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像烟花那样绽放
8779400000089

第89章 电话里的单口相声

“我们这个宇宙牌香烟为啥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呢……我们就是经常地换换牌子,三天两头地换。原来我们生产的香烟叫“蜣螂虫牌”,虽然这个牌子不够响亮,可是它乡土气息很浓啊。后来我们一翻字典才知道,敢情蜣螂虫是屎克螂啊。滚粪球的!您想这牌子能不臭了吗……”

1984年第二届春节联欢晚会上,马季表演的单口相声《一个推销员》,成为经典。这个段子对虚假广告予以辛辣讽刺,切中时弊,幽默诙谐,令人捧腹。“宇宙牌香烟”迅速深入人心,被亿万观众记住,精明的商家也从中嗅出了商机。哈尔滨一家卷烟厂紧跟“时尚”,不久就生产出了真正的宇宙牌香烟,还专门给马季送来了几条。一个相声节目竟然催生出一个香烟品牌,恐怕也只有马季才能做到。最早的两届春晚导演都是黄一鹤,当时国内几乎没有专业的综艺节目主持人,有些优秀的播音员又没有直播经验,黄导便看中了学识和应变口才俱佳的马季。因此,马季成为1983年首届春晚的一号主持人,次年他又身兼两职,既当主持人又当演员,结果把“宇宙牌香烟”卖火了。

当晚会直播结束时,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心情激动地互相拥抱在一起。台里订好了夜宵,大家卸完了装,都上了门口的大客车,准备去饭店庆功。临出发前,清点人数,唯独少了马季。黄一鹤又进去找人,发现马季还在里面打电话,正对着话筒说相声,很投入的样子,不像是跟人开玩笑。黄一鹤看得一头雾水,实在弄不明白,他唱的究竟是哪一出?

原来,那是设在春晚现场的观众热线电话。因为马季是主持人,最后一个卸装,当他卸完装,正往外走时,正好听到电话铃响了。此时晚会已经结束,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也已离开,大过年的,马季不忍让人家失望,便“多管闲事”接了电话。他拿起话筒,刚“喂”了一声,对方马上听出是马季的声音,“请问是马季老师吗?可找到您了!我是首钢的工人,刚听同事说,您表演的那个宇宙牌香烟的相声太精彩了,可惜我刚才在高炉的岗位上值班,没听到。哎呀,这可怎么办啊?”兴奋中透出无限惋惜。马季说:“这个好办啊,我现在给您补上,不就成了吗……”于是,出现了黄一鹤撞见的那一幕。

这个电话,马季接了十几分钟。那时马季已年过五旬,身体肥胖,健康状况也不是太好,他既主持又表演,上下穿梭,忙前忙后,一台晚会下来,早已累得汗流浃背,筋疲力尽。为了满足一个陌生观众的愿望,他又强打精神,对着话筒重新表演了一段相声。大师驾鹤西去!时隔二十几年,当黄一鹤导演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依然忍不住泪湿青衫。

听过一句话:一个人一时的成功,可能取决于聪明才智;但一生的成功,一定是做人的成功。或许,这就是演员与大师的区别吧。马季是当之无愧的一代相声宗师,薪尽火传,大师留给我们的笑声,还有他的人格魅力,永远是最宝贵的财富。

时下,常听到某些大腕因为出场费“太少”,而罢唱、罢演,弃无数歌迷、影迷于风雨中苦苦等待而不顾。另一方面,又有些人总是逃不出昙花一现的怪圈,以致于时常抱怨,现在的观众太健忘。古人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大师就是一面镜子,我们不妨都对着照一照,自己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