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同这样一个观点:任何翻译只是通向原著的桥梁,而不是原着本身。十多年前人民文学出版社约我翻译一本相对具有代表性的《里尔克诗选》,我虽已过古稀之年,仍然愉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当时和现在我都相信,我所能做和应做的只是帮助在繁忙的改革开放中,暂时没有机会接触原著的国内普通读者,概略了解一下那位生活于另一时空的诗人;至于研究里尔克的专家学者,相信他们另有自己接触里尔克的渠道。
在《里尔克诗选》的翻译和校订过程中,译者所经历的甘苦,说来不一而足。这不仅由于德语与汉语在结构、风格和表意功能等方面的差距太大,还因为里尔克本身是一位公认的语言独特的诗人,对他的某些作品的理解历来存在着令人尴尬的歧义性。按照接受美学来说,诗人所采用的“描写性语言”往往包含许多“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构成作品的“召唤结构”,召唤读者以“期待视界”发挥想象力去进行再创造。事实上,在以作家(诗人)、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为主的文学活动中,译者的价值和地位是殊不足道的。因此,除了在译校过程中尽力提防自己的误解的掺入外,我衷心希望与拙译或有善缘的读者,在阅读中直接催动自己的接受意识与诗人的创作意识的共同作用,透过译文表面探求和领悟原著的精神,并以“得鱼忘筌”的方式摆脱译文一时所用词句的牵制。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自有相互了解的需要,翻译工作可以说是异质文化间相互探讨与交融的过程。任何译作都只是这一过程中的一朵水花,它属于流,而不是源,是动态的,而不是停止和凝固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记述了人类作为个体互相间的心灵沟通。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同一原作的多种译本的出现,进而又将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交融生动活泼地推向前去。人们如能宽宏地看待各种文化现象,那么任何译本只要保持起码的质量,都将有助于人类克服文化上的相互隔膜。
本译本问世于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出版社计划出版它的插图版。译者在欣慰之余认为,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历史片断的记录,它仍不妨继续保持当初的风貌,但对初版的一些讹舛与疏漏,一经发现,均作了相应的补正和修订。对于出版社编辑同志为本译本的这次修订工作所表示的谅解和合作精神,对于读者朋友们为这个译本所赋予的关怀和鼓励,译者借此机会谨致诚挚的谢意。
200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