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奥秘追踪
8709300000012

第12章 动物的怪异行为(3)

啮齿动物与其他哺乳动物的不同之处,就是它们有终生生长不停、活像凿子似的门齿,但是没有犬齿。啮齿动物吃下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能消化,因此可以在大多数其他哺乳动物无法生存的环境中繁殖。它们是多产的动物,往往一年可产几胎,每胎数目又多。由于种群量很大,在同一品种中已有很大的遗传性变异,不论环境的情况怎样改变,种群中总会有一部分具备适应新情况的特性,因而可以继续繁殖下去。

许多种啮齿动物居于北方森林,靠丰富的针叶树种子、树皮和嫩芽维生。其中有红松鼠、金花鼠、鼯鼠和豪猪。

红松鼠是一种活泼好动、喜欢吵闹的啮齿动物,分布在全世界大部分针叶树林里,并且时常向南移入落叶林区。北美洲有两种红松鼠,一种就叫做红松鼠,另一种是喜欢吱吱叫的赤栗鼠。这两种都比欧亚大陆种小,并且条纹分明。在各种红松鼠中,又可从颜色和习性分为几族。例如西伯利亚松鼠的尾巴颜色,随其居住的树林类别而定。生在松林的,尾巴红色;生在冷杉林和落叶松林的,尾巴褐色;生在雪松林的,尾巴近乎黑色。红松鼠的主食是针叶树种子,因为要剥开球果的种鳞才能取得种子,所以花费时间很多。不过松鼠并非全靠种子维生,也吃其他植物食料,更吃昆虫的幼虫和鸟卵。松鼠以喜贮食过冬闻名。它们采集球果、种子和坚果收藏起来,倒是实情,不过并非蓄意作为过冬之需。事实上,冬天来临时,它们往往忘记了自己埋藏食物的地点。遗忘了的球果说不定会萌芽茁壮成长,松鼠在无意中做了造林的工作。

红松鼠时常年产两胎,尤以在分布区南部为然。每次产2~6只不等。

金花鼠是松鼠科中又细小又活泼的一种,主要在地面上生活;但居于针叶树林内的几个品种,都是爬树好手。北方树林的金花鼠少吃针叶树的种子和芽,多吃其他树木和灌木的坚果及浆果。这些动物住在地洞里,地洞通常都造在岩石或横在地面上的树干之下。地洞一部分铺着青草,为春天出生的幼松鼠做准备。金花鼠交配后约一个月就能生产,一胎2~8只。

秋霜初结,金花鼠便大事贮藏食物,因为它们与红松鼠不同,需要冬眠。冬眠时偶尔醒来便要吃预先贮藏的食物。金花鼠像其他松鼠一样,协助树林播种,因为它们也往往找不到自己埋藏种子的地点。金花鼠每年换毛2次,夏天时毛色较为鲜明。

袋鼠繁殖解密

大袋鼠的繁殖一直是个谜,直到20世纪60年代,生物学家才将这个谜彻底揭开。大袋鼠在1~2月交配。交配期结束后,雌兽即离群隐居在草丛中,过着孤独的生活,直至分娩。母兽受精以后有奇特的“迟缓”现象。大袋鼠的受精卵分裂到100个细胞左右时,如果遇上了气候特别干燥的不利条件,发育会停止,暂时封存在子宫里。等到气候条件适宜时,封存的胚胎重新开始发育,并约于5个星期后分娩。大多数哺乳动物都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由胎盘提供养料。袋鼠没有胎盘,所以幼崽的胚胎在子宫的生长时间较短,到子母兽的育儿袋中再吮吸乳汁继续发育。

母兽临产前,一般是产崽前2个小时,会认真清理育儿袋中的杂物。然后背靠一棵树坐下,把尾巴从两条后腿中间向前伸出,静候孩子出生。大袋鼠大多数一胎一崽,少数是双胞胎,偶尔也会一胎四崽。新生幼崽十分小,只有约2.5厘米长,体重相当于母体重量的1/30000。此时幼崽身上无毛,浑身通红,眼睛和耳朵都闭着,十分难看。

那么,幼崽是如何进入育儿袋的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真相是幼崽自己爬进育儿袋的。刚刚出生的小袋鼠看上去像一粒小红豆,尽管后肢十分微弱,前肢却已生出爪来。借助神经和肌肉的配合,它从母兽的泄殖孔出发,顺着母体的尾巴爬到有袋骨支持的育儿袋里。一进育儿袋,它就四处寻找乳头,抓住四个中的一个便衔着,把身子挂在上面,继续发育成长。所以,有人说大袋鼠的幼崽是从乳头上长出来的。

小袋鼠在育儿袋里长到约160天时,才向外探出头来,200天以后,它便开始离开育儿袋,到外面活动。小袋鼠在母兽的保护下活动,经常从育儿袋里钻出钻进。离开育儿袋后,小袋鼠经过3~4年时间,方才长大成年。

动物们的自杀行为

动物界昆虫类的自杀事件似乎不是很多,但这些低等动物的自杀内因往往令人不解。蝎子自杀就是其中一例。

动物学家发现,无论是在自然条件下还是在实验条件下,蝎子对火都畏若神明。如在野外遇火,便躲在碎石下、树叶下或土洞中不出来,要是大火把它们团团围住,便只见它们弯起尾钩,朝自己背上猛刺一下,然后便软瘫在地上,抽搐着死去。

