意与容易相处的人做生意,尤其是与客户初次见面,找到恰当的切入点,能够很快消除彼此的紧张感和陌生感。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销售员:“……我最近转行到了一家网络广告公司,我认为我们公司最近的一项活动可能会对您有帮助,所以打电话给您……”

客户:“好啊,我也正有这个打算。”

销售员:“那您看什么时候我们见个面谈谈,您看下周……”

客户:“我下周刚好需要出差,回来后再联系吧。”

销售员:“那也行,到时再联系。我先向您介绍一下我们的公司和服务……”

客户:“回头再说吧,再联系,再见!”

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

一个销售经理应约来到客户办公室,看到客户书架上有很多中国古籍,特别是有很多关于《道德经》的书籍,于是在与客户聊天的过程中,他谈起了自己的爱好之一——读书,尤其是喜欢读《道德经》。客户一听就来了精神,说他也最喜欢老子。于是两个人就从老子谈到业务,不亦乐乎地忘了时间,晚上还一起吃了晚饭。

两个案例,说明了两种不同的销售方式,因而也就会有成功有失败。

第一位销售员的直接目的就是想让客户尽快在订单上签字,所以他的直接目的就是向客户宣传自己的产品。这样换来的是客户的拒绝,因而这样的销售方式是不能成单的。而第二位销售员就不一样,他从客户办公室书架上的中国古籍开始找到话题,进而与客户聊了起来,从《道德经》到业务,进而到成交,都是因为他找到了与客户的共同点。

所以,在销售的过程中,你就要寻找客户与你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也就是客户最感兴趣的问题,也是你最感兴趣的问题,这样你才能让客户产生对你的亲近感。

可问题是怎样去找到与客户的共同点。

布莱恩·崔西认为,要想找到客户与自己的共同点,你就得动嘴多问,没有哪位客户的共同点会主动跑到你的话题中来的。

也许有人会说,自己和客户是两个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工作的人,怎么能找到共同点呢?但是布莱恩·崔西说:“既然我们和客户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空间,就必然能够找到与客户的相同或相似之处,例如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工作性质、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生活习惯等,就好比写文章有了个好题目,从这些共同点切入,必然能够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

布莱恩·崔西有次去旧金山度假,晚餐的时候来到餐馆,餐厅里坐满了人,他用眼光扫了一圈,发现靠里面的位置有一张两人桌还有一处空位,犹豫片刻,他走了过去,主动向坐在旁边的那位先生亲切地打招呼:“您好。”对方有些惊诧,但也很有礼貌地回应了。布莱恩问:“请问这位子有人吗?”对方说:“没有。”布莱恩便说:“我可以坐在这里吗?”对方很痛快地请他坐了下来。

“我今天刚从纽约坐飞机到这里。这里的景色真是优美,整座城市就好像泡在大海里,感觉整个人都平静了很多。”布莱恩说道。

“是啊,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年,觉得旧金山确实值得呆一呆。”对方回答道。“你去看过金门大桥吗?那可是旧金山的标志。”

布莱恩于是与对方谈起了旅游、旧金山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之后对方给了布莱恩一张名片,得知他是一家大公司的主管。

布莱恩也递出自己的名片,“啊,原来你在保险公司高就啊,我们公司正想给所有的员工买一份保险。”布莱恩一听,可高兴了,于是两个人把谈话的地点换成了酒店客房,后来竟然签了一个上百万的订单。

你要想知道客户和你是不是具有共同点,最好的方法就是“问”,天南地北,风土人情,总有你们的共同点。

那么,怎样才能“问”出客户的共同点呢?布莱恩·崔西给出了如下方法:

第一,关心客户,从客户需求入手。这需要你在拜访客户、与客户交流之前,充分、认真地分析客户实际的、最强烈的需求,如果一开始就抓住了客户急需解决的问题点,客户必定愿意将话题继续下去,相反,如果你与客户初见面,就是十足的“商业气味”,那么客户基本上就不会购买你的产品,甚至不会给你机会让你背课文似地“背完”开场白。

第二,一个人的心理与精神、习惯与爱好,都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在他的表情、服饰、谈吐、举止上。所以你要善于去观察客户的这些方面,那么你就会发现你们的共同点。

第三,培养情感,把功夫用在销售之外。每一个销售员都不希望做一锤子买卖,那么你就得在销售之外多花点功夫,这样你才能培养起与客户的感情,这样你们的共同点也就会多起来。这时候不要你问,你都能发现你们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