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小企业会计实务
8775700000034

第34章 任务一 生产成本的核算基础

掌握各项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

掌握期间费用的核算

熟练掌握并运用品种法解决实际工作中产品成本的计算问题

熟练掌握产品成本核算的主要账务处理方法

小杨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裁缝师傅,经营自己的缝纫店已有十多年,还带了一大批徒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小杨决定和几个徒弟创办一家服装厂,开发自己的服装品牌。于是他们购建了厂房和生产设备,又招收了几十个工人。服装厂红红火火开业了,但同时问题也来了,以前他来料加工,计件收费,每天只记流水账,扣除日常开销,自己的收益清清楚楚。可是现在不同了,他们的服装厂是个小型企业,要采购材料,要发给工人工资,要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因此,企业要科学地进行成本管理,正确计算盈利情况,并要给生产出来的产品定价,就必须正确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知识点一:生产费用的分类

一、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为了具体地反映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的各种用途,提供产品成本构成情况的资料,还应将其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项目,称为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简称成本项目,就是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核算的项目。工业企业一般设置以下几个成本项目:

(一)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费用。它是构成产品成本的重要因素,其内容包括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及动力、修理备用件、外购半成品、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等。

(二)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是指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工资包括计件工资、计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等。福利费是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专门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

(三)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或虽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

对于发生的制造费用,要先在“制造费用”账户进行归集,在月末再按受益程度分配转入各受益产品的成本之中。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按经济用途划分的各个成本项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来确定。例如,企业耗用的燃料和动力较多,管理上需要单独进行核算,就应单独设立“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如果实际工作中燃料和动力费用很少,可以把该成本项目省去,将其发生的费用并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中。又如,如果废品损失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在管理上需要对其进行重点控制和考核,则可单独设置“废品损失”成本项目。

二、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

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直接计入费用和分配计入费用两种。

(一)直接计入费用

直接计入费用是指可以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可以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例如,当一个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时,所发生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都是直接计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产品的生产成本。

(二)间接计入费用

间接计入费用是指不能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而必须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产品成本的费用。例如在一个生产车间里,用同一种原材料,同时生产几种产品,此时的材料费用就成了间接计入费用,需要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间接计入各产品的生产成本。

1.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进行分类,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进行分类,分为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

知识点二: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

刘某、关某和张某三位好友合办了一家公司,专门从事电脑硬件的销售业务。第一年,他们购进电脑硬件50万元,购买办公设备30万元(当年折旧总额为3万元),日常办公费用3万元,房屋租金10万元,发放工资30万元。截至当年12月31日,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100万元,已销商品成本为40万元。元旦那天,刘某说今年赚钱了,建议办一个聚会庆祝一下。关某和张某不同意,认为公司亏了23万。刘某一听甚是纳闷。你认为呢?

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就是成本核算应当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应当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为了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一)正确划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

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多方面的,除生产经营活动以外,还有其他方面的经济活动,因而由此产生的费用也是多方面的,并非都计入产品成本。例如,企业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用于产品销售、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以及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应作为期间费用;而企业购建固定资产的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的造价;固定资产的盘亏、报废清理净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哪些费用应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哪些不应计入,国家都有规定。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人为地多计或少计成本、费用,不仅破坏了国家的财经纪律,而且会造成成本、费用数字失实,不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

(二)正确划分产品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的各种生产经营管理费用,还应根据用途进一步划分。

(三)正确划分各期费用的界限

企业有的产品成本费用虽然是本期发生的,却不能全部由本期产品负担,如待摊费用;而有些产品成本费用,虽然本期并未支出,却应由本期来负担,如预提费用。划清各期产品成本费用的依据是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受益原则。企业要严格掌握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摊提标准,分清本期成本费用和下期成本费用的界限,不得任意预提或摊销费用。

(四)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企业发生的各种生产成本,不一定由某一产品负担,在已经发生的各种产品成本费用中,还必须划清应由哪种产品负担。划分的依据是受益原则,哪种产品受益,就由哪种产品负担。

凡是能直接确定应由某种产品负担的直接费用,就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凡是能确定由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间接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合理地分配计入相关各产品成本。

(五)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通过以上各种费用界限的划分,确定了各种产品本月负担的生产费用。但在月末,将各项生产费用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以后,会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某种产品全部完工,其发生的生产费用合计,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成本。

