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像烟花那样绽放
8779400000093

第93章 呼唤快乐英雄

2007年1月2日中午,美国纽约市百老汇地铁站发生了惊险一幕。当时奥特里正在候车,发现身旁一名青年男子突然癫痫发作,口吐白沫,倒在站台上。奥特里赶紧掏出钢笔塞进他的嘴里,以防止其咬断舌头,然后又把他扶起来,没想到他一个趔趄竟跌下了站台,倒在铁轨上。奥特里随即又跳了下去,想把他拉上来,可是对方已经失去理智,反而拼命挣扎反抗,正在此时,一辆列车呼啸而来。

千钧一发,奥特里没有独自逃生,反而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奥特里用力把他推入铁轨中间的排水沟槽中,同时飞身扑上,伸出双臂把他死死按在身下……在人群的尖叫声和刺耳的刹车声中,列车终于停住,可是前面两节车厢已从他们头顶上轰隆而过。幸运的是,只有奥特里头上的帽子被列车刮掉了,两人毫发无损。被救的青年男子名叫霍罗彼得,是纽约电影学院的学生。此事成了全美国新年最大的新闻,“地铁超人”奥特里一夜成名,各种荣誉与奖励随即接踵而来:纽约市政府向他颁发了最高荣誉勋章,历史上获此殊荣的曾有二战名将麦克阿瑟、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拳王阿里;纽约电影学院奖给他2500美元,并为他的孩子设立了奖学基金;纽约地铁公司决定让他免费乘坐地铁一年;一名地产商奖给他10000美元;华特士迪士尼集团则宣布,免费招待奥特里全家游玩一周……奥特里是纽约市的一名普通建筑工人,三个孩子的父亲。对于这些意外的收获,他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兴奋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情,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英雄,我现在得到的一切,说明好人就有好报。”

奥特里尝到了做好人的甜头,无疑是个快乐英雄。然而现实中,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却大多是受苦受难的悲情英雄:或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或倾家荡产,连累父母妻儿受苦;或受尽磨难,最后才苦尽甘来。潜移默化中给人的印象,仿佛英雄都不食人间烟火,就该“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好人理所当然要过苦日子。毫无疑问,所有的英雄都是民族的精神脊梁,永远值得我们崇敬和称颂。可是,在这样的舆论导向下,还有多少人愿意做好人?

前些天,在电视上见过一位“防艾”志愿者,印象深刻。他叫李丹,一个阳光灿烂的大男孩,大学毕业后,当他告诉父亲,自己准备做公益事业时,父亲却再三告诫:“儿子,你不要去做公益,要吃苦的,一辈子别想过正常生活!”可能在许多人的潜意识中,都有这种思维定式,把做好事与吃苦受难划上了等号。李丹坚持了自己的理想,至今已从事了5年“防艾”工作,每到一处做宣传时,他总是告诉别人:“我有漂亮的女朋友,有幸福美满的家,我每天都过得很快乐。”当然不是为了炫耀什么,他向主持人解释说:“我不希望人们一听到好人,就马上想起那些悲情英雄;而是想让大家从我身上看到,好人会有好报,你去做公益、做好人,照样可以过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