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学生真的在彻夜苦读吗
当你走进美丽的哈佛校园,置身于晨曦中,只见湖边、路边,许多学子正在聚精会神地晨读着;当你走进藏书逾千万册的哈佛图书馆,只见每间阅览室都灯火通明,每个座位上都坐着认真看书的学子……他们没穿华丽的服装,更不去四处游荡,有的只是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
英国一家电视台曾做过一期题为《凌晨四点半》的专题节目,内容讲的是,在一个普通的凌晨四点半,哈佛图书馆内,已经坐满了静静看书、认真做笔记、积极思考问题的哈佛学子……这是几年前的一本畅销书《哈佛凌晨四点半》中的一段话。
那时候,即使不知道、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也知道哈佛凌晨四点半的图书馆。家长们将那张灯火通明的图书馆照片用来鞭策自己的孩子,不少初高中的学生也一度十分迷恋这种哈佛精神,甚至进行效仿。
与“哈佛凌晨四点半”同时存在的还有“哈佛校训”“哈佛图书馆训言”,直到现在,不明真相的人们听到这样的话依旧会心潮澎湃,信奉着这一座“神一样”的学府。
哈佛真的昼夜不分,凌晨四点半的图书馆依旧灯火通明,座无虚席?
哈佛的学生真的连吃饭都在学习,每天狂啃书本、挑灯苦读?醒醒吧!他们也是正常人,而且熬夜学习真的不是什么好习惯。近几年,已经有不少人出来对此进行辟谣,有专门去哈佛院校找学生求证的学者,有去哈佛图书馆实地走访的作家,也有在哈佛就读的留学生,但他们说出的事实却是一致的:根本没有这回事儿,太夸张了。
哈佛大学的本科图书馆的确有很多,但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开放的却只有一个,其余的基本上都是晚上十一点之前就闭馆了,唯一开放的那一个也不是网上盛传的灯火通明的景象。不少哈佛大学的学生表示,他们基本上在晚上十一点左右就回宿舍了,每天的睡眠时间也不少于六小时,从没想过要在图书馆熬到后半夜。
所以,“哈佛学生彻夜苦读”不过是某些人杜撰出来的,是利用人们对这座高等学府的向往而编造出来的谎言。
哈佛学子的确是普通人中的佼佼者,但是再优秀他们也是正常人,仔细一想便知道,这个说法根本立不住脚,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呢?
因为相比于能力弱、智商低、思维逻辑欠缺等硬伤,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比哈佛学生差劲的原因在于不够努力、不够刻苦。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这样想:哈佛学生优秀是因为更努力,我没有他们厉害是因为我学习的时间不够长,而这样又会给家长或者学子们一种虚无的激励作用,给他们遥不可及的愿望打开一条最可能实现的途径:只要我想,我就能像哈佛学生那么优秀,只要刻苦学习,熬夜读书,我就能上哈佛。
所以,很多家长开始信奉所谓的哈佛式教育,责备孩子不够努力,逼迫孩子长时间学习;很多学生开始迷恋哈佛式精神,晚上熬夜看书,通宵奋战,觉得自己优秀无比。
事实上,不仅仅哈佛,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中,没有哪个推崇“熬夜式”学习,更没有学生暗自较劲谁熬夜更久,以“学得晚”来衡量是否刻苦、是否优秀。
“熬夜”本身就不是好习惯,而学习讲究的是效率,并不是单纯的时长。图书馆熬夜苦战,课堂上昏昏欲睡,这难道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凌晨四点半”式的刻苦不但很假,而且非常蠢。
哈佛学子的优秀,跟“刷夜”一丁点儿关系都没有,关键是因为他们知道怎么学习,同时保持着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
譬如,不逃课、上课不走神、及时提出疑问解决问题、学习目标明确、劳逸结合、独立思考等。
哈佛学生们推崇的就是劳逸结合的学习方式,玩的时候会尽情地玩,学习的时候更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学习,他们态度虔诚而认真,有着绝对的高效率;而对于娱乐,他们也绝对不会敷衍,常常玩得尽兴、玩得疯狂。有时候前一天还在通宵狂欢,第二天就可以把自己关在图书馆,“不问世事”。
他们会把每天的学习任务划分等级,用序号列出来,并会规定时限,因此他们在学习时都会带着很明确的目标,尽量在预估的时间内将任务完成。
比如,读一本书,不会直接从第一页开始,因为他们的目的是要找出几个关键论据来支撑自己的某个观点;上一堂课,就一定要学会某个知识点,不达目的不罢休。
如此一来,学习的效果就会非常明显。
该学习的时候,心无旁骛,与世隔绝;该玩的时候,尽情释放。这才是正确的方式,一味地苦读并不能够保证学到更多的东西,反而会消耗精力,浪费时间。你所以为的刻苦,不过是一种徒有其表、用来安慰自己的伪学习法。
所以,千万不要再信奉所谓的“哈佛凌晨四点半”,也不要将哈佛、哈佛学生盲目神化,进而效仿“哈佛凌晨四点半”的学习方式。他们也是正常人,不过是比大多数人更会学习的正常人,而我们应当关注和探索他们那些正确且高效的学习方法,而不是盲目跟风。