二是某种产品均未完工,其发生的生产费用合计,就是该种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成本。

三是某种产品既有完工产品又存在在产品,其发生的生产费用合计,就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便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以上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也就是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贯彻受益原则,即何者受益何者负担费用,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费用,负担费用的多少应与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

三、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除了要正确划分费用界限外,还要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包括:

1.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2.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3.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

4.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四、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为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企业应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来计算产品成本。

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特点的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成本核算。由于生产类型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上,因而产生了产品成本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

(一)品种法

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二)分批法

分批法是以产品的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三)分步法

分步法是以产品的品种及其所经过的生产步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各项要求:

1.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3.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4.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知识点三:产品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

一、“生产成本”账户

“生产成本”账户用来核算企业进行产品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账户下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账户,分别用来核算企业发生的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一)“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通过设置“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户进行归集。账户结构: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明细账,按成本项目分专栏明细核算。

(二)“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企业的辅助生产是指为本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及其他部门提供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企业在进行辅助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通过设置“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账户进行归集。账户结构: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户的设置及其格式与辅助生产类型有关。对于只提供一种劳务或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辅助生产车间,可按车间分别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户,并按费用项目在明细账内开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对于生产多种产品的辅助生产车间,按产品或劳务的品种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户,在明细账内按成本项目开设专栏,其一般格式:

车间名称:××车间2009年9月单位:元

二、“制造费用”账户

制造费用是企业生产车间在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等。由于制造费用的内容较多,不宜分别设置成本项目,都先通过设置“制造费用”账户进行归集,再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各受益的产品成本计算对象。该账户一般期末无余额。账户结构:

制造费用明细账一般采用多栏式账页,该账户按车间设置明细账,按费用项目设专栏明细核算。其基本格式:

车间名称:××车间单位:元

中小型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计算账户主要包括“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账户下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账户,分别用来核算企业发生的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知识点四: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指根据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直到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的过程。

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成本计算对象是指计算产品成本过程中,确定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的承担客体,即生产费用的承担者。具体到工业产品生产,根据管理的需要,成本计算对象可以是产品的品种,也可以是产品的批别或者是产品的生产步骤。

单步骤大批量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铸造等企业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生产成本时,成本计算对象就是产品品种。

产品种类经常变动的小规模制造厂,如生产门窗把手、插销等小五金工厂,由于它规模小、工人数量少,同时要根据市场需要不断变动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不可能按产品设置流水线大量生产,因而只能是小批量投产,必须按照产品的批次为成本计算对象。

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是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也是区分各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

二、确定成本项目

在计算产品成本以前,要明确产品成本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应归入的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以反映成本的构成情况。

三、确定成本计算期

确定产品的计算期,就是要明确多长时间计算一次产品成本。

大量大批生产意味着不断投入原材料并不断有产品完工,难以确定产品的生产周期,只能把按月份确定的会计报告期作为成本计算期。

产品种类经常变动的小规模制造厂,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一致。

四、审核各项费用是否应计入产品成本

对已经发生的费用应严格按照国家的财经法规,来确定哪些费用能够计入产品成本,哪些不能计入产品成本。同时,还应当按照会计分期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划清应计入本期成本和不应计入本期成本的费用的界限。

五、正确地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

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应计入本期产品成本的费用都是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明细账相应的成本项目;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对应计入本期产品的费用,凡能分清产品的直接费用,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明细账相应的成本项目,对不能分清产品的间接费用,应选择适当的标准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间接计入产品成本明细账相应的成本项目。

六、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末,对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情况,企业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某种产品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在其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包括:

1.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2.确定成本项目。

3.确定成本计算期。

4.审核各项费用是否应计入产品成本。

5.正确地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

6.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知识点五:生产费用分配方法

一、原材料费用的分配与核算

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费用,应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但是,如果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原材料费用分配标准很多,常用的如产品的重量、体积、产量等,如果原材料有比较准确的消耗定额,则原材料费用可采用定额耗用量或定额费用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

的原材料数量(或费用)该种产品的原材料

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分配率

【例9-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8000千克,每千克5.40元,本月产量为甲产品500件,乙产品400件。单件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甲产品6千克,乙产品5千克,按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分配其材料费用,分配结果如下:

