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我最想学的说话技巧
8683200000021

第21章 职场口才(2)

表达方式不同,造成的后果可能大不一样。在办公室里与同事交往离不开语言,并且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常言道,祸从口出。在职场中,一定要知道哪些话可以说,更要知道哪些话不可以说。否则,一不小心踏进办公室的谈话禁区,就会惹出不快与事端。那么,在办公室说话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回避薪水的话题

很多公司都不喜欢职员之间互相打听薪水,因为同事之间工资往往有不小的差别,所以发薪时老板有意单线联系,不公开数额。同工不同酬是老板常用的一种奖优罚劣的手法。它是把双刃剑,用不好就容易引发员工间的矛盾,甚至最终将矛头直指老板。所以,对“包打听”的人,老板都会格外防备。

首先不做“包打听”的人。其次如果你碰上这样的同事,最好早作打算,当他把话题往工资上引时,你要尽早打断他,说公司有纪律不谈薪水;如果不幸他语速很快,没等你拦住就把话都说了,也不要紧,用外交辞令(如“无可奉告”)冷处理。有来无回一次,就不会有下次了。

2.闲谈莫论人非

人际关系很微妙,有人升迁,有人被炒。你不是老板,不知原委就免开尊口,至于谁是老板的亲戚你知道就得了,犯不上传扬或跟人背后嘀咕。

同样,有些话类似“公司福利不好”“公司老让加班,不给加班费”

等,在同事之间,这种话说也白说,因为他不是老板。反而传来传去,被人添油加醋,一不小心传到老板的耳朵里,落得连申辩的机会都没有。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老话自有道理。今天你和某同事说“小张能力不行,办不成事”,过不了两天话就传小张耳朵里了,你还不知情,就把人得罪了。对方可能从此记恨在心,说不定哪天你被人收拾了,哭都不知道为什么。

或者你跟一个要好的同事说怎么整治老板、如何偷懒之类的小伎俩,万一哪天他晋升了,成了你的顶头上司,又或者,你走运,成为他的主管,想一想从前说过的话,多少也会有点不自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3.做个“含蓄”的人

不是让你不坦率,坦率是要分人和分事的。从来就没有不分原则的坦率,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心里必须有谱。

就算你刚刚买了一辆宝马或利用假期去欧洲玩了一趟,也没必要拿到办公室来炫耀。有些快乐,分享的圈子越小越好。被人妒忌的滋味并不好,因为容易招人算计。无论露富还是哭穷,在办公室里都显得做作,与其讨人嫌,不如知趣一点,不该说的话不说。

4.在办公室不谈私人生活

无论失恋还是热恋,别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来,更别把故事带进来。办公室里容易聊天,说起来只图痛快,不看对象,事后往往懊悔不迭。可惜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

把同事当知己的害处很多,职场是竞技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你的对手,即便是合作很好的搭档,也可能突然变脸,他知道你越多越容易攻击你,你暴露得越多越容易被击中。职场上风云变幻,环境险恶,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把自己的私域圈起来当成办公室话题的禁区,不轻易让公域场上的人涉足,其实是非常明智的一招,是竞争压力下的自我保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不先开口打听别人的私事,自己的秘密也不易被打听。

5.别拿现单位和原单位比

某公司的一位销售经理,上任后始终不能摆脱过去公司的“痕迹”,处处拿过去公司同现在公司作比较,尤其在公司会议上,每次总要不停地谈到过去公司的状况。“我们过去如何如何”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公司员工当面不说,背后私下议论:“既然过去公司那么好,干吗跳槽过来呢?”可他全然不知,继续我行我素,以致其他部门的员工都知道他的这一“习惯”,引起了许多人员的不满。

无论比出个什么样的高下,老板都不爱听。如果你说“我原来的公司是大牌,那里的管理水平高,工作环境比现在好,效率比这里高”,老板肯定会立即拉下脸,扔下一句“那么好,你就回去吧”。即使老板不在场,同事其实也不爱听你回忆昔日荣光。每个人对自己供职的公司多少会有心理归属感,贬损公司,同事容易以为你也在看低他。