与众不同的是学生还是学校
哈佛,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知名学府,自成立以来就是莘莘学子的魂牵梦绕之地,这个地方似乎蕴含着不可知的能量,造就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众所周知,哈佛大学共出过8位美国总统和数百位诺贝尔、普利策奖获得者,还出了一大批知名的学术创始人、世界级的学术带头人、文学家、思想家,如拉尔夫·爱默生、杰罗姆·布鲁纳、亨利·梭罗等。此外,著名外交家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蒙古国现任总统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也都出自哈佛。
这些传奇人物的存在,似乎更印证了哈佛大学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不仅仅是高端学府,更是实现所有梦想的摇篮,只要进入其中,人生将会彻底改变。
于是,年轻的学子们把考进哈佛作为奋斗的目标,在他们眼里,哈佛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即使是普通人,只要置身其中,也会镀上一层金。
然而,对于哈佛的神奇,有些人总是不以为然,有一种传言就说,哈佛的成功在于它只招收家境优越的学生,这些学生具有更强大的社会资源,而哈佛就像一张网络一样,将这些社会资源聚拢在一起,所以哈佛的毕业生想不成功都难。事实确实如此吗?我们不能不承认,类似哈佛这样的名校,在选拔人才的时候总是有些“猫腻”。
因为哈佛是一家私立大学,其选择学生是按照自己的一套标准进行的,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公平公正,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倾向性。
世界上绝大多数名流都在教育方面有着一种“名校执拗”,美国名流们也不例外,通常整个家族的人都出自顶尖的一流名校,他们在这方面沿用“世袭制”,也就是说孩子就读的学校,也是父母毕业的学校。
我们不否认哈佛在选学生上有一些背景倾向性,但是,哈佛的大门对于普通人一样是敞开的,只是在普通人里,哈佛更看重一些特殊的素质罢了。在年轻学生的众多素质中,哈佛最为看重的就是与众不同,学生必须有一些特殊的才能,让哈佛看到他的培养潜质。换句话说,哈佛也要考虑自己的教育成本,同样的教育资源给出去,哈佛也希望能够培养出更优秀更成功的人才。所以,哈佛对于面试学生的各种综合素质和特殊才能是非常看重的,而在这方面,一些出生在富裕家庭里的学生毫无疑问是更有优势的。
除了金钱的优势之外,出生在富裕家庭中的孩子往往还有很多隐形的资源优势,他们从小接触到的事物都是普通家庭难以想象的,比如与华尔街精英谈笑风生、参与某项实验研究、帮助父母管理企业,等等。这种与生俱来的家庭优势使他们的视野更广阔,看待问题的思维更活跃,拥有诸多卓越的课外成就,所以他们在面试阶段往往表现得更好,更容易被录取。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寒门子弟会与哈佛彻底无缘,每年进入哈佛的大多数学生还都是来自普通家庭,而他们之所以能够被哈佛选中,就在于他们也具备一些让哈佛难以拒绝的素质。
例如,普通家庭的孩子也可以具有很强的创造力,也可以拥有过人的组织能力,如果在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上打动哈佛,普通家庭的孩子也一样能够获得和富豪子弟一样的待遇。
也就是说,哈佛的厉害确实在于学生本身的优秀,但这种优秀绝不仅仅是出身,而是本身具备了某些可以被哈佛认可的潜质,让哈佛意识到他们比普通人更具有培养价值。于是我们就能够明白,哈佛的与众不同并不是单纯的学生与众不同,而是哈佛与众不同的选才标准,一个不唯分数不唯出身的特殊选才标准。
例如扎克伯格,其出身就并非富豪,他的父母是医生和医生助理,但他一样凭借自身的优秀而被哈佛选中,类似的还有杰罗姆·布鲁纳、罗伯特·弗罗斯特等一大批知名人士。他们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进入哈佛,经过哈佛的培养,日后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哈佛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神圣的,是遥不可及的,觉得进入哈佛就是一次脱胎换骨,是哈佛成就了学生,学生需要哈佛。事实上,真正让哈佛与众不同的,是它能够通过特殊的方法选拔出一批可以造就的学生,让那些本身就拥有着优越条件和强烈学习欲望的学生接受它特殊的培养,并为学生们构建了一个自然、浓厚的互助型学习氛围和校园文化。
与选才的与众不同相辅相成的是在培养上的别具一格。哈佛大学的教育水平是不可否认的,不然为什么这些优秀学子要挤破头进来?对于这些人来说,尽管他们已经十分了得,但是哈佛却能够使他们变得更强大,是他们巩固自我、提升能力的最好途径,他们在这里能够接触到更多尖端的科技和思想,能够锻炼甚至转变思维方式,能够碰撞、融合再爆发。
