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杨力解读黄帝内经法时养生
8768700000011

第11章 申时养护膀胱经(00-17:00)一喝水养生,长久保持健康活力

申时膀胱经当令

膀胱经——申时值班的“环保局局长”

申时(15:00-17:00)气血流注膀胱。膀胱经旺,循行“从巅入络脑”。此时大脑气血充盛,人体记忆力和判断力都很强,正是学习记忆的好时机。

膀胱的主要功能是储尿和排尿。而尿液也可以看成是人体排放出的污水。人体的膀胱经就像一个环保局局长,掌管着污水合理的排放。膀胱功能失调,会出现尿痛、排尿不畅,甚则癃闭的病症,最后就会毒物蓄积,危及全身脏腑功能甚至生命。所以,膀胱经这个申时值班的环保局局长安于本职是很重要的。申时阳气继续下降,阴气继续上升,是按揉膀胱经以保养膀胱的最佳时间。

足太阳膀胱经,太阳主表,能统摄营卫,又为诸阳主气。生理状态下,太阳经气充盛,功能正常,卫气行于肌表,发挥其卫外而固摄肌表的作用。发病时太阳经气虚弱,功能下降,卫气固表之功失调,外邪乘虚而入。

●膀胱经上的穴位

膀胱经共有67个穴位,其中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

●膀胱经的循行

膀胱经起于目内眦旁的睛明穴沿头至下项,沿背腰骶中线旁3寸至股外侧后缘,再歪小腿外侧后缘,下外踝后,止于足小趾外侧端的至阴穴(交于肾经)。

膀胱经的养生调理之道

申时膀胱经当令,膀胱储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体内。膀胱是泌尿系统主要的器官,能储存和排泄尿液,将多余的水液排出体外。此时最宜多喝水,以利于排尿。

申时是人们工作和学习的最佳时机,也是保养膀胱经的最佳时间,当工作学习中感到疲倦时,稍微活动一下身体,如摩擦腰部,以保养五脏六腑。通过按摩膀胱经上的相应穴位,可以有效地防治泌尿系统的疾患。最主要的是梳理膀胱经在背部的4条经线,这4条经线上有着各脏腑的腧穴,与各脏腑相通,从而达到改善五脏六腑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衰老的目的。如果有记忆减退者,在这个时段按摩膀胱经也有不错的效果。记忆力衰退主要是因为气血津液不能濡养脑髓所致,膀胱经一端直至脑部,按摩膀胱经可以使气血更好地流注于脑部,濡养脑髓,从而增强记忆力和判断力,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多喝水,膀胱排毒效果好

存津储液靠膀胱

《黄帝内经》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州都”是指膀胱为尿液聚集的地方,“气化则出”是讲小便的排泄,需要阳气来打开通路。

膀胱所属的足太阳经脉的功能,可以使“津?、“液”的物质和功能存于身体内,并发挥其正常作用,而且足少阴肾经主人体之内里,足太阳膀胱经主人体之外表。一旦膀胱真阳不足,其“存津储液”的功能就会减弱,津液的作用就不能正常发挥。若是由于虚火过旺而导致“津”的功能过度以及“液”的功能不足,使脏腑组织的液体过分排出,导致血液浓度过高,就会出现血液黏稠、血脂高、血糖尿糖高、血压高、口渴、尿多、食多、便秘等症状,皮肤就会因缺少水分而干燥脱皮或是皲裂。如果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不能排出体外,又会因水分过多而出现水肿。

多喝白开水助膀胱排毒

多喝水,可以促进膀胱的功能行使,有利于身体毒素的排出。膀胱是人体的“污水管道”,人体里的绝大部分污水都要通过膀胱来排泄。尿液储存在膀胱里,然后在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下排出体外。多喝水能让身体里的垃圾及时地排出体外,保持“管道”的通畅,避免身体里面庋物大量堆积,防止肾脏和膀胱发生病变。

喝水应该以单纯的白开水为主,淡茶也行。饮料、啤酒、牛奶等不适宜做“膀胱清洗剂”,因为它们表面上看起来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实际上却增加了肾脏、膀胱的负担。

申时“动汗法”,健身除病有奇效

申时,人体阴阳相对平衡,气血流畅,精力充沛,不易受伤,非常适合进行身体活动,尤其是到户外锻炼身体。

中医有句话叫“动汗为贵”,意思是说活动到全身微微出汗是最好的状态。换句话说,运动锻炼的效果以全身微微出汗为最佳,只有出汗了,才算是达到了运动的目的。中医讲“汗为心之液”,来源于血,作为人体最深层废物的血液垃圾,主要就是通过出汗——这个人体最表层的方式来直接排出体外。‘申时膀胱经最旺,是人体泻火排毒的时候,故此时锻炼身体最好身上出汗,这样有利于人体泻火排毒,强身健体的效果很显著。

申时人肺部的呼吸活动非常活跃,加上此时人体的阳气仍处于沉降初期,弱而不衰,膀胱经又是人身上最重要的阳经,是阳气的仓库,所以此时做运动是很好的锻炼方式。

“动汗”治疗疾病

“肝藏血”,并且负责为血液解毒,肝气郁结不能正常疏泄,就会影响到肝脏的藏血、解毒功能,导致血液里面的垃圾无法及时得到清理,而发生堆积。采用“动汗”的方法进行“疏泄”,就能把血液里面的垃圾清理掉,使心脏和肝脏的功能恢复正常。从中医角度来讲,所有的疼痛症都是由于外邪入侵或身体内部失调,导致气血淤滞引发的,治疗的原则就是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而适当的身体活动正是疏经活血的最好办法,经络气血通畅了,疼痛就会不治自愈。如果活动到出汗,侵入经脉的风、寒、湿等病邪,垃圾也随着汗液排出体外(相当于中医治病的“汗法”),病也就好得快。

