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杨力解读黄帝内经法时养生
8768700000004

第4章 丑时养护肝经(00-3:00)——深度睡眠,让生命之树常青

丑时肝经当令

肝经——丑时值班的“大将军”

丑时(1:00-3:00)是足厥阴肝经气血最旺的时刻。从经络循行上可以看出,肝经属于肝络于胆。肝藏血,肝脏能储藏、分配和调节全身的血液及疏导全身功能活动,使气血调和。

中医讲,“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经就像人体内的大将军,帮助肝主疏泄、主藏血功能的实现,从而达到肝气得舒、气机得畅、血液得调、外邪得出、抵御强敌的目的。如果“大将军”失职就会导致气血运行失常,脏腑、筋脉失养,则身体感觉疲劳,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正常的精神情绪活动也会出现异常。肝气用得多,肝血耗伤就会影响人的视力,因为“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所以应该利用好这个时辰,养好肝脏。

●肝经上的穴位

肝经单侧有14个穴位(双侧共28个穴位),其中12穴分布于下肢内侧,其余2穴位于腹部及胸部,首穴大敦,末穴期门。

●肝经的循行。

肝经循行起于足大趾,外侧甲角旁1分大敦穴。经足背,在下肢内踝上8寸之前行于下肢内侧前缘,内踝8寸以上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绕阴器,抵小腹,行于侧腹胸部。止于乳下2肋的期门穴。

肝经的养生调理

要想养好肝,首先要在精神上保持平和舒畅,不要暴怒和抑郁,以维持其正常的疏泄功能,还要以熟睡来维持肝主藏血的功能。如果我们在夜晚丑时还不休息的话,血液就要继续不停地“运于诸经”,无法归于肝用以养肝,那么肝脏在超负荷运转下难免会有闪失。所以,丑时一定要睡觉。《素问·五脏生成论》中记载,“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所以养肝血至关重要。人只有休息时,肝脏血液才充分,才能养好肝。在肝经气血最旺的丑时,睡觉无疑是养肝血的最好途径。在肝经最旺的丑时按摩肝经是最好的进补,但由于凌晨人应该安静地休息,为与自然之气相应,可以按摩与肝经同名同气的手厥阴心包经。按摩手厥阴心包经养肝的时间以19:00——21:00最好。

深度睡眠让肝血推陈出新

丑时是进入深度睡眠、充分休息的黄金时段,这个时间段里肝经最旺盛。人体在此时应进入深度睡眠当中,有利于肝血的代谢,睡得越深,肝血回流的效果越好,运行、排毒的功效就越高。如果此刻没有好好休息,肝血不能及时回流,就会导致代谢失常。肝血不能“推陈出新”,肝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肝病。

肝脏的功能

中医认为,肝脏有储藏血液及调节血量的作用,相当于储存能量的“仓库”。丑时是气血流经肝脏的时段,此时废旧的血液被淘汰,新鲜的血液再生,血液的新陈代谢得以顺利进行。此刻也是肝脏自身功能得到修复的时候。血液还有一个功能是排毒。它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人体每天会产生许多毒物、废物,有时食物中也包含一些有害的物质,肝脏可以分解这些有毒物质,然后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分泌到胆汁或血液中,之后再将其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当中,充足的气血既可以为肝脏解毒提供能量,又可以起到“搬运工”的作用。

睡觉让肝更好地工作

睡眠质量不好,就会造成肝火上升。按照中医养生的观点,每晚最好在子时前入睡,这时肝胆都可以得到很好的休养。《黄帝内经》认为,“人动血行于诸经,人卧则血归于肝”。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体静卧时,气血才能归于肝脏。如果丑耐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气血就会继续不停地“运行于诸经”,无法归肝养肝。这样肝脏的血液得不到代谢,存储能量的“仓库”空了,体力也就无法恢复,这时人们总会感到累。新鲜的血液无法生成,原来进入血液中的毒素也就无法顺利排出。如果毒素长期积聚在人体内,、就会产生疾病。