选才和教育上的双重特殊,正是哈佛教育的厉害之处。
所以,并不能单纯地说学生需要哈佛,是哈佛成就了学生。一个不学无术、不求上进的人首先就不会被选入这座世界最高学府,因为哈佛明白,他们不会摇身一变成为社会精英。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学校因学生们的出色能力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力而出名,最终这名誉反哺了学校,这是一个正向循环,是相互成就。
尽管有些哈佛学子身上的硬性条件我们无法企及,但真正让哈佛动心的,还是每一个人身上的创造力、学习力、思考方式、思维方式,而这些是最值得我们普通人借鉴的,了解了这些足以让我们与以往有所不同。
大部分人根本不会学习
在最开始我们讲了“哈佛凌晨四点半”这个以讹传讹的谣言,但不可否认的是,哈佛学生确实是比较刻苦的一群人。然而,我们也往往会有这种疑惑,我们在进行某项学习的时候也是非常刻苦的,为什么却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呢?原因在于,哈佛学生除了刻苦之外,还掌握一项本领,那就是学会学习。
学习,是我们很多人的常态,比如处于学生身份、徒弟身份当中,然而除了社会角色的要求之外,生活中我们很多人也都会不间断地学习,读一本书提升思想境界、学习一项技能、了解更多知识,等等。
曾经,一个人一生所拥有的知识的80%是通过在学校学习获得的,只有20%是在工作阶段获得的;而现在恰恰相反,人们能够从学校获得的知识连20%都占不到,超过80%的知识需要在漫长的一生中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获得。
那种依靠在学校时学习到的知识就可以应付一切而受用终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学习能力对于已经离开校园的人来说更为重要。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如果按照哈佛的标准来判断,我们大部分人其实根本不会学习。
你以为拿一本书从头看到尾就是学习?并非如此。
多数成人在学习时会产生这样的感受:离开校园,进入社会之后,学习能力下降了很多,以前背诵一篇课文、学一种软件技能很轻松,现在学一个英语单词都费劲。
于是人们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校园时期,未成年之前才是学习的最佳年龄段,只有孩子才适合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能力就会逐渐丧失。
实际上,哪有什么学习能力丧失这回事?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公布的学习笔记,看过这些学习笔记之后我们才会意识到,原来扎克伯格的学习习惯是如此的优秀。相信有些读者也一定看过扎克伯格学中文说汉语的新闻,他以一个成功商业人士的身份,依然能够完成零基础掌握这门“全世界最难的语言”。所以,这世界根本就不存在学习能力丧失的事情,只是有些人,从一开始就没有掌握好学习能力。
从小,我们生活在这样的场景中,如果你一直在玩,父母就会批评抱怨你不学习;但只要你拿一本书看,不管看没看进去,父母就会称赞你。久而久之,我们的脑海里就会形成这样的观念:只要我捧了一本书就是学习。
在学校时,学习就是围绕着课本转,再加上老师的监督引导,以及分数作为衡量指标,相对系统化。而离开了学校之后,这些限制条件都会消失,学习变得更自由,自由过了头也就开始杂乱无章,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捧了一本书就是学习。当然,很多身处学校的学生也会是这样的状态。所以很多人,看似每天在兢兢业业的学习,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提升,没有大的改变。这不是学习能力低又或者学习能力丧失,而是压根儿就不会学习。
一、学习不是纯粹的输入输出
所谓输入输出,就像搜索引擎系统一样,输入大量的知识,等需要的时候输入关键词搜索就能输出你想要的。这一过程放到人的学习上,就是以记忆为主来获取知识。
也许是应试教育的缘故,也许是受到诸多“过目不忘”的天才影响,许多人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学习就是记忆,就是死记硬背。事实上,学习是一个系统化理解事物的过程,需要人体内部多种机能的配合,记忆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学习不单单是记忆文字,努力记住每一个细节,勾画所谓的重点语句,更要在此基础之上,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自我理解,提升自我能力。比如,我们认识某一个事物时,不仅要把它的表面形象刻在脑子里,更要理清它的内在结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各种相关方面。通过学习,我们能够转变对事物的认识,加深对它的理解;或是改善我们对这个事物的行为和反应,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甚至思维能力都有所提升。
