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搞懂金融的第一本书
8734200000042

第42章 神话到神器 (3)

全球其他期货交易所也不甘落伍,先后不断推出抵押证券期货、国库券期货、股票指数期货等金融期货合约的交易。

商品期货交易经历一二百年发展才到今天的规模,而金融期货交易只不过短短的十几年便一举成型。1986年,包括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三种期货在内的金融期货就已经占到全球期货总交易的70%,而到了21世纪,这一比例更进一步提高到80%以上。

期货,尤其是各类金融期货,实在是人类想象力无限的一个明证。

客观地说,期货市场不能创造出任何价值,本质上这是一个零和游戏,自从正式的期货市场在美国建立以来,有关期货市场投机的道德讨论就从未停歇过。

早在芝加哥期货市场建立之初,人们就普遍认为,应当得到酬劳的是用其汗水和辛劳把小麦带到市场上的农场主,而不是那个在交易所里叫喊着买进和卖出小麦指令的人。

相反,期货交易商们声称,如果没有期货交易,留给农场主们的就是卖不出去的谷物,而价格在收获季节突然变化还可能引发经济崩溃,所以他们的交易发挥了有效的经济效能。

对农场主们来说,他们最初愿意建立远期合同,是希望能够实现对农产品价格的控制,然而当期货市场建立之后,他们却发现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更加剧烈了,一小撮从未从事过农业生产的期货交易商们却通过简单的卖空和卖空而操纵着谷物价格。

农场主们认为,受过投机和剥削训练的城市期货交易商们一直在利用农场主的孤立和经济上的无知去获取好处,正是期货交易榨干了高尚的耕作劳动的生命力,因此他们强烈要求关闭期货市场。

也许,人类天性中最热衷的恰恰就是丝毫不创造新的社会财富的那些“零和游戏”——比如赌博,明明人们知道输赢只不过是大家口袋里的钱币互换,人类却始终极其热衷,从未摆脱。就期货市场来说,如果没有了投机者,期货交易所立即就会变成毫无生机的一个地方,而正是人们那种对金钱投机的渴望,支撑着期货市场不断发展。

同样是金融产品,但如果将股票与期货对比,就能发现许多根本性的区别。

股票是出资人拥有一个公司一部分产权的凭证,代表着真实的财富拥有权,而且公司从股票市场上募集到的资金也是为了投入到公司实际的生产中,是有利于真实经济增长的;可期货就不同了,除了用于“对冲风险”之外,它不会创造任何价值,而金融市场发展至今天,“对冲风险”的那点好处要是与期货市场投机所造成的经济不稳定性相比,恐怕连提都不值得一提。无论期货合约是买进还是卖出,本质上只不过是从别人的腰包里把钱拿走而已。

目前,在全世界商品交易所中的期货,既有传统的大宗农产品的期货,如稻米、玉米、小麦、燕麦、棉花、小麦、油菜籽、燕麦、黄豆、玉米、糖、咖啡、可可、猪、猪肚、活牛、木材等等期货;又有金属期货,如黄金、白银、铂、铜、铝、铅、锌、镍等,有方兴未艾的能源期货,如原油、汽油、柴油、燃油、天然气等;更有20世纪70年代以后迅速崛起的金融期货,如外汇期货、利率期货、股票期货等。

长期以来,在美国市场交易的期货中,CBOT以农产品期货和国债期货见长;同城的CME则以畜产品、短期利率欧洲美元产品以及股指期货而出名;成立于1973年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以交易指数期权和个股期权最为成功;地处纽约曼哈顿金融中心的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则是全球能源、铂金及钯金交易的翘楚;位于纽约的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则是黄金、白银、铜、铝及其他金属期货的权威;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则的交易品种则主要是棉花、咖啡、糖和可可。

近年来,交易所合并步伐加快,1994年NYMEX和COMEX合并组成纽约商业交易所; NYBOT 也是1998年由棉花交易所和咖啡、糖和可可交易所合并而成;2006年,CBOT和CME合并组成芝加哥交易所集团;到了2008年3月17日,芝加哥交易所集团又对纽约商业交易所进行收购,芝加哥交易所集团从此在北美期货行业一家独大。

在欧洲市场,期货市场主要包括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主要交易德国国债和欧元区股指期货等)和泛欧交易所2006年6月,纽约证券交易所和泛欧证券交易所已达成涉及金额近78亿美元的合并协议。

(Euronext:主要交易欧元区短期利率期货和股指期货等);另外还有两家伦敦的商品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主要交易基础金属)、国际石油交易所(IPE,主要交易布伦特原油等能源产品)。

作为期货交易所的发源地之一,亚太范围内日本的期货市场较为发达,包括东京工业品交易所(主要交易品种是能源和贵金属期货)、东京谷物交易所(主要是农产品期货)等为主的商品交易所,以及以东京证券交易所(主要交易国债期货和股指期货)、大阪证券交易所(主要交易日经225指数期货)和东京金融交易所(主要交易短期利率期货)为主的金融期货交易所;另外韩国期货市场、新加坡期货市场、澳大利亚期货市场在交易金融期货方面也比较发达;香港地区的期货市场背靠中国大陆,近年来期货交易发展很快,主要是以香港交易所集团下的恒生指数期货、H股指数期货以及各种涡轮为主。

中国内地目前有上海期货交易所(主要交易金属、能源、橡胶等工业品期货)、大连商品交易所(交易大豆、玉米等农产品期货)、郑州商品交易所(交易小麦、棉花、白糖等农产品期货)、上海黄金交易所(主要交易黄金、白银、铂金)等,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也已经上市沪深300股指期货。

衍生的世界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大家都了解了“金融衍生品(derivatives)”这个词儿,可究竟什么叫做“金融衍生品”呢?

