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搞懂金融的第一本书
8734200000001

第1章 钱是如何进化的? (1)

毋庸置疑,钱是个好东西——有了钱,你就能吃饱饭,而且可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有了钱,你就能穿锦衣华服,金缕玉衣、花枝招展随你喜欢;有了钱,你就不用出卖青春血汗乃至生命而为别人辛苦劳作、血泪交加;有了钱,你就可以领导别人,颐指气使、威风八面;有了钱你就可以去环球旅游,有了钱你想上天就上天,想入地就入地……

钱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就成了活在世上的最高理想,而要说起“金融”,还真是不得不从“钱”这个概念说起。

毕竟,钱,始终是金融的核心要素!

不过,“钱”,或者说“货币”,还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钱是怎么来的?

说起“钱”的历史,那可远了去了。

众所周知,老早老早的时候,咱们老祖宗们是拿着石头当工具过日子的,那个时候叫做“石器时代”,或者也叫“茹毛饮血”时代。

“石器时代”分两个,从大约300万年前第一只猴子变人到1.8万年前,人类的石头工具都是通过简单的敲敲打打弄出来的,所以叫做“旧石器时代”;从1.8万年前到距今6000年前这段时间,由于出现了磨制石器这样的“新技术”,所以被叫做“新石器时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磨出来的石头和敲打出来的石头就是不一样,技术改进了,干活就容易了,生产力就得到了大发展,人们在满足自己温饱之外,居然还能有点产品剩余。

正如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MSN、QQ等网络聊天软件的发明,使得一大批孤男寡女们产生了“感情剩余”,有了网络交流的强烈需求一样,有了产品剩余,老祖宗们也产生了物品交换的强烈需求。

比方说,老祖宗张三做砍柴的石斧,做完了之后还是有一会儿闲着无聊,为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他就又做了一把,可是实际上他只能用一把斧子。

另外一个老祖宗李四,他养的老母猪生小猪崽,生了一个之后,居然又生了一个,可是他家的剩菜剩饭只能养活一头猪崽。

还有一名老祖宗王五,种了一地的萝卜白菜,可是又吃不完,于是只能腌成一坛子一坛子的泡菜自己守着。

老祖宗周六、老祖宗杨七……就这样,很多老祖宗都有了产品剩余,眼看着张三的石斧要白白扔掉、李四的猪崽要活活饿死、王五的泡菜要发霉变酸……怎么办呢?

三个人都在发愁,他们就凑在一起商量问题的解决办法。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不,大家灵机三动(三个人嘛),犹如醍醐灌顶:“咱们交换交换不就得了?”

我给你一坛子腌萝卜,你给我一个猪崽,我一把石斧,换你一坛子腌白菜……

于是,皆大欢喜。

一开始,这个交换还进行得不亦乐乎,但慢慢地,大家就发现问题了。

张三愤愤不平地说:“我这石斧是祖传三代的工艺品,纯手工家庭制作,除实用价值外,还有很高的艺术含量和收藏价值,结果被王五的一坛泡菜给换走了,而且那泡菜也不合我们一家人的口味,这太不公平了!”

李四满腹牢骚地说:“这头老母猪我养了两年了,才生下来两猪崽,王五不过用他吃不完的一坛子烂白菜,一下子就把我可爱的小猪猪给换走了,凭什么啊?”

于是乎,大伙儿都开始愤愤不平起来。

他们发现,在这样的交换过程中,要找到一个价值衡量的媒介和准绳,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呢。要知道,不管是新石器时代还是母系氏族时期,那个时候还是最淳朴、最民主、最公平、最公正的共产主义社会(当然,我们叫人家“原始共产主义”),不是少数几个或者一个部落领导玩暗箱操作说啥就是啥的年代,遇到事情大家都必须公开集体讨论。

然而,尽管大家集体讨论了很久,还是没有结果,因为——这个问题可太难了。

正在发愁的时候,大家一扭头看见部落里的几位美女,不过,他们的眼光不是欣赏美女,而是发现了美女脖子上的挂饰——美丽的贝壳饰品。

要知道,在原始社会,我们那些一直生存于大江大河边的老祖宗们,一向把来自海边的贝壳看作是珍贵的东西,它坚固耐用,可以做装饰品,又是吉祥的象征,便于携带,再加上有天生的单位,一个一个的,适合于计数作价。

正如无数现代“艺术家”一看见美少女就才思泉涌一样,老祖宗们看到那些贝壳饰品之后,立马也灵感无限:“用贝壳来做交换物的价值计量单位不挺好的嘛?”