真正的学习,会让人从内而外发生改变。
二、知识是一个整体
学生时期,我们就常听老师说:这个知识点很重要、这是一个考点、这几句话是重点……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知识是“点”状的,是一个又一个可分离的个体,而学习就是记忆这些分散的知识点。
但其实,知识之间都是有链接的,点与点之间存在着数不清的“连线”,知识是一张巨大无比的网状体系,而学习不但是要弄明白单个的知识点,更要构建它们之间的关联。当你从某一方面入手开始学习时,比起一丝不苟地翻看每一页,兢兢业业地记忆每一个重要句子和细节之处,更重要的是要先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找到核心内容,直接深入最重要的部分,这样才能使学习更高效。另一方面,理清了某一方面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形成一张小网,也更容易向相关方面延伸,逐渐汇集成大网,这就是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
三、学习要有“功利心”
在知识匮乏、技术不拥挤的时代,看书即是学习,因为看总比不看强。但是这样的思路,放到今天显然是不可行的。暂不说终身学习的理念,单知识本身就多到足以让你眼花缭乱,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人容易被迷惑,即使学到了知识也是对自身没有用处的。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习不是看一本书,更不是埋头苦读,“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两个刚进入职场的新人,其中一个热情十足,斗志昂扬,发誓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成绩,但他却在不清楚自己工作具体需要哪方面知识的情况下,就找了一大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书籍来读,他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收效却甚微。
另一个人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他的目标就是一年之内在自己的工作上做出成绩,然后成为项目经理。他投入工作中,遇到不懂不会不熟练的地方,马上找相关的资料或是请教他人,在此基础上通过思考琢磨出解决系列问题的方法,并且他还根据项目经理所需掌握的知识和管理技能,有选择地阅读相关书籍。不久后,他的工作能力就有了很大提升,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提拔。
显然,与第一个新人相比,第二个人更会学习。
如果你不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习,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知识,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就拿起一本书去读、去钻研,结果往往是白费时间和精力,要么是什么都没看进去,只是从脑海里一闪而过,要么就是懂了不少,却没什么用处。
所以现在的学习不能那么“大公无私”,反而需要的是一颗“功利心”。当然,这并不是让大家少学习,而是有选择性、有目标性地学习。毕竟周围充斥的知识量太过庞大,而我们本身精力又有限,想要精进就只能先选择自己最需要的部分,再慢慢扩增,毕竟知识是无穷尽的。
四、休息也是学习
很多关于睡眠、休息与学习关系的研究表明:睡眠充足的人,学习效果会更好。人们在持续学习超过一定时间之后,学习效果会逐渐下降直至消失。一般来说,连续学习2小时以后,学习效果就开始递减,4个小时后,效果已经非常微小。
可以说,良好的睡眠、适当的休息与高效学习紧密相关,客观看待“刻苦、努力”,不要一味将其归于学习的时长。没有效果的学习,时间越长损失就越大,劳逸结合才是王道,适当的放松休息会让人更有精力、更专注于学习。
此外,在睡眠过程中,人的大脑并没有休息:许多记忆会在海马区和大脑皮层之间传输——海马区中存储着我们的短期记忆,也就是我们新接触的信息;而大脑皮层则记录着我们的长期记忆,也就是我们过去形成的、长期保留的知识体系——通过睡眠,大脑会将新学来的知识和旧有的知识进行关联,将新学来的信息整合进知识体系中。
看过这些有关于学习的理念,相信很多读者就明白为什么同样努力,你却达不到扎克伯格的学习效果了。事实上,哈佛学生强大的吸收知识的能力,不仅仅在于刻苦的努力,更在于他们拥有一套科学的方法,让他们的努力能够事半功倍。
相反,我们很多人并非不努力,而是没有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从一开始就没有一条线性的努力方向,因此努力的方向是混乱的,也就无法得到想要的学习效果了。
