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搞懂金融的第一本书
8734200000027

第27章 通胀还是通缩 (5)

政府这样做的理由就是——虽然没有促进公平、更没有促进效率,却最大化了权力的操作空间、最大化了更高一级政府的控制能力!

美国和中国绝不是什么个例,陈志武对日本、西欧各国的地区贫富差距长时序历史数据也进行了分析,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他也针对美国、英国、德国、西班牙、印度、法国、日本、意大利等一系列国家开展横向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哪个国家对经济控制越高,哪个国家地区间人均收入的差距就越大!

实际上,只要政府停止滥发钞票的把戏,不要人为制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过正常的社会调剂,富豪们的一部分财富会通过市场途径逐渐流向普通民众,这样贫富差距自然就会逐渐缩小并保持在一个正常的状态,但恰恰每次贫富差距开始缩小的时候,政府立即站出来“振臂一呼”——“缩小贫富差距问题”、“挽救经济危机”,再度玩起滥发钞票的“法宝”,最终恰恰导致了全社会财富再一次向少数人集中,再一次把贫富差距强行拉大。

如果看透了凯恩斯主义者的把戏你就会发现,每一次政府主导的“宏观经济调控”之后,每一轮大规模的货币刺激、货币紧缩政策之后,整个社会财富的分配从来都不是更公平、更合理,反而是更集中、更垄断了。

每一次遇到所谓的“危机”,那些中央银行都要展现他们“点纸成金”的魔法,从中央银行直接开动印刷机,哗啦哗啦地印钞票就行了。然后,一旦通货膨胀真的变成了问题,他们又忙不迭地赶紧实施所谓的“货币紧缩”政策,就这样来回折腾……

即使我们能够接受他们动辄印刷成捆成堆的钞票来“救苦救难”,可我们心里还是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增发货币之后,富豪们都能快速增加财富,而我们这些普通人,财富不仅没有增加,还要承受失业、收入下降和通货膨胀的痛苦?

简单来说就是,政府所增发的钱,为什么绝大部分都到富人那里去了?

米塞斯研究院(The 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的刘·洛克维尔(Lew Rockwell)在评价美联储每一笔增发的美元受益者时说:“那些最先得到新钱的人可以充分受益,买到更多的东西;而最后得到钱的人则利益受损,因为物价已经大幅上涨,他们只能买到很少的东西……所以,中央银行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把财富和权力从经济体内的一部分人转给了另一部分人。一般来说,最受益的往往是政府本身、大银行、政府签约企业,以及所有和联邦政府关系密切的人。”

比方说,当前在世界各国,金融业都是收入最高的行业,并不是因为金融业发明了什么烛照千古的思想或者造福人民的技术,而是因为他们距离中央银行最近,能够最先拿到中央银行增发的货币,转手放贷给别人挣钱!

2009年的福布斯排行榜榜单上,大陆富豪人数从2008年的28人暴增到64人,并不是为中国经济在2009年一下子做了一个无比灿烂的撑竿跳,而是因为在中央政府的“4万亿”投资计划宣布后,央行2009年一年就新增了13万亿元的人民币供应量(2008年年底中国M2数据为47.1万亿元,到了2009年底已经变为惊人的60.6万亿元,增长率高达27.6%)!

这新印刷出来的13万亿元人民币,第一步就是由中央银行流入到普通商业银行,然后,这笔钱再从全国各地的商业银行那里流入到股市、基金、债券、房市、大宗商品期货以及那些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企业之中。

富豪们的主要资产都是以什么来体现的呢?

恰恰正是股票、基金、债券、大宗商品、别墅、企业这类资产!

这么一来,你就看懂了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看懂了为什么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占了全中国人民所创财富总和的一半,你也应该明白为什么大陆富豪上榜人数一下子急剧增加了!

同样是2009年,《福布斯》杂志说:“受益于国际金融市场回暖和世界经济复苏,今年上榜的富豪们资产总额达到了3.6万亿美元,比去年增加了50%……”

为啥全球富豪们所拥有的财富总额在2009年增加了50%?

毫不奇怪!因为2009年一年,在美国政府所推出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和780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下,在美联储针购买华尔街金融机构1.15万亿美元债券的情况下,美国股市的上涨幅度恰恰就在50%左右!

40年前,关闭了黄金兑换窗口、改变了世界货币体系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访问中国前曾说:“现在,我们都是凯恩斯主义者了。”

正是因为政府能够主动控制货币数量,政府自然就变成了凯恩斯主义者,而在凯恩斯主义主导之下,几乎每一个国家经济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都在与日俱增,政治家们用无数复杂的理论去解释为什么国家经济黯然失色,但总是避实就虚、不着边际。

其实,创立了凯恩斯主义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恰恰对于货币增发所导致的贫富分化后果有着最为清醒的认识,他说:“通过连续的通货膨胀过程,政府可以秘密地、不为人知地没收公民财富的一部分。用这种办法可以任意剥夺人民的财富,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

未来,通胀还是通缩?

不管有什么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美化和粉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就是一种社会病,它或迟或早都会对社会机体造成严重损害,并且带来大量的不公平和痛苦。

在我们讨论了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和规律之后,通货膨胀治理也就显得无比容易。

方法有且只有一种,那就是——拧住钞票供应量这个阀门,别满天撒钞票就行。

既然各个国家的政府是唯一掌握印钞机的人,所以只要政府下决心控制通货膨胀,那么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放慢钞票的供应量,甚至不需要它抽走原来的钞票,除了以旧换新之外,只要不再凭空印刷新钞票就行!