丑时养好肝血,预防春困

中医认为,“肝为罢极之本”,春困与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要想预防春困,就得养好肝。肝五行属木,与春天欣欣向荣的气象正好相合,此时养肝,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何会“春困”

“春困”是因为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人们在抵御严寒的过程中消耗了体内大量的阳气。阳气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待到初春时,阳气刚刚生发,气血偏于外行。“冬藏”消耗大量阳气,若此刻熬夜或大脑思虑过多,肝失疏泄,阳气生发再受到限制,身体就极易疲劳、倦怠。

另外,按照中医学“天人相应”的理论,自然界的四季与人体也是——对应的。春季适逢肝经当令,因此肝气在春季最为旺盛。但肝气过于旺盛,加上春季多雨、天气潮湿,湿气容易困在脾胃,就会造成整个脾胃的运作失常,以致中气不足,人体就会出现疲劳、乏力、头昏脑涨等不适症状。

养肝防春困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日:“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古人指出,早睡早起,经常散步,披散头发,穿宽松的衣裤,勿动杀念,一切顺应自然。

早晨起床之后伸伸懒腰,养肝的效果非常好。因为经过一夜睡眠后,人体松软懈怠,此时气血流得很慢,所以清晨醒来后总会感觉浑身松软无力。通过伸懒腰可以起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的作用。通过这个动作,不仅可使头脑更加清醒,同时肝脏功能也受到了激友,从而起到很好的养肝效果。

肝是女子的先天

“女子以肝为先天”,这源于女性生理上的特点。女性的身体结构中有独特的胞宫(子宫)、卵巢等生殖器官;在生理功能上每月有月经,成年后要怀孕、生产,产后要哺乳1-2年,这些特点决定了男女有着不同的生理基础。

肝藏血是基础

“女子以肝为先天”是以肝藏血为理论基础的。肝是藏血的容器,还有调节血液容量的作用。血是身体最宝贵的物质之一,血液量太少、浓度太稠、温度太低、温度太高都不行。对于女性来说,血是根本,因为女人的经、孕、产、乳均与血液密切相关。月经是血液充盈到一定程度,血液满了溢出,称为月经排出。怀孕以后,胎儿从小到大的生长,靠的就是血液的不断供应,从而得到能量。

分娩的过程也是大量损耗血液的过程,如果血液不足,产妇还可能出现血晕,甚至出现意外。分娩生产以后,乳汁也是血液化生的,血液不足,乳汁就不足,宝宝就不能喝到妈妈甘甜的乳汁。所以血液对于女性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综合来说,肝藏血丰富、充足是女性生理特点依赖的基础,女性一生以血为重。

养肝血远离妇科病

“女子以肝为先天”,其实也反映了女性的病理特点。同时也警醒女性:肝对妇科病的影响最为突出,这是因为女性特殊的病理特点容易导致肝生理功能失常。

●女子天性肝气易郁滞不舒畅

一般来说,女性常有慈悲、爱恋、喜欢、憎恨、嫉妒、忧愁、多虑等情志,容易执著不放,情不自禁,难以自我控制,从而导致肝气郁滞。

所以肝郁气滞是妇科病最重要的特点与病理机制,在妇科病中占很大的比重。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在上部可见梅核气,即咽喉中好像有个梅子的核卡着,吐不出去,也咽不下去;在中部可见两侧胁肋胀闷,善太息,乳房胀痛;在下部可见小腹两侧拘急胀痛、痛经、闭经、不孕等。临床常用方剂如四逆散、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逍遥散等,均是以疏理肝气为主的经典名方。

●女子生理特点易致肝郁

作为生理规律,月经是以每月为藏泻周期,怀孕分娩是以10个月为藏泻周期。达个规律说明女性在经期及经期前后、孕产期、更年期都是气血急聚、波动起伏的不稳定时期,再加上内外各种因素影响,经常会干扰这种动态平衡,扰乱女性生理调节机能,导致体内气血阴阳异常,引起血虚、血滞、血淤,进而由血影响到气,导致肝气郁滞,情绪也会随之多愁善感。