所以,我们必须明白学习最重要的是方法,在方法之后,才是持之以恒的坚持。
我们要明白,学习不是一味地灌输已经存在的知识,而应该是先有一个模糊的思维框架,然后再进行不断地存疑、解疑,要抱着质疑的态度,不断提出问题,辩证地看待所有的答案。真正在学习的人常常会打破自己的以往认知重新树立新的系统,然后再打破再重塑,如此周而复始。
我们要了解,学习不是读几页书、看几个单词,更不是看个新闻、读一本小说,而是应当先制订学习计划,系统地、有目标地去学习,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提升自我、改变自我(内在或者现状),不以此为目的学习都是无用之功。
真正的差距是认知效率
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或者本身就存在这样的情况:明明跟别人投入了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但最终的成效却相差极大。比如,同样认真上课听讲,有的人名列前茅,有的人却成绩平平;同时开始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技能,一段时间后,有的人能力大幅度提升,而有的人却依旧原地踏步……这种现象,在大学教育中尤其明显。有过欧美留学经验的读者或许应该记得,美国大学一向是宽进严出的,在全美排名靠前的大学里,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刻苦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哈佛,然而为何整体的毕业生素质还是略逊于哈佛呢?这里就涉及一个关键问题了,这个问题就是认知效率。大部分优秀学生学习效率较低和大部分平庸学生不会学习的原因都在于认知效率过低,因此,提升认知效率就是高效学习的关键。
不管是在学校的学习还是在工作的学习或者日常学习中,我们都会遇到学习效率低、学得慢忘得快、知识焦虑、学不致用的窘境,很多人在学习了很久后,从内到外都没有明显的提升,这就是认知效率低下的表现。
那么如何提升认知效率,逐渐提高认知程度和学习的层次呢?在哈佛的课堂里,我们总结出一条非常有用的经验就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归类。
学生们要知道信息是有类别划分的,提升认知效率的首要任务就是分配好不同类型的信息比例,从中获取真正能够被掌握的知识。现代人的学习已经不能单纯用“读书”来定义,智能手机、电脑的普及使得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知识呈现的形式也更多样化:图文、视频,如此一来,“诱惑性”因素也更多,知识类型更加杂乱,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陷入“虚假学习”中。
我们可以把充斥在身边的知识、信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娱乐放松型的;第二类是获得知识型的;第三类是提升自我型的。通俗来讲,当你接触第一类的知识时,你的大脑是无须思考的,还会产生相当愉悦的感觉;第二类的知识相对有些难度,需要你动脑去思考,但会让你有所收获,可能是明白了更多道理或者学会了一个小技能;第三类的知识,可以用晦涩难懂来形容,比如卡尼曼博士的《思考,快与慢》,很多人一天只能读两页,还弄不懂到底讲的是什么,这种类型的知识的获取的确会很累,但却能在无形中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甚至于提升脑力、学习能力、改变思维方式。
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学习是集中在第一类和第二类知识之上的。这样的学习的确能够拓展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更加了解身边的事物,让我们在与人交往时更有话题聊,可是这样的学习对提升自我心智是没有太大帮助的,尤其是第一类知识,甚至会让你走下坡路。正如那句话所言,任何成长和进步的过程都不会很舒服,在学习中如果你处于非常轻松的状态,那么你不是在走下坡路就是在原地踏步。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读很多很多晦涩难懂的书,而是要懂得筛选知识的类型,分配好比例。
识别知识类别后,接下来就是带有目的性的学习。认知心理学在分析了当前人们尤其是成人关于学习方面的心理、目的、行为等方面的特点后得出结论,认为成人的高效学习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即:学习动机、目标导向、及时反馈、最近发展区。通俗来讲,就是有学习的动力、学习的内容能够针对性地解决某个问题、学有所用、知识难度适中。