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因为这就像要一个吸毒上瘾的人要戒掉毒瘾。

戒毒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以后再也不要吸食毒品,无论毒瘾发作的时候如何痛苦、如何失态、如果丑陋,都不要通过吸毒来缓解,毒瘾自然就戒掉了。

然而,对于大堆毒品放在自己眼前的吸毒者来说,又有几个人能够实现戒毒?

对于戒毒的人来说,毒瘾发作时候的那些痛苦、失态、丑陋,其实都是在为这个人当初吸毒之时的那种快活、兴奋和美妙赎罪,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通货膨胀的治理也一样。

现在,为了要治理通货膨胀,政府如果减少钞票发行量,必然会在短期内带来失业增加、房屋价格下跌、产品生产量减少等一系列副作用,这个后果必须要有人承担,但又有谁愿意承担呢?

比方说,在2003年以来买到房子的那些人,如果政府不再印制新的钞票,你告诉他房价其实应该下跌为现在的1/5,你觉得他能够接受吗?

虽然人们能够接受房价在5年上涨5倍,却没有一个买房者愿意接受房价下降20%。

有人希望房价跌,有人希望房价继续涨,利益集团、社会矛盾就这样被“制造”出来了。

弗里德曼对于通货膨胀的治理有着另外一个比方,他说一个人患了阑尾炎,医生建议割除,这样以后就不会再受其折磨,但手术之后,人需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这个病人听后拒绝手术,他认为手术太麻烦,吃一点止疼片就好了,因为这样没有什么痛苦……

病人的选择当然显得愚蠢可笑,但我们掌管印钞的政府相比这个病人又好到哪里呢?

更重要的是,要政府不再发行新的钞票,也就是要求政府不能再去讨好他想讨好的利益集团,这就会导致某些利益集团的不满,很可能会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真是难啊!

可这些难题恰恰都是掌握着印钞机的政府有意制造出来的!

当今社会的主流经济学家们一直在声称,物价下跌不是好事,那样会让社会陷入“通货紧缩”,而政府为什么不断印钞呢,目的就是促进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防止通货紧缩。

可是,让人疑惑的是,物价下跌难道真的是非常糟糕的事情吗?

看看过去的20年间,中国诸如手机、电脑、MP3、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以及汽车产业等政府资本没怎么介入的领域,价格一直在持续下跌,但其质量却变得越来越好,人们享受到的福利也越来越多;相反,政府深度介入的一些领域,诸如房地产、银行、高等教育、医疗、保险、行政服务等等,价格一直在持续上涨而且某些产品的质量还变得越来越差……

难道,手机、电脑价格下跌不是好事,而房子、医疗涨价是好事?

有人说了,我就想问未来一段时间之内是通胀还是通缩,通胀如何,通缩如何?

好吧,用数字说话:100~90~120~105~180~150~200~140~300~200~500~1000~5000……

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说,在当前的货币价格体系依然维持的情况下,在未来的5~10年之内,假定现在的物价指数为100,那么全世界都会在通胀和通缩之间来回晃荡。

为什么呢?

前面说过,所有的金融危机都是债务问题,而债务问题一爆发,因为需要钱来偿还债务,资金变得稀缺,于是经济体就开始出现所谓的“通缩”——在1971年以前的时代,因为政府不能随意增加钞票供应,经济通缩就只能通缩了,要么债务违约,要么慢慢等着恢复。

但现在不一样了,“我的地盘我做主,根据需要印钞票”,如果通货紧缩真的严重到影响了与政府相关的重大利益集团(比方美国的华尔街金融业、比方中国的银行和房地产业),政府就会再次使用“点纸成金术”,哗啦啦印刷一堆钞票,来冲抵坏账,来购买债券……

这样,一时间大家又都有钱了,然后经济体就会通货膨胀,政府会做做样子控制通胀,但实际上什么都没解决,因为他们最终想要的就是通胀,唯有如此才能降低债务压力。

不过,如果一个经济体不想很快因为通货膨胀而崩溃的话,政府每次印钞就不会一下子印很多,而是一小批一小批地印刷,但对应的,这一次的全球债务问题累积了几十年,小规模印钞又不行,所以通胀一段时间,债务问题会再度爆发,经济体就会再度转入通缩。

就这样,周而复始,一直到经济体通货膨胀到足够程度,直到债务问题变得不是问题……

按照当前的货币计价体系,等到经济再度恢复正常的时候,物价上涨5~10倍应该是个可期的数字,无论每一次的通胀或者通缩,持续时间都会在0.5年到1.5年之间——其中,通胀时间会长一点儿,通缩会短一点儿,因为政府希望的是通胀,而通缩真的严重的时候政府又可以印钞。

假定货币体系不进行大的变革,经济体不出现大的崩溃,这一过程,至少需要5~10年左右的时间。

如果中间出现了大的危机,经济体崩溃或者货币体系崩溃,那我们就有可能过渡到另外一种货币体系—— 不得不说的是,无论是对中国、美国还是欧洲、日本,这种可能性也非常之高,与前面提到的循序渐进解决办法的几率大概是50%对50%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