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我最想学的说话技巧
8683200000020

第20章 职场口才(1)

在复杂的职场人际沟通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尴尬和冲突的场合,令人难以启齿,又无法回避。这时该如何得体地说话就显得尤为重要。职场中的好口才,有助于广交五湖四海的朋友,为自己的事业奠定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有助于轻松自如地调解纠纷、解决争端;还有助于获得上级的赏识、下属的支持,从而使自己在职场中游刃有余。

求职要有备而谈

我在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中分享到:准备一件事情比做一件事情更重要,而准备演讲比演讲更重要。

求职工作面谈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求职成功与否。求职工作的面谈,即是应聘者为了展示自己的资格和能力与招聘者进行的谈话活动,是求职工作的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诚实是必需的,而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是不宜的,这只能瞒骗一时。如果应聘工作的面谈令你胆寒,那么,也许就是因为你深深地明白自己究竟有几滴墨水。

据说,有一个人对商业广告极有研究,曾在无机会中创造机会。他为了求职前去拜访一个大公司的经理。会面以后,他始终没有说出谋职的意思,只和经理聊天,在谈话中尽量巧妙地叙述广告对商业的重要性及其运用的方法,他举了许多有力的例子。他丰富的言谈引起了经理的兴趣,结果他没说出谋职,经理反而主动请他替公司设计广告,他的目的达到了,这就是仅凭一席话给自己创造机会的人。他有才干,而且懂得怎样用巧妙的谈话找到施展才干的职位。

有一个青年到一个火柴厂去谋求职位,对于此行业他原是外行,但为了去求职,他预先调查好了国内火柴厂的出品数量和销量、外国火柴在市场上的地位、各种火柴厂产品的比较、各竞争厂家的营业情形,等等。求职时,招聘者对他在此行业上的广博研究大感兴趣,在几十个应征者当中他出类拔萃,结果不言而喻,机会垂青于他。所以,预备一些使对方产生浓厚兴趣,同时表现你深谙此道的谈话资料,往往能帮助你较容易地获得成功。

由此可见,求职工作面谈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求职成功与否。

这种面谈不同于社交拜会,不宜摆出一副安逸的姿态。谈话的范围应限于一定的界限内,不要谈办公室的陈设,不要谈对方的装束。你可以谦逊,但绝不可以谄媚,一味唯唯诺诺,那样,别人会觉得你一无是处。另外,应征面谈时间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当你说出你的能力,对方试探你的智慧时,简单回答是必需的。你必须把你的资格和能力浓缩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交代清楚,所以准时就是你所受训练、教育及能力的最佳证明。

发表意见时不可肆意批评别的营业方法,更不可告诉对方说“我的计划一定成功”或“如果雇用我,必可使业务改良、发展”之类的话。这只能让对方心里称许,而不应由自己说出来。报告你的能力时不要流于自夸,得失仍应该让对方去评判。自夸必连带着固执,这样的态度只会使人厌恶。

求职要做好自我介绍

很多人都会经历求职面试这一关,面试时说话有很多窍门,掌握了这些窍门,你会一举过关。

走进面试考场,你应尽量放松,表情自然,面带微笑,给人留下真诚、亲切的印象。通常情况下,主考官都会以一句充满感情色彩的客气话,把你引入试题。比如,“欢迎你来我们公司应聘,我们期盼你考出好成绩”。这时,你可以微笑着点头致意,也可以说声“谢谢”。

在主考官没有请你就座之前,你不要急于坐下。主考官说过“请坐”之后你再坐下,挺直身子,目光注视着考官。主考官会很快切入正题:“请你简单谈谈自己的经历和特长。”

这是每个应聘者都应精心准备的内容。开头开得好不好,主要看你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不少求职者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显得琐碎、唆、没有条理。有的从上小学谈起,初中、高中、第一份工作干的什么、表现怎样等,过于详尽;有的人甚至连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等家庭情况也详细介绍,不仅占用过多时间,而且让人感觉乏味。那么,应该怎样介绍自己呢?

一位求职者面试时这样自我介绍:“我的经历非常简单。1995年,18岁的我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招工进入某厂当了一名车工。从此,我操刀切削十多年。其间三次参加全市车工岗位技术大比武,荣获两次第三名,一次第二名。去年企业破产,我下岗后参加过3个月的计算机培训,3个月的英语培训,并取得了上岗证书,为我掌握现代化的数控车床技术打下了基础。听说贵公司招聘技术工人,我觉得我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介绍自己简历时可以从参加工作讲起,不要拉得太远。你可以重点介绍自己从事什么工种,有何特长,凡与此无关的都可省略;能够显示自己优势的,你可以讲详细些,最好能与招聘内容联系起来。