中医治病的“汗法”

在中医的治病八法当中,汗法居首,它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治病疗疾的方法。所谓汗法就是采用吃药或其他治疗办法,让病人发汗、出汗。不论是外感“六淫”引起的病,还是内伤“七情”引发的病,都可以用“汗法”进行调治,它是排出体内病邪的一个良好的途径。

顺时而为,在最佳时间施治效果最佳

申时阳气沉降

人体内阴阳之气的升降就好比爬山,先从山脚下往上,到达山顶之后待会儿就得转而下行。如果把人体的上、中、下三焦分别比作山顶、山腰和山脚,那么从午时开始,阴气从下焦开始往上走,阳气从上焦转而向下;到未时的时候,阳气已完全离开上焦,到达中焦。经过未时2小时的下行,到申时,阳气已经到达下焦,按照中医升降沉浮的理论,此时的阳气呈现一派沉降之势。

顺时而为,申时治疗中下焦疾病最佳

中医治病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种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根据病邪所在的部位,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邪气在上者,可以采用催吐法,让它从上面排出去;邪气在下部,可以采用泻法、利法,让它从二便排出去;病邪在中部引起胀满的,可以采用辛开苦降之法,使其消之于内。

按照人体经络气血的循环流注规律和脏腑功能的昼夜盛衰变化,阳气沉降之时是下焦脏腑排泄体内各种垃圾废物的最佳时机。人体中下焦的脏腑,如肾、大小肠、膀胱是人体主要的代谢器官,从申时开始,由于阳气沉降,它们随其而降一向下传导的功能增强,人体的代谢也会随之加快,如果身体有排泄不畅等方面的疾病,此时是最佳的调理时机。“泻下法”是中医常用的方法。泻下法属中医学八法之一,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泄下通便,二是泻下逐水。前者常用于治疗温热病变中热结胃肠阳明腑实证,以及胃肠积滞、大便秘结、蓄血、痰积、虫积等;后主要用于体蓄水证,如腹水、胸水等,也能用泻下逐水法治疗急腹症。

颈椎病的膀胱经疗法

颈椎病在中国逐年增多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脊源性疾病之一。在中国成年人中占10%~15%,反复发作,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尚有争议。中医认为本病属痹证范畴,肾阳亏虚、肝肾不足是其根本。常因颈部感受风寒、外伤或损伤气滞血淤而发病,“骨错缝,筋出槽”而致颈部活动度受限,颈项强痛、活动不利、动则加剧、痛点固定不移、肢体酸冷得温则舒,造成患者痛苦和生活不便。

按摩足太阳膀胱经,可以明显改善颈部疼痛

膀胱经的走向是从头前部的“睛明穴”开始,沿着头后边一直到脚外侧小趾边缘“至阴穴”,此经离颈椎很近,凡是有颈椎病的患首先要在后背的膀胱经刮痧或拔罐让血液流通起来,对缓解症状有很好的作用。按摩足太阳膀胱经,可以使颈型颈椎病的颈项疼痛、头痛、肩部疼痛、上肢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及颈部的软组织压痛、肩胛内上角压痛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对改善颈部活动度、缓解枕下及椎周软组织压痛有疗效。

拍打膀胱经,按摩委中穴

拍打膀胱经

申时正值膀胱经当班之时,气血最旺,大脑能及时地得到气血补充,这时人们精力充足、思维活跃、记忆力好。另外,膀胱经与肾经互为表里,气血相通。在中医里,人的神志活动是由心来主导,心、脑、肾共同完成的。《黄帝内经》中讲“肾藏精,精生髓”,而“脑为髓海”,所以大脑的功能强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肾脏来决定和调节的。申时膀胱经气血最旺,膀胱经气血旺的时候肾脏的功能也会得到调理和改善,所以,人的大脑在这时候也就比平时好使。

膀胱经的保健方法是拍打背部,以脊柱为中线,从上往下,重点拍打其左右两侧,每次10分钟,拍打的时候要稍微用力一点,要让背部感受到充分的拍击力量。每天下午的15:00-17:00(申时)拍打最宜,此时膀胱经当令。背部的膀胱经上分布着与五脏六腑对应的背俞穴,背俞穴是脏腑在背部的一个窗户,刺激它可以直接对脏腑起作用,所以说拍打背部的膀胱经是调养五脏六腑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按摩委中穴

四穴总歌里说“腰背委中求”,是指凡腰背症状,尤其是腰背疼痛都可以选择按压委中穴来治疗。

委中穴位于膝关节后面,屈膝时胭窝横纹的中点处。用手抓住膝盖上面的大腿部——左腿用左手,右腿用右手,拇指在上,其他四揩向下(伸向胭窝),然后以中指去点按穴位,每次3分钟即可,每天1次(申时最佳),疼痛严重时可以增加到每天2~3次(其中一次安排在申时)。申时膀胱经最旺,是最佳按摩时间。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不能屈伸、坐骨神经痛等,都可以按摩此穴。按摩委中穴还可以使压抑或郁闷的情绪得到缓解,这是因为按摩委中穴后可兴奋脑内愉悦回路的核团,从而产生愉悦感。腰酸背痛作为一种常见的亚健康形式,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尤其是老年人患腰背疼痛,更是痛苦难堪。病发时不妨按摩.下委中穴,腰背疼的症状就会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