简单来说,金融衍生品就是由原生资产(Underlying Assets)派生出来的一些合约,就像豆浆是大豆的衍生品一样。

其实,期货就是最典型的金融衍生品之一,它将远期交割的产品(无论商品、股票、外汇、利率还是债券)的交易价格、交易时间、资产特征、交易方式等都事先标准化,然后在交易所上市交易。

当然,金融衍生品绝不仅仅是期货一种,而是五花八门。至于合约,可以是标准化的期货合约,也可以是非标准化的其他合约,可以在交易所进行交易,也可以场外交易(over-the-counter,OTC),更有那些纯粹买卖数字的金融衍生品,例如纸豆浆……

你没有听说过“纸豆浆”?这里有必要给你好好解释一下。

比方说,现在豆浆100分(即1元)一杯,记为100点,世界上的那些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就开始大卖而特卖了,怎么卖呢?就卖给你100这个数字,1个点卖100元,那么如果你要买1杯纸豆浆的话,就需要出1万元来买(当然,很公平,谁都可以买);如果你买10杯,就是10万元,如果1万杯,那就是1亿元,你想买多少有多少,反正银行只不过卖一个数字给你。

当然,你要拿真金白银的钞票来买!

直觉上你肯定会说,谁会有那么傻?会去买这种玩意?

信不信由你——很多人在买,很有可能你自己就在买!

为什么能卖出去,是因为它有可能赚钱!

如果你认为将来豆浆会涨价到150分一杯,那么你当初花1万元买的这杯豆浆衍生品,直接卖给银行就可以卖1.5万元(当然,银行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佣金”);如果将来豆浆跌价到50分1杯,那么你卖给银行,就只能换回来5000元了,当然,银行手续费是照收不误的。

要强调一下,不管你如何买卖,银行绝对不会给你支付任何1杯真的豆浆的,因为人家事先在你购买的时候就已经说明是“纸豆浆”,已经明明白白告诉你是假的豆浆——更何况,1万元1杯豆浆,你愿意去买吗?

不必发笑,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实际上,现在全世界都大卖而特卖的“纸黄金”,就完全和我所讲的“纸豆浆”一模一样,仅仅需要把“豆浆”二字换成“黄金”即可,股指期货也是同样的道理。

不信,如果购买你了纸黄金或纸白银,你让银行给你支付实际的黄金白银试试看?

另外你想想,股指期货是个什么玩意儿?不就一个数字么?为什么每个点能卖你300元,一笔下来要你近10万元,你还哭着喊着觉得人家如果不卖给你是看不起你呢(中国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对入市资金规模有限制)。

有人问了,股票是不是金融衍生品?看起来它也是在卖数字(价格)。

需要澄清的是,股票不是金融衍生品,因为股票是拥有一个公司一部分真实资产的凭证,所以他是实体经济的衍生物,是“金融品”而不是“金融衍生品”。不过,再由股票衍生出来的玩意,例如股指期货、股票期权(权证),因为他们都是由股票这个“金融品”衍生出来的,所以就变成了金融衍生品。

除了纸黄金、纸白银之类直接从商品价格数字上衍生出来的衍生品之外,其余的金融衍生品基本上都是保证金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就可进行全额交易,不需实际上的全部本金转移,合约了结一般也采用现金差价结算的方式进行,只有在满期日以实物交割方式履行的合约才需要买方交足贷款。

因此,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杠杆效应,保证金越低,杠杆效应越大。

根据原生资产分类,金融衍生品可以分为股票类衍生品、利率类衍生品、汇率类衍生品和商品类衍生品四大类。

各种商品期货都是商品类金融衍生品,还有前面讲到的纸黄金、纸白银之类的就是买卖某种商品数字儿玩的东西,都是商品类金融衍生品;股票类金融衍生品包括了具体的某个上市公司的股票期货、股票期权以及纯粹买卖数字儿玩的股票指数期货和股票指数期权;诸如货币远期、货币期权、货币掉期合约等涉及货币之间汇率的金融衍生品都属于汇率类金融衍生品,所谓的“炒外汇”其实就是炒汇率期货。

利率类金融衍生品比较复杂,除直接涉及利率本身的利率期货、利率远期、利率期权、利率掉期合约等金融衍生品之外,还涉及各类长期利率的债券,比方说美国国债、地方债、公司债以及引发2008年金融危机的房屋债券等。

更为关键的是,在利率类金融衍生品中所涉及的债券基础上,又发展出来另外一类金融衍生品——信用衍生品,而这正是2007年迄今一直搅动金融市场神经、并且一次次成为次贷危机、银行业金融危机以及主权债务危机核心因素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也被称为“贷款违约保险”。

值得说道说道的,就是由2007年次级房屋贷款所衍生出来的那些金融衍生品。

美帝国主义就是反动,2001年以后居然让自己国家的穷人也买得起房子住,为了帮助穷人买房,美联储猛降利率,银行也趁机大量发放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