从临床来看,即使没有情绪上的异常变化,在经期、经期前后或绝经前后,也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肝气郁结表现,平时身体虚弱、阴血不足、精神不振的女性更为多见。养肝血可解这类人的肝郁。

●妇科病还会影响到其他脏腑

由于女性得病容易肝气郁滞,使身体处于失调状态,一旦持久加重,容易发生气郁化火、伤阴耗血、生痰夹淤的变化,累及肾脏、脾脏、心脏、肺脏及冲脉、任脉、带脉,变生多种疾病。临床常见的肝肾虚损、肝郁脾虚、心肝血虚、心肝火炽、肝火犯肺、肝郁肺虚等病症,都不同程度上伴随有冲任失调、冲任亏损、冲任淤阻而引起的妇科疾病。所以有人说肝为五脏六腑之贼(指肝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密切),女性尤其是这样。

●保护好肝脏,远离妇科病

肝藏血,主疏泄。它相当于一个“血库”,这个血库充盈,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冲任二脉通畅,月经就会准时到来,妊娠孕育及分娩等也得以顺利进行。如果“血库”告急,或是肝的疏泄功能不正常,以致冲任失调,就会导致月经紊乱、白带异常等病症,严重时还会导致不孕不育。而且女性性格多偏于内向,多愁善感,因此容易被七情所伤,这样就更容易导致气机淤滞。气滞则血不行,脏腑失去气血的滋养,月经失调、痛经、不孕等各种妇科病也就接踵而来。作为女人,必须养肝血,疏肝郁,只有这样才能远离妇科病的困扰。

怒伤肝,有了火气一定要发出来

怒伤肝导致的后果

如果将心比喻为君王的话,肝就是刚正不阿的将军。君王的安全要它来保护(藏血以养心),外敌的入侵要它来防御(解毒)。然而怒则伤肝,身体跟着也会大乱。

从气机的升降运行来看,肝气宜条达舒畅,柔则血和,郁则气逆。一个人生气的时候,总会感到血往上涌,进而出现面红耳赤、吃不下饭、胸闷腹痛等症状。这是因为“怒则气上”,肝气生发太过。肝藏血,血随气行上冲到头部,就会出现眩晕、脸红脖子粗等状况。《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生气所导致的后果可不止这些。肝失疏泄,肝气就舍像匹野马一样在体内横冲直撞;肝气横逆犯脾,脾失运化,就会感到腹胀;横逆犯胃,就会出现呃逆、吃不下东西,严重时甚至导致吐血。所以,想要保护肝脏,一定要做到少生气。

宣泄肝气的两种方法

生气之后,不要把气憋在心里,而使肝气得不到宣泄。肝经走两胁,乳房为肝经的必经之处,肝气郁结,时间久了就会导致乳腺增生。肝无补法,只有破法。想要破解肝气郁结有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哭。按照中医五行说,肝为木,有生发的特征,在志为怒;肺为金,在志为悲;金可以克木,所以悲克怒。一个人生了很大的气,要想把气给泄了,哭是不错的选择。也可以按摩右季肋部肝胆区:用拇、食、中三指撮捏右季肋部皮肤,自上而下进行捻动,反复操作3分钟;张掌,一手掌或两手掌重叠,按放在右季肋部,自右向左横擦3分钟,使局部皮肤发热。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对肝脏和胆囊形成刺激,从而起到疏肝理气、调畅气机的效果。

经络通畅眼明亮

神明之窗,靠精和气血

《黄帝内经》讲,眼睛明亮有神、视物清楚的根本在于精气充足。整个眼睛是五脏精华的聚集之地,肾的精华在瞳孔;瞳孔外的黑睛由肝精滋养;心精表现在眼睛的血络上;肺精表现在眼睛的白色部分上;脾精则约束整个眼系。眼睛视力的好坏,既取决于五脏六腑的精气盛衰,也反映着五脏六腑的精气盛衰。形容一个人有精神,往往说他的眼睛炯炯有神,这就是精的表现。