比如,三次参加技术比武,两次参加技术培训,都显示了应聘者的技术水准,可以说正投招聘者所好。

介绍自己取得的成绩时,要注意口气,要巧妙地表露出来,不能显示出自我吹嘘的痕迹,这样可以给人留下自信、谦逊、不卑不亢的好印象。在应聘前的准备过程中,你要把握好说话的分寸。

谈缺点的时候注意扬长避短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完人,如果你想刻意掩盖自己的缺点,尤其是那些显而易见的缺点,恐怕会招致他人反感。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与主考官交谈时坦然地主动承认。但是,承认缺点是要讲求方法的,最好在谈缺点的时候模糊重点,甚至对自身优点含蓄地夸赞一番。明说缺点,暗中却在体现自己的能力,这样的坦白非常高明。

如果你的简历上有明显的留级记载,你可以这样谈及这件事:“我也觉得留级一年很不应该,当时我担任社团的负责人,全身心投入社团活动,反而忽略了自己当学生的本分,等我察觉到这个错误时,我已经留级了。虽然我花在社团的心血,也带给我不小的收获,可是每当想到自己因此而留级,就觉得很羞愧,我一直都对此事耿耿于怀,更不愿重蹈覆辙。”

从你的话语中,主考官可能会关心起你社团负责人的工作来,他会猜测你在社交方面的能力会非同一般。你明说缺点,暗中却在体现自己的能力,这样的坦白非常高明。

我们都非完人,扬长避短非常重要。在某公司招聘部门经理的面谈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问:“你不认为自己做这项工作年轻了些吗?”

答:“我已经24岁了,事实上,下个月我就25周岁了。尽管我没有相关的工作经历,但我却有整整两年的领导校学生会的工作经验。2005年年初,我被推选为该年度的校学生会主席,之后又连任一年。您可以想象,管理三千多名学生并非易事,没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领导才能是无法胜任的。所以,我认为,年龄固然能说明一定的问题,但个人的素质和能力更为重要,因为这正是一个部门经理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扬长避短式的回答。答者极力宣扬个人的长处,并把自己的长处同应聘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变不利为有利。从辩证的角度看,缺点与优点是相互转化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有些“缺点”对某些工作来说恰恰是优点。对有缺点的人来讲,坦然承认,并懂得迂回之术,扬长避短,会使消极评价转化为积极评价。

遇到两难问答时选用折中法

折中的语言是求职者遇到两难问题时较为理想的回答办法。日本住友银行招聘公关人员时,极为重视职员协调人际关系的才能。该银行没有专门考核业务知识,而是提出了一道别出心裁的判断题:“当国家的利益和住友银行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阁下采取何种对策?”

三类不同的应聘者回答问题迥然不同。

第一类人回答:“当国家利益跟我们银行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会坚决地站在我们银行的立场上。”

银行主管人员认为,这样的人将来准会捅娄子,不能聘用。

第二类人回答:“当国家利益和住友银行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作为国家的一员,应该坚决保护国家的利益。”

银行主管人员认为,第二类人员适合政府部门的工作,也不可取。

第三类人则回答说:“当国家利益和银行利益发生矛盾时,我要尽全力淡化矛盾。”

银行主管人员认为这种人才是住友银行需要的高手。企业同政府的关系往往集中表现在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上,企业公关人员作为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媒介,只有善于注重社会整体的协调性,才有可能妥善处理好企业与国家的关系。

第三类人为何求职成功,而前两类人为何不成功呢?要成为一名公关人员,必须具备协调人际关系的才能和本领。在企业与其他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组织发生冲突时,公关人员既要消弭双方的歧义,又要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保证公司顺利发展并与其他组织维持平衡和谐的关系。住友银行的问题可谓别出心裁,独具风格。在这种两难选择的情况下,求职者采用折中的答题方式,同时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这样有助于企业摆脱困境。这类人自然会博得招聘者的欣赏。

说话要符合倾听者的口味

我在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中分享到:取得良好说话效果的先决条件是让对方感兴趣,要引起倾听者的兴趣,就要符合倾听者的口味。

办公室里虽然都是一些老同事,但由于人们的相貌、体态各不相同,兴趣、爱好各异,对于倾听谈话的偏好当然也是形形色色,各有一套。有人喜欢听推理性的谈话,有人喜欢听情绪性的,还有喜欢带伤感性的、娱乐性的、辩论性的、揭露性的、哲理性的、文学性的。各有所好。

取得良好说话效果的先决条件是让对方感兴趣,要引起倾听者的兴趣,就要符合倾听者的口味。同样的内容要针对不同的倾听者进行调味。就像同样的食品原料,可以做成中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不同风味的菜肴,说话的方式像改变食物的调理方式一样可以加以变化。如果希望得到自己的预期结果,就得照顾到听众的接受程度,好好研究一下话语的表达方式和适当的用词。