一把石斧,10个贝,一坛子泡菜,3个贝,一个小猪崽,7个贝,谁如果觉得自己吃亏,不同意,那就自己提高价格,只要别人接受就行,如果别人都不接受,那你就不做石斧了,改养猪崽、改腌泡菜好了。

就这样,经过无数老祖宗部落的“民主决议”,大家取得了一致的意见,贝壳于是就逐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固定地充当货币的角色。

货币,或者说“钱”,就这么产生了。

中国出土的贝壳货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老祖宗们正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发现经过加工的贝壳最为适合充当货币。

显然,“钱”是因为商品交换的需要而产生的,套用马克思他老人家的专业术语来说:“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在中国,货币的“货”、发财的“财”、商人的“贾”、欠债的“账”、放债的“贷”,甚至连买卖(“買”、“賣”)这两个动词都带有贝字,充分说明了贝壳的地位。

再想一下,你把自家的孩子和爱人都叫成啥呢?

“宝贝”、“贝贝”,某种意义上说,这差不多就相当于喊着 “我的钱啊”、“我的钱啊”……

贝壳钱自打出现以后,就很重要很重要。

根据甲骨文记载,商朝的时候,商王就经常把贝壳赏赐给臣下僚属,谁要是能获得商王的贝币赏赐,那可真是极大的荣耀。

贝壳并不仅仅在商代使用,一直到西周时代也大量使用,在交通及经济欠发达的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贝壳作为货币从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直至唐宋时代都一直在使用。在云南,一直到明朝时期,被称为“滇贝”的贝壳还在作为货币广泛使用。

根据考古学家们的精心研究,我们中国古代的贝币,大部分是来自于海南。

你想想,海南,距离黄河流域或者长江流域有多远,尤其那时候没有飞机、火车、汽车、轮船,连千里马、千里驴这样的动物也都还没有“训练”出来呢,甚至连成形的路都没有,完全靠人背运回来的一袋子贝壳,你想想能不珍贵吗?

用这么珍贵的东西做钱用,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现在使用的钱,其单位是元、角、分,那你猜猜贝壳钱最常用的单位是什么?

一枚两枚当然也行,但最常用的计量单位是朋友的“朋”。

就看“朋”这个字的形状,像不像“贝”字串了串?“朋”在古字里面的本义是指两串相连的“贝”,不过,因为考古资料缺失,到今天大家也还没有搞清楚到底“一朋”是二枚、五枚、十枚还是二十枚。

俺自个儿琢磨着,因为“朋”是好几个贝壳一起的意思,后来就演变出“天天在一起”、“结党营私”的含义来了,你知道形容坏人一起干坏事有个成语叫做狼狈为奸,下次你改一个说法,说他们“朋比为奸”,文化水平立马就上升一个档次。

后来,这个“朋”就和“友”一起组成“朋友”这个词,现代社会这个词的用法可广了去了:男女恋爱叫“谈朋友”、商业公关叫“交朋友”、官场爬升叫“处朋友”……

可不嘛,没有钱的话,扯什么朋友呢?

老祖宗们造字的时候,就把现代人这些花花肠子都猜到了。

什么叫做钱?

有人说了,把贝壳当成钱的事儿是不是“中国特色”呢?

借用专家们的话来说,把贝壳当钱使,那可是“与世界接轨”的广泛现象——在亚洲,除中国使用过贝壳货币外,今天的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东南亚区域,都有使用贝壳钱的历史;在美洲,当西方殖民者16世纪首次踏上这个大陆的时候,他们发现当地的印第安人使用的货币正是贝壳;在非洲,包括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国在内的绝大多数黑人部落一直到20世纪初依然在使用贝壳作货币;在印度洋及太平洋一些偏远岛国,诸如瓦努阿图、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到现在依然把贝壳当成非常重要的货币。