这几点要求恰好与哈佛学生的学习方式不谋而合,哈佛课堂上老师常常会在一节课后留下一个问题,留作下一次上课时提问,且课堂发言的成绩在最终成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样一来,本就热衷于求知的哈佛学子们学习更有着强烈的目标感,在学习了相关知识后,他们就可以在课堂上自信发言,争取得到更高的分数,这一过程实际上就包含了高效学习的四个方面。当然,哈佛的学生们在学习上本就有着足够的优势,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他们的学习更加规范、更加高效。
而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也应当从这四个方面进行。
明确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即目的,也就是说学习是为了什么,考试高分、考证涨薪、提升技能、兴趣爱好,等等,明确学习动机是为了让人们明确学习的具体价值,这样才会更有学习的动力。目标导向则是在确立动机后,将其拆解成具体可知的一系列任务,便于执行操作,比如规定每天必须读半个小时的英语、每天一小时用于画图等。
当你确定了目的,开始学习时,并不是学习相关方面的内容即可,而是要根据认知水平、目的确定学习的知识类型。
第一类的知识,可以作为休闲娱乐阅读,以“储备聊天话题”为目的;第二类的知识,作为充实内心世界、训练实用性技能阅读;第三类,可以提升心智水平、锻炼各种学习能力,这类知识也被称为最接近知识源头(站在人类认知前沿的研究者、思考者和验证者)的内容。知识在传播的过程中会经历多次加工,含金量也会逐渐降低,例如一本著作的译本要比原著更易理解,虽然知识是相同的,但含金量也会低得多。
当然,凡事要讲究循序渐进,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比如,刚开始学习时,我们的认知水平不高,对专业性较强的知识理解非常困难或者根本无法理解,那就先从低难度的开始,然后逐渐提升难度,接近源头知识,最终以获取第三类的知识为主。
当我们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就要及时复习,自我检查,查漏补缺,加深记忆,这就是反馈。反馈包含两个具体方面:一是检验,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实践应用,以学习英语为例,当你学了一段时间后,可以跟别人对话来检验学习成果,用以查漏补缺;二是复习,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通过实验得出,信息进入大脑之后,遗忘随之开始,而遗忘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流逝先快后慢,尤其是刚刚形成记忆的一段时间,遗忘率最高,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曲线揭示的记忆规律表明复习非常重要,但是在合适的时间段复习更为重要,否则即使复习也会没有效果。什么时候是复习的最佳时间点呢?艾宾浩斯记忆法给出了答案,信息进入大脑期限为一小时,在一小时之内回想就能将记忆时间延长,之后最好一天后再回想,三天、五天后再回想。
此外,学习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产生的学习错觉,避免影响检验和反馈。
什么是学习错觉呢?在学习的时候,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当看到学习过的页面干干净净时,不仅是别人就连你自己都会怀疑,这些内容我学会了吗?相反,当页面满是笔记、重点记号、划线标识时,就会觉得自己学得特别好,而当你合上书做一个简单的自测,就会发现掌握的知识远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多那么牢固,而这就是一种错觉。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错觉,是因为看懂了不等于学会了,学会了不等于消化了,消化了不等于会应用。看懂和应用是两种不同的能力,两者之间的差别可以简单地用一个教学理论概括——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就是从一种能力到下一种能力之间可以挖掘的进步空间。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是从关键字词、重点语句入手,比如提到“市场营销”这个名词,很多人脑海里会出现商品、交换、销售等,甚至有的人就简单将其理解为“卖东西”,总之他们会觉得自己对这个词非常理解,但要将含义完整地叙述出来,却很少有人能做到,这就是熟悉感造就的学习错觉。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在复习检验已学习的内容时,不要在心里凭感觉判断掌握程度,可以通过两种方法:一是向他人解释论述,二是进行自我提问,将完整的答案念出来或者写下来。
明确了以上内容,认知效率将会大大提升,学习也将在短时间内卓有成效,当然这只是高效学习方法中的一小部分内容,真正高效的学习还离不开思维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