许多人说话时常以自我为中心,凡是自己觉得有趣的东西,就认为对方必然感兴趣,殊不知对方却因为觉得无聊而猛打哈欠,根本没听进去。

有人在听到别人兴致勃勃地谈论诸如流行歌曲之类的话题时,就表现出不屑一顾的脸色,打断别人的话题,喷出满口的哲学名词、文学术语,以表现自己的志趣高雅。这样的人最令人觉得倒胃口。

要让别人明了自己的意思,先要让别人愿意听。尽量贴近倾听者喜欢的口味,才能收到最大效果。只知道满足自己说话的欲望,而漠视倾听者的存在,与自言自语并无不同。

要让别人帮你,态度就要恭敬

我在世界华人演说家俱乐部品牌课程《总裁演说智慧》中分享到:成功来自于支持,要想让对方尽心尽力帮你做事,就必须在言行上让对方觉得,你值得让他出手相助。

年终岁末,某数码产品公司市场部要在一次全国范围的产品展销会上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产品促销活动。由于人手不够,市场部经理张强急需临时招聘一些促销小姐。于是,他让助手打了一份申请,报到人力资源部主管老陈那里,并在电话里跟老陈说:“很急!尽快安排。”本来老陈平时就看张强不顺眼,这次又是这种态度,老陈心想:“你小子平时见了我连招呼都不打,现在又这副德性。你不是急吗?好,我就来个急情缓办,叫你哑巴吃黄连!”结果,老陈憋着一肚子气,完全按照常规招聘流程走了一遍。填表、笔试、面试、岗前培训。等到这10位促销小姐完全到位时,展销会已经接近尾声了。

故事里的老陈坏是坏了点儿,但是张强本人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张强的嘴巴甜一些,平常的态度恭敬一点,可能这个故事就会有另外一个结局。

按理说,老陈作为人力资源部主管,理所应当按照张强的要求为市场部招聘到促销小姐。这是老陈的本职工作,做到了是他的职责,做不好是他的失职。正因为如此,老陈把人招到了,就算尽了本分了,没人能挑出他的错来。张强急不急是你自己的事儿,老陈为什么一定就得按照你的吩咐办呢?

要想让对方尽心尽力帮你做事,就必须在言行上让对方觉得,你值得让他出手相助。

如果张强能这样与老陈说,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

“老陈,帮个忙,这事儿挺急,促销小姐两天之内就得到位。错过了时机,你我就都白忙活了。在这儿,我也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如果你同意,这个活动算咱们两个部门一起合办的。我有把握,这个活动做下来肯定会出成绩。这样一来,你的部门年终考核又可多一项业绩了,你觉得这想法怎么样?”听了这话,相信老陈是不会拒绝张强的要求的。

在部门间的沟通中只要能做到:平时多主动联络;关键时刻讲技巧、有弹性;处理问题本着平等、互惠、顾大局的原则,相信在工作当中你一定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帮手和同盟,而不是你一唱戏就有人拆台。

得饶人处且饶人

同级之间难免有摩擦,但不管别人怎样冒犯你,或者你们之间产生什么矛盾,总之“得饶人处且饶人”。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多一句不如少一句。凡事能够忍让一点,日后你有什么差错,别人也不会做得太过分,推你走向绝境。你忍让他,并不代表你怕他,而是表现你的豁达、大度。

同级之间由于工作和生活上的往来密切,语言上交往的频率也相应的比较高,难免会出现话语不周、言语失和的现象。这就要求彼此间宽容大度,互谅互让,分寸适当,适可而止,不过分计较和追究非原则性琐事。如果发生语言摩擦,应以事业为重,不要激化矛盾,即使有礼也不妨礼让三分。

战国时期赵国蔺相如与廉颇“将相和”的故事,就是这种宽容精神的典范。蔺相如出身贫贱,但是足智多谋,曾出色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并得到赵王的嘉奖,被封为上卿,职位一下子跃居大将军廉颇之上。

廉颇不服,到处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而蔺相如却从大局出发,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在语言上对廉颇的无礼行为采取了宽容忍让的态度,最终感动了廉颇。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没有给强敌以可乘之机。

实际上,谅解别人,就是关照了自己,并为建立一种更真诚、更亲密的关系打下了基础。有时候,别人工作中出现了毛病,原因可能并不在他自己那里。一个整体的工作,总是相互牵制和影响的。是否能从自己这里寻找一下原因?也许别人的问题恰恰是自己在工作中的疏忽造成的。这种情况下,更应主动交流情况,承认自己的疏忽。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对于建立双方诚挚的、友好的关系,对今后工作的配合,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办公室的谈话禁区