肝和眼睛的关系十分密切。按照中医的理论,肝的经脉上连于目系,眼睛的视力正常与否,皆有赖于肝的疏泄及肝血的滋养。肝血提供的血液和阴津可以滋养眼睛,只有肝脏功能正常,看东西才能清晰明亮。因此,有了肝血的滋养,眼睛才不会干涩、红肿、疼痛。

流泪,把痛苦苦出来

中医认为眼泪由肝分泌,泪为肝液,是肝血的一部分;现代医学则说是靠泪腺分泌。眼泪能起到润滑、滋养眼球的作用,一旦眼睛里进入异物,大量的泪液就会被分泌出来冲洗眼球,保持清洁。眼泪已被证实是缓解精神负担最有效的“良方”。受了委屈或被悲痛折磨时,挥泪痛哭能把心中的痛苦发泄出来,对改善情绪非常有益。

强烈的情绪刺激,会使泪腺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素,哭泣是释放和排出毒素的过程。情感性痛哭的眼泪比反射性痛哭的眼泪含有曼多的蛋白质,而且眼泪中的蛋白质还能改变人的情绪。哭也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特殊运动,这种运动也使情绪和肌肉放松,从而使人轻松。

按摩肝经养生穴

丑时是气血流注肝经的时间,但这时是人们睡眠的黄金时间,所以肝经的调养应该放到其他时间来做。足厥阴肝经是一条上下走向的经络,从脚趾经腹部到头顶,这么长的一条经络,不可能面面俱到,可以重点按摩太冲、行间、章门等穴位。

太冲——养肝还得取其原

中医讲久视伤肝血。肝开窍于目,目之所以具有视物功能,全依赖肝精、肝血的濡养和肝气的疏泄。肝经上连目系,肝的精血循肝经上注于目,使其发挥视觉作用。《黄帝内经·灵枢·脉度》中说道:“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肝的精血充足,肝气调和,眼睛才能发挥视物辨色的功能,过度用眼自然要耗损肝血。经常使用电脑的人更应该注意养肝。“五脏有疾,当取之原”,按摩太冲穴为养肝首选。

位置:该穴位于足背,第1、2趾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按摩方法: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可以用一只脚踩另一只脚的大脚趾和太冲穴,每次1—2分钟,可反复进行。

功效:补养肝经气血。

行间——泻肝火之要穴

行,行走、流动、离开也。间,二者当中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顺传而上。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湿重水气,至本穴后吸热并循肝经向上传输,气血物质遵循其应有的道路而行,故名。行间穴是一个火穴。大敦穴传来的湿重水气至本穴后,大部分湿重水气冷降归地而不能成为肝经的上行气血,只有小部分湿重水气吸热胀散而上行,此部分气血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肝属木,木生火,如果肝火太旺,就要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旰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位置:取正坐或卧位,第1趾头和第2趾头之间的缝隙,向下按0.5~1寸处。

按摩方法:按压行间穴5秒,压到有酸感后,休息5秒再按压,共20次。

功效:可泄肝火,凉血热,清下焦,息风阳。治呕逆、咯血、腹胁胀、腰痛不可俯仰、少腹肿、肋间神经痛。

章门——内脏之门户

章,大木材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本穴物质为急脉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至本穴后,此强劲风气风停气息,风气如同由此进入门户一般,故名。

位置:在乳头直下,当第6肋间隙中(乳头平第4肋间隙,乳头下两个肋间隙即是)。将两胳膊自然下垂紧贴两侧裤缝,然后抬手屈肘,肘尖下即是章门穴。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对侧中指螺纹面按于期门穴,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手法用力宜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和轻度温热感为度。

功效:治疗肝区疼痛、女性月经不调、乳腺炎、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