甲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500×63000(千克)

乙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400×52000(千克)

原材料费用分配率8.64(元/千克)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3000×8.642592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2000×8.6417280(元)

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一般通过“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分配。其格式:

车间名称:××车间单位:元

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592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3228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10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10000

制造费用10000

贷:材料――A材料98200

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材料16800元,生产甲产品1200件,单件材料消耗定额3千克;生产乙产品800件,单件材料消耗定额1.5千克。请按照定额耗用量比例法分配甲、乙产品的材料费用。

二、人工费用的分配与核算

企业根据计算出的职工工资,按车间、部门进行归集和分配,分别编制工资结算单及工资结算汇总表。其中: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人员的工资,应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记入“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工人的工资,应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应记入“管理费用”。

在计件工资制下,企业直接进行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的计件工资,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应根据工资结算凭证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在计时工资制下,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在只生产一种产品时,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应直接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若在生产多种产品时,则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应按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等分配标准分配后,再记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人工”成本项目。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产品生产工时×分配率

【例9-2】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人计件工资分别为:甲产品4000元,乙产品5000元;甲、乙两种产品的计时工资总额168700元,生产甲、乙产品生产工时分别为7000小时和9870小时。按生产工时比例法,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计时工资如下:

分配率168700÷(7000+9870)10(元/小时)

甲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7000×107000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9870×1098700(元)

经过以上分配,计入甲产品成本的工资费用4000+7000074000(元)

计入乙产品成本的工资费用5000+98700103700(元)。

在实际工作中,工资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进行的,其格式:

企业根据“工资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7400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1037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6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000

制造费用3000

贷:应付工资190700

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人计件工资分别为:甲产品3920元,乙产品3280元;甲、乙两种产品计时工资共计16800元。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时分别为7200小时、4800小时。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工资费用。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各负担的工资费用。

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与核算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应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进行核算。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是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费用,根据有关的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和各种费用分配表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因为企业进行的辅助生产是为基本生产和其他部门服务的,根据受益原则,其发生的费用应由各受益部门承担,也就是说应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向各个受益部门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和交互分配法。

(一)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是将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归集的费用总额,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或产品),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各受益产品、车间、部门。

其特点是只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单位进行分配,而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率 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各受益部门应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如下:

供水车间:

供水车间费用分配率20650÷(413000-100000)0.066(元/立方米)

基本生产车间应承担水费205000×0.06613530(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承担水费80000×0.0665280(元)

专设销售机构应承担水费20650-13530-52801840(元)

供电车间:

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47400÷(230000-30000)0.237(元/千瓦时)

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应承担电费103000×0.23724411(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承担电费80000×0.23718960(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承担电费12000×0.2372844(元)

专设销售机构应承担电费47400-24411-18960-28441185(元)

实际工作中,辅助生产费用是通过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进行分配的,本例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24411

制造费用32490

管理费用8124

营业费用3025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2065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47400

(二)交互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是在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产品、车间、部门之前,先将费用在相互提供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其分配程序及公式如下:

1.计算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交互分配的分配率:

交互分配率

2.计算各辅助生产车间应分配的费用:

某辅助生产车间应分配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劳务数量×交互分配率

3.计算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某辅助生产车间

交互分配后实际费用该辅助生产

车间费用总额+交互分配

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

转出的费用

4.计算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产品、车间、部门的分配率:

对外分配率

(备注:分配率的小数保留四位,专设销售机构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是倒挤出来的。)

(1)交互分配的分配率:

供水费用交互分配率20650÷4130000.05(元/立方米)

供电费用交互分配率47400÷2300000.2061(元/千瓦时)

(2)交互分配:

供水车间分配的电费30000×0.20616183(元)

供电车间分配的水费100000×0.055000(元)

(3)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供水车间实际费用20650+6183-500021833(元)

供电车间实际费用47400+5000-618346217(元)

(4)对外分配的分配率:

供水费用对外分配率21833÷3130000.0698(元/立方米)

供电费用对外分配率46217÷2000000.2311(元/千瓦时)

(5)对外分配:

丙产品应分配的费用103000×0.231123803.30(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费用205000×0.0698+80000×0.231132797(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的费用80000×0.0698+12000×0.23118357.20(元)