就算你说的都是事实,原来公司确实不错,毕竟你现在端的是新公司的饭碗,这么不忘旧总有点不尽人情。但也别以为喜新厌旧就好,如果你在现老板面前大谈原先老板的不是,情况只会更糟。他觉得你今天能这么议论原先单位,下次就会这么说现在的单位。

6.野心可有不可露

在办公室里大谈人生理想并不现实,打工就安心打工,雄心壮志回去和家人、朋友说。在公司里,如果你整天念叨“我要当老板,自己置办产业”

等,这很容易被老板当成敌人,或被同事看做异己。大张旗鼓地告诉全天下人“在公司我的水平至少够副总”或者“34岁时我必须干到部门经理”,这无异于向同僚,乃至你的上司宣战。小心“壮志未酬身先死”!

野心人人都有,但位置有限。你公开自己的进取心,就等于公开向公司里的同僚挑战。僧多粥少,树大招风,何苦被人处处提防,被同事或上司看成威胁呢?做人低调一点,才是自我保护的方法。你的价值体现在你在工作中做出多少成绩上,能人能在做大事上,而不在说大话上。

不乱说话不等于不说话,而是说话一定要分场合。谈公司里的事情最好在比较适合、公开的场所。比如部门主管征询意见时,你不说就不妥,或者开讨论会时,该发言就不能闷着,老不说话老板会以为你没主意。

办公室是闲话的滋生地,工作间歇,大家很愿意找些话题来放松一下。

为了不让闲聊入侵私域,最好有意围绕新闻、娱乐、影视作品、股票等大众话题,放得开而且无害。学会控制自己的“舌头”,因为说话没有“橡皮擦”,不能再把话擦掉。

在领导面前言谈要自如

许多平常谈笑自如的人,一到领导面前就开始结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上下级地位的距离。作为领导,对此应当体谅,应以平易近人的态度主动与下级接近,用种种办法来消除下级与民众对自己的畏惧;在生活上,应愿意与下级和民众同甘共苦。这种领导,人们是愿意同他谈话的。

所以,职场中要求我们对领导,绝不能采取一种“叩头”的政策。不要被他的地位或权威所吓倒,既不能畏惧,也不能谄媚,更不能大大咧咧,满不在乎。

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并不妨碍对领导的尊敬之意。我们对上级的意见自然应该加以重视,但是,在必要的场合,我们也不要害怕表示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观点。只要我们的态度是有礼的、谦恭的,忠实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反而比一味奉承谄媚、随声附和,更能得到领导的重视。

同时,职场人员应该知道,领导固然是上级,但他首先是一个人,他有他的性格、爱好,也有他的语言习惯,员工必须适应这一点。不要认为这是“迎合”,其实,这正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学问。

要设身处地替领导考虑解决自己提出问题的可能性。有些人明知客观上不存在解决某个问题的条件,却一定要去找领导解决,这种谈话的结果,一定是不欢而散。

与领导说话要掌握好分寸

我在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中分享到:和领导说话应该小心谨慎、把握分寸、顾全大体。在工作中,你可能会在领导面前说错话,虽不至于失去工作,但后果却会很糟糕。如何跟自己的领导说话,是人际关系中一门重要的学问,如果你能很好地把握与领导说话的火候,拿捏好说话的分寸,你的事业就会一帆风顺。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领导毕竟不像一般同事,更何况与一般同事说话也应该注意分寸,不能太无所顾忌。

不小心说错了话该如何补救呢?在领导面前说错了话,一旦反应过来,你要立即就此打住,并马上道歉。千万不要因害怕而回避,你应面对事实,尊重对方,必要时还可以再进行说明,而不必要的辩解只会将事情越描越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