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宠辱之间:千古流传的大清外戚
8770200000015

第15章 攻无不克获嘉奖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台湾爆发了林爽文领导的农民起义,福康安奉命任大将军,偕同海兰察前往搜剿。

台湾是个物产丰富、土地肥沃的地方,内地的官僚地主们争相赴台做官,拼命地进行搜刮,因而引起当地人民的反抗,林爽文就是打着“剿除贪污,拯救万民”的旗帜起义的,所以起义受到广大贫苦人民的响应,起义烈火燃遍了台湾岛。起义军先后攻占了彰化、诸罗等重镇、围困台湾府城等处,严重威胁了清政府对台湾的统治。

同年十一月,福康安率大军由鹿仔港登岸,由新埠进兵嘉义县,路经伦仔顶时,起义军突然从竹林中冲出,袭击清军,福康安命士兵勿慌勿动,自己亲帅巴图鲁侍卫冲在最前面,与起义军厮杀,打败了伏兵,然后接连攻克埠长等十多个城庄。时天已黑,又下起了大雨,福康安领兵一鼓作气又攻克北社尾等处。继而,福康安率部乘胜进军,天未明进赶至嘉义县,击溃了围城的起义军,解了嘉义之围。然后追逃逸的起义军至大排竹,“决溪水渡兵,悉焚贼寮,余匪皆歼焉”。

乾隆闻讯赞福康安“调度有方,振作士气,克敌至果,迅奏捷音”,封其一等嘉勇公,赏红宝石帽顶,四团龙补服,以示优奖。

同年十二月,清军分路搜剿嘉义城周围的起义军。城西攻下大仑庄,城东焚烧了兴化店、员林庄,在城北分三路并进,同时攻大埔林、中林、大埔尾三庄,起义军大败。又破庵古坑,收复斗六门。林爽文率义军退守大里代,福康安集主力围攻大里代,结果义军大败,林爽文逃入番社,获义军头目数十人、义军士兵200余人,并擒林爽文家属。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福康安统兵继续搜剿。他派一队兵士由内山向打铁寮、虾骨、合欢、炭窑一带搜寻,一队分往海口、要隘把守,以防义军逃逸,另派一队由巴图鲁侍卫及屯练兵组成的特殊的队伍,伪装成起义军,混入其内部,在老衢崎生擒了林爽文,解往京师。上闻龙颜大悦,亲解佩囊赐予福康安。

林爽文起义军失败后,福康安率清军全部压向南路——搜剿另一支由庄大田领导的起义军。他命福州将军常青堵住海口,自己由陆路进逼庄大田驻地凤山城。庄大田寡不敌众,退至台湾最南端的郎峤。清军水陆两路将郎峤团团围住。起义军“冲突不能出,阵杀者数千,溺海者数千,擒而戮者数千”,庄大田被俘遇害,起义被彻底镇压下去。

由于福康安措置周密,调度有方,勇敢奋战,剿灭了如此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为清廷除了一大患,乾隆对其深为嘉许,赏予黄腰带、紫缰、金黄鞭、珊瑚朝珠,以示奖励,又命于台湾府城及嘉义县建生祠塑像,作为永久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