专设销售机构应分配的费用(21833-14309-5584)+(46217-23803.30-18488-2773.20)=3092.50(元)

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交互分配: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6183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5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6183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5000

(2)对外分配: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23803.30

制造费用32797

管理费用8357.20

营业费用3092.5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21833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46217

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供水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9000元,供电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3600元。各辅助生产车间供应产品耗用情况。

请分别按直接分配法和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比较其结果。

四、制造费用的分配与核算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制造费用”账户进行核算的。发生制造费用时,应根据有关凭证和费用分配表,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例如,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借记“制造费用”,贷记“原材料”;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借记“制造费用”,贷记“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制造费用”,贷记“累计折旧”;车间发生的办公费、修理费、水电费等,借记“制造费用”,贷记“银行存款”;月末,企业将归集的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

如果某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制造费用就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应直接计入该产品的成本;如果该车间生产多种产品,制造费用就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的成本。制造费用的分配可以按不同的分配标准(生产工人的工资、生产工人工时、机器工时等)进行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

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

【例9-4】志远企业第一基本生产车间同时生产A、B两种产品。本月共发生制造费用76000元。生产工人耗用工时15200小时,其中A产品生产工时为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9200小时。根据生产工时来分配制造费用,方法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5(元/小时)

A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5×600030000(元)

B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5×920046000(元)

某公司基本生产车间M产品机器工时为40000小时,N产品机器工时为30000小时,本月发生制造费用630000元。若M、N产品根据生产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各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应是多少?

五、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要素费用,通过一定方法归集和分配以后,应全部集中反映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所属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中。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还需要加上期初在产品成本,然后将其在本期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之间的关系如下: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的成本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

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正是依据上述公式进行的。确定本期完工产品成本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月末在产品的成本。在产品成本的确定方法比较多,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按所耗材料计算在产品成本法、按约当产量计算在产品成本法等。

下面仅就按约当产量计算在产品成本法作详细介绍。

按约当产量计算在产品成本法,简称“约当产量比例法”。采用该种方法,应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比如月末在产品100件,完工程度60%,则在产品就相当于完工产品60件(100×60%),这个数量就成为在产品的约当产量,然后将产品应负担的全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产量和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之间进行分配。

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程序及公式如下:

1.计算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2.计算费用分配率:

某项费用分配率

3.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某项费用完工产品产量×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某项费用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

【例9-5】志远公司生产甲产品,2009年9月完工350件,9月末在产品15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60%;该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月初在产品成本15314元,其中:直接材料7680元,直接人工4764元,制造费用2870元。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31130元,其中:直接材料18700元,直接人工7380元,制造费用5050元。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甲产品的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其分配计算如下:

(1)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

由于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投料程度为100%。

在产品约当产量150×100%150(件)

分配率(7680+18700)÷(350+150)52.76(元/件)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350×52.7618466(元)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150×52.767914(元)

(2)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

在产品约当产量150×60%90(件)

分配率(4764+7380)÷(350+90)27.60(元/件)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人工费用350×27.609660(元)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人工费用90×27.602484(元)

(3)制造费用的分配

在产品约当产量150×60%90(件)

分配率(2870+5050)÷(350+90)18(元/件)

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350×186300(元)

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90×181620(元)

(4)计算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18466+9660+630034426(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7914+2484+162012018(元)

根据上述计算过程,登记甲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

12018根据上述成本计算结果,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34426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4426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必须正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因此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测算是否正确,对费用分配的正确性影响很大。

测定完工程度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1.平均计算

平均计算是指一律按50%作为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2.各工序分别测定

计算公式如下:

某工序在产品

完工程度×100%

如果原材料不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而是随着生产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费用也应该采用约当产量比例分配。具体计算又分为下列两种情况:

(1)原材料分次且在各工序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某工序在产品

完工程度×100%

(2)原材料分次陆续投入,且与工时进度不一致

某工序在产品

完工程度×100%

某企业生产A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2009年9月份完工产品1500件,月末在产品300件,完工程度50%。当月有关生产费用资料:

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A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并编制产品完工入库的会计分录。

1.原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和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

2.人工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为生产工时比例法。

3.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和交互分配法。

4.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和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5.约当产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生产费用的程序:(1)计算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2)计算费用分配率;(3)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