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半九别集
8731700000066

第66章 本《易卜生戏剧集》新版序

亨里克·易卜生(1828~1906),大家都知道,是挪威伟大的“国宝”级的戏剧家。但是,他不仅属于挪威,而是像莎士比亚一样,同时属于世界。因此,易卜生也属于中国,他在中国,是最早被介绍进来的外国作家之一。

在中国,易卜生深受读者欢迎,不仅由于他的卓越的戏剧艺术,更因为其中主题思想,如人的醒觉、独立和尊严以及妇女的解放等,当年直接影响过我国的新文化运动,对它起过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我国新文化先驱鲁迅先生1923年曾经就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写过一篇名文《娜拉走后怎样》,提出了另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娜拉要怎样才不走呢?”

过去零星的译本且不计,易卜生著作的中译本近半世纪以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推出了《易卜生戏剧选》、《易卜生戏剧集》(四卷)、《易卜生戏剧》(四种)、《易卜生文集》(八卷)等。今年是易卜生逝世100周年,为了满足进一步的社会需要,本社将出版三卷本新版《易卜生戏剧集》,以我国易卜生专家、着名翻译家潘家洵先生的译本为主。

潘先生的易卜生译本共有十七部,其中包括四部历史剧,即反映挪威抗击丹麦统治者的女英雄的悲欢离合的五幕悲剧《厄斯特罗特的英格夫人》(1854年),表现才华横溢的穷诗人的爱情纠葛的三幕剧《苏尔豪格的宴会》(1856年),讴歌北欧古代英雄的战斗功勋的四幕悲剧《海尔格伦的海盗》(1857年),以及描写挪威从封建割据到民族统一的斗争过程的五幕历史编年剧《觊觎王位的人》(1863年)。由于稿件整合后的篇幅限制,三卷本新版不得不割舍了这四部历史剧,以便收录其他更多重要的作品。

所谓重要的作品,首先是指一系列着名的为作者赢得世界声誉的社会问题剧,即讽刺冒牌的自由党政客而引起轩然大波的五幕剧《青年同盟》(1869年),揭露为了财富和社会声望而背叛爱情和人格的巨商的四幕剧《社会支柱》(1877年),歌颂坚持个人权利的女性、反对“夫为妻纲”的传统观念、暴露买卖婚姻之虚伪性的三幕剧《玩偶之家》(1879年),借先天的花柳病隐喻堕落社会的道德污染而受到卫道士们攻击的三幕剧《群鬼》(1881年),以主角为代言人反击《群鬼》风波中对作者的攻击的五幕剧《人民公敌》(1882年),从过去宣扬缺乏“理想”的危险性、转为强调强迫别人接受不切实际的“理想”的危险性、从而改变作风、使本剧充满令人悲伤的诗意的五幕悲喜剧《野鸭》(1884年),为挪威呼吁真正的民主与自由、颂扬“品质、意志、和灵魂上的高尚”的四幕悲剧《罗斯莫庄》(1886年)。此外,还有六部具有象征主义风格的晚年作品,即开始趋向内心描写的五幕剧《海上夫人》(1888年),作者自认为“刻画真实的活生生的人”的四幕剧《海达·高布乐》(1890年),把笔下人物“作为现实的人加以强调”的三幕悲剧《建筑师》(1892年),为了贪恋男欢女爱而使婴儿夭折、在忏悔中愿意把母爱献给无家可归的孩子的三幕剧《小艾友夫》(1894年),一个野心勃勃的矿工之子由于挪用银行巨款、投资失败而入狱、以致一蹶不振的四幕剧《约翰·盖勃吕尔·博克曼》(1896年),以及昔日分手的一对情侣重逢、为自己过去奉行“艺术第一、人生第二”的信条、轻易放弃幸福生活而惋惜、希望重温旧梦、携手登高而被大雪埋葬的三幕悲剧《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戏剧收场白,1899年)。

此外,研究易卜生,还须提到两部不能不提到的奇特的作品:一部是其中主人公坚持“全有或全无”的生活原则、为一种绝对的理想目标而战斗、以致死于雪崩中的《布朗德》(1866年,成时译);这部火山般暴烈的作品,据说满足了斯堪的纳维亚世界的先验的伦理要求,使作者由此成为它的精神上的先知。另一部则与《布朗德》相对照、描写一个无原则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机会主义者想做一个回头浪子的故事的《培尔·金特》(1867年,萧乾译);这部作品由于以自己的同胞为典型,在国内一直招致爱憎交织的读者反映。这两部早于以上社会问题剧的名剧,虽都不是潘先生所译,但以其在易卜生研究中的重要性,仍然有必要收入本书中,以便理解易卜生对于戏剧创作的一个执拗的信念:戏剧形式正是他的内心斗争的自然表现。

中国古典小说中有一部奇书,据说只须念出其中对白,无须提示说者,则性格与情节跃然纸上,历历如绘,尊卑贵贱,一目了然。识者云,此无他,唯写真实使然耳。关于这一点,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四讲》中说过,“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又在同处说过,“据本书自说,则仅乃如实抒写,绝无讥弹,独于自身,深所忏悔”;另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又说,“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足见,“写真实”是作品之所以成功的唯一诀窍。又传,有某仕女画家,临摹精确,如克轰然,得意之余,不慎吹了一口气,画中人嫣然一笑,竟从画面走了下来。此皆“写真实”之极致,自非常人所可抵达。与此相仿,易卜生的戏剧“写真实”,同样具有神奇的效果。尽管他写的是挪威的“真实”,这些典范性的剧作和埃斯库罗斯、莎士比亚、高乃伊等大家的剧作一样,已经属于全人类的公共财产了。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一直盛行不衰地上演着易卜生的戏剧;在众多著名演员所扮演的众多易剧角色身上,一个个正进行着道德上的反复拷问,对于自己的诚实性的一再追究;而台下有良心的观众,无不远离平日客观的消闲性的审美境界,直接和台上的人物打成一片,并在自我裁判的过程中,一致体验着感同身受的心灵震颤。愿新版《易卜生戏剧集》三卷在手,足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走近这位已经属于中国的伟大的剧作家,同时欣赏对白地道与流畅,还须感谢译笔上非潘家洵先生莫办的传神的功力。

2006年1月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