有人认为蝎子的这种自杀行为是在进化中形成的,是古代蝎子恐火的脾气遗传给了后代的缘故。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因为解剖学家和生化学家证明,蝎子并不是死于自己的蝎毒。

也有人认为,蝎子天生习惯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一旦见到光明,便本能地弯起尾巴,假装自戕而死,这样更有利于保护自己。事实究竟如何?尚待揭示。

在欧洲北部挪威的高寒地区,生长着一种奇怪的小老鼠。

它们黑褐色的皮毛中夹杂着白斑花点,短小的身躯不过成年人手掌那么长,由于它有迁移的习性,人们叫它北欧旅鼠。以上所述并不能构成它令人奇怪的根本点,令人不解的是每隔三四年,人们就看到这种鼠大批大批地集体在挪威海岸投海自杀。

从最早的目击者记录至今已100多年了,这种现象至今仍然有增无减地继续并有规律地发生。这种现象虽然早已吸引了有关专家的注意,但至今仍无令人信服的权威性答案。

有人认为迁移是旅鼠为求得生存而采取的手段,早在1万多年前,它们就有规律地跨越波罗的海和北海到对岸的陆地另觅乐土,那时海峡尚窄,泅渡到对岸很容易。

后来,由于自然界沧桑更移,波罗的海和北海海面越变越宽,海浪越来越湍急,而旅鼠对这一切却毫无所知,依然按老习惯兴致勃勃地企图游过海到达对岸,一旦它们毫不犹豫地跳入海中就由于无力抗击海流的巨大冲力而整批整批葬身大海了。对持续这么久的周期性大规模自杀现象,以上的解释无法回答人们的进一步疑问:“难道旅鼠们就不能从一次又一次的惨败中吸取教训,再寻路线?”

还有人认为旅鼠的投海行为是动物界“计划生育”的手段,这种鼠繁殖能力极强,一只雌鼠每年至少可以生10只小鼠,而鼠仔6周后性成熟,又进入繁殖期。

若每次繁殖有一半是母鼠,则每年之内可由一只母鼠发展到三四千只。由于“鼠口爆炸”造成居住地食物供不应求破坏了这种鼠界的生态平衡,为了维护其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它们当中许多不适应生存的成员,便明智地选择了自杀。

当真如此的话,人类该对一百多年来英勇为同类捐躯的旅鼠们的壮举示以敬意了。事实当真是这样的话,造物主也未免有些失策。为什么不削减这种鼠的繁殖能力,却把那么多无辜的生灵逼入海底?多么希望人类能早日揭开这则谜底。

常言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按常理,轻生之举,跟鸟类无缘。因为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它们都是些活泼开朗,能歌善舞的乐天派,怎能自寻死亡呢?

很久以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印度北部有个小村庄的一伙村民,正打着火把,焦急地寻找一头失踪的水牛,忽然发现大群的鸟儿迎着火光飞来,纷纷落在地上。

由于这里粮食不足,村民们经常挨饿,见到这些送上门来的鸟儿自然是惊喜万分,美餐一顿。打这以后,每逢刮风下雨的晚上便打着火把,在院子里坐等飞鸟送上门来。这种世上罕见的群鸟自杀现象已持续将近百年了,无人知晓个中究竟。

近年来印度动物研究所和阿拉姆邦林业局为了揭开鸟类自杀之谜,在村庄附近设立了一个鸟类观察中心,修建了一座高高的观察塔。

他们收集到的飞到这个村庄寻死的鸟共有将近20种,有牛背鹭、王鸠鸟、绿鸠鸟、啄木鸟和4种翠鸟,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鸟。

观察中心还在这里修建了鸟类图书馆和饲养场,把飞到这里的活鸟弄来饲养。奇怪的是来寻死的鸟拒绝进食,两三天内便都死了。看来它们真是些乐死忘生的鸟类。

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这里的地理位置有关。黑暗、浓云密雾、降雨和强烈的定向风是这些鸟类诱光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那么这些鸟都是从哪里来的呢?只因诱光,便非得集体与火同尽?更有那些自寻而来的鸟为何拒绝进食?看来这种解释还不能算是群岛集体自杀的科学谜底。

动物的迁徙极少出错

世界上有许多种动物有着奇异的远行能力。每年6月中旬,夜幕一降临,便可见成群结队的绿海龟从南美洲的巴西沿海出发,历时两个月,行程2000多千米,到达远航的目的地——全长仅几千米的阿森松岛。

晨曦中,沙滩上绿海龟蠕蠕而动,原来它们是旅行结婚来了。

接着,雌海龟选中了地盘,把后肢的长趾伸进沙里,左右开弓,缓慢而有节奏地挖好了一个深坑,开始产卵。

然后,它们就用后肢把卵盖住。位于赤道附近的阿森松岛,这个季节天气晴朗,阳光普照,海滩上的细沙不断吸收着太阳光的热量,像一位忠实的母亲,使埋在沙中的龟卵渐渐孵化。两个月后,小海龟纷纷破壳而出。这些小生命也和它们的父母一样性急,它们争先恐后地爬向大海,结伴远航,游回双亲生活的地方——遥远的巴西沿海。它们也要寻本追源,落叶归根。

这种奇异的本能,鸟类也并不逊色。短尾海鸥每年迁徙飞行两次跨越赤道。4月间它们离开大洋洲的产孵地,经印尼、菲律宾、中国台湾、日本、阿留申群岛和美洲西海岸,兜太平洋一大圈,9月间又飞回原地产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