当然,根据前面所说的,作为满足交换功能需要的实物商品,最早的货币也不一定非要是贝壳,以捕猎为生的部落可能以石矛砍刀作为货币,以农耕为生的部落可能以铲子镰刀为货币,以打鱼为生的部落可能选择鱼叉网钩作为货币,至于选择粮食、布帛、盐巴、茶叶、陶罐、瓷碗之类最常用的商品来充当货币的现象更是在各个民族的历史中普遍存在。

例如,云南的佤族,一直到解放前还习惯于用牛作为货币进行交易,而在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周边少数民族例如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吐蕃、契丹、蒙古、女真等民族,一开始都是采用牲畜、盐巴、茶叶等实物商品当钱使的。

除了上面这些常见的“钱”之外,世界上还存在着各种各样你意想不到的“钱”,其种类之丰富,足以让你大开眼界。

在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亚群岛(the Melanesia Islands),土著居民习惯用狗牙当钱使用,一个狗牙可以买100个椰子,娶一个老婆要“花费”几百颗狗牙;在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Vanuatu),几千年来人们一直使用猪牙作为货币,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开销,只需二十几个猪牙就可以应付,其中最大面值的“钱”是长而且有弯曲的尖猪牙,而且尖牙越弯曲越值钱,弯成圆弧状,甚至弯成两圈、三圈。

瓦努阿图的国旗(注意上面的那个猪牙图案)以及他们的猪牙“大钞”

在非洲科特迪瓦的一些原始部落,他们传统上使用手镯充当钱币,持有者可将其戴在手上、颈上和脚踝上;印度东北部阿萨姆省(Assam)的某些氏族,至今还在使用母牛的头盖骨作为货币;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地区(Sarawak),从公元9世纪起就用玻璃珠子当货币,价值很高,就像现在人们手中的黄金一样,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绝不使用;在中世纪的俄罗斯,松鼠毛皮是一种常见的流通货币,其常见程度超乎想象,以至于松鼠的口鼻部位、爪子和耳朵也常常被用来作“零钱”。

中国的元朝,因为朝廷印刷的纸币面额过大,小钞不足,民间不得不用茶帖、面帖、竹牌、酒牌等充当小钞,还有的干脆用油漆的小木片当做小钞;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遭受毁灭性破坏,各地的乡镇开始印制“代用货币”作为本地支付工具,使用的材质各式各样,有木材、铝箔、丝绸亚麻布,甚至包括扑克牌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央行恢复元气。无独有偶的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中,美国一个小镇的人们应对美元纸币通货紧缩的办法就是自制小木片,用来充当交易货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德国法西斯战败,新的政府还没有来得及发行纸币,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民间全境使用美国产的香烟作为货币,作为货币的香烟甚至要远比香烟本身更有价值;1970年代,意大利的货币里拉(Lina)遭遇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人们干脆用糖果作为货币来进行交易。

不过,在世界上的所有货币当中,最让人匪夷所思的当属南太平洋上密克罗尼西亚联邦(Micronesia)所属的雅浦岛(Yap Island)上的石头货币了,近2000年来,雅浦岛的居民就一直使用石头做货币,他们称之为“雷(Rai)”。

“雷”是由大而坚硬、厚重的石轮组成,石轮的直径从1码到12码不等,石轮的中央有一个孔,便于滚动搬运,雅浦岛居民就用这种石头来购买土地、独木舟或办婚事等。

2010年上海世博会密克罗尼西亚馆所展示的“雷”币

你还真别说,相比你手中的纸币,这个“雷”还真的是有价值的!

原来,由于雅浦岛缺乏制造“雷”的石灰岩岩石,村民们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划着独木舟前往太平洋上的另外一个岛屿帕劳(Palau),在那里的山腰上切下这些庞然大物,然后用独木舟运回岛上。

“这些巨石货币的部分价值在于其尺寸之大,但真正的价值在于它们来到岛上的代价——将它运回来时死去的人的数量”,货币收藏家对“雷”的价值做了如此解释。

说了这么多种钱,那么究竟什么商品能够被定义为“金钱”呢?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来看,货币必须是拥有价值的实物商品,货币具有五种基本功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也不晓得是翻译的学问太深还是咋地,马克思的话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迄今还是“专业术语”,一般人不太明白,所以我就对这五种功能给您进行一个通俗的解释。

“价值尺度”嘛,就是用数字来衡量一个产品究竟值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